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与生活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与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经历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过程, 能够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处理;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的重要性。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 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和想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科学知识:通过研究“天气与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天气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能感悟到研究天气的重要性, 认识到天气对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知道在哪种情况下人们最关心天气。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以学生对天气的生活体验为基础, 通过研究“天气与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认识天气与人类的生活的影响, 使学生感悟到研究天气的重要性, 激起学生研究与天气有关的问题的欲望,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知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上课之前我用信息技术搜索天气与生活的相关教学材料, 找了一些教案和材料作参考, 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 利用信息技术关于天气与生活的图片以和天气视
频, 课堂放给学生观看, 加深印象。
通过信息技术优化作用了解一些天气与生活视频和天气谚语, 让学生了解天气和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思路和设计理念
1. 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中, 我利用百度在网上搜索视频, 让学生对“天气与生活”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积累归纳天气谚语的方法。
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教学中, 我利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图片, 让学生观察不同天气的图片, 与人类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和探究能力, 并让学生在自主观察探究中, 获取对天气与生活的更丰富更直接的认识。
3.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
在活动中, 我让学生动手如何做好预防恶劣天气的准备工作, 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让学生在动手
操作中获取对天气与生活更为深刻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 大自然中天气时刻都在发生变化, 时而晴空万里, 时而又大雨
滂沱, 这样千变万化的天气无不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多变的、魔术般的自然界。
(用PPT课件播放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学生们仔细观察、欣赏图片。
)
师: 同学们, 你们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
师: 今天是个不错的天气, 谁能试着向大家介绍一个今天的天气?(学生自由发言, 凭借自已以往描述天气的方法任意进行描述。
)
师:你喜欢今天这样的天气吗?为什么?(学生谈自已的想法, 自由发表自已的观点。
)
师:同学们真聪明, 对天气描述的非常好, 说出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天气与生活》。
1.【揭示课题, 板书: 15.天气与生活】
2.探究学习, 小组交流。
谈话: 老师搜集了一些天气的图片,请大家来欣赏一下。
(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淅沥小雨、多姿冰凌、迷人的秋叶、炎炎烈日)
2.引导学生交流: 在这样的天气里, 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表达交流各种感受。
)
3.天气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的变化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美丽的大自然。
你认为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 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三、讨论、交流、汇报;评价、质疑、小结。
1.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2.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
天气确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资料, 真实的反映了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请大家一起来看
一看。
(教师播放课件: 晴天收割庄稼;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海啸、洪水吞没房屋;狂风吹到大树;大雾天飞机不能起飞;暴雨影响交通……)
3.谈话:通过看刚才的资料, 你有什么体会?
4.学习小组讨论。
5.小结: 看来, 天气变化对人们的生活确实有很大的影响。
天气变化能引起人们生活的变化,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
6.质疑: 那么, 我们怎样才能提前知道天气情况, 预防不良天气的影响呢?(学生说可以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或观察周围发生的现象等方法。
)
7.谈话:电视台正在报道将要下雨的消息, 提问:听到预报, 你怎么想?你想做好哪些准备?你还想提醒谁也做好准备?
8.提问: 师:谁最关心天气?说说自己的理由和想法
9.小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十分密切, 它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 也有有害的一面。
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情况, 就可以和早的做好各种准备, 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
要净化空气、爱护环境, 保护大自然。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四、抽象概括, 总结提升。
谈话: 我们生活在大气中, 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天气的影响。
天气与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 我们不仅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对付疾病, 更应该努力研究病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
学生讨论交流: 针对不同的天气情况, 怎样预防疾病?
总结提升:师:坚持观察天气情况是一项了不起的工作, 你们能做到吗?现在老师向你们价绍一个人, 看看他是怎样做的。
用录像播放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事。
内容主要是竺可桢观察天气的事例。
师: 看了录像, 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尽情抒发对科学家的敬佩的热爱之情。
)
小结:竺可桢老爷爷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如果大家也能像科学家那样坚持科学研究, 就会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
结合今天的学习, 我们先对天气情况进行观察, 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一定要认真观察, 过一段时间, 我们比一比, 看谁观察的好, 记录的好。
五、巩固应用, 据展延伸。
(1)1.学生活动: 小组内展示天气谚语。
(2)教师活动: 通过【百度搜索】让学生看天气谚语, 运用天气谚语灵活理解、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
(3)通过以上学习, 你想做些什么活动?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自己的心愿
(4)现在我们就按自己的想法活动吧!学生分小组活动, 教师参与活动。
(5)请各小组展示活动结果。
2.课堂评价
3.师: 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很好。
你们对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准备和描述感到满意吗?你有哪些收获?请你们自己先做一个恰当的自评。
4.学生评价:学生汇报自评情况, 并开展互评活动。
5.请同学们谈本节课的收获。
6.师: 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很多, 课下准备做些什么呢?
7.学生谈打算。
(目的是引导学生持续进行天气现象的观察,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研究科学的精神。
)
8.拓展活动。
师: 课后,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徜徉大自然, 亲身感受绿色世界, 体验、欣赏天气的变化, 既可以用描写、绘画的方法记录, 也可以采用录像、视频的方式记录, 将记录结果与大家交流、共享。
看谁的记录最富有大自然的魅力, 最集聚天气多样化的特点, 最精彩出色!
六、【板书设计】
1.关心天气
15.天气与生活{2.天气与生活的密切相关
3.预知天气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认识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八、教学效果:
这节课, 我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 从网上选取了一些图片、音乐等资料, 展示给学生,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 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课堂效果好。
九、教学体会:
通过教学, 我感觉到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 确实非常方便。
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 网上的资源特别丰富, 我们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堂教学的需要, 随时在网上选取图片、课件等可用的教学资源, 优化了自己的课堂教学。
同时, 这些资源若上传到网上, 教师之间在网上可交流。
另外,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我引导学生课下利用互联网自己去搜索、去继续学习相关的知识, 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化作用进行教学, 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附: 天气与谚语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
鱼鳞天, 不雨也风颠。
瓦块云, 晒死人。
天上鲤鱼斑, 晒谷不用翻。
蜘蛛网倒挂, 大雨就要下。
乌龟背冒汗, 大雨就要来。
月亮带风圈, 一刮就三天。
燕子低飞蛇过道, 大雨马上就来到。
云向东, 一阵风;云向西, 披蓑衣;云向南, 雨涟涟;云向北, 一阵黑。
鸡不入笼阴雨来, 蜜蜂出窝天放晴。
天上星星稀, 地上晒死鸡。
麦黄西南风, 麦收一场空。
星密又眨眼, 下雨隔不远。
天上钩钩云, 地上雨淋淋。
瑞雪兆丰年。
附: 学生评定量表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