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拆装与调试实训》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拆装与调试实训》课程标准
学时:72
学分:4
适用专业及学制:三年制、模具制造技术、全日制
审定:机电技术教学部
一、制定依据
本课程是模具类专业核心课程。

本标准依据《中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而制定。

二、课程性质
《模具拆装与调试》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顺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趋势,在模具制造技术应用专业开设的必修课。

本课程采用综合化和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在模具认识实习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拆装模具的技能和认知模具机构及零件而开设的。

学生通过模具拆装实训,掌握冲压模、注塑模拆装操作技能、形成冲压模、注塑模各典型机构及零件的初步的感性认识。

为后续模具测绘、模具设计以及模具加工专业系列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中职模具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以生产实践中的荛任务为项目构建课程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围绕生产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关联性,让学生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分析问题,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知识目标
1.具备冷冲模和注塑模的拆装工具使用和拆装操作技能。

2.形成模具机构和模具零件在实物上的感性认识。

3.能够参加模具的一般拆装工作,具有正确处理操作与维护管理中常见初级模具拆装操作技术问题的能力。

并使学生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得到专门训练。

(二)能力目标
(1)掌握以级进模、复合模为例冷冲压模具的拆装与测绘;
(2)掌握冲压模具的安转调试与维护;
(3)掌握以单分型面注塑模、双分型面模具为例塑料模具的拆装与测绘;
(4)掌握塑料模具的拆装调试与测绘
(三)素质目标
(1)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养成不断进取、探索知识和能力边界、务实创新性工作的习惯。

(2)使学生热爱专业工作,初步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习惯和综合工作能力。

(3)使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具有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具体各模块教学目标
1.模具零件及拆装的基本知识及安全知识学习
2.级进模的机构的认识并拆卸、组装和测绘
3.复合模的机构的认识并拆卸、组装和测绘
4.冲压模具的安转调试与维护
5.以单分型面塑料模具机构的认识并拆卸、组装和测绘
6.双分型面塑料模具机构的认识并拆卸、组装和测绘
7.塑料模具的安转调试与维护
8.通过强化训练,能达到模具装配与调试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资格水平;
四、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
本课程课内计划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20课时,实践52课时,理论课占总课时28%,实践课占总课时72%。

各部分内容学时数建议分配如下:
表1课程教学单元及学时安排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表2课程内容与要求
六、教学实施建议
1.课程设计思路
(1)坚持以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技能、突出应用”。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把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与后续课程“接口”。

2.教材选用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或项目课程教材。

建议使用李海林主编的中等职业规划新教材《模具拆装与调试实训》,2014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3.教学建议
(1)为保证教学效果,学生宜采用3—5人分组协作的组织形式。

(2)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网络等教学辅助设备。

(3)注意强化测量工具的使用,还要注重加工工作过程及行为的规范性训练。

(4)知识掌握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与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使学生在体验中重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5)自学能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教会学生学习,注意引导学生会学习、会自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