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IV)
——波形发生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集成运算放构成正弦波振荡器
2.学习波形发生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为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其中RC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作选频网络,R1,R2,Rw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

调节电位器Rw,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震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

利用两个反向并联二极管D1,D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增幅。

D1,D2采用硅管,且要求特性匹配,才能保证输出波形正,负半周对称。

R3的接入是为了消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失真。

电路的振荡频率:
f0=1/2πRC
起振的幅值条件:
Rr/R 1>=2
式中Rr=Rw+R 2+(R 3//r 0),r 0 ——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

调整反馈电阻Rr,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

如不能起振,则说明负反馈太强,应适当加强Rr ,如波形失真严重,则应适当减小Rr 。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正负12V 直流电源 2.双踪示波器 3,电流毫伏表 4,频率计 5,集成运算放大器,6二极管IN4148*2 7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四.实验内容
一、方波发生器
1、按图1电路创建待仿真实验电路。

2、观察运放741的2脚和振荡器输出端的波形,测出方波、三角波的幅值并与理论值比较;改变Rp 可以调整电路的震荡频率,用频率计测量振荡器的频率并与理论值比较。

U1
741
3
2
4
7
6
5
1
R120kΩ
R220kΩ
C147nF
D1
02DZ4.7D2
02DZ4.7
Rp
200kΩKey=A
50%R4
5.1kΩ
R520kΩ
VCC 12V
VEE
-12V
XSC1
A
B
Ext Trig
+
+
_
_
+
_
XFC1123
图1 方波发生器电路
二、三角波发生器
1、按图2电路创建待仿真实验电路。

2、观察振荡器输出端的波形,测出方波、三角波的幅值并与理论值比较;改变
Rp 可以调整电路的震荡频率及三角波的幅值,用频率计测量振荡器的频率并与理论值比较。

U1
741
3
2
4
7
6
5
1
C147nF
D1
02DZ4.7D2
02DZ4.7
R4
5.1kΩR520kΩ
VCC 12V
VEE
-12V
XSC1
A B
Ext Trig
+
+
_
_
+_
Rp
50kΩ
Key=A
50%
XFC1
123
U2
741
3
2
4
7
6
5
1
R110kΩ
VCC 12V
VEE
-12V
R2
20kΩ
R620kΩ
图2 三角波发生器电路
三、文氏正弦波震荡电路
1、按图3电路创建待仿真实验电路。

2、观察文氏正弦波震荡电路的起振过程。

打开仿真开关,双击示波器,观察文氏正弦波震荡器的起振过程,这个过程大约需要600ms 。

3、观察文氏正弦波震荡器产生的正弦波。

测量正弦波的幅值及频率。

4、调节Rp 的阻值,再观察文氏正弦波震荡器起振过程及产生的波形。

阻值改变后,起振时间发生变化,输出波形严重失真,记录波形。

U1741
3
2
4
76
5
1VCC 12V
VEE -12V
R410k¦¸
R310k¦¸
C2100nF
C1
100nF
XSC1
A B
Ext Trig
+
+
_
_
+_
R1
20k¦¸
XFC1
123
Rp 200k¦¸Key=A
50%
实验1
R3=100K
实验2 Rp=25K
实验3。

3
实验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