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实施退耕还林还草B.做好出入境检查,严防生物入侵
C.为了方便,出行多开私家车D.实施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在保护环境的时候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如退耕还草、科学的耕作技术等。
【详解】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属于科学方法;A正确;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B正确;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PM2.5污染,C错误;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正确。
【点睛】
平时多注意环保知识的积累,多关注环保的一些方式方法。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A.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环境污染
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
C.开发森林资源,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D.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C
【解析】推广生物防治方法,通过以鸟治虫、以虫治虫等方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A正确;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节约能源,B正确;
多使用一次性木筷,会造成森林大面积的砍伐,破坏生态环境,C错误;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D正确。
3.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高茎是显性,由高茎基因T控制,矮茎是隐性,由矮茎基因t控制.分析下列图解,
亲代中①的基因组成是()
A.TT B.Tt C.tt D.TT或Tt
【答案】B
【解析】在亲代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基因完全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
亲代高茎产生的生殖细胞有T和t两种,因此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是Tt。
点睛: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某人煤气中毒,从肺部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
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房D.右心室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详解】
人体血液循环途径如下:
氧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
当人体发生煤气中毒时,一氧化碳从外界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一氧化碳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氧气失去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随血液循环一氧化碳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肺静脉,然后进入左心房。
因此,某人煤气中毒,从肺吸入的一氧化碳会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
熟练掌握肺循环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形态结构功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中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A错误;外来物种入侵因其缺少天敌制约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B错误;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就是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D错误。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6.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螃蟹B.真菌C.鱼D.水藻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
螃蟹属于消费者,A不符合题意;
细菌、真菌都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的有机物生活,属于分解者,B不符合题意;
鱼属于动物,因此是消费者,C不符合题意;
水藻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D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合各部分的作用。
7.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一对控制耳垂有无的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上的B表示显性基因
B.如果B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C.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
D.基因b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不能表现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因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
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
【详解】
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A正确。
生物体中的体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受精卵中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如果B来自父方,则b一定来自母方,B正确。
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基因组成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所控制的性状,C正确。
基因b是隐性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B.一个是隐性时b,只有显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b,隐性基因b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隐性基因会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8.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着类似时钟的节律性,生物体通过它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且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这说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此题需要理解生物的特征。
9.在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中,共同特征最多和最少的等级分别是()
A.门、种B.种、界C.科、界D.种、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小的单位,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容易题,属于了解层次。
10.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A.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
B.长颈鹿的“长颈”是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青霉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
因此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11.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时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一定小肠
B.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Ⅱ为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C.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管,则Y一定是尿素
D.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物质Y依次经过器官Ⅰ、Ⅱ、Ⅲ时含量逐渐减少,据此解答.
【详解】
A、脂肪的消化是在小肠里进行的,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脂肪在小肠里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导致小肠内脂肪含量下降。
因此,若Y表示摄入的脂肪,则Ⅱ是小肠。
A正确;
B、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因此若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则Ⅰ为肺动脉,Ⅱ为肺泡外毛细血管,Ⅲ为肺静脉。
B错误;
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所以,尿液中尿素浓度会明显增高。
C 错误;
D、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因此若Ⅱ所示结构为肾小球,则Y可能是大分子蛋白质或血细胞,但是含量不是逐渐减少而是直线下降,D错误。
【点睛】
解答该题时要注意正确识图,理解曲线的含义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2.下列组织中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A.保护组织
B.上皮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②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详解】
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
可见B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及功能;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及功能。
13.如图曲线能代表正常人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哪种物质的浓度变化趋势()
A.水B.葡萄糖
C.无机盐D.尿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详解】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肾小管中葡萄糖迅速减少变为0。
所以,如图表示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的含量变化,该物质是葡萄糖。
B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4.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是否有影响,某小组进行了实验,得到以下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A.酒精浓度较低时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稍高时有抑制作用
B.10%以下浓度的酒精对水蚤没有任何危害
C.只要酒精浓度不高,对水蚤的心率就没有影响
D.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加快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中可知当酒精的体积分数分别是0(清水)、0.25%、1%、10%、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5、45、30、23、0(死亡).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因此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因此可得出结论低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抑制作用,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律的影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15.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而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司的组织。
对此,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刚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体积与原细胞一样大
B.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进行复制,然后平均分配
C.在细胞核的控制下,所有细胞都能分裂、分化
D.所有细胞生长到一定大小后都能进行分裂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
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
【详解】
生物体内都有终生保持分裂能力的细胞,不断分裂使生物体长大,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很小,细胞开始生长,长到一定程度后,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首先完成复制加倍,这样才能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原来的一样,可见B符合题意。
【点睛】
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理解和掌握。
16.某夫妇已生育一个男孩,为了响应国家二孩政策,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是()A.25% B.100% C.75% D.50%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详解】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
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
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D正确,A、B、C错误。
【点睛】
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17.某人的尿液中出现了许多蛋白质分子,其原因是()
A.⑤的重吸收功能减弱
B.血浆中蛋白质浓度过大
C.④通透性增大
D.③结构受到破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
后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
所以,在做尿检发现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其病变部位是肾小球,肾小球通透性增大。
考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形成。
18.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如果胎儿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会引起的病症是()A.呆小症B.侏儒症C.甲亢D.甲状腺肿大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会患甲亢患者食量大增而身体却逐渐消瘦,情绪易于激动,失眠健忘,心率和呼吸频率偏高。
大脖子病又叫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饮食中缺碘使得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导致的。
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患巨人症,患者身材会异常高大;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患肢端肥大症,患者的手、足、鼻、下颌等部位肥大。
故选A
19.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四种生物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视野,据图判断在制作临时玻片过程中盖片不当的是()
A.大肠杆菌B.酵母菌
C.草履虫D.叶肉
【答案】B
【解析】
【分析】
盖盖玻片时,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就会发现水滴会沿着盖玻片的边缘向两边散开,这时慢慢地把盖玻片放平,水就会从一侧均匀地赶向另一侧,从而把气泡赶出,不容易产生气泡。
【详解】
在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
其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
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
在四个选项中,选项B酵母菌的玻片标本中,出现了边缘整齐的黑色圆圈,可判定是出现了气泡,因此是盖玻片标本步骤不当造成的。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盖盖玻片的方法和目的。
20.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有一对夫妇,丈夫肤色正常,妻子是白化病患者,他们生下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A.0 B.25% C.50% D.10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白化病的基因组成是两个隐性基因如aa.有一对夫妇,丈夫肤色正常,妻子是白化病患者,他们生下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妻子和孩子是白化病,因此她们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孩子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因此父方基因中一定有a基因,又由于父亲的肤色正常必定有显性基因A,因此父亲的基因型为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50%.
故选C.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菁
21.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草→兔→狐B.泥→小虾→大鱼C.草←兔←狐D.田鼠→猫头鹰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二点,一个是明确食物链的概念: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另一个是知道食物链的正确写法。
【详解】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A、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兔、狐它们三者的关系,故符合题意。
B、泥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
故不符合题意。
C、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箭头指向捕食者,而此“草←兔←狐”,箭头反了,故不符合题意。
D、田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需从生产者开始,如草→田鼠→猫头鹰。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食物链的正确书写。
22.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生活的适应。
A.沙漠B.水中C.陆地D.空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野鸭趾间有蹼,增大了划水的面积,适于水中划水游泳,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考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3.下列不属于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的是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D.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答案】A
【解析】
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A错误;有些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可见植物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B正确;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水循环,C正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能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D正确。
24.人体的体细胞、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含有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A.23条、23条、23对
B.23条、23对、23对
C.23对、23条、23条
D.23对、23条、23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是23对。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25.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药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利用的是()
①制作酸奶②制作米酒③制醋④生产抗生素⑤制作面包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
①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使奶具有甜酸风味;②酿酒时要用到酒曲,主要成分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③制醋用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醋酸菌属于细菌;④抗生素有很多,如青霉素,生产青霉素要用到青霉。
青霉属于真菌。
⑤做面食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选项B符合题意。
【点睛】
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26.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浓度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
B.呼吸作用在所有活细胞中进行
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呼吸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无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光合作用必须需要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所以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而在夜晚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呼吸作用。
【详解】
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空气的含氧量和水分多少的影响,A正确;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每时每刻都能进行,是生物的基本特征,B正确;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正确;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