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概述(PPT42页).pptx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课件
产业技术创新
总结词
产业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经 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中国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 技术创新,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03
中国科技政策与环境
科技政策体系
科技政策体系概述
01
介绍中国科技政策体系的构成、发展历程和特点,阐述政策体
《中国科学技术发 展》ppt课件
目 录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概述 • 中国科技创新成果 • 中国科技政策与环境 • 中国科技人才培养 • 中国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中国科技未来展望
01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概述
科技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源远 流长,如四大发明等,为 世界科技史做出了重要贡 献。
详细描述
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 成果,包括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 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为全球 科学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高新技术研究
总结词
高新技术研究是推动国家科技实 力提升的关键,对于提升国家综 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 义。
详细描述
中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研究不断取 得突破,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 、5G通信等领域,已达到世界领 先水平。
。
感谢观看
THANKS
加强基础研究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自由探 索,培养创新型人才。
推进产学研合作
加强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创新活 力,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化。
扩大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 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 科技创新的养计划,如“千人计 划”、“万人计划”等,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领 军人才。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课件(23张PPT)2024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 概况 (1)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① 计算机 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 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2.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 (1) 计算机技术: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② 埃尼阿 克 ”问世;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③ 网络 。20世纪90 年代,互联网实现商业化。 (2) ④ 人工智能 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在生产中得到 大量应用。出现“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 厂”。
的“超级计算机”击败。这展现了计算机诸多功能中的( A )
A. 人工智能
B. 电子商务
C. 信息交流
D. 记忆存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被美国人看成“技 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 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实现阿波罗登月。这反映了( C ) A. 苏联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 B. 美国科技全面落后于苏联 C. 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 D. 美苏争霸集中在科技领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至少于2008年起,向全球近10万台计 算机植入专门软件,监听各国社会动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C ) A. 全球化推动了各国信息的共享 B. 信息革命削弱了美国霸权主义 C. 社会信息化带来安全方面风险 D. 网络对社会安全影响弊大于利
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 概况 (1)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① 计算机 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 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2.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 (1) 计算机技术: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② 埃尼阿 克 ”问世;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③ 网络 。20世纪90 年代,互联网实现商业化。 (2) ④ 人工智能 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在生产中得到 大量应用。出现“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 厂”。
的“超级计算机”击败。这展现了计算机诸多功能中的( A )
A. 人工智能
B. 电子商务
C. 信息交流
D. 记忆存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被美国人看成“技 术上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以此为契机,调整科研发展战略,研究重点 由原子能转向空间技术,1969年实现阿波罗登月。这反映了( C ) A. 苏联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 B. 美国科技全面落后于苏联 C. 国家间科技竞争被政治化 D. 美苏争霸集中在科技领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至少于2008年起,向全球近10万台计 算机植入专门软件,监听各国社会动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C ) A. 全球化推动了各国信息的共享 B. 信息革命削弱了美国霸权主义 C. 社会信息化带来安全方面风险 D. 网络对社会安全影响弊大于利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PT课件
THANK YOU
SUCCESS
2019/7/24
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制进步的 同时,也产生了各种负作用。
全
绿
球
藻
变
污
暖
染
核
乏资
辐
源
射
匮
第一,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 的破坏。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 驾御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 当今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规模对 整个自然环境和整个地球构成了一 种挑战,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 受能力,并且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 科技给人类带来幸福的同时,也给 人类带来了毛骨悚然威胁,形成威 胁人类前景的全球题。
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
十九世纪的电力革命
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革命
•18世纪7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 明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推 动西欧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次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迅 速过渡到机器大工业,为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 质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的 发明为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 使电力取代蒸汽机成为新的动 力,使社会生产力又得到一次 迅猛发展,推动西方资本主义 社会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
The End.Thank U!!!——傅祎娴、高亚蕾、徐晓秋、胡晓
安、
金丽、李云仙、耿晓
THANK YOU
SUCCESS
2019/7/24
2、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最明显的 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自从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 为比重最大的产业。
3、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 习方式、休闲方式。现在,手机,电脑等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电子产品。通过电话,我 们可以及时与他人沟通,通过电脑,我们能及时了解到自己想了解的信息。其速度之 快,效率之高,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之前是无法想象的。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ppt课件
14
诺贝尔奖青睐交叉学科
15
• 在近万个独立学科中,一半左右属于交叉学科。 目前比较成熟的学科大约有5550门,其中交叉学 科总数约2600门,占全部学科总数的46.8%之多 ,其发展表现出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
• 诺贝尔奖,有41.02%的获奖者属于交叉学科。 尤其在20世纪最后25年,95项自然科学奖中,交 叉学科领域有45项,占获奖总数的47.4%。
19
• 近代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和 第二次技术革命,完成了劳动手段由工具向机器 的转变,使社会生产开始了机械化和电气化。
• 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导火线是1733年发明的“ 飞梭”;34以后的“珍妮”机的发明以及后来自 动织布机、自动纺纱机的相继发明,使英国的纺 织业最先开始了机械化;1755年瓦特,蒸汽机成 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强力的万能动力机械,随后 为生产蒸汽机、纺纱机、织布机而发明的工作母 机(机床),最终使近代技术体系得以形成,使 社会生产开始机械化。英国凭借第一次技术革命 很快完成了本国的产业革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 国,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
9
• 当时的科学以自然哲学的形态出现,一些哲人用 思辨的方法对自然事物进行解释,出现了不少唯 物的(非神灵)、充满辩证法的成果。在太阳系 结构、物质结构、几何学、生物学、历法、力学 等方面均有很多的成就。古代的科学,基本处于 现象的描述、思辨性解释的阶段,科学与哲学相 结合形成了自然哲学。
10
• 近代: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欧洲工场手工业 的发展,欧洲人的思想获得解放,视野大为开阔 ,培根提倡的重视实验、重视经验的思想,对当 时学术界产生重要作用。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的出版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导火线,后经伽利略 、开普勒、帕斯卡等人的努力,丰富了人们对机 械运动规律的认识,牛顿在前人及同代人研究的 基础上,完成了集力学之大成的著作《自然哲学 的数学原理》(1687),提出了关于力学的三定 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使力学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兴 起后最早形成为科学体系的一门学科。
诺贝尔奖青睐交叉学科
15
• 在近万个独立学科中,一半左右属于交叉学科。 目前比较成熟的学科大约有5550门,其中交叉学 科总数约2600门,占全部学科总数的46.8%之多 ,其发展表现出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
• 诺贝尔奖,有41.02%的获奖者属于交叉学科。 尤其在20世纪最后25年,95项自然科学奖中,交 叉学科领域有45项,占获奖总数的47.4%。
19
• 近代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和 第二次技术革命,完成了劳动手段由工具向机器 的转变,使社会生产开始了机械化和电气化。
• 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导火线是1733年发明的“ 飞梭”;34以后的“珍妮”机的发明以及后来自 动织布机、自动纺纱机的相继发明,使英国的纺 织业最先开始了机械化;1755年瓦特,蒸汽机成 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强力的万能动力机械,随后 为生产蒸汽机、纺纱机、织布机而发明的工作母 机(机床),最终使近代技术体系得以形成,使 社会生产开始机械化。英国凭借第一次技术革命 很快完成了本国的产业革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 国,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
9
• 当时的科学以自然哲学的形态出现,一些哲人用 思辨的方法对自然事物进行解释,出现了不少唯 物的(非神灵)、充满辩证法的成果。在太阳系 结构、物质结构、几何学、生物学、历法、力学 等方面均有很多的成就。古代的科学,基本处于 现象的描述、思辨性解释的阶段,科学与哲学相 结合形成了自然哲学。
10
• 近代: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欧洲工场手工业 的发展,欧洲人的思想获得解放,视野大为开阔 ,培根提倡的重视实验、重视经验的思想,对当 时学术界产生重要作用。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的出版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导火线,后经伽利略 、开普勒、帕斯卡等人的努力,丰富了人们对机 械运动规律的认识,牛顿在前人及同代人研究的 基础上,完成了集力学之大成的著作《自然哲学 的数学原理》(1687),提出了关于力学的三定 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使力学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兴 起后最早形成为科学体系的一门学科。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⑤原子能技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新墨西哥沙漠地带的一声爆炸 标志了人类对原子动力的利用。将原子弹投在广岛和长崎是这一 动力首次用于军事目的。今天,原子动力已用于其他许多目的, 如核动力船、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核动力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结合材料,思考原子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1969年
美国建立 军用网络
计算机网络不断发 展,演化为互联网
90年代
互联网 商业化
目前
遍布全球
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阔步发展,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
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②人工智能技术
含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 文缩写为AI,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 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⑦新材料技术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 竞争的关键领域,我们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生态环境材料 ——2017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太钢钢科公司高端
碳纤维生产基地
新材料在国防建设上作用重大。例 如,超纯硅、砷化镓研制成功,导致大 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使计 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十万次提高到每 秒百亿次以上;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工作 温度每提高100℃,推力可增大24%;隐 身材料能吸收电磁波或降低武器装备的 红外辐射,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
上海 洋山港无人码头
无人车间
无人工厂
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③航天技术(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
发展成就
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PPT精选文档308页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1.积极开展STS教育
由于科学研究已经进入跨学科“范式”的时代,这是大 科学时代的一个根本特征,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有对STS的 恰当理解和正确态度,掌握STS的基本规范和规程,将天 才的想象与扎实的论证及有效的整合有机统一起来。人 们常说要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其实素质教育的科 学基础之一就是跨学科研究。为此,就必须坚决改革现 有教育的某些弊端,严格限制教育中不适当的过早分科, 通过广泛的通识教育等努力消除分科给青少年知识与智 能结构特别是知识心理和观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样 才能真正在长远的意义上提高公民的STS素养。任何好的 规划,没有公民的积极自觉参与,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通过STS教育提高全民的STS意识和STS能力是实施 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3)关于STS的超学科理解 世纪之交蓬勃兴起的全球STS运动不仅拓宽了STS的领
域,也加深了人们对STS的理解。与早期相比较,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交叉学科走向跨学科或超学科。此时,STS研究 已不在不同传统学科之间游移,把自己看作是不同学 科的交叉或综合,而是超越旧的学科限制,把自己理 解为一种单独的知识现象。 二是从领域走向学科。随着STS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 从STS对象的开放和复杂性出发理解其独特性,走出受 传统学科观念束缚的“领域意识”,即不再把STS仅仅 看作是对象域,而是看作一个新的学科现象。
引言 科学、技术与社会寻求理解
1.复合三元模式 殷登祥教授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中曾
详细讨论了STS的框架结构,并分别介绍和评 论了国内外各两种STS的框架安排。①他还特 别提出并讨论了一种“复合三元模式”的STS 框架。这个三元模式包括STS史、理论STS和应 用STS(表0—1)。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简介PPT课件
• 围绕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选择活 动主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增长、全球化趋势以及 战争与和平等。
• 围绕社区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选择活动主题,如耕地减少、用 水困难、交通堵塞、住房紧张、迷信抬头、养老与就业等。
• 围绕主要的社会角色选择活动主题,包括公民、生产者、消费 者、家庭成员、朋友、社团成员、自我等。
第12页/共78页
• 淮安市开明学校构建了四大系列资源库:科技之旅、文化之旅、商贸之旅、 公民养成。围绕这四大资源库,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
第13页/共78页
(2)模块划分
镇江扬中外国语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GBR课程。 课程由G、 B、R三个模块构成。G、B、R是green、blue、red(绿色、蓝色、红色) 三种色彩的英文单词首字母。green象征广袤的自然;blue象征广阔的社会空 间;red象征不断发展的自我,模块各有侧重点,但不排除交叉和融合。
安
手(1-9)、假冒伪劣的危害(3-9)、我家 电器(1-9)、广东饮食文化特色(5—9)、
全 常见病预防 (1-9)、我的身体(认识身体、
身体的保健、健身计划、长大的我)(1—
9)、身边的健康敌人(1-9)、新食器时
代(3-9)
第10页/共78页
对白色污染说不(1—9)、珍贵的红 树林(3-9)、赤潮的危害(7—9)、 汽车尾气与环保(7-9)、垃圾的回 4、收 与 处 理 (2-9) 、 家 乡 河 的 治 理 环 (5-9)、就国际花园城市的隐患向 境 政府进一言(声音之害、光污染、 保 臭难耐)(3-9)、一节废电池的污染 护 (3—9)、与小动物交朋友(1-9)、 海洋世界探谜(1-9)、同饮东江水 (5—9)、领养绿色(1—9)
• 围绕社区群众共同关心的话题选择活动主题,如耕地减少、用 水困难、交通堵塞、住房紧张、迷信抬头、养老与就业等。
• 围绕主要的社会角色选择活动主题,包括公民、生产者、消费 者、家庭成员、朋友、社团成员、自我等。
第12页/共78页
• 淮安市开明学校构建了四大系列资源库:科技之旅、文化之旅、商贸之旅、 公民养成。围绕这四大资源库,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
第13页/共78页
(2)模块划分
镇江扬中外国语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GBR课程。 课程由G、 B、R三个模块构成。G、B、R是green、blue、red(绿色、蓝色、红色) 三种色彩的英文单词首字母。green象征广袤的自然;blue象征广阔的社会空 间;red象征不断发展的自我,模块各有侧重点,但不排除交叉和融合。
安
手(1-9)、假冒伪劣的危害(3-9)、我家 电器(1-9)、广东饮食文化特色(5—9)、
全 常见病预防 (1-9)、我的身体(认识身体、
身体的保健、健身计划、长大的我)(1—
9)、身边的健康敌人(1-9)、新食器时
代(3-9)
第10页/共78页
对白色污染说不(1—9)、珍贵的红 树林(3-9)、赤潮的危害(7—9)、 汽车尾气与环保(7-9)、垃圾的回 4、收 与 处 理 (2-9) 、 家 乡 河 的 治 理 环 (5-9)、就国际花园城市的隐患向 境 政府进一言(声音之害、光污染、 保 臭难耐)(3-9)、一节废电池的污染 护 (3—9)、与小动物交朋友(1-9)、 海洋世界探谜(1-9)、同饮东江水 (5—9)、领养绿色(1—9)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
科技与教育结合,科研与生产结合,使得德 国成为世界的科技和经济的中心。
靠培育人才与科学研究事业启动。 1830年,英国产业革命达到高潮时期,德国
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一批科学家学成回国, 开创了德国科学繁荣的历史新时期。如数学 家雅各比、高斯,物理学家欧姆,化学家李 比希。
第六讲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1
本讲主要讨论:
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
历史考察:
– 科学中心与经济中心转移的相关性
理论分析:
– 作为生产要素的科学技术
社会现实:
– “科教兴国”战略与国家创新系统
一、中心的转移:科学与经济相关性
第一个发电厂。1886年交流发电厂。电气 化热潮,第二次技术革命。 大规模生产方式,元部件标准化、系列化 生产。管理科学。福特生产线。 完成和完善了欧洲的钢铁、(石油)化工、 电力三大技术,完成和发展了汽车、飞机 和无线电三大技术。
1860年以前,美国还处在殖民地的经济萧条 状态。
1860—1890年,通过工业技术革命、创新, 使产值上升了9倍。
1662,“皇家学会”。群众团体的学术与 科普活动引发了英国的科学革命。
1687,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成 为英国科学革命理论的顶峰。实现了近代 科学的第一次重大综合。
英国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织布与纺纱之间的矛盾 (工具机革命)导致了工 厂制度诞生
织技术与纺技术的相互促进: 凯伊1733飞梭—惠特1733 滚1779Mule—卡特赖特 1785水力织布机。
几乎与英国同时开始了工业化进程。18纪 下半叶以来,法国科学有较大的发展,实 验科学方面也跃居世界前列,1770-1830 年间成为科学中心。对这种原因的探讨: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学派,科学职业化, 发展科学教育。
但为何很快就再度落后了?政府科学?集 中式科学?
德国的崛起
最能体现科技是生产力,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 受益最多。
1830年,德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是, 这时德国已经出现了科学的高潮。经过40-50 年代科学的发展,60-70年代科学的兴盛, 1875年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到德国,这时德国的 工业总产值超过德国,工业发展速度接着也超 过了英国,1895年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直到 20世纪上半叶德国在科技中保持领先。
生铁产量,1825年已超过法、俄、美、德四国产量的总和。 煤产量,1840年相当美、法、德三国产量总和的四倍多。 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
产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半数 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产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 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 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 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
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 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 初步实现城市化。
法国的产业革命和科学的兴衰
1、科学中心的转移 意大利(1504-1610) 英 国(1660-1830) 法 国(1770-1830) 德 国(1830-1920) 美 国(1920- )
2 经济中心的转移
英国 → 德国 → 美国
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与科学中心的转 移有正相关。
英国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16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分裂与战争给英国 以赶超的机会。专利制度的作用。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产业革命对经济的影响
19世纪40年代,在以纺织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工厂生产已 占据主导地位。
1770—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约提高了20 倍。棉纺厂工人的生产率高于手纺工人266倍。
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纺锭总数比法国多三至四倍,比德国 多十倍,遥遥领先于世界。
科研走在生产前面的客观规律,得到充分 体现。
美国的产业革命
南北结束,美国发动了产业革命,继承英、 德经验,发展了一批先导产业:
①铁路电讯先行。 ②重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③托拉斯,整体上提高了效益、竞争力。 ④重视信息利用。
走上工业创新之路(1850)
宪法鼓励创新。 电力技术,使美后来居上;1882年爱迪生
1880年,它已是西方的第二经济大国; 1900年,人均收入超过欧洲, 1913年黄金储量到达70%,成为世界经济的
瓦特蒸汽机的产生 (动力机革命)改变 了整个工业的面貌和 社会生活的面貌。
– 纽可门1712发明
– 瓦特1784改进和创新
– 对瓦特机的改进和完 善
– 在企业家支持下1785 年开始生产。
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
恩格斯:“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 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十八世纪中叶起工业用 来撼动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小工业 创造了资产阶级,大工业创造了无产阶级……”
李比希与德国的化学
学成回国,发展了农业急需的肥料技术 和有机化学,首创肥料业。
通过煤化学的研究建立了德国的煤化学 工业,获得“德国化学之父”的光荣称 号。
著名的教育家,培养了很多优秀化学家, 其中有凯库勒、霍夫曼等。
合成染料
英国从殖民地获天然染料,德国只好搞合 成染料;大力发展煤焦油工业,靠创新打 开突破口。1871德国煤化工技术世界之 首;1873年德国产量、质量都超过英国; 1900年仅合成染料就创汇一亿多马克; 1913年,德国的染料占世界80%。带动 了纺织(合成纤维)、制药、油漆和合成 橡胶,迅速形成几十亿马克的煤化学工业。 带动了酸碱、造纸等。
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 奥托与煤气机; – 戴勒姆与汽油机; – 狄塞尔与柴油机; – 西门子与发电机
1830年德国出现科学革命高潮,1875年 科技中心转移到德国,1895年世界经济重 心由英国转移到德国。
德国用了40多年的时间(1860—1900) 完成了英国100多年事业,实现了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