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乐学习惯的养成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数学乐学习惯的养成训练
学生数学乐学习惯的养成训练
所谓乐学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特征的总和,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

一、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

创设恰当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能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又能促进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究。

在情境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自觉思考,主动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为:请学生用小棒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

有6个苹果,如果平均分给李军和王平,他们各分到几个苹果?学生能很快取出3根小棒。

教师接着说现在只1个苹果,还是平均分给李军和王平,请用小棒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

许多同学被难住了,有的同学把一根小棒用手指握住一半露出一半,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苹果。

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

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2.探索知识形成过程,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

新课程提倡注重过程,要让学生自己主宰学习的认知过程,
亲自去实践探索知识的奥秘。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

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思索,以动促思,对所学的内容才能真正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并享受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平方厘米的认识时,让学生参与新知识的发展和形成过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量一量,发现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秘密;找一找,找到了生活中许多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摆一摆,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图形。

经历亲身体验和感知,很好地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了认识知识的内化过程。

这样,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中,促进了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