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0年甘肃省肃南县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2010年甘肃省肃南县法定传染病
流行特征分析*
索凌燕,李荣卿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肃南734400
摘要:目的分析2005~2010年甘肃省肃南县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掌握其变化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5~2010年肃南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1701例,年平均发病率780.42/10万。

发病率最高是2008年为943.74/10万,2005年最低为524.08/10万。

6年间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一直居高不下,占总发病数的48.03%;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40.79%;再次是肠道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10.46%。

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为当地的常见传染病。

今后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加强对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治。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肃南,甘肃
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711(2012)02-0033-02
甘肃省肃南县位于河西走廊祁连山中段北麓,辖6个乡2个镇101个行政村3个社区和9个国有林牧场,是多民族聚集的少数民族县。

为了解肃南县法定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变化趋势,分析其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传染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05~2010年肃南县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甘肃省肃南县统计局。

1.2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肃南县的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数据录入Excel2003进行统计,采用率、构成比等指标对资料进行描述,分析传染病的发病变化趋势。

2结果
2.1疫情概况2005~2010年,肃南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共报告17种170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80.42/10万,无死亡病例。

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1505例,占总发病数的88.48%,发病率为4076.93/10万。

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196例,占总发病数的11.52%,发病率为530.94/10万。

发病高峰是2008年,共报告358例,发病率为982.16/10万,占总发病数的21.05%;最低是2005年,共报告病例197例,发
病率为551.51/10万,占总发病数的11.58%。

2.2流行特征
2.2.1时间分布全县每月均有法定传染病报告,其中发病数最多的是4月,共报告183例,发病率为495.73/10万,占总发病数的10.76%,最少的是2月,共报告90例,发病率为24
3.8/10万,占总发病数的5.29%。

2.2.2地区分布全县6个乡2个镇均有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在1102.53~102.93/10万,发病率位居前三位的是皇城镇、红湾寺镇、祁丰乡,共报告了943例,占总发病数的55.44%,年平均发病率分别是208.71/ 10万、186.94/10万、75.33/10万。

2.2.3人群分布报告的病种中,男性989例,年平均发病率是455.78/10万,占总发病数的58.14%;女性712例,年平均发病率是326.45/10万,占总发病数的41.86%,性别比为1.38∶1,男性高于女性。

职业分布以牧民(460例)、农民(439例)、学生(239例)、干部职员(104例)、离退休人员(93例)居多,共占总发病数的78.48%(1335/1701)。

年龄分布以35~39岁(174例)、60~64岁(143例)、40~44岁(133例)、65~69岁(116例)、50~54岁(109例)居多,共占总发病数的39.68%(675/1701)。

2.3发病顺位传染病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肝炎(675例)、肺结核(485例)、细菌性痢疾(115例)、流行性腮腺炎(65例)、风疹(63例),共有1403例,占总发病数的82.48%,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310.00/10万、222.71/10万、4
3.63/10万、28.82/10万,6年间法定传染病发病顺位见表1。

*作者简介:索凌燕(1963-),女,主管护理师
•防治与监测•
2.4各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2.4.1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6年间一直居于首位,共报告81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74.96/10万,占总发病数的48.03%,发病波动不大,以乙型肝炎、梅毒居多,分别报告675例、24例,各占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82.62%、2.94%。

2.4.2呼吸道传染病6年间发病一直居于第二位,共报告69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8.09/10万,占发病数的40.80%,总体呈下降趋势。

以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居多,分别报告485例、65例,各占呼吸道传染病的69.88%、9.37%。

2.4.3肠道传染病共报告17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1.87/10万,占总发病数的10.46%,发病波动不大。

以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居多,分别报告115例、46例,各占肠道传染病的64.61%、25.84%。

2.4.4其他传播途径的传染病除2009年报告发病率较高外,其余5年均处于较低发病水平。

3讨论
通过对肃南县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肃南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除2005年为551.51/10万,其余5年均超过600.00/10万,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数一直居于首位,发病率波动不大。

2005~2010年发病顺位乙型肝炎一直居于首位,这可能与肃南县以牧业人口为主;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卫生知识宣传不到位,牧民群众缺乏卫生常识及防病知识,导致防病意识差,致使左邻右舍相互交叉感染,造成聚集性乙型肝炎传播。

乙型肝炎已成为肃南县流行的主要病种,对乙型肝炎病毒易感人群进行保护性预防措施,如健康人群及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遏止本地区发病数和感染率的主要措施。

肺结核的发病数居第二位,这主要与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及2003年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启动与实施,病人的报告率不断提高有关。

所以,今后工作中,血与性传播疾病与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将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乙型肝炎、肺结核、风疹和麻疹的防治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肠道传染病发病居第三位,主要原因是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这可能与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和近年加强了传染病报告的督导检查有关。

发病居前三位的乡镇,均是肃南县人口流动性较大的乡镇,由于与人口密集的外县市相毗邻,外出务工、办事、上学、就医等原因,来往频繁,因此极易成为传染病的感染者和传播者。

从职业和年龄的分布可见,传染病主要集中在农牧民群众当中,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农牧民长期生活在卫生设施较差的环境,缺乏卫生知识,防病意识较差。

二是居住分散,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不到位,群众的防病意识淡薄。

综上所述,为降低肃南县的传染病发病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法定传染病的防控力度:一是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有效降低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二是加强基层业务人员素质培养,提高接种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接种效果;三是根据季节特点做好各类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四是提高健康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形成有效地免疫屏障,保护易感者。

收稿日期:2011-08-19修回日期:2012-01-10本文编辑:阮红
表12005~2010年甘肃省肃南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前五位及顺位(1/10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