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与仿真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kv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与仿真研

摘要: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接地电流很小,加之故障情况较复杂,其选线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

在分析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暂态特征的基础上,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仿真。

提出了一种利
用比较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在一个工频周期内绝对值比较的故障选线方法。

阐述了该选线方法的原理与步骤。

通过MATLAB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实现故障选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合闸角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零序电流
1引言
我国配电网广泛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

在这种接地方式中,单相接地
故障率最高,约占配电网总故障率80%的左右。

由于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电
流很小、馈线数目较多,加之故障特征有时不明显,造成故障检测比较困难,其选
线问题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

现有的故障选线方法基本可分为基于稳态方法和
基于暂态方法种。

对于稳态选线方法,由于稳态故障信号微弱,且易受消弧线圈
影响,致使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理想。

而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存在一个较
明显的暂态过渡过程,此过程中的暂态接地电容电流比稳态电流大数倍甚至数十倍以上且不受消弧线圈影响。

故采用暂态方法可取得较好的选线效果。

基于暂态零序电流的幅值比较法可以利用各条出线的零序暂态电流峰值,来
进行幅值比较。

但是就单一的暂态电流峰值而言,不能充分利用故障期间丰富的
暂态信息,且容易受到噪声的于扰而产生误判。

应寻求更加可靠的故障特征提取
方法。

对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暂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中性点经消弧线
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仿真。

为了克服上于利用单一零序电流峰值
进行故障选线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取各馈线的零序暂态电流在一个工频周期内的绝对值之和进而比较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差值的故障选线方法。

大量的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实现故障选线,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2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图1配电网中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等效网络图
如图1所示,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流过故障点的暂态接地电流由暂态的电容电流和暂态的电感电流两部分组成。

由于故障相电压突然降低而引起的电容电流放电衰减很快 ,其振荡频率高达数千赫兹,振荡的频率主要决定于线路的参数、故障点位置及故障电阻的大小而非故障相电压升高而引起的充电电容电流流经回路的电感较大,因此充电电流衰减较慢,振荡频率也较低了,仅为数百赫兹。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产生的暂态接地电流的幅值和频率主要由暂态电容电流所确定。

2故障选线原理与步骤
2.1选线判据
由于暂态电容电流持续时间很短(大约持续0.5~1个周波),故障信息检测不明显,若直接采用零序电流的峰值容易受到噪声的于扰,造成误判。

故可采用求取各线路零序暂态电流幅值在一个工频周期内的绝对值之和进而比较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差值的选线方法。

充分利用暂态过程中丰富的故障信息,增加选线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由于单相接地故障分两种线路故障与母线故障,故用此判据的前提是先确定是线路故障还是母线故障。

由于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约为所有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之和,所以对于有条馈线的配电网,若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则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大于其他任何条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之和若母线发生故障,则各线路的零序电流相差不大,具体判别算法见选线步骤(4)。

此方法在计算判据时,其故障判据是本线路测量的暂态零序电流在一个工频周期内采样点值的绝对值之和,相当于放大了零序电流幅值,这样大扰信号将被大信号所淹没 ,使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

图2 故障选线算法流程图
3仿真分析
3.1仿真模型
运用MATLAB搭建了一个110kv/10kv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模型 ,所用的仿真模型如图所示。

系统包含5条出线 ,具体参数如下。

线路的正、零序参数如表1所示。

各线路长度分别为:
l1=8km;l2=10km;l3=13km;l4=15km。

表1各线路阻抗
参数正序零
阻抗 序阻抗
0.45 0.7
11.1
714 3.9
065 0.06
1 0.0
38 对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消弧线圈设为8%过补偿方式 ,则消弧线圈电感为L=1.287H 其串联电阻的阻值取为消弧线圈感抗值的10%, 即R=40.4欧姆。

3.2仿真结果与分析
设T=0.015S(即故障合闸角为90°)时,图3所示系统距离母线3km 处,线路5发生A 相金属性接地 。

仿真得到的系统母线三相电压、零序电压和各出线零序电流波形如图4、5所示。

图3小电流接地系统仿真模型
图4故障后三相电压和零序电压波形
该次故障的选线具体过程如下:
故障发生后根据图4(a)所示母线三相电压波形,由于A相电压降低,而B相、C相电压升高,所以判断A相为故障相。

依据式(3)计算,线路L1~L5零序暂态电流在一个工频周期内的N个采样点数据的绝对值之和Ij, 为
I1=243.66A,I2=303.42A,I3=384.40A,I4=456.39A,I5=1070.30A。

可见,前三个值最大的分别为I5、I4、I3, ,由此判定是线路故障而不是母线故障。

3.3方法有效性验证
此外,还采用上述选线方法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类型进行了仿真,通过编制程序计算得到的各线路的暂态零序电流差值。

大量的仿真结果都表明此选线方法准、有效,且不受故障线路、故障点位置、过渡电阻和故障角等不同故障条件的影响
4结语
对10kv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分析和仿真,介绍了一种利用暂态零序电流在一个工频周期内的绝对值作差比较的选线方法 ,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充分利用配电网发生接地故障后丰富的暂态故障信息,提取各线路暂态零序
电流在一个工频周期内所有采样点数据的绝对值之和,放大了零序电流幅值,避免
仅利用零序电流单一峰值引起检测不准确 ,提高了配电网故障选线的可靠性。

通过对各线路采集的零序电流进行差值比较,使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电流
之间的区别更加显著,提高了选线的准确率。

通过MATLAB仿真表明,该选线方法
在各种故障条件下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金娇,杨金刚,赵炜炜,等.冀北电网分区供电研究[J].电力建设,2014,35(7):110-114. LIN Jinjiao,YANG Jingang,ZHAO Weiwei,et al. Districting power supply of Jibei power grid[J].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2014,35(7):110-114.
[2]袁帅,唐宗华,丁建明,等.复合型故障限流器对断路器瞬态恢复电压
特性的影响与分析[J]. 电气工程学报, 2016,11(9):15-24. YUAN Shuai,TANG Zonghua,DING Jianming,et al.Impact of comprehensive fault current limiter on the 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 property of circuit breakers and its analysis[J].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16,11(9):15-24.
[3]张波,余振,陈文龙,等.基于快速开关的短路电流超标治理的研究[J].供用电,2017,34(11):20-23. ZHANG Bo,YU Zhen,CHEN Wenlong,et al.Research on the governance of short circuit current exceeding
based on fast circuit breakers[J].Distribution & Utilization, 2017,
34(11):20-23.
[4]王海亮,何奇,项川,等.绕组设计参数对电力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影
响研究[J].陕西电力,2018,46(4): 70-74,105. WANG Hailiang,HE Qi,XIANG Chuan,et al.Study on influence of winding design parameters on anti short circuit capability of power transformer[J] . Shaanxi
Electric Power,2018,46(4):70-74,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