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现代教学技术 创设开放高效的语文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创设开放高效的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科包含着穿越时空的丰富的教学内容,也承担着传授知识、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教
学任务,运用多媒体服务教学,可以节省教师板演时间,加快课堂节奏,提高课堂效率;又
可以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自己的课堂
1.1创新语文课教育理念;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
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

日常的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习惯于课前设计好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顺利地完成教案所预设的内容。

对于一篇课文,大多数老师还是习惯沿
用“老八段”的教学模式:板书课题——介绍背景——字词教学——泛读课文——分析课文——
总结主题——归纳写作特色——布置作业。

这样的课堂是机械的、僵化的。

学生缺乏对智慧
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语文教师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
育理念,一切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出发,强调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注重知识点的代表性、趣味性,学生的身体力行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和综合实践能
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
导者、促进者。

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选用有效手段,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课堂学习目标,
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动机,不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多媒体教学就是当前为学生主动、快捷、高效学习提供的便利手段。

1.2创新丰富语文课课堂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伴随着优美的背景音乐,多彩的风景画面,抑扬顿挫的诗歌朗诵,醒目流动的文字内容,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在新授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能跨越时
空限制,将众多的学习资料集中再现于课堂上,使学生有比较直观的感性知识,有利于突出
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有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课本剧的演示或动
画模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

运用多媒体教学,知识的呈现方式
不拘一格,涉及栏目也丰富多彩,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图文合一、图文互补;声文并茂、情
声合一、图声互补。

如在学习《荔枝蜜》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老舍的《母鸡》,使
学生对欲扬先抑的手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学习《斑羚飞渡》时,给学生展示了《生命垂
危的金钱豹》、《麻雀》。

这样,学生视野明显开阔。

1.3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我认为,开放是全面的开放。

课堂上,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
是老师只起穿针引线和适当点评的作用,使多媒体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整个课堂使
学生在活动。

首先用多媒体向全体学生展示课堂的每一环节,即按照:问题设想(想象先导)——初读(整体感知)——交流(字词、感受)——再读(独立思考、设计问题或质疑)——
小组交流讨论——精彩问题展示——回读品味的课堂模式,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脑动手。

可以
在学生设计问题时,要求每一个学生在阅读后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交小组交流讨论,再精
选一到二个全班交流。

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思考。

为锻炼那些不敢发言的学生,小组的主
持人、发言人一定要轮流,并定期评选最佳主持人、发言人,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尽可能
多的学生得到训练。

通过明确的引导解决了学习无序的问题,在每一阶段学习中及时展示确
立一个阶段性目标,明确对这一类文章应研读哪些方面,然后具体落实到每一篇文章的阅读中。

2.利用多媒体教学,启迪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向更深层次发展
2.1设障立疑以“激”思;“问则疑,疑则思”。

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关键处设“障”设“疑”,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设障立疑,要善于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于无疑出生疑。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大胆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如果能提出有价值有深
度的问题,证明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能够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更有
意义。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很注重让
学生去提出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让更多的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展示给所有的同学,在激发他们兴趣的同时,也激活了他们的思维。

在读《给父亲洗脚》这篇文章时,让学生每个人都设计一个问题,在练习本上写好后,投影出来,在对比中既让学生看到了好多不同的出题角度,又让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去,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展开讨论以“活”思;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出示各种问题让学生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活跃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独立思考和分析理解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时,结合我们学校的问题导学课改要求,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①默读课文,读完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②进一步速度课文,写出“我”的父母对待于勒叔叔的态度的变化。

③小说反映了怎样的主题?④根据小说的内容及主题,你能设计一个板书吗?把这些问题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书,思维被激活,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同时,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活跃,在他们把自己的理解告诉别人的过程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在做设计板书这道题目时,让学生自愿把自己设计的板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边展示边讲设计的理由。

这样学生在争着展示时,在上面讲的同学精心组织自己的语言,下面听的同学听得格外认真,学生的思维的活跃达到极至。

以次来看,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课堂效率提高。

由以上可以看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但大多数课堂,我这些设备的实际使用率却很低,有的只是作为学校的摆设或对外公开课时的点缀。

许多语文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很不娴熟,有的不知道如何利用IE浏览器在网上搜寻信息,不懂得如何制作课件,更有甚者投影仪也不会使用。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尽快走出“脑盲”的境地,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网络,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和有力的工具,使语文教师真正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