七年级下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doc
一、选择题
1.在距今1200多万年,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
A.热带草原B.热带沙漠
C.热带雨林D.亚热带雨林
2.如图是试管婴儿示意图,关于试管婴儿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中
B.受精作用在体外进行
C.试管的作用相当于女性的输卵管
D.胚胎在子宫中发育
3.有些人从不吃动物肝脏等动物性食物,但很喜欢吃蔬菜,这些人也不一定会患夜盲症。
这是因为有些蔬菜中含有()。
A.维生素A B.胡萝卜素C.维生素C D.维生素B1
4.某同学测定花生种子的能量,三次重复实验的数据分别是1244千焦、1249千焦、1248千焦,则该花生的所含能量是( )
A.1249千焦B.1244千焦C.1248千焦D.1247千焦
5.图是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曲线代表脂肪消化过程,Y曲线代表淀粉消化的过程
B.淀粉、蛋白质、脂肪主要消化的部位是C胃
C.在消化道D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
D.食物进入大肠前,X被分解成葡萄糖,Y被分解成氨基酸
6.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在②处
B.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D.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分泌的消化液过少
7.下列器官不属于消化系统的是()
A.胃B.小肠C.大肠D.心脏8.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肝脏、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
C.肠液、胰液、唾液、胆汁
D.消化道和消化腺
9.下列有关消化系统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B.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D.所有的消化腺都分泌消化液10.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A.温暖进入肺的空气B.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C.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D.湿润进入肺的空气
11.如图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乙模拟呼气过程,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B.完成甲过程时肋间肌收缩,乙过程时肋间肌舒张
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12.如图是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
B.c和d的进出,依赖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舒张
C.a和d是二氧化碳,c和b是氧气
D.气体b进入血液只穿过一层细胞
13.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
A.鼻腔前部的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C.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D.以上三项都对
14.下表各选项间的关系符合图所示的关系的是()
选项ⅠⅡⅢⅣ
A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
B消化道胃小肠大肠
C呼吸系统鼻肺膈肌
D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淀粉
A.A B.B C.C D.D
15.气体从外界进入血液的路线可以表示为()
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支气管⑤气管⑥肺泡外毛细血管⑦肺泡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⑤④⑦⑥
C.①②③⑤④⑥⑦D.①②③④⑤⑦⑥
16.如图是一段血管的相关图片,据图回答
A.这是静脉,血流方向是甲→乙B.这是动脉,血流方向是乙→甲
C.这是动脉,血流方向是甲→乙D.这是静脉,血流方向是乙→甲
17.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D.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18.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健康成年公民参加无偿献血,能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
A.1200—1500ml B.200—300ml C.800—1000ml D.超过400ml 19.如图是心脏、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
若手背静脉注射药物运送到咽喉部,所经过路线最合理的是()
A.甲→乙→丙→丁B.丙→甲→乙→丁C.丙→乙→丁→甲D.丁→乙→甲→丙20.如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b表示心脏,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
B.b表示肺,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
C.b表示小肠,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
D.b表示组织细胞,则c血管里流的是静脉血
21.警察在刑事案件现场提取到了血迹(残留的血液),可用于鉴定的DNA最可能源于血液成分中的()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22.一位同学得了急性胃肠炎,一夜多次上吐下泻。
第二天到医院输液,打针的护士说:“出现脱水现象,血管有点瘪了。
”如果从血浆的成分考虑,分析该同学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
A.血细胞B.无机盐C.血浆中的水分D.葡萄糖
23.如图是肺泡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肺静脉中的血液通过上下腔静脉流入左心房
B.经过此处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
D.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24.如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B.Ⅰ和Ⅱ的进出,依赖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C.气体分子A和B的进出都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
D.气体分子B进入血液最少需要穿过两层细胞膜
25.如图为人的胃部血液循环示意图,若A、B、C为对应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则下列血液流动速度关系式、表述正确的是()
A.A>B>C B.C>A>B C.B>A>C D.A>C>B
26.下图甲、乙表示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丙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甲图可知,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请你依次各举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的两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_,其原因是此处有多种消化液,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早餐主要食用了油条,油条是由小麦面粉和植物油组成的,根据丙图分析,能表示其二者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
(4)根据上图,你认为能够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
(5)小肠很长,小肠绒毛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小肠绒毛内还有___________,这些结构都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相适应。
27.下图是三种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明的早餐是三个馒头,在上图的三个器官中,能分泌消化液参与早餐消化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2)某人经常感到腹腔的右上部疼痛,经检查确定是上述三种器官中之一发生了病变,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____(填序号)。
(3)B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它可以消化蛋白质、_____和淀粉等营养物质。
28.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
A,B分别代表进行交换的两种气体,箭头表示气体交换的方向。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X血管的名称为__________。
(2)若气体交换是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
进入血液中的气体被组织细胞的“能量转换器”__________利用,分解有机物获得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
29.人体从外界获得的现成有机物,必须经过氧化分解才能释放出其蕴含的为生命活动提供的能量。
氧化分解的过程需要氧气,同时还会产生二氧化碳。
它们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呢?如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中,2模拟的是________,4模拟的是_________。
(2)在做胸部的X光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求你深吸一口气,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_________(收缩、舒张),使胸廓的横径和纵径都增大,胸腔的容积也扩大,外界气体通过_________进入肺内,图________表示该过程。
(3)气体进入肺泡后,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间进行气体交换,此过程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后,血液变成了含氧多的________。
30.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肺循环的过程:血液由[_____]_____→[_____]_____→肺部毛细血管网
→[_____]_____→[_____]_____(注:[]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_____]_____的毛细血管.
(3)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它们都流_____血.
(4)体循环终止部位是[_____]_____,此时血液变成了_____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
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C。
【点睛】
关键点: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主要树栖于非洲的热带丛林。
【分析】
试管婴儿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形成受精卵,并初步形成早期胚胎,之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详解】
A.试管婴儿是在试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A错误。
B.试管
解析:A
【分析】
试管婴儿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形成受精卵,并初步形成早期胚胎,之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详解】
A.试管婴儿是在试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A错误。
B.试管婴儿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形成受精卵,因此试管婴儿的受精作用是在体外进行,B正确。
CD.试管婴儿指分别将卵子与精子取出后,置于试管内使其受精形成受精卵,试管的作用相当于女性的输卵管,并初步形成早期胚胎,之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发育成胎儿,CD正确。
【点睛】
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
3.B
【分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
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但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维生素A,故A不符合题意。
B.缺乏维生素A易患皮肤粗糙和夜盲症等,维生素A主要在动物的肝脏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维生素A,但是胡萝卜和黄色玉米等植物性食物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它们在人体肝脏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所以有些人从不吃动物肝脏等动物性食物,但很喜欢吃蔬菜,这些人也不一定会患夜盲症。
这是因为有些蔬菜中含有胡萝卜素,故B符合题意。
C.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故C不符合题意。
D.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
实验中每次测得的数据都不相同,表明有测量误差,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可信度,应该取各次数据的平均值。
【详解】
在“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实验中,每次测得的数据都不相同,表明有测量误差,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可信度,应该取各次数据的平均值。
即(1244千焦+1249千焦+1248千焦)÷3═1247千焦。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取各次数据的平均值的目的。
5.C
【解析】
【分析】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如下:
【详解】
淀粉的消化始自口腔,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适于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最终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曲线X代表的物质自口腔开始消化,在小肠内被消化完,此物质应为淀粉;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被分解完毕,此物质应为蛋白质;曲线W代表的物质只在小肠内被消化,此物质应为脂肪,故A不符合题意;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它对蛋白质、脂肪和淀粉都有消化作用,三种物质均在D小肠内彻底消化.数量剧减,曲线大幅度下降,小肠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的主要场所,故B不符合题意;小肠中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和胰液。
其中,胆汁是一种特殊的消化液,由肝脏分泌产生,储存在胆囊中,流入小肠发挥作用,不含有消化酶,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C符合题意;食物进入大肠前,X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Y是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6.C
【分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
【详解】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②胃开始,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故A正确;③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故B正确;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故C 错误;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原因是①肝脏分泌的消化液过少,影响了脂肪的消化,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7.D
【分析】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和肠腺。
【详解】
胃具有暂存食物以及分泌胃液的作用、肠有大肠和小肠等都属于消化器官,这些器官都属于消化系统;而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属于循环系统,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掌握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D
【分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详解】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D正确。
【点睛】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9.B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详解】
A、在消化道内,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的吸收;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可以对多种物质进行消化。
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A不符合题意。
B、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只是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比较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B符合题意。
C、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C不符合题意。
D、消化腺分为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腺和唾液腺,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唾液腺分泌唾液;小腺体有肠腺和胃腺,肠腺能分泌肠液,胃腺能分泌胃液,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消化器官的特点,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10.B
【分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入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道的功能是能够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
【详解】
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
因此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故选B。
【点睛】
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11.A
【解析】乙图中,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模拟呼气过程,A错误;
甲图,模拟吸气过程,肋间肌收缩,;乙过程模拟呼气过程,肋间肌舒张,B正确;
甲图中,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肺内气压降低,表示吸气,C正确;
图中,①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③瓶壁表示胸廓,④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D正确。
12.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的过程。
结合肺泡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以及题干中图示进行解答。
【详解】
A、肺泡壁以及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的特点管壁很薄,只有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可见,A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c和d的进出,是指吸气和呼气,即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可见B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字母箭头可知,a是由血液扩散进入肺泡,d是由肺泡排出体外,所以,a是二
氧化碳,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根据气体扩散,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进入血液,d通过呼气排出二氧化碳谈等气体,可见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气体分b进入血液最少要穿过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的壁,两层细胞,所以题干说法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肺泡的结构特点。
13.D
【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对吸入的气体还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详解】
A.鼻腔的前端生有鼻毛,能够阻挡吸入的灰尘,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作用,A正确。
B.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可以湿润空气,粘住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清洁、湿润作用,B正确。
C.鼻腔中的黏膜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起到预热空气的作用,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C
正确。
故选D。
【点睛】
知道呼吸道的作用,即清洁、温暖和湿润气体,是解题的关键。
14.D
【分析】
图中:Ⅰ包括Ⅱ、Ⅲ、Ⅳ;Ⅱ和Ⅲ是并列关系,Ⅲ和Ⅳ是包含关系。
根据图示关系和ABCD 选项中的各种物质判断。
【详解】
A.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等,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含关系,故A错误。
B.胃、小肠、大肠都属于消化道,但大肠和小肠不是包含关系,故B错误。
C.膈肌不属于呼吸系统,故C错误。
D. 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等,淀粉属于糖类的一种,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了解非生物因素、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营养物质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15.B
【分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详解】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
的通道。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因此气体从外界环境进入人体血液内的路线是①鼻腔→②咽→③喉→⑤气管→④支气管→⑦肺泡→⑥肺泡外毛细血管。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6.D
【分析】
(1)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2)动脉弹性大、管壁厚,血流速度快。
(3)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4)静脉弹性小、管壁薄,血流速度慢。
(5)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详解】
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静脉内还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图中的袋状结构是静脉瓣,存在在四肢的静脉内,其功能是:保证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防止血液倒流。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血管为静脉血管,血流方向为:乙→甲。
【点睛】
掌握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是解题的关键。
17.A
【分析】
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详解】
A、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A错误;
B、输血是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正确;
C、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C正确;
D、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D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输血与血型,无偿献血原则及意义。
理解掌握输血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B
【详解】
试题分析: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以及营养成分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考点:无偿献血原则及意义。
19.B
【分析】
血液从心脏流出的血管为动脉,所以甲为动脉,乙为动脉分支,由分支流汇集的是静脉,即丙为静脉。
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即丁为毛细血管。
手背静脉注射药物随上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到达右心室,再从右心室出发到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咽部毛细血管。
【详解】
手背静脉注射药物要想到达咽部的病灶处,首先要经过体循环、再经过肺循环、最后经过体循环才能由手背到达咽部,具体途径是:手背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咽部毛细血管,药物需要两处经过心脏,才能到达咽部病灶。
分析上图中的甲是将血液由心脏射出的血管,是动脉血管,乙是将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管,丙图是将血液由分支汇集到主干的血管是静脉血管,丁是毛细血管,根据血液的循环途径可以判断,若手背静脉注射药物运送到咽喉部,所经过路线最合理的是:丙→甲→乙→丁。
故选B。
20.D
【详解】
A.b表示心脏,则C血管看可能是主动脉或肺动脉。
主动脉里流动脉血,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A错误。
B.b表示肺,则C血管是肺静脉,肺静脉里流的是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B错误。
C.b表示小肠,则C血管是小肠静脉,小肠静脉里流的是含营养物质较丰富的静脉血,C错误。
D.b表示组织细胞,则C血管可能是体静脉,体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D正确。
故选D。
【点睛】
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1.B
【分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即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详解】
红细胞无细胞核,没有遗传物质,故A错误;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有遗传物质,可以鉴定DNA,故B正确;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没有遗传物质,故C错误;血浆没有细胞结构,没有遗传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鉴定依据是细胞核中的DNA,而血液中只有白细胞内含有细胞核。
22.C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