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章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综合教学
听、说、读、写全面要求
9
第二节 教材编写
一、编写依据
理论基础——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直接理论——语言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 内容源泉——目的语语言学和目的语文化 直接依据——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10
二、教材分类
(1)语言技能类:
综合(精读、读写、听说)
专项(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翻译)
52
三、种类
● 用途
(1)水平测试(能力):测量第二语言的听 说读写水平。HSK,TOEFL,IELTS
★ (2)成绩测试(课程):测量一定阶段掌
握什么课程,取得什么成果。
English English as a (3)诊断测试: Language Foreign 测量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掌 Testing Language 握情况。 课堂小考、小测验 System International 期中、期末、结业、毕业考试 The Test of
●简答:7分、8分=15分
●论述:每题10分×2题=20分
61
62
18
六、教学评估
(1)目的要求(2)重点难点(3)教学环节
(4)时间安排(5)教学方法(6)教学技巧
(7)教学任务
七、言语技能教学
综合、听力、口语、阅读、写作
八、语言要素教学
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19
◆ 语音教学
●教学任务:掌握汉语语音基本知识,
正确发音,为听说交际打下基础。
●难点:声调、变调
●教学方法:教具展示、夸张发音、
定义:对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单项测试
举例:填空、改错、多项选择
长处缺点:客观;只考单项不考综合
(2)综合式测试
定义:综合考察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
举例:完形填空、阅读、听写
(3)交际性测试
56
四、标准
测试标准 信度 定义 举例 重复测 指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或稳 (可靠性) 定程度:考试成绩是否反映 考生实际水平 指测试的有效程度:测试内 (有效性) 容和方法是否能测出预定要 测的东西 效度
(15~20m) 5.布置课外 对语法知识归纳总结 巩固;预习 明确作业要求,把握难易度 内容与讲练、巩固、预习结 作业(5m) 17 合
五、教学技巧
本节课题、教学内容 目的要求、重点难点 教学时数、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教学环节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备教材
备学生 备方法
备教案
组织课堂、提问、板书……
●词汇量控制
初等:2500 中等:5000 高等:8000
●教学方法:直接法、翻译法、情景法
语素法、搭配法、联想法
树:柳树 枣树 杨树 网络:QQ 微博 椰子树…… 发帖 媒体 ……
32
33
34
35
36
37
38
◆ 语法教学
39
●教学任务:掌握语法规则,培养交际能力
●教学原则:语言对比、句型操练、
手势模拟、对比听辨
20
21
22
b不送气音
p 送气音
23
n
鼻音
l 边音
24
【方法】捏鼻法,体会气流从口腔和 鼻腔流出时的不同。
25
发达 马达
拉萨 大坝
沙发 沙哑
爸妈 大厦
26
27
28

29
30
儿歌 而且 耳目 贰佰 尔等 二十
31
◆ 词汇教学
●教学任务:掌握并使用一定量的汉语词汇
●地位:编制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的主要依据
进行教学活动、评估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5
五、教学大纲
●性质:指导性文件
●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
●类型:语法大纲、词汇大纲、
情景大纲、功能大纲……
6
7
8
六、教学原则


培养汉语交际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根本原则) 结构 · 功能 · 文化相结合 精讲多练(实践性)
部首、部件)技能
●教学方法:“图画助记” “卡片闪现”
难认
难记 难写
48
“笔画加减” “猜字游戏”
“汉字部件组合分解”
49
50
51
第四节 语言测试
一、定义: 评估目的—抽样方式—有限试题— 定量描述—受试者的语言知识和能力 ★二、目的/作用: 1、评估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2、评估人才,提供用人的重要依据 3、语言教学研究和语言研究的重要手段 4、推广母语教学,扩大母语影响
(2)语言知识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3)文化知识类:中国历史、文学、哲学
(4)特殊用途类:商贸汉语、旅游汉语、
科技汉语、工程汉语
11
12
13
14
三、编写原则
●针对性
●实用性
●科学性
●趣味性 ●系统性
15
第三节
课堂教学
一、地位:中心环节、基本组织形式 二、两主体:教师 三、基本阶段: ▲ 感知 (识记) 学生
第八章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应用
1
1
总体设计 教材编写 课堂教学
2
3
4
语言测试
2
第一节
一、教育目的
总体设计
根本目的/目标:培养学习者汉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语言要素: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2)言语技能:汉语听、说、读、写、译 (3)言语交际技能:汉语语用规则、交际策略 (4)相关文化知识:中国基本国情、文化背景
789六教学原则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根本原则构结构能功能文化相结合精讲多练实践性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综合教学听说读写全面要求10一编写依据理论基础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直接理论语言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内容源泉目的语语言学和目的语文化直接依据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第二节教材编写11二教材分类1语言技能类
语义语用功能、精讲多练
★练习类型:机械性(跟读、重复、替换)
有意义(回答问题、完成句子、复述)
交际性(自由会话、讨论辩论、角色对话)
●教学方法:归纳 演绎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 汉字教学
●汉字特点:方块字 形音义结合体 形声字
●教学任务:以汉字形音义为内容,获得
认读和书写汉字(笔顺、笔画、偏旁、
成绩测试
期中、期末 、结业、毕 业考试 小考、小测 试
54
● 评分的客观化程度 (1)客观性测试: 特点:标准统一、答案固定、评分客观。 题型:选择题、判断题(机测) ★ (2)主观性测试: 特点:答案不止一个,评分主观。 题型:问答、论述、作文、翻译、口试 (人测)
55
● 命题方法
★(1)分立式测试:
反复测
听说 读写
区分度
指测试能区分高低不同水平
难易度
57
五、汉语水平考试(HSK)
1.性质:测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汉 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 2.作用:测量汉语能力
58
3 等
59
60
期末考试题型
●填空:每题1分×15题=15分
●选择:每题1分×20题=20分
●名词解释:每题6分×5题=30分
(4)学能测试(潜能):预示性
53
用途 水平测试
目的
特点 专门大纲、 统一试题统 一评分标准 ;回顾性预 测性 学习成绩≠ 语言水平; 回顾性 随时进行; 非正式;回 顾性
举例 HSK、TOEFL 、IELTS
第二语言听 (国家级) 说读写水平
一定阶段学 (学校级) 业课程成绩 检查课堂内 容和教学效 (教师级) 果 诊断测试
▲ 理解
▲ 巩固
(保持)
(练习)
▲ 运用
(交际)
16
主要环节
目的
做法
1.组织教学
(3~5m) 2.复习检查
创造学习
和谐氛围 反馈学生
问候;活跃气氛;检查出席 情况;口语练习;宣布新课
复习(复述、转述、演讲、 对话);检查(作业订正; (10~15m) 已学情况 听写生词) 3.讲练新内容 教授新知识 精讲多练: (50~60m) 新技能 生词、语法点、课文 4.巩固新内容 运用;总结 有意义的运用练习;
3
三、课程类型
(1)综合技能课——主干课程 (2)专项技能课:口语、听力、阅读、写作 (3)语言知识课: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4)专项目标课:报刊阅读、应用文写作 (5)其他:文化知识课、文学课、财贸经济课
4
四、教学计划
●性质:规范性文件
●内容: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
教学方式、学时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