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动物组织和病原体观察及绘图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实验一 微生物制片及形态观察

微生物学实验一  微生物制片及形态观察

实验一微生物制片及形态观察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显微技术是微生物检验技术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1. 结构光学显微镜是由光学放大系统和机械装置两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一般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光源等;机械系统一般包括镜筒、物镜转换器、镜台、镜臂和底座等(图1-1)。

图1-1 光学显微镜结构图标本的放大主要由物镜完成,物镜放大倍数越大,它的焦距越短。

焦距越小,物镜的透镜和玻片间距离(工作距离)也小。

油镜的工作距离很短,使用时需格外注意。

目镜只起放大作用,不能提高分辨率,标准目镜的放大倍数是十倍。

聚光镜能使光线照射标本后进入物镜,形成一个大角度的锥形光柱,因而对提高物镜分辨率是很重要的。

聚光镜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光的明暗,可变光栏可以调节入射光束的大小。

显微镜用光源,自然光和灯光都可以,以灯光较好,因光色和强度都容易控制。

一般的显微镜可用普通的灯光,质量高的显微镜要用显微镜灯,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有些需要很强照明,如暗视野照明、摄影等,常常使用卤素灯作为光源。

2. 原理显微镜的放大效能(分辨率)是由所用光波长短和物镜数值口径决定,缩短使用的光波波长或增加数值口径可以提高分辨率,可见光的光波幅度比较窄,紫外光波长短可以提高分辨率,但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

所以利用减小光波长来提高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是有限的,提高数值口径是提高分辨率的理想措施。

要增加数值口径,可以提高介质折射率,当空气为介质时折射率为1,而香柏油的折射率为1.51,和载片玻璃的折射率(1.52)相近,这样光线可以不发生折射而直接通过载片、香柏油进入物镜,从而提高分辨率。

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而物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分辨率越高。

3. 使用方法1)低倍镜观察先将低倍物镜的位置固定好,然后放置标本片,转动反光镜,调好光线,将物镜提高,向下调至看到标本,再用细调对准焦距进行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 态的观察
contents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 • 实验总结
01 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包括调整焦距、照明调节、移动载玻片等。
了解显微镜的保养和清洁
定期清洁显微镜,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熟悉不同倍率下的观察效果
04
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根据形态和运动方式可分为鞭毛虫、变形虫、 纤毛虫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解有机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到分解有机物的作用,将动 植物残体和排泄物等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 ,如二氧化碳和水,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
促进植物生长
一些微生物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根瘤 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为植物提供氮 素营养;菌根真菌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 ,为植物提供磷素营养等。
03 实验步骤
显微镜的准备
01
02
03
清洁显微镜
使用柔软的湿布擦拭显微 镜的表面,确保显微镜干 净无尘。
检查显微镜部件
确保显微镜的目镜、物镜、 载物台等部件完好无损, 没有损坏或松动。
调整光源
打开显微镜的光源,确保 光源亮度适中,没有闪烁。
样本的制备
选择样本
选择要观察的微生物样本,如细菌、藻类、原生 动物等。
详细地观察。
观察和记录微生物形态
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记录不同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并 绘制简单的显微镜图像或使用相机拍摄记录。
分析结果
根据观察记录,分析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并得出实验结论。
整理器材
实验结束后,清洁并整理好显微镜和相关器材,以便 下次使用。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动物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动物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

目镜(5×、6 × 、8 × 、10 × 、12 × 、15 × ) 物镜侧面符号的含义
10/0.30 表示放大10倍,数值口径为0.30 40/0.65 表示放大40倍,数值口径为0.65 100/1.25 oil 表示放大100倍,数值口径为1.25,为油镜 160/0.17 表示镜筒长度和所需盖玻片的厚度(mm) WD 表示工作距离
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是利用目镜和物
观察点
镜两组透镜系统来放大成像的。 A″B″和眼睛的距离为显微镜的明 视距离,标本AB的向经过物镜 (L1)后到A′B′处称谓一个放大
目镜L2
倒立的实像,F1为L1的后焦点, 当光线传到目镜(L2)时,在
中间所成的实像A′B′
A″B″处A′B′被放大成一个直立的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林 刚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第一次实验内容
实验一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实验二 动物细胞形态结构观察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实验一 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
• 机械部分 • 光学部分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机械部分主要结构
度增强,提高分辨率,使物象明亮清晰。
在油镜观察结束后,切记将镜头和其他沾有油污的部件清擦净。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学实验中心
光学显微镜的维护
一 、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使用规程。
二、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住弯臂,另一手托住底座。显微镜不能
倾斜,以免目镜从镜筒上端滑出。取送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 三、观察时,不能随便移动显微镜的位置。
虚像,然后传递到视网膜上,标 本AB就被放大了。人眼看到的是 AB被放大后的虚像,其与原样品 的方向相反。

显微观测实验报告(3篇)

显微观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

2. 通过观察不同生物样本,加深对细胞结构和组织形态的认识。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生物样本,如细胞、组织等。

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光源和载物台等部分组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人体皮肤切片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显微镜擦拭干净,调整光源,确保视野明亮。

2. 制作临时装片:a. 取洋葱鳞片叶或口腔上皮细胞,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放入载玻片中。

b. 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于样本上,用盖玻片轻轻覆盖。

c.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用镊子调整样本位置,使其位于视野中心。

3. 观察:a. 从低倍镜开始,缓慢调节粗准焦螺旋,使样本清晰可见。

b. 逐渐更换高倍镜,继续调节焦距,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

c. 对不同样本进行观察,比较其形态和结构特点。

4. 绘图与分析:a. 用铅笔在纸上描绘观察到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

b. 分析不同样本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特点,总结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细胞:a. 细胞呈长方形,具有明显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b.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核仁明显。

c. 细胞质中分布着大量的淀粉粒。

2. 口腔上皮细胞:a. 细胞呈扁平状,细胞膜较薄。

b.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核仁不明显。

c. 细胞质中分布着丰富的线粒体和内质网。

3. 人体皮肤切片:a.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b. 表皮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

c. 真皮富含血管和神经,细胞排列疏松。

六、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了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技能。

2. 观察到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

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学习观察和分析生物组织的显微结构。

3. 了解不同生物组织的功能及其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生物组织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由细胞构成。

通过显微镜观察生物组织的显微结构,可以了解其形态、组成和功能。

本实验主要观察以下几种生物组织:植物组织、动物组织和人体组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肌肉组织切片、神经组织切片、皮肤组织切片等。

2. 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切片机、切片夹、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等。

四、实验步骤1. 植物组织观察(1)洋葱鳞片叶:取洋葱鳞片叶,切成薄片,用碘液染色后,观察其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等结构。

(2)菠菜叶:取菠菜叶,切成薄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等结构。

2. 动物组织观察(1)口腔上皮细胞:取口腔上皮细胞,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制成涂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2)肌肉组织:取肌肉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肌纤维、肌膜等结构。

(3)神经组织:取神经组织切片,用尼氏染色后,观察其神经元、神经纤维等结构。

(4)皮肤组织:取皮肤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表皮、真皮、毛囊等结构。

3. 人体组织观察(1)肝脏组织:取肝脏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肝细胞、肝窦等结构。

(2)肾脏组织:取肾脏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肾小球、肾小管等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组织观察结果洋葱鳞片叶:细胞壁厚,细胞质少,液泡大,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菠菜叶:细胞壁薄,细胞质丰富,叶绿体较多,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

2. 动物组织观察结果口腔上皮细胞:细胞核明显,细胞质较少,具有保护口腔黏膜的功能。

肌肉组织:肌纤维排列整齐,肌膜明显,具有收缩功能。

神经组织:神经元具有细胞体和突起,神经纤维具有髓鞘和轴突,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

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动物组织

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动物组织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观察动物组织李国卫 131140075一、实验目的1.生物量级和胚层的发育。

2.细胞及基本生物组织结构。

3.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成像原理及使用操作。

4.了解平像场物镜、色差、暗视野明视野、干涉、萤光等对成像的影响与作用。

二、实验原理1、光学显微镜主要由调焦部分、载物台、聚光器、目镜和物镜组成。

物镜将标本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实像经目镜再次放大后成放大的虚像被人眼所观察。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生物界类群:1)、原核生物界:真细菌类群;古细菌:甲烷菌、嗜盐菌、嗜热酸菌。

2)、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藻类;黏菌。

3)、真菌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

4)、植物界:苔藓类植物;维管植物:无种子(石松、木贼、真蕨类);有种子: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5)、动物界:侧生动物(海绵);辐射对称动物(刺胞动物门,水母、水螅;栉水母动物门,海胡桃)。

两侧动物无体腔动物(涡虫);假体腔动物(线虫);真体腔动物:原口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后口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

6)、脊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分辨力(resolution)人眼距目标物25厘米处,或者显微镜,能够分辨最小间隔之能力,单位是距离。

R=Kλ/nSinα/2,说明:K是透镜品质,光学透镜与电磁透镜的品质,光学一般在0.61~1.0之间;λ光镜/电镜之光波波长/电子波长;n光镜之介质折射率;α镜口角,样本对物镜之镜口张角,一般小于180度,Sinα/2小于1。

N.A.镜口率(numeric aperture),nSinα/2,分辨力之影响因子。

4、胚胎发育的胚胎期胚层发育方向:受精卵→桑椹胚→胚泡→三个胚层外胚层发育出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脊神经、自主神经、视网膜、内耳及肾上腺髓质),表皮(包括毛发、汗腺、油脂腺、乳腺、晶体及口腔黏膜)。

显微镜使用和动物细胞和组织

显微镜使用和动物细胞和组织
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 6.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0.1%亚甲蓝,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
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方法与步骤(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重点观察
一个口腔上皮细胞。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动物实验的要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1、必须提前预习实验指导。 • 2、按规定的时间进入实验室。保持实验室安静,不得进
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 3、实验用的一切材料在实验前应该核对清楚,实验后清 洗干净,原样放回
• 4、观察与绘图务求精细准确,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 5、每次的实验报告应在教师制定时间内完成。 • 6、爱护实验室的一切仪器和实验用具。不准损坏动物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血液
• 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 红细胞可携带氧至身体各部分。白细胞可
吞噬细菌和其它 侵入体内异物, 起防御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血浆 血液
血细胞
白细胞 红细胞
有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3%)
嗜碱性粒细胞(约1%)
2 学习掌握涂片法制作动物细胞显微玻片标本。 2 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 掌握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理解组织结构与 功能的密切关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材料用具
•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镊子、滴管、 消毒牙签、0.1%亚甲蓝、生理盐水
• 动物细胞、组织的示范玻片
方法与步骤(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生物绘图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生物绘图
通常用2H或3H铅笔)
19
生物绘图的一般步骤
(1)构图 (2)先绘草图再绘成图 (3)概绘全图、细绘局部 (4)绘好图之后,用引线和文字注明
各部分名称,图下方注明该图名称和放 大倍数。
20
优秀范例
21
五、人口腔上皮细胞涂片制备
❖擦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涂 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破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
抹几下.
❖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
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染 在盖玻片的翼侧滴加亚甲基蓝,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
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22
显微镜观察细胞形状
✓ 扁平细胞——人类口腔上皮细胞 ✓ 柱状细胞——小鼠小肠上皮细胞 ✓ 星形细胞——牛脊髓神经细胞 ✓ 梭形细胞——小鼠平滑肌细胞 ✓ 圆形细胞——蛙血(示红细胞) ✓ 小鼠肝细胞切片
7
一、光学显微镜构造
✓ 我们常用的为普通生物显微镜,在结构上分 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
✓ 机械部分:金属部分,用于装置光学部分及其 他用途,如镜座、镜筒、转换器等。
✓ 光学部分:利用光线使实验物体造成放大像, 如物镜、目镜、聚光器、反光镜等。
8
FM-179B型生物显微镜外形结构图 9
目镜(接目镜)
(70);及格(60) 迟到三次及以上平时成绩记0分;请假需按规定提交请假条;旷
课2次及以上平时成绩记0分
4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与生物绘图
实验目的
• 1.了解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学习并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生物绘图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生物绘图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生物绘图【目的要求】1.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的性能,学习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技术和保养措施;2.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徒手切片的方法。

3.学会绘制生物图。

【材料和用品】显微镜、微藻培养液【实验内容与方法】(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使用方法及保护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显微镜构造很复杂,种类很多,但基本结构是由机械和光学两大部分构成,现分述如下:1.1 机械部分它是为光学部分服务的部件,包括以下六部分:(1) 镜座:显微镜最下面呈马蹄形或圆形的部分,起稳定和支持显微镜作用。

(2) 镜柱:直立于镜座上的短柱,支持显微镜的其它部分。

(3) 镜臂: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

(4) 载物台:自镜臂下端向前伸出,放置标本用的平台,其中央有一个园孔,叫通光孔。

台上有一移动器(老式的左右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以固定和移动标本。

(5) 镜筒:和镜臂上方连接的园筒部分。

有的显微镜镜筒内有一抽管,可适当抽长,一般长度是160-170mm。

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有一个可转动的园盘,叫物镜转换器(或叫物镜旋转盘),其上装有2-4 个物镜。

(6) 调焦器:为镜壁上两种可转动的螺旋,一大一小,能使镜筒上下移动,调节焦距。

大的叫粗调焦器,升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调焦器,升降镜筒较慢。

1.2 光学部分由接目镜、接物镜、反光镜、聚光器等四部件组成。

(1) 接目镜:装于镜筒上方,由两组透镜构成,接目镜的作用是把接物镜所形成的倒立实像再放大成为一个虚像。

接目镜上刻有5×,8×,10×,15×,25×等符号,表示放大倍数。

我们所观察到的标本的物像,其放大倍数是接物镜和接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如接物镜是10×,接目镜是8×,其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8=80 倍。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绘图法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绘图法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生物绘图法一、实验目的:了解一般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初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掌握生物学绘图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观察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性能。

通过对永久装片的观察,学习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学会并使用生物绘图法绘制生物图。

三、材料与用具:复式光学显微镜、杨树三年茎永久装片、椴树二年茎永久装片、玉米茎横切、水稻茎横切、铅笔(2H、HB各一只)、绘图橡皮、直尺、绘图纸。

四、操作及观察:(一)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安放镜座:用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置在自己身体的左前方,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2.对光:使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射镜,在目镜中能看见大片白色视野为佳。

3.低倍镜的使用:将永久装片放置于载物台上,将标本与通光孔重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到一定高度,在目镜中可见一模糊实像,继续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镜筒高度,使目镜中的像清晰可辨。

4.高倍镜的使用:在低倍镜中观察不清,分辨不明的可以在高倍镜中观察。

将要观察的部位调节至视野正中,转动镜头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目镜中的像清晰。

高倍镜的视野小,光线暗,观察时可以适当调节进光量,使视野清晰。

(二) 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1.取用显微镜时必须使用左手握镜臂,右手托镜座,以免碰撞及目镜脱落。

2.放置显微镜时要轻,防止剧烈震动。

3.目镜、物镜上落有灰尘时严禁用手指擦拭,防止汗水污损镜头。

镜头有专用的擦镜纸擦拭,严禁使用其他纸张与手帕擦拭。

4.放置装片时,应将有盖玻片的一面向上,否则会压坏标本或物镜。

5.严禁自行拆卸显微镜,防止零件丢失及损坏。

6.调节准焦螺旋时要慢、轻,防止损坏齿轮。

7.观察时双眼都要睁开,左眼观察,左手调节,右眼右手用于绘图和调整标本。

8.实验完毕后必须取出装片,降下镜筒,使物镜轻触载物台,盖上防尘罩,放入镜箱。

(三) 生物绘图法:1.作图前先了解本次作图的要求,确定好各图之间的比例,如本次实验要作两幅图,那么每个图就占一幅绘图纸的一半,即合理分配纸张大小,不可只在一侧作图。

南京大学实验报告-显微镜使用与动物基本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南京大学实验报告-显微镜使用与动物基本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显微镜使用与动物基本组织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动物基本组织形态结构2、组织的特点、分布与功能3、复习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二、实验原理动物的基本组织可根据形态、功能、来源(发生)划分为以下四大组织 1. 上皮组织;2. 结缔组织;3. 肌肉组织; 4. 神经组织。

每种组织都有各自的形态特点。

本实验就是借助显微镜这一实验室常用仪器来观察动物基本组织的形态,以加深对动物各种基本组织的认识。

三、实验操作1、取镜与放置移动显微镜时,要一手拿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置在前方桌面上。

2、打开光源,上升聚光镜,开大孔径光阑。

3、观察将被检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 旋转最低倍数物镜观察。

调节粗调焦螺旋,使载物台缓缓上升,直至物镜镜头接近标本。

这时,一边使用目镜观察,一边调节粗调焦螺旋使载物台下降,直至视野中看到物像为止。

移动载片位置,使物象处于视野的中心,此时再调节细调焦螺旋以增加物象的清晰度,可以调节聚光镜和孔径光阑,使光线强弱适中,以便于观察。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头。

用细调焦螺旋调节,换用高倍镜后,可调节聚光镜和孔径光阑以增加亮度。

观察更细微结构必需使用油镜时,则在制片上滴一滴香柏油。

油镜使用完后,要及时地用蘸有乙醚的擦镜纸把油镜镜头擦拭干净。

4.收显微镜关闭光源;下降聚光镜;关闭孔径光阑;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之处于最低倍数物镜下。

显微镜保持清洁。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只能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

按实验室的要求,做好显微镜的使用记录等。

四、实验结果1、复层上皮组织2、平滑肌3、神经组织4、心肌切片5、硬骨组织6、软骨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种类多,无极性的分散在细胞间质中
基质——液态、胶态、固态 细胞间质——大量
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2. 结缔组织类型
固有结缔组织
紧密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网状组织 脂肪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血液
支持性结缔组织
液态结缔组织

淋巴
上皮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具有细胞成分少、间质成分多的特点,而且细胞没有极性, 分散存在于细胞间质中。
形态特征 身体细长,雌雄异体异形,常 相互合抱。 雌体:细长,暗黑色,前细后 圆
雄体:粗短,乳白色,向腹面 弯曲,具抱雌沟。
作业


绘图:单层上皮组织、心肌、骨骼肌(横 纹肌),并标明其结构 思考题:4类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 主要机能
生物绘图注意事项
1.绘图前仔细观察,将所见的结构形状按照比例正 确绘出。但显微镜下的水泡、气泡、杂质等不需 绘出。
斜纹肌 平滑肌 心肌
动物四大组织——肌肉组织
横纹肌
特点:
具横纹。 肌肉收缩受意志支配, 又称随意肌, 收缩力强,易疲劳。
分布:
主要附着在骨骼上,
又称骨骼肌。
动物四大组织--肌肉组织
心肌 特点: 有横纹。
细胞短柱状,有分支。
细胞联接处有闰盘。
收缩有自动节律性。
分布:心脏
2、观察寄生虫标本及切片
红血细胞: 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能与氧结合,具输氧功能。
人的红血细胞无细胞核,圆盘形,两面凹陷。
3. 肌肉组织
形态特点:
细胞细长呈纤维状。 一个肌细胞即一根肌纤维。 功能: 能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 具强烈的收缩作用。
依椐 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分布,肌肉组织 分4种类型: 横纹肌(骨骼肌)
2.绘图用HB、B2铅笔绘出轮廓及线条。內有物质的 描绘应用笔尖垂直点出小圆点,物质多的部分圆 点浓而密,物质少的部分圆点稀疏,不能以涂抹 方式表示。
3.平行线条标示构造名称,并在图形下放写明标本 名称以及观察时放大的倍率。
4.书本上图形仅供参考。
动物四大组织的基本特征
1.上皮组织
(1)分布
覆盖在表皮或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 以及某些内脏器官的外表面。
(2)特征
细胞形态规划,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有极性
无血管分布,神经末梢丰富
细胞游离面常分化出一些特结构
单层立方上皮组织
单层扁平上皮组织
单层柱状上皮组织
2.结缔组织
(1)结构特点
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动物 组织和病原体观察及绘图
爱护显微镜,注意安全
实验目的
一、目的:
1. 熟练掌握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了解动物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3. 掌握生物绘图的方法
二、内容
1.动物基本组织观察 2. 病原体玻片
三、材料和方法
上皮组织切片、疏松结缔组织装片、人血涂片、骨骼肌装片、心 肌装片、病原体标本或玻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