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物理八年级上册1.1-1.3走进实验室作业含解析 教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一、选择题
1.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

A.0.15 m B. l.5 m C.15 m D. 150 m
【答案】B。

【解析】A、身高0.15m=15cm,不符合实际;B、身高1.5m,符合实际;C、身高15m,不符合实际;D、身高150m,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A.m B.cm C.nm D.mm
【答案】D。

【解析】长度单位的换算:1m=102m=103mm=109nm,一般成人的脚长大约为24厘米左右,以此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四个选项中的答案是否正确。

一般成人的脚长大约为24厘米左右,约合0.24m、2.4×108nm,240mm,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3.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

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20cm和22cm等型号。

“型号20cm”指()
A.锅身的直径是20cm B.锅身的周长是20cm
C.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锅的容积是20cm
【答案】A。

【解析】根据家用压力锅的普遍尺寸,18cm、20cm、22cm都应是锅身的直径。

本题各个选项分析如下:A、正确。

B、此锅太小;错误。

C、面积单位不应该是cm;错误。

D、容积单位不应该是cm;错误。

4.(2019·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初二期末)下列四个表达式是某班四位同学在学习“长度与时间单位换算”时的演算过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0.6m=0.6×100=60cm B.5.8m=5.8×100cm=580cm
C.30min=30min×60=1800s D.2h=2×60=120min
【答案】B。

【解析】A、0.6m=0.6×100cm=60cm,故A错误;
B、5.8m=5.8×100cm=580cm,故B正确;
C、30min=30×60s=1800s,故C错误;
D、2h=2×60min=120min;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A错。

B、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B。

C、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C正确。

D、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D错。

故选C。

6.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答案】A。

【解析】人的高度大约在2m左右,躺着和站着的长度相差不大,准确到毫米就可以了。

所以根据题中的选项,要用量程是3m,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即选项A准确。

7.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一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A.教室宽5庹,约8m(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柞,约2.8m(柞: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x
【答案】A。

【解析】一臂展的长度约等于小明的身高为0.15m,5臂展约为8m,故A正确。

一步幅的长度约为人身高的三分之一为0.5m,10步幅约为5m,故B错。

一拃的长度约为0.15m,4拃的长度约为0.6m,故C错。

物理课本的百度约为0.5cm,故D错;应选A。

8. 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答案】B。

【解析】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错误;
B、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只能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不符合题意;
D、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这是操作的错误,不是误差,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

9.在长度测量中,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下面哪种原因决定()。

A、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B、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C、刻度尺的量程;
D、测量的人所估计的数字
【答案】B。

【解析】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的;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测量需要有关,并不一定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故选B。

10.(2020·四川省初二期末)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长度时,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
B.测量时,课本的左边未对准“0”刻度线,就把课本右边所对的刻度值当作课本的长度;
C.读数时,估读到了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D.读数时,人的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
【答案】C。

【解析】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会导致测量不正确,是错误,不是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左边没有对准零刻度时,读数时应该用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减去左边缘对应刻度,而直接读数是由于测量者的失误造成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B不符合题意;
C.记录长度测量结果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C符合题意;
D.使用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尺垂直,如果不垂直造成的是错误,不是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1.(2019·黑龙江省初二期末)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是:_____、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_____。

【答案】提出问题;交流与合作。

【解析】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

12.有些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会逐渐向边缘变薄,从侧面看上去的形状如图13所示,请从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角度来谈谈这样做的好处:。

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

【答案】便于刻度尺贴近(或“紧靠”)被测物体;2.80。

【解析】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逐渐向边缘变薄,这样放置刻度尺时,有刻度的一边能紧靠被测物体,便于测量。

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3.80c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1.00cm,
物体的长度L=3.80cm-1.00cm=2.80cm。

故答案为:便于刻度尺贴近(或“紧靠”)被测物体;2.80。

13.如图木块的读数为 cm。

【答案】3.16。

【解析】木块末端对应的刻度是5.16c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是2.00cm,木块长度
L=5.16cm﹣2.00cm=3.16cm。

故答案为:3.16。

14.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cm。

【答案】3.40。

【解析】木块末端对应的刻度是3.40c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是0.00cm,木块长度
L=3.40cm﹣0.00cm=3.40cm。

故答案为:3.40。

15.图中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m。

【答案】0.0355。

【解析】图中物体的左边缘对准刻度尺的2.00cm刻度处,物体右边缘没有对准整刻线,在5.50cm~5.60cm之间,最后一位估读,读作5.55cm,
故物体的长度记为:5.55cm-2.00cm=3.55cm=3.55×10-2m=0.0355m。

16.①如左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s。

②如右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cm。

【答案】337.5、2.50。

【解析】①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所以时间大于300s。

大盘的分度值为0.1s,指针所在位置为37.5s,秒表示数为:300s+37.5s=337.5s。

②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此物体长度为2.50cm。

故答案是:337.5、2.50。

1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答案】1mm、3.80cm。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为1mm,也就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由图知,起始端在6.00cm处,末端在9.80cm处,所以物体长度为L=9.80cm ﹣6.00cm=3.80cm。

18.(2020·广东省初二期末)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如图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____。

【答案】1.85;;4min8s。

【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1.8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是:
L=1.85cm-0.00cm=1.85cm;
由图知道,在停表的中间大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在停表的,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 1s,指针在8s处,即秒表的读数为4min8s。

一、选择题
1.(2018·济宁)PM
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下列选项中与PN2.5颗粒物大小相当的是( )。

A.米粒
B.柳絮
C. 细菌
D.原子
【答案】C。

【解析】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的直径大约是头发丝直径的,所以的直径为。

A、一粒米的长度在2mm左右。

故A不符合题意;
B、柳絮的直径在左右。

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菌的直径在左右。

故C符合题意;
D、原子的直径小于1nm。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18·怀化)下图是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所记录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
【答案】C。

【解析】(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测量时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右侧示数为5.25cm,减去2.00cm 即为物体长度,物体的长度为5.25cm﹣2.00cm=3.25cm。

故选:C。

二、填空题
3.(攀枝花)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是cm。

【答案】3.10。

【解析】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物体A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3.00cm,物体A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10cm,所以物体A长度为6.10cm﹣3.00cm=3.10cm。

故答案为:3.10。

4.(2018·遵义)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的小红旗长度cm。

【答案】9.00;反射。

【解析】(1)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9.00cm;
(2)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反射红色的光,进入人眼。

故答案为:9.00;反射。

5.(2018·桂林)如图所示刻度尺,它的测量范围为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5.170cm,此记录结果是(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答案】0~10;不正确。

【解析】(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由图知此刻度尺的量程为0~10cm;
(2)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应该读到0.01cm,故记录结果为5.170cm,是错误的,应读作5.17cm。

故答案为:0~10;不正确。

6.(攀枝花)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是cm。

【答案】3.10。

【解析】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物体A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3.00cm,物体A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10cm,所以物体A长度为6.10cm﹣3.00cm=3.10cm。

故答案为:3.10。

7.(2018·咸宁)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cm。

【答案】3.00。

【解析】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的读数为3.00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3.00cm;
8.(南京)(1)甲图中,硬币的直径为cm。

【答案】2.50。

【解析】(1)由图甲所示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硬币的直径是7.50cm﹣5.00cm=2.50cm;
故答案是:2.50。

9.(2018·桂林)如图所示刻度尺,它的测量范围为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5.170cm,此记录结果是(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答案】0~10;不正确。

【解析】(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由图知此刻度尺的量程为0~10cm;
(2)由图知,在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应该读到0.01cm,
故记录结果为5.170cm,是错误的,应读作5.17cm。

故答案为:0~10;不正确。

10.(2018·十堰)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1枚硬币的直径是______cm。

【答案】2.50。

【解析】右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7.50cm,左端三角板直角顶点对应的刻度值是5.00cm,
则两个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之间的距离为:L=7.50cm-5.00cm=2.50cm;
即硬币的直径为2.50cm。

故答案为:2.50。

11.(2018·恩施)如图,圆锥体的高h为cm。

【答案】3.22。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由图知,圆锥体顶端三角板对应的刻度为1.78cm,圆锥体底部对应的刻度为5.00cm,所以圆锥体的高为h=5.00cm﹣1.78cm=3.22cm。

故答案为:3.22。

12.(2019·苏州)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

【答案】2.25。

晨鸟教育
【解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注意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由图知: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木块左端与 3.0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 5.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25cm-3.00cm=2.25cm。

故答案为:2.25。

13.(2019·武威)如图所示,小木块长度是________cm。

【答案】2.50。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小木块左端与刻度尺“1”相齐,小木块右端与3.50刻度线对齐,故小木块的长度为:3.50cm-1.00cm=2.50cm。

故答案是:2.50。

Earlybir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