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光现象提纲

光现象提纲

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光源定义分类)1、光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1)激光准直(2)影子的形成(3)日食和月食(4)小孔成像:正倒立、实像(能放大也能缩小)3、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光在水中是真空中3/4,在玻璃中是他的2/3。

4、光速:是长度单位。

二、光的反射:实验:(1)硬纸板的作用:和(2)改变入射角度,多做几次的目的:(3)将右边纸板往后折的目的:(4)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入射的目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反射种类:(1)镜面反射:平行光入射到镜面上后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2)漫反射:平行光入射到镜面上后反射光线是向四面八方的。

注: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的是正立、等大、等距的虚像。

像与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

2、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1)用透明玻璃板的原因颜色深的好,薄的好(2)用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到与像重合是为了(3)用尺度量蜡烛、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4)在玻璃板后面放个光凭,承接到像,说明是像(5)如果发现蜡烛与像不重合,原因是(6)在寻找蜡烛的像时,眼睛在一侧观察。

3、实像与虚像:(1)实像是实际光线汇聚,能用光屏承接的。

(2)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的注意:不论是实像还是虚像,都可以用眼睛看到。

4、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应用:汽车后视镜、街道拐弯处的反射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

应用:汽车头灯、太阳灶。

5平面镜的应用:(1)可以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四、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1、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光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初二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光源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形成原因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按发光原理可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

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水母等。

人造光源有:火把、油灯、蜡烛、电灯等。

热光源有:太阳、火把、油灯、电灯等。

冷光源有:萤火虫、水母等。

提醒:月亮不是光源,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光源必须是本身能发光的物体。

练习: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2、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比如:我们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小孔成像等。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2)光线:用来表示光传播路径和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提醒:光线不是实际存在的,它是人们研究光现象的一种方法,形象直观的表示光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3)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光不能直接照射到,跟物体轮廓相似的黑暗区域称为物体的影子。

练习: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 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路灯下人的影子B.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C.教室里的黑板“反光”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3、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299792000m/s。

空气中的光速大约为29970000m/s。

计算中,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300000000m/s。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V水=3/4C。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玻=2/3C。

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在界面处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提醒:(1)反射光和入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2)所有物体的表面都反射光,人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被它们的反射的光射入眼睛引起视觉的。

初中物理8年级光学复习提纲.doc

初中物理8年级光学复习提纲.doc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光的传播①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轨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实际上不存在的。

③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形成的现象:a激光准直b影子的形成(透明的物体不能形成影子)c日食月食的形成(发生日食时,月球在太阳与地球之间)d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

在水中为真空中的3/4。

玻璃中为真空中的2/3。

1光年=9.46×1015m 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要说在前面)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⑴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平整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的反射。

镜面反射的条件:反射面光滑平整。

⑵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不同方向的反射。

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射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方位看物体,如亮度差不多,则是漫反射,如明亮程度不同,则是镜面反射。

4、凹面镜和凸面镜(1)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物和像大小相等②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物和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像和物的左右相反。

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作图时用虚线)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注意: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只与物体有关,只要物体的大小不变,那么像的大小就不会变)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理2、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所成的像,不能有光屏承接。

初中物理 《光现象》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 《光现象》复习提纲

《光现象》复习提纲答案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1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第四章光现象 复习提纲

第四章光现象 复习提纲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一、知识归纳: .举出两例。

1、光的传播②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③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m/s2、光的反射②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③区分漫反射、镜面反射.3、平面镜成像特点: , , , .4、凸面镜对光有作用,凹面镜对光有作用.二、巩固练习1: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为___________Km/s。

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

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带箭头的直线 B.激光笔发出的光是一条光线C.光线是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 D.光线可以用虚线表示3:为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在暗室里,用激光笔照射加有牛奶且均匀混合的水中,可看见光在水中的径迹是直线。

小明得出的结论是: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1)小明的实验能否得出这个探究结论?(2)水中为什么要加牛奶?牛奶加的多与少对实验有什么影响?4: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___________解释。

若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___________形的。

5:如图2-2-1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

图2-2-1 图2-2-26: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2-2-2的实验。

(1)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画出物体AB在镜中的像8:(多选)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路面已基本干了,但仍有一些小水坑,为了不踩到水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时,路面上发亮处是水坑 B.迎着月光走时,路面上暗处是水坑C.背着月光走时,路面上发亮处是水坑 D.背着月光走时,路面上暗处是水坑9:一个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的同学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走去,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与本人相比,高矮变化是:()A.变矮B.变高C.不变D.无法判断10:汽车上用凸面镜做后视镜,是因为 ( )A.凸面镜成的像比物大 B.用凸面镜可以看到较大范围内的物体C.凸面镜成的像与物二样大 D.凸面镜比平面镜成的像清楚11: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雨后天空的彩虹 B.水中的“月亮”C. 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 D.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12: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B.用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C.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1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光现象复习提纲

光现象复习提纲

光现象复习提纲
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
4.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
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
1.光的折射
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
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
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镜
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
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
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问题
4.凸透镜成像
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光现象复习提纲

光现象复习提纲

光的传播1太阳,电灯等物体都能发光,这些物体叫做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星星并不都是光源)2、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光线并不真正存在,只是为了研究问题的假想。

画光线应用实线表示,如果是光的延长照不到的线应用虚线表示。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两种不同物质的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

影子的形成,日食或月食,小孔成像,三点成一线,列队看齐,激光引导挖掘机,都能用红字部分解释4小孔成像①、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小孔成像与发光物体相似,与孔的形象无关,小孔成像的大小还与孔到光屏的的距离有关。

③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5、我们总是先看到先闪电后打雷,这说明:光的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在真空中最快,空气其次,液体其次,固体最慢。

光的反射1.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看到光源是因为光源本身发出的光射入了眼睛。

不发光的物体表面能发射光,所以能看到物体。

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按原路返回,此时三线重合,反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但始终等于入射角。

)3在镜中能看到自己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镜面反射;入射平行光线被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线漫反射:入射平行光线被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线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可以成像,像和物体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得到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无关。

像和物与平面镜对称.镜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像的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原理:光的反射2、虚像:虚像则指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不是由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

不能用光屏接住的,如镜子中的人,水中的影,放大镜看到被放大的字。

虚像用虚线表示。

光现象复习提纲.doc

光现象复习提纲.doc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梏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奎身不会发光,它丕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巾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O练习:々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 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々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1影了•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而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1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业在中I'吵T形成月食。

) 如图:在月球后厂\ 1的位置可看(到曰全食,在2商1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 7到日环食。

I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黑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像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丘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X108m/s=3Xl()2 3 4 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X lo'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o二、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平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平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尸定义:射到物义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知I返射⑵漫反射:r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而凹凸不平。

i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牛漫反射的缘故。

光现象复习提纲精华

光现象复习提纲精华

第三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应用:①激光准直、激光引导掘进方向②影子、手影、皮影戏、立竿见影③日食: 将太阳光挡住。

月食: 将太阳光挡住。

④小孔成像:a.成像特点:b.影响像大小的因素有:c.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 关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 m/s二、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 。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

2、光的反射实验中,白纸板的作用: ,三、平面镜成像⑴平面镜:a.成像特点:b.成像原理:⑵球面镜:性质:凹面镜对光线有 作用。

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反射光是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性质:凸面镜对光线起 作用。

应用:汽车后视镜四、光的折射1、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

光从空气 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总之,的角最大。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

当 时传播方向不变。

在折射时光路也是 的2、光的折射成 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 。

凹面镜 凸面镜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专题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

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2. (2011烟台)图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多次实验后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你写出怎样分析处理实验室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3.小豪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进行 (填“较明亮”或“较黑暗”);(2) 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造成的;(3)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4 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初中物理光学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光学复习提纲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光的传播①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轨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光线实际上不存在的。

③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与形成的现象:a激光准直b影子的形成(透明的物体不能形成影子)c日食月食的形成(发生日食时,月球在太阳与地球之间)d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的特点:倒立的实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

在水中为真空中的3/4。

玻璃中为真空中的2/3。

1光年=9.46×1015m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要说在前面)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的分类:⑴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平整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的反射。

镜面反射的条件:反射面光滑平整。

⑵漫反射——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不同方向的反射。

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射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方位看物体,如亮度差不多,则是漫反射,如明亮程度不同,则是镜面反射。

4、凹面镜和凸面镜(1)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发生的是光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物和像大小相等②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③物和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作图时用虚线)(注意:那么像的大小就不会变)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理2、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所成的像,不能有光屏承接。

第4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第4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2.光的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

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3.光的传播速度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3×108m/s。

在水中的速度c=2.25×108m/s。

在玻璃中的速度是c=2×108m/s4.光年(长度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二光的反射1.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被反射。

我们看到了本身不会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光发生了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朝着一个方向;所以镜面反射使我们只有从一个方向才能看清物体。

漫反射: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

所以漫反射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挑花上时,发生了的缘故。

三、平面镜1.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其实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2.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既可以用来成像便于人们观察,也可用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凸面镜和凹面镜统称为球面镜。

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四、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两种介质,斜射)2. 光的折射的一般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光从水又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空中角大)五光的色散1. 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出现从上到下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光现象复习提纲.docx

2光现象复习提纲.docx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光源:(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分类:①白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汕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②冷光源冰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

③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二、光的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彖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3、应用及现象:<①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了。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屮间时可形成月食。

当月亮在中间吋可形成H食。

\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口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I⑤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F1; 4、光速:(1)真空屮光速是宇宙屮最快的速度;(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X108m/s=3X105km/s;(3)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X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o(4)光年:是光在一年屮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X10l5m;注:声音在固体屮传播得最快,液体屮次之,气休屮最慢,真空小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Z,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 (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击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三、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_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第三章光现象一、光的色彩颜色(一)光源1.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 光具有能量。

(二)光的色散1.一束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2.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三)色光的混合1.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

将他们等比例混合后的颜色是白色;将他们按不同比例混合后,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而自身却无法用其他颜色混合得到。

(四)物体的颜色1.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各种色光。

若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说明物体无色透明。

二、人眼看不到的光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

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察觉,称为不可见光。

(一)红外线1.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存在能使物体发热的不可见光,这种光叫做红外线。

2.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的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3.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显著。

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

4.应用:红外夜视仪、遥控器等。

(二)紫外线1.在色散光带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

2.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具有荧光效应。

3.应用:验钞机、紫外线灯灭菌等。

4.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强烈的紫外线直接照射。

三.光的直线传播(一)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也可能会发生弯曲。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许多光线在一起称为光束。

但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3.现象:①影子(手影游戏)②小孔成像1)像距>物距时,像比物大;像距<物距时,物比像大。

2)像的形状跟小孔的形状无关。

3)像和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③日食④月食(二)光速1.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约为3×108 m/s。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提纲知识点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提纲知识点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提纲姓名: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灯泡、火把是光源;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太阳地球月球)4、常见的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④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建立模型法)6、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7、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 m/s;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0.29s,裁判员看到白烟计时)。

8、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二、光的反射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4)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随之增大。

(5)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相等都等于0度。

4、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光现象复习提纲

光现象复习提纲

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人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来自物体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可以在介质中(透明的物质,如:空气、水、玻璃)和真空中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例影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 ,打靶瞄准,排队对齐 关于日食的介绍这个特殊的天文现象要求太阳月亮地球成一直线,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亮的影子就落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人就看不到太阳形成日食 1号区域叫做本影区,看到的是日全食, 2、3号区域叫做半影区,看到的是日偏食 4号区域叫做伪本影,看到的是日环食3)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光源一般用一个实心的点S 来表示 4)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都小 空气中的光速近似与真空中的光速 5)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通过的距离称为光年,约9.46×1015米例题1.例:一般情况下声音在_____中传播得最快,光在_____中传播最快,光能在_____________中传播,声音不能在_____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km/s 。

固体,真空,真空和透明介质,340m/s ,3×105例:人们在大树底下常可以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一种小孔成像现象。

这些光斑是_____的 像,这一现象是由光的_________而形成的。

若在树叶形状不同的其他大树下,这个像的形状____(“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太阳,实,直线传播,不会二、光的反射1)人们之所以能看见一些不是光源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了来自光源的光。

什么是光的反射?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改变方向再返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SN镜面MM ′: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入射点O :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 (注:字母的方向代表光的传播方向,不能随意写) 法线ON : 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虚线 入射角∠AON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NOB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光的反射定律一、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例:中根据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

光现象复习提纲2

光现象复习提纲2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如图所示,MM,是反射面,O是入射点,ON是法线,AO是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第4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第4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提纲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常见的天然光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人造光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月亮______是光源。

2、光在__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用一条带________的_______表示光的_________和________,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成因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激光准直技术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3.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或_______km/s,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__________,在水中约是真空中光速的_______,在玻璃中约是真空中光速的_______。

1光年=____________米。

4、对“一点两角三线”的认识(如图一)一点: 入射点O两角: 入射角∠I 反射角∠r三线: 法线ON(法线的双角色:垂线、角平分线)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OB5、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_________内(共面);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__的两侧(分居);反射角_____入射角(等角);在反射定律中,光路是(可逆)的。

6、物体对光的反射分为________反射和______反射,它们都遵守________________。

7、平面镜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8、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立、_______的_______像,物与像的连线跟镜面_______,物到镜的距离与像到镜的距离____________。

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_。

9、人照镜子是利用平面镜能够_______________;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可以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商店用平面镜装饰墙壁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现象》复习提纲

《光现象》复习提纲

《光现象》复习提纲《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⑴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凹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第四章复习总结提纲

第四章复习总结提纲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题纲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自身1.光源:_____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2、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

3、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理想模型法)4、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瞄准射击激光准直排队管中窥豹立竿见影5、相关成语:一叶障目坐井观天6.光速:光在真空速度约为__________,合___________,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①光的传播_______介质,即光可以在______中传播.②光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天文学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所以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1光年=9.46×1015 m. c真空>c空气>c液体>c固体考点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射在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回来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

2.反射规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______________.(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_______法线两侧.(3)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3.光路是_______的.4、光的反射分为和,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考点三、平面镜(等效替代法)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根蜡烛.①玻璃板:玻璃板既可以成像,又可以观察到________.②刻度尺:比较像和物体关系.③大小相同的蜡烛: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关系.(2)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像和物到镜面的________;②像和物的________;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④物在平面镜里成的是______、_____的虚像;⑤像和物“左右相反”.考点四、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它的传播方向会,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规律光从________________ 中时:(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_.(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法线两侧.(3)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现象》复习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发生了折射。

4.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太阳、地球和月球在同一直线上时,如果地球在中间时可形
成食,如果月球在中间时可形成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立的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 m/s= 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反射。

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A像、物大小。

B像、物到镜面的距离。

C像、物的连线与镜面。

D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像。

成像原理:。

作用:、。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面镜:
A、凹面镜
凹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性质:凹面镜对光线起作用
凹面镜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B、凸面镜
凸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镜性质:凸面镜对光线起作用。

凸面镜应用:汽车后视镜。

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和比较像和物的。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

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