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4伪随机序列产生及其特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实验4 伪随机序列产生及其特性研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伪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观察其变换的不同码型。
2.研究m 序列本原多项式与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反馈方式间的关系。
3.验证m 序列的伪随机性。
4.验证伪随机序列的自相关函数的双值特性。
二、实验内容
1.选择合适的m 序列本原多项式,设计n 级(n =3~8)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m 序列。
2.分析记录m 序列的周期P 与级数n 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12-=n P 。
3.讨论m 序列的性质和相关函数特性。
三、实验设备
1.直流稳压电源
实用文档
2.示波器
3.单片计算机实验电路装置
四、实验原理
伪随机序列具有随机序列的一些统计特性,但是又便于重复产生和处理。
至今,最广为人知的二进制伪随机序列是最大长度移位寄存器序列,简称m 序列。
其周期长度为12-=n P ,由n 级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生成。
m 序列具有几个有趣的性质和统计特性。
1.对n 级m 序列周期为
12-=n P
2.在一个周期中,“0”出现121--n 次,“1”出现12-n 次
3.在一个周期中,共有12-n 个游程,其中:
长度为k 的游程有k
21个,21-<<n k ; 长度为1-n 的有1个“0”游程;
长度为n 的有1个“1”游程。
4.归一化自相关函数为
实用文档
⎩⎨
⎧-≤≤-==)
11(/1)0(1)(P j P j j φ 且)(j φ的周期为P
四、设计要求 1.利用单片机编程实现,设计n 级(n =3~8) m 序列的发生器,每级可选择实现1种序列码型。
2.序列码元速率:(推荐)100Baud 。
3.为便于示波器观测m 序列波形,给出序列周期同步信号作为示波器触发源,如图1示意。
m 序列输出 序列周期同步脉冲 以n =3为例: 1 1 1 0 1 0
0 1 1 1 0 1 0 0
图1 m 序列发生和序列周期同步信号
五、实验步骤和报告要求
1.查阅有关资料,根据本原多项式设计根据实验原理,设计n 级(n =3~8)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并编写单片机程序,产生m 序列。
2.验证m序列的伪随机性,分别记录所产生的n级(n=3~8)m序列。
3.验证m序列的有关性质。
4.计算验证m序列的自相关函数的双值特性。
六、参考文献
[1]John G.Proakis,张力军等译,数字通信(第四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樊昌信等编,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1984
实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