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劳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
第一课:多变的纸三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折叠多变的纸三角。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展开智慧的翅膀,动脑,动手,勤思多做。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的纸三角折叠出美感
教学难点:折三角的折痕要整齐,使两个纸三角完全重叠。
教学准备:师:教师范样,演示用纸。
生:卡纸,胶水。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情感
1、同学们,大家先看看这些美丽的手工作品,好看吗?它们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
2、播放幻灯片,展示纸三角编制的作品范样。
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1.研究制作方法①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样品呢?美吗?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些这样的作品啊,那我们来研究一下吧!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老师给你们一些已经折好的作品,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拆一拆,看看这些作品是怎么拼出来的!小组合作探究,探讨发现结果。
②你能把已经拆开的纸三角,再次组合成原
来的样子吗?大家比一比!
2.经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发现这些作品都是有纸三角拼凑而成的。
折纸三角的步骤又有哪些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对照折纸三角的步骤,试着做一做。
(播放幻灯片)折纸三角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究纸三角的折法。
3.分组讨论:如何用多个纸三角穿插组合出美丽的图案,以呈现出哪些不同的效果?(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你想制作什么?你想怎么做?1
三、制作纸三角
1、提出制作要求。
(幻灯片出示)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同学们可以合作,也可单独创作,最后看看哪个小组的?
2、(播放音乐)学生做纸三角,并拼出各种漂亮的图案。
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
大家有很多好的创意和做法,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从作品数量、创意、做工三个方面来评一评,看看哪个小组的作品得分最高?
五、奇思妙想,拓展创新
1、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除了这节课做的,同学们还有什么“奇思妙想” 呢?
人们的创新往往就是改变材料,改变制作方法,改变大小,就可以达到目的。
或者,我们可以将纸三角进行放大,能否应用在
其他方面?你们看:(播放幻灯片:奇思妙想)2008 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 的钢架结构,就是将“鸟巢”改变材质,进行了放大才有了那么壮观的建筑!著名的悉尼歌剧院,也是依据此原理设计而成的…… 同学们,如果我们改变纸三角的制作材料,制作方法,改变用途,我们能有什么更好的创新呢?(引导学生从改变一下材料,用一些塑料的呀,布呀,餐巾花啊做雕塑,纸盒,笔筒,衣服装饰花,花瓶……)
六、总结
看来小小的纸三角在同学们的奇思妙想中是这样的丰富多彩!老师今天也受益非浅,大开眼界,科学的探索和创新就应该像同学们今天表现的这样,大胆想象,勇于思考。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多多的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教学反思:
第二课:缝沙包
教学目标
1、学习手工针缝的平针、回针和卷针三种针法,并能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制作简单的沙包,增强动手能力。
2、对手工缝制、设计制作沙包具有浓厚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3、增强劳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认真、细心的习惯和
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通过缝沙包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一些针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设计思路
在本节课中,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针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根据项目教学的精神,设计了4 个活动:第一个是让学生看玩沙包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项目任务;第二个活动让学生练习三种基本针法,做好技术准备;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材料,自己设计制作沙包,并与其他同学做的沙包进行自评、互评;第四个活动是让学生玩自己做的沙包,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这样,让学生“做”与“玩” 相结合,一节课从头到尾都能保持浓厚的兴趣。
工具和材料
课件、针线、剪刀、布块、沙子、顶针箍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学生在操场上兴致盎然的玩掷沙包的游戏。
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开心吗?大家想亲手做个沙包玩游戏吗?板书:巧手缝沙包
二.练习针法,熟练技巧。
1.提问:你知道做沙包需要哪些材料吗?
2.提问:那你知道怎样用针线把布缝合起来吗?
3.学习三种基本针法。
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边看边思考:录像中一共介绍了哪几种针法,分别是怎样缝的? 3 (播放课件。
)学生观看录像。
看后组织交流:同学们,刚才大家看得都非常认真。
下面谁来说说录像中一共介绍了哪几种针法,分别是怎样缝的?
4.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手缝的三种基本方法。
接下来,我们拿出针线和小布练习一下,看看谁缝得又快又好。
练习要求:1.每种针法各练5~6 针。
2.针脚要紧密,针距要匀称。
(放音乐,学生开始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5.展示、评议学生练习作品(选择几个学生作品用投影展示)。
三.自行设计、制作沙包。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已经学会了这几种针法。
学会了针法,你能否把你们面前的一块布和沙子变成可爱的小沙包了?老师呀,也做了一个沙包,请同学们仔细看,我是怎么做的,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观看录像。
看后学生回答,老师相机板书注意点:折要对称剪要平整缝要均匀翻要细致装要适量封要严密
3、知道怎样做沙包了,那么你们想做什么样的沙包呢?老师再给你们提供一些样品,仅供参考!(课件展示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沙包)这些各色各样沙包漂亮吗?待会儿大家也要动动脑筋,
发挥想象,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做一个沙包。
(放背景音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人人动手制作,小组内互帮互教,老师巡视指导解答。
四.评价成果,放飞沙包。
1.小组评议。
我看有很多同学已经做好沙包。
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 4 为单位,评选出你们小组里面做得最美观的作品,拿上来比一比,展示展示。
学生评出小组里的最佳作品。
2.全班展示交流。
(由各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交流缝沙包的经验。
)
3.那你们心目中的最佳沙包是哪一个呢?谁来说说。
学生提议,评选,最后宣布结果
4、学生用亲手做的沙包做自己喜欢的游戏放出欢快的乐曲,学生分小组玩耍,体会劳动的乐趣。
五、课堂延伸,走进生活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手缝的三种基本方法,亲手制作了沙包,还用自己缝制的沙包玩了有趣的游戏。
快乐需要分享,课下请同学们多加练习,缝出一个漂亮的沙包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让他们也分享你的快乐。
生活中一切美的东西都需要我们的双手来创造。
让我们用缝沙包的手艺来缝制出生活中更多、更美、更有用的东西。
教学反思:
第三课:《会爬绳的福娃》
活动目标:
1、学会制作和玩会爬绳的福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
2、初步了解福娃爬绳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在实践中,自己解决制作和让福娃爬绳时遇到的困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会爬绳的福娃,会玩会爬绳的福娃。
了解福娃爬绳的原理。
教学难点:了解福娃爬绳的原理教师准备:做好的会爬绳的福娃。
材料工具:图画纸、剪刀、彩笔、毛线绳。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师:同学们,谁知道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生:福娃师(出示福娃):它们叫什么名字呢?生: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连起来是北京欢迎您。
师:福娃向世界各地传递着友谊、和平,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师:同学们看,老师这儿也有一个福娃,它叫什么名字?我这个福娃会爬绳,相信吗?师:不相信,老师给你们演示一下。
师:演示会爬绳的福娃。
师:谁想玩?(请两个同学来玩)这么多同学都想玩,可是只有一个,一节课也玩不过来,怎么办?
3、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会爬绳的福娃。
板书课题:会爬绳的福娃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究制作材料工具方法
1、师:请四人小组组长拿出制作好的会爬绳的福娃,认真观察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6 ①制作会爬绳的福娃都需要哪些材料和工具?②怎样制作?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①师:需要哪些材料工具呢?生:画福娃需要图画纸和彩笔。
生:把福娃剪下来需要剪刀。
生:还需要吸管和毛线绳。
生:粘贴吸管需要胶带。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师:材料工具准备好了,如何制作呢?生:先画福娃,然后剪下来,再粘吸管,最后穿绳子。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制作步骤:①画福娃②剪福娃③粘吸管④穿绳子师:同学们真棒,研究出了制作会爬绳的福娃的方法步骤。
现在,老师提醒大家,制作时应注意画福娃时画一个身高10 厘米的福娃,涂上喜欢的颜色。
剪福娃时要沿轮廓线剪裁,粘吸管时吸管摆在福娃背面,呈八字形,用胶带粘好。
绳子从吸管穿过,挂在墙上。
(二)合作动手制作
1、师:现在请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材料工具盒子,选出合适的材料开始制作吧!
2、同桌合作制作,老师指导
3、小组内尝试玩(三)展示作品总结经验与不足1、举行
爬绳比赛①师:每个小组都制作好了福娃,下面我们来个爬绳比赛,看哪个组的福娃不仅设计的漂亮,而且爬的最快?(生上台展示)②学生评比3 颁发“金银铜牌”。
7 2、总结经验与不足(1)师:请得奖的同学介绍经验:要想制作出爬的快的福娃应注意些什么?生:吸管要粘牢生:吸管摆成八字形,不能分太开,也不能离太近。
生:制作福娃的纸不能太薄生:交替拉绳用力要均匀…… (2)师:请没有的奖的同学思考这两个问题:①自己的福娃存在什么问题?②准备怎么改进?(3)生研究(4)动手改进
(四)发现原理
1、师:同学们已经会制作会爬绳子的福娃啦,请你想一想,福娃为什么能向上爬呢?小组讨论。
2、交流生:是吸管与绳子产生了摩擦力,使福娃上升师:对,就是利用了摩擦力。
那为什么要把吸管摆成八字形呢?生:是为了增大吸管与绳子的摩擦力
3、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利用摩擦力来为人们服务的例子?
三、回顾全科,总结提高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四、板书设计
会爬绳的福娃材料工具: 图画纸、彩笔、塑料吸管、线绳、透明胶带制作步骤:(1)、画福娃(2)、剪福娃(3)、粘吸管(4)、穿线绳
教学反思:
第四课:会翻跟头的玩具
一、设计意图: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现象,他们蕴涵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本次活动就是侧重于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在做中亲身感受科学,探索科学,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感知物体由于重心移动而发生的翻滚现象。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并记录探索的过程。
3、提高观察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前知识准备:了解圆的物体(如小圆球、小钢珠)是会滚动的。
2、物质准备:空胶囊、小钢珠、火柴头,纸团,雪碧瓶做的透明筒、鸡蛋壳、玻璃球、玻璃球、记录表格、多媒体课件、智力蛋。
四、活动过程:
1、组织游戏,激发兴趣。
(1)出示智力蛋(放在透明筒里),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2)师:我的智力蛋可能干啦,它还会表演杂技呢,你们看
(演示让智力蛋在透明筒里翻跟头),这个智力蛋在筒里怎么样了?(幼儿边看边议)智力蛋为什么会翻跟头呢?
2、学生动手操作
(1)你们想了解智力蛋为什么会翻跟头吗?那就要动脑筋想一想,动手试一试,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透明筒,小胶囊就好比智力蛋,现在你们试试看,你的小胶囊会不会在透明筒里翻跟头。
(2)学生操作:发现小胶囊不能翻跟头。
(3)为什么这个小胶囊不能翻跟头呢?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小胶囊和智力蛋一样翻跟头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进行操作,试着在小胶囊中放入小纸团、火柴头、小钢珠等物体,看看这些物体能不能让小胶囊翻跟头。
9
(4)师生共同操作、试验。
启发学生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记录操作结果。
3、师生共同交流操作中的发现。
(1)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2)请个别学生讲述并演示自己的发现。
(3)师生共同验证钢珠放在胶囊里后,胶囊就会出现翻跟头的现象。
4、了解胶囊翻跟头的原理。
(1)为什么钢珠放在胶囊里,胶囊就会翻跟头,而火柴头、小纸团放进胶囊,胶囊却不会翻跟头呢?
(2)了解钢珠使小胶囊翻跟头的真正原理:因为小钢珠是圆
的,会自由滚动,它又比小胶囊重,所以当小钢珠滚到胶囊的这一头时,胶囊的另一头就翘起来了;当滚到另一头时,这一头又翘起来了,这样接连不断地滚动,小胶囊就像杂技演员一样连续不断地翻起跟头来了。
(3)揭示“智力蛋”会翻跟头的奥秘。
师:你们猜一猜智力蛋为什么会翻跟头的?它的里面放了什么?在幼儿猜测后打开智力蛋,看看里面的玻璃球,由此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胶囊一类的空心物体内装上会不断滚动的重物时,只要重物一滚动,就会带动胶囊一类的物体翻跟头。
5、听音乐玩“小胶囊翻跟头”的游戏结束。
五、活动延伸:
在科技操作区提供各种类似胶囊的空心物体及玻璃球、小钢珠、小弹子等多种操作材料,鼓励学生进一步操作探索。
教学反思:
第五课:剪贴画
(一)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懂得用概括的方法表现人体基本结构和人物五官特征。
技能领域:利用不同色彩的纸或画报纸,粘贴出每个学生自己可爱的形象。
情感领域:通过分组作业,参与“竞争与合作” 。
创造领域:
创造一个个充满个性的“自我” 。
(二)达标规程:
自学探索--游戏尝试--分组创作--组合展评
(三)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
一、前提测评
1、人物出立:教师本身
2、作业展评:A.谁把“我”画得最象?象在什么地方?B.再请你看看其他作品中,有没有画得精彩的地方?
1、全体速写(五分钟)
2、学生争议
二、认定目标
1、想不想把“我”变成小纸人?
2、“我”自己很想成为一个小纸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小纸人。
三、导学达标
1、自学探索
(1)提问:请你研究一下小纸人怎么做?从课本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小组意见反馈,初步得出制作方法。
2、游戏尝试:
(1)形式:五个组以“分身术”游戏,分别绘制。
第一组:头第二组:身体第三组:上肢第四组:下肢第五组:手上饰物11 最后拼贴起来把“我”合成一个小纸人。
(2)分析制作中问题,找到重、难点。
A.你们是怎样完成这部分的?B.我们共同合成的那小纸人,还有什么问题吗?C.(有问题的话)怎么解决?
3、分组创作:个人作业要求:
(1)把自己变成一个小纸人.
(2)巧妙合理运用分到各组的制作材料,绘制一个充满个性的自我。
(3)鼓励竞争,加快速度,学会概括。
4、组合展评:每个人制作的“小纸人”在黑板上合成一张“集体照”
四、达标测评
1、提问:
(1)谁是第一个来到“老师”身边?为什么?
(2)照片中谁最象制作人自己?
(3)谁是照片中最可爱的人?可爱在什么地方?
2、小结:今天同学们在自己不断地尝试和互相帮助中,掌握了许多巧妙运用色纸和画报纸的方法,使小纸人变得非常可爱;还懂得用概括的方法表现形体和五官,加快了自己的创作速度。
教学反思:
第六课:做陀螺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1)了解一些陀螺的制作方法。
(2)知道陀螺的悠久历史,应该传承发扬。
(3 知道时时有创造,事事可创造。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1)能够用日常生活学习物品为载体,进行制作陀螺。
(2)通过玩陀螺、做陀螺、探究陀螺的秘密的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小陀螺中包含着很多科学道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善于合作等科学态度。
(3)通过相互交流增强学生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制作能力,并在做和玩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反复实验发现现象,并能试着做出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1)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感受创造的乐趣。
(2)在观察、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创造的欲望、团结协作的精神、并萌发某方面的兴趣爱好。
(3)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创造动手等能力。
(4)通过体验生活中的游戏,感悟游戏的发展,使学生的身心更加愉悦
4、活动过程:
运用经验制作陀螺分组制作陀螺,注意总结制作时的一些要点.教师巡视指导,总结制作时的要点. (本活动的要点是注意掌握制作陀螺纸片的大小,如果太大,涂起颜色来不方便。
太小陀螺又不容易转起来,因此纸片的大小最好控制在直径8 厘米左右)。
提示学生将制作陀螺过程中的发现进行表达与交流,并将发现记录下来,展现了一个制作简易陀螺的流程图,引导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如卡纸、牙签等)制作陀螺,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做准备:1.材料和工具:胶水、剪刀、卡纸、火柴棒;
2.制作方法:用卡纸剪出一个直径为8cm 的圆;
3.成13 品展示:将火柴棒从圆形卡纸的中心穿过即可。
图示陀螺的制作过程简单明了,不但易于学生理解,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己操作,而且对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都做了明确描述还以图示的方式展示一个安全警示,提示学生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
也可暗示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知道的或搜集到的制作方法进行制作。
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初步形成创造的欲望、团结协作的精神、并萌发某方面的兴趣爱好。
给陀螺涂上颜色.
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性地给制作好的陀螺涂上各种颜色,要求学生用语言“我这样涂……” 提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为做好的陀螺涂色的情景图。
要求学生,给陀螺涂色,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涂,但每个小组至少有一个陀螺要按标准的七色来涂。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创造动手等能力。
教学反思:
第七课做花拖鞋
一、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技能: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情感: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能运用撕、剪、画、印等方法制作漂亮、合脚的纸拖鞋。
三、教学难点:
对纸拖鞋形式美的装饰。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发现法、练习法。
五、作业要求:
发现和选择恰当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双纸拖鞋。
六、教学准备:
1、学具:铅画纸、彩色纸,彩色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2、教具:拖鞋实物,纸拖鞋若干,课件,小奖品。
3、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拖鞋带回课堂。
七、教学时间: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故事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小脚丫拖鞋店》(黑板贴示)。
今天的故事发生在小脚丫拖鞋店里。
2、讲故事:在小脚丫王国里,脾气古怪的小王子小脚丫,他只爱穿拖鞋,其他的鞋一律不穿。
而且他特别爱美,每天都要换新款。
王国里只有一家鞋店,店老板每天将新运到的拖鞋送到王宫里,让小王子挑选。
可是这回老板可遇到大麻烦了,小脚丫突发奇想,要穿纸做的拖鞋。
纸拖鞋?厂家根本就不生15 产啊!哪里有货?完蛋了,这下该怎么办?“小朋友们,你们有办法帮助球鞋老板吗?(生:我们可以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啊)好办法!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自己设计鞋子。
帮店老板解决问题。
(二)分析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探讨。
拿实物拖鞋看一看,摸一摸。
谈话:老师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一双自己喜欢的拖鞋, 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的拖鞋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拿出自己准备的拖鞋观察讨论)
2、指名提问。
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有鞋底和鞋面组成。
不同点:颜色和图案不同。
(指名介绍自己的拖鞋是什么颜色,什么图案)
3、欣赏拖鞋(课件演示)。
(1)实物:“前几天,老师也去鞋店里看了一下,找了一些拖鞋,请你看看他们是怎么样的?”
(2)纸拖鞋:(课件和范作)大家想了、看了,知道拖鞋是由鞋底和鞋帮做成的。
下面来看一下老师制作的拖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样装饰的?
(三)、引导探索制作方法。
谈话:“大家刚才看了老师做的四双纸拖鞋,大家想不想也来做一双?如果请你做,你可以分为哪几步?
A、以自己的脚或实物拖鞋作模剪出鞋子的形状。
B、在鞋底上画上漂亮的图案(图案要夸张)。
引导学生运用撕、剪、画、印等方法装饰。
C、贴上鞋帮并装饰。
引导学生对鞋底的装饰色彩的协调。
(课件出示:)
制作步骤:
1、以实物拖鞋或脚作模剪出鞋底形状。
2、运用撕、剪、画、贴等方法在鞋面和鞋底上装饰。
3、鞋面和鞋帮的组合。
(四)、学生自主表现,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
1、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材料,并以自己的脚做模,剪出鞋底的形状。
2、鼓励学生大胆、细致制作,运用撕、贴、画、印等方法做出各种各样的鞋子。
3、注意卫生清洁和用剪刀的安全。
(五)、观摩欣赏,表演购买拖鞋的情景。
1、拖鞋展示:小脚丫拖鞋店里纸拖鞋一只也没有,看谁最先帮老板解决困难。
2、表演“店老板看到你们为他设计了那么多漂亮的纸拖鞋,他非常高兴,想让你们帮他选选,哪一双最适合,请你们先买吧!” 指名购买自己最喜欢的拖鞋,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和提出自己改进的办法。
并发智慧星给设计者。
(六)激励发散。
这节课大家设计了很漂亮的纸拖鞋。
我希望通过这一节课之后,大家能够多想办法用我们学到美术知识去打扮我们的生活,做个聪明的孩子。
教学反思:
第八课:凉拌菜
【活动要求】
1.在自主的活动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用各种炊具和调料做一道凉拌黄瓜。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对菜谱所记载的内容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