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磁学静电场解题技巧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练)高中物理电磁学静电场解题技巧总结
单选题
1、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
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
A.B.
C.D.
答案:D
解析:
A、电荷做曲线运动,电场力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应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不可能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则场强也不可能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A错误.
B、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图中电场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电场力做正功,电
荷的速率增大,与题不符.故B错误.
C、图中场强方向指向轨迹的内侧,则电场力指向轨迹的外侧,电荷的轨迹应向上弯曲,不可能沿如图的轨迹
运动.故C错误.
D、图中场强方向指向轨迹的外侧,则电场力指向轨迹的内侧,而且电场力方向与电荷的速度方向成钝角,电
场力做负功,电荷的速率减小,符合题意.故D正确.
2、带负电的粒子在某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能分别完成以下两种运动:①在电场线上运动,②在等势面上
做匀速圆周运动。
该电场可能由
A.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形成
B.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C.两个分立的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D.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与带正电的无限大平板形成
答案:A
解析:
AB.负电荷在电场线上运动,说明电场线是直线;负电荷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说明等势线是圆形曲线,能满足以上两种情况的场源电荷可以是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不可能是带负电的点电荷,所以A正确、B错误;C.两个分立的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可以满足以上条件,而两个分立的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不能使负电荷完成
题中运动,所以C错误;
D.题中情况的等势线不能使负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D错误。
故选A。
3、电源、开关、平行板电容器连成如图所示电路,上极板接地。
闭合开关S,电源对电容器充电后,电容器带电量为Q,两极板间电压为U,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E0,电容器中的P点电势为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上板下移少许,Q增大,U减小,E0不变,φ变大
B.若将上板下移少许,Q不变,U减小,E0减小,φ变小
C.若断开开关S,将上板下移少许,Q增大,U不变,E0增大,φ变小
D.若断开开关S,将上板下移少许,Q不变,U减小,E0不变,φ变大
答案:D
解析:
AB.电容器与电源保持连接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不变,上板下移(板间距d减小)。
由公式C=εr S
4πkd
,可知电容C将增大;
由公式C=Q
U
可知电容器带电量Q将增大;
由公式E0=U
d
可知两极板间的场强增大;
P点电势为φ为负值,设P点到上板的距离为x,则
φ=−E0x
x减小,所以φ变大,选项A、B错误;
CD.断开电源后电容器带电量Q不变,上板下移(两极板间距d减小)。
由公式C=εr S
4πkd
,可知,电容C将增大;
由公式C=Q
U
可知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U将减小;
由E0=U
d ,C=Q
U
,C=εr S
4πkd
,三式可解得
E0=
4kπQ
εr S
由此可知两极板间的场强不变,由φ=−E0x可知φ变大,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4、图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A、B为平行板电容器,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R3为光敏电阻(电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电流表A和电压表V的示数分别为I和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R2的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I将增大,U将减小
B.减小A、B板的正对面积,则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
C.减小光照强度,I将减小,U将增大,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将减小
D.减小光照强度,U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将变大
答案:C
解析:
A.滑动变阻器处于含电容支路中,相当于导线,所以移动滑动触头,I不变,U不变,A错误;B.若仅减小A、B板正对面积,因板间电压不变,由
C=
εS 4πkd
知电容减小,再由电容的定义式
C=Q U
可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B错误;
C.减小光照强度,光敏电阻阻值增大,电路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示数减小,电源内电压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所带电荷量减小,C正确;
D.减小光照强度,U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即为电源内阻,所以不变,D错误。
故选C。
5、有研究发现,某神经细胞传递信号时,离子从细胞膜一侧流到另一侧形成跨膜电流,若将该细胞膜视为1×10−8F的电容器,在2ms内细胞膜两侧的电势差从−70mV变为30mV,则该过程中跨膜电流的平均值为()
A.1.5×10−7A B.2×10−7A C.3.5×10−7A D.5×10−7A 答案:D
解析:
根据
Q=CU
可知
∆Q=C∆U=10-8×(30+70)×10-3C=10-9C
则该过程中跨膜电流的平均值为
I=ΔQ
t
=
10−9
2×10−3A=5×10
−7A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