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和铁的化合物3课时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3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学案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3章第1节铁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5a67e0f18583d04864595b.png)
第3课时利用“价态二维图”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关系(提升课时)铁及其化合物的关系1.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2.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主要转化关系: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Fe 2O 3、FeO 都是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 2O 3+6H +===2Fe 3++3H 2O ; FeO +2H +===H 2O +Fe 2+。
(2)FeSO 4和FeCl 3都属于盐类,能和碱反应生成Fe(OH)2及Fe(OH)3。
Fe 2++2OH -===Fe(OH)2↓; Fe 3++3OH -===Fe(OH)3↓。
(3)Fe(OH)2和Fe(OH)3均属于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OH)2+2H +===Fe 2++2H 2O ; Fe(OH)3+3H +===Fe 3++3H 2O 。
4.从化合价的角度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Fe 单质中铁元素化合价为0价,仅具有还原性 Fe +Cu 2+===Fe 2++Cu Fe +2H +===H 2↑+Fe 2+ 2Fe +3Cl 2=====△ 2FeCl 33Fe +4H 2O(g)=====高温 Fe 3O 4+4H 2(2)Fe 2O 3 中的铁元素为高价态,具有氧化性,因而可用还原剂将其还原为铁单质。
例:3CO +Fe 2O 3=====高温 2Fe +3CO 2。
(3)Fe 2+化合价可以升高到+3价,表现为还原性,也可以降低到0价,表现为氧化性。
(4)Fe3+是铁元素的高价态,可以被还原剂还原为+2或0价,具有氧化性。
(5)Fe(OH)2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为Fe(OH)3:4Fe(OH)2+O2+2H2O===4Fe(OH)3。
【典例】如图为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1)填写二维图缺失的类别①______________和化学式②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以下试剂研究FeCl3性质,进行了如下预测:①Cl2②Fe③NaOH④H2SO4⑤AgNO3从物质类别上看,FeCl3属于________,可能与________发生反应(填序号);从化合价角度看,Fe3+具有________性,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填序号)。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铁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铁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b9cbf62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e.png)
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铁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铁是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的典型(副族)金属元素之一。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预测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能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说明物质的转化路径。
根据教参安排,“铁及其化合物”需要三个课时。
其中铁的化合物安排两个课时。
教材引导学生在复习、拓展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从氧化还原及离子反应的视角,提升对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强化铁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材还关注学生的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运用来自生产或生活的素材创设真实情境,发展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典型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和典型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钠和氯属于典型的主族元素,学生已经掌握了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思路。
而铁属于副族元素,学生既可以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把已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元素观”的发展。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铁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并能用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
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性质,形成证据意识。
2. 能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角度,依据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3. 通过学习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学会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具有变价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建立认识模型,丰富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4. 结合应用实例,将铁氧化物、氢氧化物性质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评价目标】1.通过对学生在线学习与交流的信息数据分析,诊断学生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水平和认识物质的水平。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导学案)高一化学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导学案)高一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48e0ef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c.png)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盐和亚铁盐【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铁盐和亚铁盐,学会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具有变价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并建立认识模型,丰富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表示。
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形成证据意识。
3.结合应用实例,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的知识运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强化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学习重点】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Fe2+、Fe3+的检验【学习难点】Fe、Fe2+、Fe3+转化关系模型的建构【课前预习】旧知回顾:1.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好过盐,离子方程式为:Fe3O4 +8H+=Fe2++2Fe3++ 4H2O ;与稀硝酸只能生成铁盐。
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反应发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aOH=Fe(OH)2↓+Na2SO4、4Fe(OH)2+O2+2H2O===4Fe(OH)3 。
新知预习:1.从化合价改变角度预测Fe2+和Fe3+的性质:Fe2+具有还原性性和氧化性性,如硫酸亚铁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Fe3+具有氧化性性,如硫酸铁与铁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也具有一定的还原性。
如在碱性条件下用NaClO氧化硫酸铁制备Na2FeO4。
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现象为溶液变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3===Fe(SCN)3 。
【课中探究】情景导入: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约4~5克),缺铁性贫血已成为仅次于结核病的全球患病率最高、耗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那么铁元素在人体中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呢?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铁盐和亚铁盐的检验方法。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a87719b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b.png)
第3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1.铁(1)铁的存在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和铝,主要以+2和+3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物理性质铁是银白色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软,熔沸点高,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可以被磁铁吸引,也可以被磁化。
铁粉呈黑色。
2.铁的氧化物(1)物理性质。
①氧化亚铁(FeO):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
②氧化铁(Fe2O3):俗称铁红,不溶于水的红棕色粉末。
③四氧化三铁(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不溶于水的黑色晶体.(2)化学性质.①稳定性Fe2O3、Fe3O4较稳定;FeO不稳定,受热能氧化为Fe3O4。
②与酸反应:FeO、Fe2O3是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O:FeO+2H+===Fe2++H2O;Fe2O3:Fe2O3+6H+===2Fe3++3H2O。
(3)用途: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是炼铁原料。
3.铁的氢氧化物(1)物理性质Fe(OH)2Fe(OH)3色、白色固红褐色态体固体溶解性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稳定性:Fe(OH)2在空气中易转化为Fe(OH)3,化学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反应现象: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Fe(OH)3受热易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是2Fe(OH)3错误!Fe2O3+3H2O,②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Fe(OH)2:Fe(OH)2+2H+===Fe2++2H2O;Fe(OH)3:Fe(OH)3+3H+===Fe3++3H2O.(3)制备(离子方程式).制备Fe(OH)2:Fe2++2OH-===Fe(OH)2↓。
制备Fe(OH)3:Fe3++3OH-===Fe(OH)3↓。
4.铁盐和亚铁盐(1)Fe2+和Fe3+的检验。
(2)Fe2+与Fe3+的转化。
①实验及现象。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无明显现象↓―→溶液变为红色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②结论.Fe3+错误!Fe2+(3)铁盐的净水作用:向混有少量泥沙的浑水中加入少量Fe2(SO4)3(或明矾),浑水会变澄清。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3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2-3铁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e12b81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e.png)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3课时)一、说教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一部分。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实验学化学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本章开始学习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这是为前面两章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为以后学习必修2 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铁是中学阶段需要重点学习的唯一的变价金属元素,铁主要呈现+2、+3价。
铁元素是人体生命活动比不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
二、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铁的氧化物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特点(FeO、Fe2O3、Fe3O4)。
(2)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Fe3+的检验方法,及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运用分类、比较、归纳的方法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使学生学会分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2)以Fe(OH)2可被氧化成Fe(OH)3预测Fe2+能被氧化成Fe3+,使学生学会运用已知物质的性质推断未知物质的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假设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2)通过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使学生领悟到在一定条件下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3)通过对生活中相关素材的研究,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关注生活的习惯,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
三、说重难点教学重点:氢氧化亚铁的性质、Fe3+的检验及Fe2+和Fe3+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 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具备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学习了Na和Al的化合物性质,对铁盐、亚铁盐等铁的化合物有一定的认识。
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
在情感上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妙。
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元素化合物,对氧化还原知识尚不能熟练应用,对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并不熟悉,加上实验能力有限,导致他们的探究能力有限,所以要对学生做好引导。
高中化学必修(1)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和说课稿
![高中化学必修(1)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5f235c558f5f61fb736661e.png)
第三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认识+3价和+2价铁的重要化合物,了解Fe2+、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②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质③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掌握铁与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②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预测,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
③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制备的实验探究,培养小组交流合作意识②养成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重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精神二、教学重点和难点①重点:Fe(OH)2的性质、Fe2+和Fe3+的检验及相互转化②难点: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亚铁盐和铁盐的转化三、教学方法探究式、引导式四、教学手段及用具(1)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纸片(2)实验药品:氧化铁、铁粉、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铁溶液、双氧水、硫氰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维生素C药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钠和铝的重要化合物,本课时我们继续学习地壳中含量在金属中排第二位的铁的重要化合物。
我们知道铁在地壳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其主要化合价为+2、+3。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首先我们学习一下铁的氧化物。
同学们阅读一下P59相关内容,归纳一下铁氧化物的特性和共性仔细阅读教材内容,认真归纳铁的三种氧化物的特性和共性以已有的知识为平台,学习新知识,降低知识跨度。
通过自学铁的氧化物来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过度】:刚刚我们学完了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知道FeO、Fe(OH)2与酸作用时,可相应生成亚铁盐;Fe2O3、Fe (OH)3与酸反应时生成铁盐,下面让我们来学习亚铁盐和铁盐。
高中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
![高中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b79921e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6.png)
高中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教学内容: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铁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理解铁的性质、反应特性以及相关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铁的性质、反应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常见的铁化合物。
教学难点:理解铁在氧气和酸中的反应特性,掌握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教学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铁的性质及制备方法1. 铁的性质:介绍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讲解铁的磁性、铁的稳定性等。
2. 铁的制备方法:简要介绍铁的提取方法,如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等。
二、铁的化合物及其性质1. FeO(氧化铁):介绍FeO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Fe2O3(三氧化二铁):讲解Fe2O3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颜料和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3. Fe3O4(亚铁氧化铁):探讨Fe3O4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磁性材料中的应用。
三、实验环节1. 实验一:观察铁与氧气的反应产物,观察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实验二:用盐酸溶液浸泡铁片,观察反应产生气体,验证铁的酸性反应特性。
四、课堂讨论1.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铁在氧气和酸中的反应特性。
2. 探讨铁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为什么选择铁作为原料。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
2. 阅读相关教材,了解更多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教学结束后,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反应特性和制备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同时,能够对铁的性质和化合物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学习化学提供坚实的基础。
铁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课件-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铁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课件-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0a0df0c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d.png)
实验探究
向FeSO4和KSCN的混合液中,滴入少量H2O2溶液,观察现象。
2Fe2++ H2O2 +2H+= 2Fe3+ +2H2O
思考与交流
在服用补铁药时,医生常建议与维生素C一起服用效果会更好。你知道 是为什么吗?维生素C起什么作用?
Fe3+
VC
还原剂
Fe2+
思考与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试剂能将Fe3+转变为Fe2+?试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检测铁元素的 检测补铁药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
活动1 将一片补铁药用水溶解配成溶液,你认 为样品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猜想 ①只含有Fe2+
②只含有Fe3+
③含有Fe3+ 和Fe2+
任务一 检测补铁药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
活动2 阅读课本,并结合已有知识,交流讨论Fe3+ 和Fe2+的鉴别方法。
Fe3+
还原剂
(铁、铜、KI、VC等)
Fe2+
资料 活泼金属单质如:Zn、Fe等;以及一些含有低价态元素的
化合物如:KI等具有强还原性,常做还原剂。
实验探究
向FeCl3和KSCN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铁粉,观察现象。
②铁粉
2Fe3+ + Fe = 3Fe2+
课堂笔记
Fe3+ 和Fe2+的相互转化
Fe2+
课堂笔记
Fe3+ 、Fe2+的检验方法 (1)观察法:浅绿色溶液中含有 Fe2+;棕黄色溶液中含有 Fe。3+
(2)加碱法:若产生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的为 Fe2+; 若直接产生红褐色沉淀的为 Fe3+。
福建专用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1节第3课时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课件鲁科版必修
![福建专用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1节第3课时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课件鲁科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9ac3f03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4.png)
2.实验课提供的下列各试剂中,不能用来鉴别 FeSO4 溶液和 Fe2(SO4)3 溶液的是
()
A.NaOH 溶液
B.酸性 KMnO4 溶液
C.BaCl2 溶液
D.KSCN 溶液
【解析】选 C。A 项,向 FeSO4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 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向 Fe2(SO4)3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后生成红褐色沉 淀,可鉴别;B 项,FeSO4 具有还原性,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Fe2(SO4)3 不 褪色,可鉴别;C 项,二者均与 BaCl2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可鉴别;D 项, 加入 KSCN 溶液立即呈红色的是 Fe2(SO4)3 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 FeSO4 溶液,可 鉴别。
①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为
②反应中 FeCl3 中 Fe 元素化合价由+3 价降低到+2 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 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Fe3+===Cu2++2Fe2+。
答案:(1)单质 Fe(OH)3 (2)盐 ③⑤ 氧化 ②
(3)① ②氧化 铁的化合价由正三价变为正二价 ③Cu+2Fe3+===Cu2++2Fe2+
(3)丙组同学向盛有 H2O2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 FeCl2 溶液,溶液变成棕黄 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组同学取 10 mL 0.1 mol·L-1 KI 溶液,加入 6 mL 0.1 mol·L-1 FeCl3 溶液,充 分反应。取 1 mL 反应后溶液加入 1 mL CCl4 充分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个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Fe2+有________性;Fe3+、Cl2、I2 的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铁的化合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466bafa26925c52dc5bfc9.png)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会宁县第二中学吴小平2011年4 月铁的重要化合物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进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首先,教材内容编排注意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与衔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并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1)与“物质分类”知识的衔接。
本节对钠、铝、铁、铜四种重要金属的化合物的性质按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相应盐的顺序编写。
同类化合物的性质有许多相似性,这样编排便于从一类化合物的性质中找出共性,形成规律性的知识,有利于对同类其他化合物的认识和推断。
(2)与“离子反应”知识的衔接。
离子反应代表了反应的实质,教材“学与问”栏目中要求学生根据Fe(OH)2和Fe(OH)3都是不溶性碱,写出它们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及Fe2O3、FeO 与酸的反应、铁盐和亚铁盐性质均以离子方程式书写。
(3)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衔接。
Fe3+与Fe2+相互转化的实质就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本节课一个重点内容。
教材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引出了Fe3+遇到强还原剂、Fe2+遇到强氧化剂的变化。
其次,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金属性质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我们知道,元素有两种存在形态,金属元素大多数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教材选取了钠、铝、铁三种有代表性的金属,从金属分类的角度,按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它们对应盐的性质的顺序编排,重新整合,有利于指导同类其它化合物的学习,铜的化合物是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出现,这样的编排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再次,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PPT课件
![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38facf453610661ed9f4f9.png)
探究1
探究2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知识归纳 (1)若溶液中只存在Fe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 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若同时存在Fe3+,加入氢 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会掩盖Fe2+的检验。故溶液中有 Fe2+和Fe3+同时存在时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Fe2+。 (2)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Fe2+时,不能先滴加氯水,后滴加 KSCN溶液。因为若未知溶液中含有Fe3+,滴加KSCN溶液时,溶液 变成红色,会干扰Fe2+的检验。
探究1
探究2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4)Fe3+→Fe2+:加还原剂,如 Fe、Cu、I-等。Fe+2Fe3+ 3Fe2+,Cu+2Fe3+ Cu2++2Fe2+,2Fe3++2I- 2Fe2++I2。
(5)Fe2+→Fe:加强还原剂,如 Zn、Al、C、CO 等。Zn+Fe2+
Zn2++Fe,CO+FeO Fe+CO2。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2.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检验 (1)Fe3+的检验方法很多,但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条件下,最好选择 KSCN溶液,此法灵敏且现象明显。 (2)检验Fe2+的最好方法是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加氯 水(溶液变红色)。 【微思考1】如何检验某铁的氧化物中含有Fe2+? 提示:取少量固体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配制成溶液,加 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氧化物中含有Fe2+。 【微思考2】碱性氧化物是否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FeO 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提示: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溶于水与水反应,如FeO、Fe2O3都 难溶于水,与水不反应,因此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FeO具有 还原性,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和氮的氧化物,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节铁的多样性第3课时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课后习题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节铁的多样性第3课时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课后习题鲁科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12028e4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7.png)
第3课时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必备知识基础练1.以下转化过程不可以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A.Fe→FeCl3B.Fe→FeCl2C.Fe2O3→Fe(OH)3D.Fe(OH)2→Fe(OH)32.下列物质溶于稀盐酸后,滴加KSCN溶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加氯水呈红色的是( )A.Fe3O4B.Fe2O3C.FeCl3D.FeO3.有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及稀硫酸等六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 )A.4个B.5个C.6个D.7个4.下列试剂中,能使Fe2+转化为Fe3+的是( )①氯气②NaCl溶液③KMnO4溶液④次氯酸⑤盐酸⑥NaNO3溶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⑤⑥5.(2022河北邢台高一期末)某同学向一新制的FeSO4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一段时间后,有红褐色物质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灰绿色沉淀为Fe(OH)2B.红褐色物质灼烧后可得到铁单质C.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上述实验,可长时间观察Fe(OH)2沉淀的颜色D.沉淀颜色变化的过程中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6.根据下列实验:①向Fe2(SO4)3和CuSO4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有红色固体析出,过滤。
②取①中滤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Cu2+>Fe3+B.①中所得固体只含铜C.①中滤液含有Cu2+和Fe2+D.②中不会观察到溶液变红7.向一定量的Cu、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400 mL 1 mol·L-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
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 )A.2.4 gB.3.2 gC.4.8 gD.6.4 g8.(2022辽宁锦州高一期末)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
铁和铁的化合物
![铁和铁的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a97ea8ec81c758f5f61f67b4.png)
3.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①与O2的反应
3Fe + 2O2 现象:
点燃
Fe3O4
实验录像
炽热的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 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但是,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却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 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
②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如:Cl2 、Br2 、Ⅰ2 、S 等
(3)与酸反应 ①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亚铁盐
Fe + 2H+ = Fe2+ + H2↑
②与强氧化性酸反应生成铁盐 Fe + 4HNO3 (稀过量)= Fe(NO3 )3 + NO↑+ 2H2O
3Fe(过量) + 8HNO3 (稀)= 3Fe(NO3 )2 +2NO↑+ 4H2O
③常温下Fe在浓H2SO4中 或浓HNO3中钝化
第四章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
铁和铁的化合物
一、铁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
(1过 渡金属元素的代表。
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6Fe
(2)结构:
+26 2 8 14 2
Fe – 2e- = Fe2+
Fe – 3e- = Fe3+
(3)化合价: 铁通常显+2价和+3价,且+3价更稳定
(4)与盐溶液反应 ①与Cu2+等发生置换反应 Fe + Cu2+ = Fe2+ + Cu Fe + 2Ag+ = Fe2+ + 2Ag
②与Fe3+ 发生“归中” 反应 Fe + 2Fe3+ = 3Fe2+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2638d1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d.png)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新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在前两章学习的基础上,本章进入元素化学的学习。
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开始,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
铁是中学阶段需要重点学习的唯一的变价金属元素,其化合物种类较多,实验现象丰富,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形成分类观和价态观的化学思维方法。
对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它元素化合物知识,并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二、教学目标(1)能从铁的化合物的相关实验现象等宏观角度去探索微观粒子的变化过程,并学会用化学符号或模型表征铁的重要化合物及其变化。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通过对制备氢氧化亚铁方法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构建出科学实验探究思维模型,初步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3)通过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初步形成正确的推理能力和利用氧化还原规律模型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
----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4)通过对铁矿石和铁制品的认识,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关注生产生活的习惯。
通过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分类观从多角度认识物质的方法,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难点: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四、教法和学法1.教学方法:情境激学、实验探究、对比分析的教学方法。
2.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思考评价法、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1. 本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课型,这种课型在传统教学中通常采用结构→性质→用途的教学思路。
1《铁及其化合物(三)》教学设计
![1《铁及其化合物(三)》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34f92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9.png)
存在,这是一种非常准确的检验方法。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结合成硫氰化铁。请注意,硫氰化铁是一种易溶于水但是难电离的物质,因此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呈离子形式。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含有亚铁离子的盐溶液遇到硫氰化钾溶液时没有颜色变化。那么,亚铁离子可以如何检验呢?
读题。本题选B。向溶液中滴加含亚铁离子的溶液后,没有明显变化,再滴加新制氯水,氯水把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此时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有硫氰化铁生成,也就是说,在溶液中原本存在着硫氰根离子。因此A选项正确。氯气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因此氯气的氧化性比铁离子强,B选项错误。实验的第一步,在含有硫氰根离子的溶液中加入含亚铁离子的溶液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二者不能形成红色物质,C选项正确。加入氯水后,溶液变红,说明亚铁离子已经被氧化为铁离子了。D选项正确。
请同学们写出用氯化铁溶液腐蚀覆铜板时的离子方程式:
请思考,腐蚀覆铜板之后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哪些阳离子?
请同学们思考1.如何检验使用后的腐蚀液中是否存在Fe3+?可以利用同学们刚刚学习的铁离子的检验方法,用KSCN溶液检验Fe3+。取少量使用后的腐蚀液,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其中还存在三价铁离子。2.如何检验使用后的腐蚀液中所含有的Fe2+?由于使用后的腐蚀液中一般会有三价铁离子残存,此时用我们刚刚学习的方法检验亚铁离子是否可行呢?先在待测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再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成红色。这个方法在这里显然是不太合适的,因为溶液中残留的三价铁离子会干扰亚铁离子的检验。那么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溶液中所含铁元素主要为+2价呢?由于使用后的腐蚀液中的主要成分应该是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残留的氯化铁,其中只有亚铁离子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我们可以取少量腐蚀液,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比如几滴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若溶液褪色,就可以说明其中含有还原性粒子Fe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长也离不开铁,铁是植物制造叶 绿素时不可缺少的催化剂。 如果一盆花很快失去艳丽的颜色和芳香 的气味,叶子发黄枯萎,这就是土壤中 缺铁的特征,就应施加如硫酸亚铁等予 以补充。
铁的常识
• 铁是地壳主要组成成分之一。铁在地壳中的 含量仅次于 、 、 、居第 位。
铁的常识
• 铁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但是人类发现和利 用铁却比黄金和铜要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首先是由于天然单质状态的铁在地球上是 找不到的,而且它容易氧化生锈,再加上它的熔 点(1535℃)又比铜(1083℃)高得多,使它比 铜难以熔炼。
Fe2O3
氧化铁 +3 铁红
铁的化合 价 俗称
颜色、状 态
磁性氧化铁 黑色粉末 黑色晶体
红棕色粉末
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
所属 类别
FeO
碱性氧化物
Fe3o4 Fe2O3
碱性氧化物
与酸 反应 FeO+2H+=Fe2++H2O
Fe2O3+2H+=Fe3++H2O 炼铁 炼铁 作油漆和涂料
用 途
二、铁的氢氧化物:
通过以上实验思考:可以用哪 些方法来区别铁离子(Fe3+)和 亚铁离子(Fe2+) ?
鉴 别方 法
Fe
2
Fe
3
直接观色 色利 反 用 与KSCN 应显 利的 氧 用化 与 铜 片 Fe 性 利用沉淀反应 与 OH 作用
3
浅绿色
不显红色
棕 黄 色
血 红 色
Cu被腐蚀 溶液变绿色
无明显现象
此现象用于检验Fe3+
【演示】 在上述盛有FeCl2和KSCN溶液的试管 里再滴入几滴氯水,观察现象。 【现象】 溶液变红色。
此现象用 于检验 Fe2+
2FeCl2 + Cl2 == 2FeCl3
【演示】 在试管里加入2mlFeCl3溶液,加入 适量铁粉,振荡一会儿,滴入几滴 KSCN,观察现象。 【现象】 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不 变红色。 原理: 2FeCl3 + Fe == 3FeCl2
FeCl2 + 2NaOH == Fe(OH)2 ↓+ 2NaCl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问题探究:
实验中为什么要将滴管尖端 伸入到溶液的底部?
三、
2+ Fe
3+离子 、Fe
【演示】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FeCl2 溶液和FeCl3溶液,各滴入几滴 KSCN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 FeCl2溶液不变色;FeCl3 溶液变红色。
第二节 铁和铁的化合物
陶行知中学
肖新春
铁的常识
你知道吗?
铁是人体健康、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
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约含3~5g铁元素, 其中70%以上在血红蛋白里。 人体必须保证足够的铁的摄入,如果每 天膳食中的含铁量太低,长时间供铁不 足,就会患缺铁性贫血。这类病人往往 面色苍白,并有头昏、无力、心悸、气 急等症状。 因此,应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含 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的肝脏、苋菜、芹 菜、番茄等。
铁的常识
铁是一种 地壳含量丰富、历史悠久、应用最广泛、 用量最大、对生命有重要作用的金属。
• 你能画出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吗?
+26 2 8 14 2
• 你知道铁有几种化合价吗? • 你知道这些化合价是如何形成的吗?
一、铁的氧化物
化学式 名称 FeO
氧化亚铁 +2
Fe3O4
四氧化三铁
+2价(1/3) +3价(2/3)
往Fe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演示】 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 立即生成红褐色沉淀
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演示】 在胶头滴管中吸取少量的NaOH 溶液,然后将滴管尖嘴伸入新制 备的FeCl2 溶液底部,慢慢挤出 NaOH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
开始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然后 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 成红褐色。
白色沉淀迅速变灰 立即产生红褐 绿色最后呈红褐色 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