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6.20 近代社会生活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0 近代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及其社会意义,大众传播媒体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学习难点】
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课前预习〗
〖学法指导〗
1、粗读教材,了解基础知识。

2、细读“新式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播媒体”、“娱乐方式”、“社会习俗”,掌握火车、
轮船、电报、电话以及照相、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的出现,中国社会习俗的演变概况。

3、精读教材文字表达中具有“最大”、“最早”、“第一”、“领先”、“标志”、“开端”、“序幕”
等字眼的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

〖教材助读〗
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

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引进,照相、看电影、跳交际舞等娱乐方式的传入,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艰难缓慢,同时又不可阻挡。

〖预习自测〗
1、鸦片战争后,新式交通工具、等从西方传入中国。

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是在创办的。

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19世纪70年代出现在到之间。

1877年在首先使用电话。

2、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纸是1858年在出版的。

1872年创办上海创办的报刊最为著名。

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民营近代出版业出现,以1897年和
创办于的最负盛名。

3、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表示反对封建政权的决心。

清朝被推翻后,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一律废止,、、流行起来。

礼节被废除,礼、礼出现,、等称呼也改为、,表明的观念逐渐取代观念。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
〖质疑探究〗
辛亥革命时期的“剪辫”“放足”行动有什么意义?
〖当堂检测〗
1、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A、乘轮船、火车出行
B、使用无线电话
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D、阅读<<申报>>
2、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
快捷的是()
A、乘飞机
B、发电报
C、乘火车
D、乘轮船
3、下列传媒的机构中,建立在上海的有()
①《中外新报》②《申报》③《中外纪闻》④商务印书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1、民国初年最具特色的服装是()
A、西服
B、旗袍
C、中山装
D、唐装
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目的是()
A、为了显示新政府的革命性
B、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C、为了实现三民主义
D、为了政府管理方便
3、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是在()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4、辛亥革命后,随着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国人的观念与习俗发生了变化,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A、平民见了官员要跪拜
B、差人见了官员称“老爷”
C、官吏开会统一穿新式礼服
D、女子才从小要缠足
5、以下关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到照相馆照相
B、在家中看电视
C、到电影院看电影
D、聚会时男士身穿西装
6、宋代以来形成妇女缠足的陋习,被废除是在()
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抗日战争后
D、新中国成立后
7、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他会要求别人称呼自己为()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陛下
8、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风云儿女》
D、《渔光曲》
9、从昆明乘火车到海防,再转轮船去上海,这样的事情出现在哪一条铁路开通以后()
A、淞沪铁路
B、滇越铁路
C、唐胥铁路
D、京张铁路
10、剪掉辫子、禁止女子缠足、行鞠躬礼、握手等社会习俗的变化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后
11、近代中国的新闻记者通过有线电报发回新闻报道,最早出现在()
A、19世纪50年代后
B、19世纪60年代后
C、19世纪70年代后
D、19世纪80年代后
12、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原因很多,下列哪一个是生产力方面的原因()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欧洲殖民扩张
D、人口流动
13、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A、张某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