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辩证分析方法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
考研政治 唯物辩证法(思维导图)
![考研政治 唯物辩证法(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ac5d103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7.png)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
力 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矛盾分析方法,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矛盾的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定义
矛盾的斗争性定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
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定义
矛盾的特殊性定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根本矛盾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与非根本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方法论意义
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考研政治教程马哲第一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考研政治教程马哲第一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https://img.taocdn.com/s3/m/3c0ae0d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d.png)
(⼀)⽭盾的同⼀性和⽭盾的⽃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 1.⽭盾的同⼀性和⽃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盾范畴的含义⽭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统⼀关系的哲学范畴。
⽭盾虽然是普遍的客观的存在,但从来都不是⼀种直接的经验事实,不能对⽭盾双⽅做简单的实体化理解。
所谓⽭盾双⽅或⽭盾对⽴⾯,并不是两个实体,⽽是两个相反的倾向、成分或因素。
⾃然界中的作⽤和反作⽤、疏散和凝聚、化合和分解、社会历史领域中的私有制和公有制、进步势⼒和保守势⼒、战争与和平,胜利和失败,强⼤与弱⼩等待等等都是这样的⽭盾关系。
⽭盾双⽅常常要以实体为载体,但⽭盾双⽅本⾝绝不是实体。
对⽭盾双⽅作实体化的理解会导致把⽭盾关系简单化。
(2)⽭盾的基本属性⽭盾的同⼀性和⽃争性是⽭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盾双⽅相互关系的两个⽅⾯。
①⽭盾双⽅的同⼀性是指⽭盾双⽅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是⽭盾双⽅相互依存,即⽭盾双⽅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个统⼀体中;⼆是⽭盾双⽅相互贯通,即⽭盾双⽅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
这种包含着向⾃⼰对⽴⾯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之间的内在的统⼀性。
②⽭盾双⽅的⽃争性是指⽭盾双⽅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盾⽃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3)⽭盾的同⼀性和⽃争性的辩证关系⼀⽅⾯,同⼀性要受⽃争性的制约,⽭盾双⽅的共存要靠⽃争来维持,⽭盾双⽅的转化要靠⽃争来实现。
另⼀⽅⾯,⽃争性要受同⼀性的制约,同⼀性规定和制约着⽃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4)⽭盾同⼀性和⽃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法论意义 ①理论意义——辩证认识的实质在分析和解决⽭盾时,必须从对⽴中把握同⼀,同⼀才具有不可分性;从同⼀中把握对⽴,对⽴才有相反性质。
对⽴关系和同⼀关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是基于共同本质的。
对⽴是同⼀中的对⽴,同⼀是对⽴的统⼀。
列宁引⽤⿊格尔的思想时指出,就是要"在对⽴⾯的统⼀中把握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盾,把握住事物的发展。
考研辩证分析方法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
![考研辩证分析方法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5a76adfef8c75fbfc77db27e.png)
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资料获取、课程辅导咨询凯程老师考研辩证分析方法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方面,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论清事物的道理,才能揭示出事物深含的普遍规律,才能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懂得偶然与必然之间的关系。
而体现主要矛盾的事物,就是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事物。
所以,写文章,论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要以最有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的事物作论据,才能抓住本质,使议论透彻、深刻,有说服力。
【例如】柳宗元的“哀溺”喻有一只载客船漏水将沉。
众人纷纷跳水游向对岸,有一人游得相当吃力。
人们知道此人水性甚好,便让他快点游。
他说腰里缠着钱,太重了。
人们让他扔掉,他摇头。
渐渐他的体力不支,岸上人向他喊:“快丢掉钱,性命要紧!”可他还是不听,终于被水吞没。
【简析】这个材料提示人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做事要分清主次、轻重,不能本末倒置,否则,只能自讨苦吃,因小失大。
【例如】猱取虎脑的故事有一种猿叫猱,身体敏捷,善于攀援,并长有锐利的爪子。
老虎头皮发痒时,常常让猱给搔痒痒。
天长日久,虎的头颅渐渐被搔成个洞。
但虎却并不知道,只是当时觉得特别舒服。
猱还悄悄地把虎的脑浆掏出来吃,吃剩下的还送给老虎吃。
老虎认为猱对自己非常忠诚,也就越发喜爱亲近它。
慢慢地,老虎的脑浆被掏空了,疼痛发作。
这才想起要捕捉猱。
但猱早已跑到高高的树上躲避起来。
虎痛得乱跳乱叫,死掉了。
【简析】这个材料告诉人们: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象所迷惑,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要善于辨忠奸分好坏。
其他像中学生中有这样一种怪现象:“刻苦”本是一个优点,可是有相当多的学生怕别人说自己“刻苦”,这是什么原因?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原来他们错误地把“刻苦”当作脑子笨的表现。
还有像《由“兄弟争雁”的故事所想到的》、《哑巴卖刀的启示》、《祥林嫂的笑意》、《玫瑰花与刺的联想》、《养猫、捕鼠与吃鸡》、《宝钢的下马与上马》、《谈商店取洋名》、《谈乒乓球失利釜山》、《首先要做“马”》、《幻想比知识更重要》、《论虚张声势》、等这类命题,要想立意准确,写得透彻、深刻、有说服力,都需要抓住文题的主要矛盾,进行本质性的分析,才能确立正确的主题,写好文章。
【考研政治】 冲刺阶段知识串联——马原哲学内容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第三版 - 2016年)
![【考研政治】 冲刺阶段知识串联——马原哲学内容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第三版 - 2016年)](https://img.taocdn.com/s3/m/a0b180fccfc789eb162dc882.png)
增强辩证思维能力——矛盾学说原理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求同存异、和谐相处)(1)概念: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2)关系: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
另一方面,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3)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事物的和谐共处。
2、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利用吸收、转化共赢)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
(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第二,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概念: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2b6a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e.png)
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帮助我们发现问题中的矛盾和冲突,并通过解决这些矛盾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而,在进行矛盾分析时,我们需要避免使用标题的方式,因为标题可能会给人预设思维,对问题的分析产生限制。
在进行矛盾分析时,我们可以首先明确问题的背景和目标,然后观察和描述问题的各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列出所有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因素、要求等,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可能是明显的,也可能是隐含的,需要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和探索来发现。
在分析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可以使用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
即将问题划分为不同的对立面,然后深入观察和分析这些对立面之间的矛盾和相互作用。
我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这些对立面之间的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它们会相互制约?有没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是否存在让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在解决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常用的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妥协或平衡的方案,使各方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我们也可以尝试寻找转化矛盾的方法,使原本相互制约的对立面变得互补和协调。
此外,创新和变革也是解决矛盾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引入新的思维、技术或方法来改变问题的本质。
最后,在进行矛盾分析时,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和多元的
视角。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案,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这些差异,并通过对话和合作来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
2017考研政治:如何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2017考研政治:如何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d4a36a59f7ec4afe04a1df78.png)
2017考研政治:如何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知道:重点论包括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两个,也即是我们常说的“抓关键”和“看主流”。
此考点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命题人常命题的出发点,2017考研考生应该如何区分二者呢?一、从其含义来看: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其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从其外延来看:主要矛盾是针对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即它主要是发生在同时面对多个现象的情况下,办事情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考生重点需要注意这个“诸多”的数量是构成主要矛盾的必备条件;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针对“同一矛盾”双方的比较而言的,它主要是指面对的是一种现象,即在对事物性质做出判断时,要对其内在的诸要素分清主次,对其主要性质有理性的判断即要看清大节,不过分纠结于小节和细节,考生重点需要注意它的必备条件只有“一种”而不是“多种”。
三、从其作用来看: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其通常涉及到的关键词有“重点、核心、中心、关键”等,它强调的是“做、办事情、改造世界”即如何集中力量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重点,解决矛盾,进而推动事物的发展;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其通常涉及到的关键词有“主流、主体、本质、性质”等,它强调的是“想、看问题、认识世界”即在事物存在的利与弊、优与劣、长处与短处等方面,针对事物的性质作出评价与判断。
综上,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若遇到此考点的相关试题时,需要着重分析题干中所涉及的对象的数量究竟是“一个”还是“多个”,这是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键所在,希望以上内容对2017考研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考研政治:熟记对立统一规律四大原理及方法论
![考研政治:熟记对立统一规律四大原理及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83acc067a8114431b80dd81b.png)
考研政治:熟记对立统一规律四大原理及方法论考研政治:熟记对立统一规律四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一:矛盾同一性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统一性斗争性关系: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同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原理二:矛盾同一性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原理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2.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一区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者事物的发展方向。
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2.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使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方法论: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原理三: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体现了矛盾方法论
![体现了矛盾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f493d3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0.png)
体现了矛盾方法论
矛盾方法论主要是指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采取全面、对立统一的方法,即承认事物的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并积极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
具体来说,矛盾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具有对立和同一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不可分割。
2.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也有其不同特点。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4.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
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在处理矛盾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能一刀切。
以上是矛盾方法论的主要内容,通过运用这些方法论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考研马哲详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考研马哲详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https://img.taocdn.com/s3/m/45086ae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f.png)
暑期将⾄,同学们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强化知识点的复习,因此,考研校政治教研室总结部分政治的重难点知识点的解析,供⼤家学习参考之⽤。
1.知识点提⽰ 1)知识点出处:该知识点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第三节第3个知识点 2)地位分析:该部分知识点在马哲中处于辩证法部分,属于本章的重要知识点。
3)命题思路:结合真题及该知识点的特点,可以以选择题或分析题的⽅式命题。
4)重要程度分析:三⼤规律是辩证法的重点,⽽对⽴统⼀规律是三⼤规律的重点,可以说,对⽴统⼀规律是重中之重。
因此,我们必须牢固地掌握这⼀知识点。
5)难度指数分析:难度较⼤,要求考⽣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把握。
2.知识点详解 1)知识点导⼊:上⼀个知识点我们已经讲解了⽭盾的同⼀性和⽃争性,那么,⽭盾同⼀性和⽃争性在事物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作⽤呢,这就是我们下⾯要讲的内容。
⾸先我们来进⾏内容分析 2)内容分析: ⽭盾是事物发展的动⼒ ⽭盾范畴不仅反映了事物内部对⽴统⼀的本质联系,⽽且揭⽰了事物发展的机制和动⼒。
1、⽭盾双⽅既同⼀⼜⽃争,由此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世界上⼀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从根本上说,都是⽭盾双⽅既同⼀⼜⽃争的结果。
(1)⽭盾同⼀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 ⽭盾的同⼀性的作⽤其表现是:第⼀,⽭盾双⽅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前提。
⽭盾双⽅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基础。
第⼆,⽭盾双⽅相互利⽤、相互吸取有利于⾃⼰的因素,促进⾃⾝的发展,从⽽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
例如,植物和动物之间,植物通过光合作⽤吸取⼆氧化碳,放出氧⽓;动物正好相反,吸取氧⽓,呼出⼆氧化碳,它们就是这样相互利⽤、相互促进的。
另外,⽭盾⼀⽅的发展还会刺激或促进另⼀⽅的发展。
第三,⽭盾双⽅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盾双⽅之所以相互转化,就是因为对⽴的双⽅之间包含、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
(2)⽭盾⽃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 ⽭盾⽃争性作⽤表现在:第⼀,⽭盾⽃争性促使⽭盾双⽅⼒量的消长,推动事物的量变。
考研马哲知识点详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考研马哲知识点详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https://img.taocdn.com/s3/m/e4621aac770bf78a65295498.png)
考研马哲知识点详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暑期将至,同学们此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强化知识点的复习,因此,政治教研室总结部分政治的重难点知识点的解析,供大家学习参考之用。
1。
知识点提示1)知识点出处:该知识点出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第三节第3个知识点2)地位分析:该部分知识点在马哲中处于辩证法部分,属于本章的重要知识点。
3)命题思路:结合真题及该知识点的特点,可以以选择题或分析题的方式命题。
4)重要程度分析:三大规律是辩证法的重点,而对立统一规律是三大规律的重点,可以说,对立统一规律是重中之重。
因此,我们必须牢固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5)难度指数分析:难度较大,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把握。
2。
知识点详解1)知识点导入:上一个知识点我们已经讲解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那么,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进行内容分析 2)内容分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范畴不仅反映了事物内部对立统一的本质联系,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机制和动力。
1、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不断发展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从根本上说,都是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的结果。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其表现是: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发展的前提。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基础。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
例如,植物和动物之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动物正好相反,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它们就是这样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的。
另外,矛盾一方的发展还会刺激或促进另一方的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双方之所以相互转化,就是因为对立的双方之间包含、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斗争性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消长,推动事物的量变。
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03df3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8.png)
矛盾分析方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如何正确地分析和解决这些矛盾,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矛盾的本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内部,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矛盾的存在,而是要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矛盾。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矛盾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在矛盾的双方,有的是主要的,有的是次要的。
主要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是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解决的。
正确地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正确地解决问题。
再次,我们需要寻找矛盾的矛盾点。
矛盾的双方,有的是主要的,有的是次要的。
主要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是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解决的。
正确地寻找矛盾的矛盾点,有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正确地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正确地处理矛盾。
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矛盾的实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正确地处理矛盾。
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正确地分析和把握矛盾的规律,善于运用矛盾的方法和手段,正确地处理矛盾。
总之,正确地分析和处理矛盾,有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正确地解决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思考和探讨这些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处理矛盾的能力,为实现社会和谐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唯物辩证法居于核心地位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居于核心地位的方法论](https://img.taocdn.com/s3/m/076367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6.png)
唯物辩证法居于核心地位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一种全面、辩证和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唯物辩证法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方法论是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来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矛盾的解决则是事物发展的关键。
矛盾分析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每个事物的矛盾都具有其特殊性。
通过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而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3. 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通过分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找到解决矛盾的关键,推动事物的发展。
4. 矛盾的转化: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通过分析矛盾的转化条件和趋势,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要全面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事物的矛盾,又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既要看到矛盾的斗争性,又要看到矛盾的同一性;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看到矛盾的特殊性。
只有运用矛盾分析法,才能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2021考研政治辩证法23条原则
![2021考研政治辩证法23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bff0792e45c3b3566ec8b6c.png)
2021考研政治辩证法23条原则自己整理的2021考研政治辩证法23条原则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一个一个”指的是一个核心的——矛盾;“两个二”是指两个共性:联系性和发展性;“三三”是指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四四”指的是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则: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是矛盾对立物相互排斥、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身份不战斗就不能存在,不战斗就没有身份,因为矛盾的身份是建立在差异和对立之上的,包含差异和对立的是同一;奋斗离不开身份。
奋斗在于认同。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要从对立中把握同,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就是辩证认识的本质。
反对我们只看到对立而不看到相同或相同但不看到相反的绝对化和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始终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矛盾无处不在,始终存在。
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即矛盾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现实中存在的一切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共性在于个性,不离开个性的共性;个性离不开共性,也离不开共性;共性不能代替个性,个性有共性容纳不了的内容;一般与个别、一般与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个性的统一性之间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辩证法,也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
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是从个体认知到一般认知,再从一般认知到个体认知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a6be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8.png)
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矛盾无处不在,矛盾的存在常常给我们带来困扰和挑战。
因此,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对于我们有效地应对问题至关重要。
首先,矛盾分析方法要求我们正确认识矛盾的本质。
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
矛盾的存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并非完全消极。
通过深入分析矛盾的双方,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解决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次,矛盾分析方法要求我们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矛盾中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解决主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次要矛盾是在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产生的,通常是主要矛盾的附属矛盾。
因此,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避免陷入次要矛盾的泥沼。
再次,矛盾分析方法要求我们善于运用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矛盾分析方法的核心,它要求我们善于从事物的全面和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善于辩证地看待问题,不偏不倚地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最后,矛盾分析方法要求我们善于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
综合分析是指在分析问题时,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手段,全面地、系统地分析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总之,矛盾分析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通过正确认识矛盾的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问题,取得更好的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简述《矛盾论》的主要观点考研真题
![简述《矛盾论》的主要观点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94a14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6.png)
简述《矛盾论》的主要观点考研真题矛盾论的三大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
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基本解释:
①从宇宙观的高度,发挥了列宁关于两种发展观的思想,不仅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指出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
书中还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②全面论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③论证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认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规定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的定义,说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的方法论意义,并论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根据和条件。
④具体地阐明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认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对立的互相排斥的
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⑤分析了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指出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政治辩证思维知识点
![政治辩证思维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b35d8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2.png)
政治辩证思维知识点一、政治辩证思维的基本概念政治辩证思维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主要包括对立统一、矛盾分析、辩证分析、综合分析等内容。
对立统一是指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对立关系,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
矛盾分析是指在矛盾双方的对立双方对抗中,根据矛盾的辩证发展规律,找出矛盾双方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矛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之间的关系,找出矛盾的矛盾,抓住矛盾的要害,才能确立事物发展的趋势,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辩证分析是指对政治问题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和综合,不只看到一个方面,准确把握其本质、规律和趋势。
综合分析是指运用辩证思维对矛盾双方的对立双方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矛盾的统一、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政治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思维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是一种在政治领域中运用唯物辩证思维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观察和分析政治问题的思维方法。
政治辩证思维强调对立统一是客观存在的,矛盾分析是对矛盾的本质和趋势的认识,辩证分析是对问题的全面客观的分析和判断,综合分析是综合各种因素,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复杂性,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树立全局观,综合分析,辩证思维的方法。
二、政治辩证思维的特点政治辩证思维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对立统一政治辩证思维坚持对立统一的基本原则,承认对立关系的存在,但也要看到对立关系中的共同点和统一性。
对立统一是对政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的基本出发点,是对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和把握的基本方法。
2.矛盾分析政治辩证思维强调矛盾分析,要深刻认识对立双方的矛盾关系,找出问题的矛盾双方、矛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矛盾的要害,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3.辩证分析政治辩证思维强调辩证分析,要对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不只看到一个方面,还要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和趋势。
4.综合分析政治辩证思维强调综合分析,要综合各种因素来认识事物的全面性和复杂性,要全面、深刻地把握问题的本质、规律和趋势。
辨证分析
![辨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429386b9d528ea81c7790e.png)
其次,辩证法的精华在于矛盾、也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其一些基本原理包括以下一些哲学范畴:现象与本质、普遍性与特别性、偶然与必然、形式与内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等等,还有几个基本原理,如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等。
第三,运用辩证分析写议论文,就是运用上述的基本原理和哲学范畴,对事物进行一分为二地分析,既分析优势,也分析劣势;既分析形式,也分析内容;既看到现象,也透过现象看本质;既看普遍性,也分析特殊性;既分析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既兼顾偶然性(机遇);既看到结果,也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既看到现实,也不放过可能性;既要看到发展,又要预测发展中的问题。
当然,也没必要把每个基本原理、哲学范畴都用上,能用上几个,就会显的文章有深度、有内涵,充满哲理。
第四,运用上要灵活。
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文章的实际出发去运用,能靠的就尽量往上靠。
比如,当你看到一个地区发展速度缓慢,但从一个侧面你会发现,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可能会很好;反之,如果发展速度快,可能会带来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再比如,你看到一个孩子很听老师的话,守纪律,那么可能这个孩子缺少创造性,用发展的眼光看的话,这个孩子可能只会一辈子循规蹈矩(必然性),当然也可能会突然到了某个阶段开窍了(偶然性)。
第五,应充分合理的运用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对立统一等哲学思想,去分析和判断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哲学思辩的能力。
读寓言时,也都可以练习运用。
如读“守株待兔”,就是把一种偶然性当作了一种必然性;“刻舟求剑”,就是没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变化;“拔苗助长”,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割裂了事物发展过程;“盲人摸象”,只看到事物的片面、局部,而没有看到整体、全部。
不一而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辩证分析方法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方面,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论清事物的道理,才能揭示出事物深含的普遍规律,才能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懂得偶然与必然之间的关系。
而体现主要矛盾的事物,就是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事物。
所以,写文章,论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要以最有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的事物作论据,才能抓住本质,使议论透彻、深刻,有说服力。
【例如】
柳宗元的“哀溺”喻
有一只载客船漏水将沉。
众人纷纷跳水游向对岸,有一人游得相当吃力。
人们知道此人水性甚好,便让他快点游。
他说腰里缠着钱,太重了。
人们让他扔掉,他摇头。
渐渐他的体力不支,岸上人向他喊:“快丢掉钱,性命要紧!”可他还是不听,终于被水吞没。
【简析】
这个材料提示人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做事要分清主次、轻重,不能本末倒置,否则,只能自讨苦吃,因小失大。
【例如】
猱取虎脑的故事
有一种猿叫猱,身体敏捷,善于攀援,并长有锐利的爪子。
老虎头皮发痒时,常常让猱给搔痒痒。
天长日久,虎的头颅渐渐被搔成个洞。
但虎却并不知道,只是当时觉得特别舒服。
猱还悄悄地把虎的脑浆掏出来吃,吃剩下的还送给老虎吃。
老虎认为猱对自己非常忠诚,也就越发喜爱亲近它。
慢慢地,老虎的脑浆被掏空了,疼痛发作。
这才想起要捕捉猱。
但猱早已跑到高高的树上躲避起来。
虎痛得乱跳乱叫,死掉了。
【简析】
这个材料告诉人们: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象所迷惑,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要善于辨忠奸分好坏。
其他像中学生中有这样一种怪现象:“刻苦”本是一个优点,可是有相当多的学生怕别人说自己“刻苦”,这是什么原因?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原来他们错误地把“刻苦”当作脑子笨的表现。
还有像《由“兄弟争雁”的故事所想到的》、《哑巴卖刀的启示》、《祥林嫂的笑意》、《玫瑰花与刺的联想》、《养猫、捕鼠与吃鸡》、《宝钢的下马与上马》、《谈商店取洋名》、《谈乒乓球失利釜山》、《首先要做“马”》、《幻想比知识更重要》、《论虚张声势》、等这类命题,要想立意准确,写得透彻、深刻、有说服力,都需要抓住文题的主要矛盾,进行本质性的分析,才能确立正确的主题,写好文章。
偶然性与必然性,机遇与能力之间,也是一种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必然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决定的,不可避免的,一定要出现的趋势;偶然是由事物的外部条件所决定的,它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必然是偶然的基础,而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二者同时存在,不可分割。
机遇时时有,能否落到你头上,那就看你有否本领了。
【例如】
错过的不仅是机会
有人抱怨,为什么那个著名的苹果不是掉在自己的头上?那只藏着“老子珠”的巨贝怎
么就不产在自己常去游泳的海湾?英俊的我为何总没能像拿破仑那样碰上约瑟芬?其实,造物主也曾照样给你掉下一个苹果,结果你把它吃掉了;也曾在你闲逛时将硕大无朋的卡里南钻石偷偷放在你的脚边,将你绊倒,可你爬起后,怒气冲天地把它一脚踢下阴沟;也有意让你做拿破仑,只是也像对待他一样先将你抓进监狱,撤掉将军官职,赶出军队,然后将你身无分文地抛到塞纳河边。
就在约瑟芬驾着马车匆匆赶到河边时,远远地听到“扑通”一声,你投河自尽了。
【简析】
这个笑话告诉人们:一个人如果没有预备下能力本领,机会到来的时候,命运也不会照顾你。
其他像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大脑、听其言观其行、华而不实、口蜜腹剑、色厉内荏、黔驴之技、买椟还珠、守株待兔、牝牡骊黄、鱼目混珠等很多成语与格言,都是必然与偶然关系的体现,都包含着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
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
当然,总复习计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应该指定的;月计划可以在每一轮复习开始之前,制定未来三个月的学习计划。
以此类推,具体到周计划就是要在每个月的月初安排一月四周的学习进程。
那么,具体到每一天,可以在每周的星期一安排好周一到周五的学习内容,或者是在每一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
并且,要在每一天睡觉之前检查一下是否完成当日的学习任务,时时刻刻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
方法一:规划进度。
分别制定总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学习时间表,并把它们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按计划进行。
方法二:互相监督。
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安排计划复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方法三:定期考核。
定期对自己复习情况进行考察,灵活运用笔试、背诵等多种形式。
2.分配好各门课程的复习时间。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安排每天的学习,使时间得到最佳利用。
一般来说上午的头脑清醒、状态良好,有利于背诵记忆。
除去午休时间,下午的时间相对会少一些,并且下午人的精神状态会相对低落。
晚上相对安静的外部环境和较好的大脑记忆状态,将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据科学证明,晚上特别是九点左右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演员们往往利用这段时间来记忆台词。
因此,只要掌握了一天当中每个时段的自然规律,再结合个人的生活学习习惯分配好时间,就能让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最佳利用。
方法一:按习惯分配。
根据个人生活学习习惯,把专业课和公共课分别安排在一天的不同时段。
比如:把英语复习安排在上午,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做英语试题;把政治安排在下午,政治的掌握相对来说利用的时间较少;把专业课安排在晚上,利用最佳时间来理解和记忆。
方法二:按学习进度分配。
考生可以根据个人成绩安排学习,把复习时间向比较欠缺的科目上倾斜,有计划地重点复习某一课程。
方法三:交叉分配。
在各门课程学习之间可以相互穿插别的科目的学习,因为长时间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容易使大脑产生疲劳。
另外,也可以把一周每一天的同一时段安排不同的
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