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学堂胡雷讲义——藻类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藻类2
[知识精讲] 2008-10-12 2010/7/24
1.主要特征:植物体多细胞,常分化为表皮、皮层和髓,细胞壁内层为纤维素,外层具有藻胶。
藻胶具有防干燥作用。
载色体分布在表皮、皮层细胞中,有4层膜,外2层与核膜、蛋白质核相联系,内2层是载色体膜。
其中的类囊体3条1束。
含叶绿素a、c和β胡萝卜素以及6种叶黄素,其中一种最多,是决定植物体色泽的色素。
贮存物是褐藻淀粉、甘露醇。
2.生殖类型:褐藻行无性生殖,能产生具有长茸鞭型、短尾鞭形鞭毛各一条的游动孢子,也进行营养[断裂]生殖或有性生殖。
在生活史中,合子萌发成的孢子体和孢子萌发成的配子体依次出现的现象叫做‘世代交替’。
褐藻门植物生活史世代交替类型有二:
孢子体发达——海带
异型世代交替
褐藻 配子体发达——萱藻
同型世代交替:孢子体与配子体一样发达—水云
(褐藻门中还有无孢子纲:鹿角菜,马尾藻等。
)
3.(1) 褐藻门):孢子体发达,是多细胞
2-4米,(最大的褐藻—
—巨藻长达百米以上)。
外形可分为叶状体、柄和固着器三
部分.内部结构有表皮层、皮层和髓三部分,基部固着在
海底礁石或其他物体上。
露醇。
海带产于太平洋沿岸喜欢较凉的水域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辽宁、山东沿海都有养殖和野生海带分布。
属于不等世代纲。
用途为食用或药用。
也是制碘工业的原料。
种类有多枝海带、裙带菜。
孢子体和配子体发达程度相近;都是单列细胞的分支丝状体,有匐生丝和直立丝的分化。
单倍的配子体丝状体(A)进行有性生殖时(参照下图),以单个细胞分裂形成多室配子囊(A3),雌配
配子体丝
A配子体B孢子体C配子体
子囊”(B1),其中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大小类似配子的游动孢子(B4),将来可以萌发成配子体(A);二倍体孢子体B还可以形成多细胞发育的“多室孢子囊”(C2),多室孢子囊不经过减数分裂就可以形成的游动孢子(C5),也叫“中性孢子”。
将来可以萌发成孢子体(B)。
配子也可以不经过配合直接进行单性生殖形成配子体(A)。
无孢子纲的墨角藻只有有性[卵式]生殖,不产生无性
生殖托等构造,
550属3700种。
藻亚纲和紫菜亚纲。
紫菜和紫球藻属于紫菜亚纲。
1.主要特征:
植物体多细胞为主,少单细胞细胞壁外层果胶质,内层纤维素。
载色体一或多个,具有2层膜,内涵单条类囊体,光合色素是叶绿素a、b 和β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素;贮藏物是红藻淀粉和红藻糖。
无鞭毛。
2.生殖类型与生活史:
不产生游动孢子无性生殖以静孢子进行,有性
N)
[果孢子囊内]
减数分裂
图3—6 紫菜的生活史
紫菜生活史主要有三个营养体:叶状体、丝状体和小紫菜。
三种单倍孢子:壳孢子,果孢子,
单孢子.
图3—5 紫菜生活史
7叶状体 8、23单孢子 9、27、28幼小植物体 10精子囊 11精子 12果孢 13合子 14减数分裂 15果孢子囊 16果孢子17萌发不久的丝状体 18、19丝状体的壳孢子成熟 20、21夏初壳孢子释放并萌发 22小紫菜 24、25晚秋 26壳孢子
3.类群简介:
紫球藻是紫菜亚纲紫球藻目的单细胞红藻。
有蛋白核,细胞中央有星芒状载色体,生活在潮湿地
上或墙角。
紫菜是紫菜亚纲紫菜目的植物,由单层或双层细胞构成的叶状体,呈深紫至浅黄绿色,紫菜基部有盘状固着器。
细胞外有胶质、内有1~2个载色体和1个蛋白核。
我国的8种常见紫菜是:圆紫菜、长紫菜、甘紫菜等。
紫菜除具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大量藻红素、藻蓝素。
其中藻红素多。
石花菜属于红藻门。
七.硅藻门:
丝状等]。
每个硅藻细胞的原生质体内有1个细胞核、1个或多个色素体(含叶绿素a、c,叶黄素),有的色素体具有淀粉核,但淀粉核表面没有淀粉,贮藏物是散布在细胞中的小脂肪颗粒。
2.生殖类型:
(1)营养生殖(细胞分裂):
原生质分裂→两瓣分开→各自成为一个由旧瓣和新瓣共同组
硅藻门还有自体受精的孟氏小藻和单性生殖的线状卵形藻等。
一些原始的蓝藻和单细胞藻类仅有营养繁殖功能;而以内生孢子和外生孢子繁殖的蓝藻,植物体在繁殖过程中虽无核相变化[无减数],即没有“N”与“2N”的区别,却形成了不同于普通细胞的‘专门化的繁殖细胞’。
具有有性生殖方式的大多数藻类则是沿着“同配—→异配—→卵式”的途径演化,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发生减数分裂,具有单倍体、二倍体的核相交替。
其有性生殖中发生的减数分裂有不同的类型,是生殖方式进化和复杂化的表现。
2.减数分裂的类型
1.合子减数分裂:在合子萌发时进行的减数分裂,形成单倍的孢子,植物体无须减数分裂即可产生单倍的孢子;例如衣藻、水绵和轮藻等.
3居间(孢子)减数分裂:发生在具有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
(‘居间’即减数分裂发生在2个世代之间)其减数分裂既不在形成配子时,也不在合子萌发时,而是在孢子囊形成孢子时发生。
属于这一类型的植物有石莼(同型世代交替)和海带(异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占优势)、礁膜与萱藻(异型世代交替配子体占优势)等种类。
高等植物都有此类型的减数分裂.
八
三种减数分裂类型的比较:
是有性生殖的生物类群普遍具有的生理过程.在减
数分裂过程中存在的上述区别,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方式所具有的多样性,以及在该生理过程形成和进化过程中的连续渐变与其它生殖特征逐渐变化的相关性.在生物系统学的研究中,类似的例证还有许多,例如,对不同生物类群的血清学分析和对生物体某些"重要通用成分"的分析(例如:对不同类群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排序的比较,动植物之间叶绿素与血红素的比较)等等。
当我们在如此不同的生物体上看到这些相同或相近的事实后,应当思考对这些’相同或相近’的解释
-----不同的生物有着共同的起源.
练习
见<生物学选修试题简>1~19,82,83题
主要参考书
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 高教出版社2002年144页
杨世杰<植物生物学> 科学出版社2000年302~3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