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田蛇罗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田蛇罗语
据《潮嘉风月录》记载,丰顺县北部近嘉应音,而嘉应音“不类府城,无异惠府”。
此处所讲的嘉应音,应该是相当于现在的客家方言的概念,府城音是指潮州族群的方言,也就是现在的潮州话或者潮汕方言,俗称“鹤老”。
《录》的府城音,与现在潮汕地区人讲的府城话不是一个概念。
现在潮汕地区人讲的府城话,特指潮州市湘桥区口音,《录》的府城音,明显所指要广泛些,是包括现在潮汕揭三地的潮汕方言概念。
《潮嘉风月录》的记载多以潮州府为区内主体,嘉应州为副,可见作者大多为潮府人。
据载嘉应虽近潮州府而远惠州府,但是嘉应音却与惠州府能通,而与潮州府不同。
又称之为粤省山寮、潮嵎之族。
粤省指广东省,泛指含广西、海南;山,指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南粤山区;寮,又作寮民、僚民,原来可能是指南国一支少数民族,但由于后文中又有记曰畲山之寮民,来自江南士僚,所以写作“僚”应该更符合原意吧;一说,山寮即指山,或源于“山峤”是由单音字转为双音节,方便口语表达而已;潮嵎,指潮州府的山区。
另据《录》载,丰顺县东部潘田乡往东至韩江右岸一带存在着一种方言,虽然也是畲山之寮民,则不被周边人认同,其语言被周边人称为蛇罗语。
李唐编的《丰顺县志》也对此作了记载,曰:“其旧操土音,俗称为蛇罗语”,学者附注:“蛇罗应为蛇佬,本系‘畲人’之意”。
民国初有学者称蛇罗语为蛇螺客话,这位估计是兼能通晓客家话与蛇罗语的潘田籍人,因为他的著作中记载了很多关于潘田的蛇罗语的语汇,认为蛇罗语整体上跟客家话还是应该归为同属的两大分支之一。
其中有说蛇罗语与客家话存在一个很大差别就是主代,蛇罗语的第一人称应借字“暧”,暧昧的“暧”,而客家话的第一人称更接近“雅咿”。
学者引用东晋隐士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意指蛇罗语的主代应借“暧”字,并且讲蛇罗语的人口不多,主要居住在偏远山村。
然而,丰顺县本身各镇口音也是很不统一的,还有些书记载,旧时丰顺县有疍家人、畲族人、漳闽人迁来定居。
旦家人是讲粤白话的水上人家;畲族人本地多旧称木族,其自称山客;漳闽人原籍漳州,与旦家混居。
客家人有时也称旦家人为蛇佬,平原人(广府、潮府)则反称客家人为畲山寮民,也简称蛇民。
这么一来,同时存在蛇罗语(00)、蛇佬(旦家)、蛇民/畲山寮(客家)、畲族等4个命名相关族群。
如果就民国初那位学者所言,蛇罗语的主代与客家话不同,那就是与旦家(粤白)同,但是根据语言的表达方式特点,又判定蛇罗语并非就是旦家语,且从来没有学者记载丰顺存在一种旦家语,因而可见丰顺并不存在旦家话,来自广府的旦家,由于与漳闽人混居大概已转用漳闽语,而漳闽语又很容易汇入本地主流的闽系语言——潮州话。
所以反而是这种蛇罗语,存在于韩江流域比较特别。
况且今日的畲族语言,第一人称也没有明显的接近“暧”,而更接近客家话。
只是不知道这种独立的蛇罗语,现在是否还存在。
潘田、留隍一带还有没有会讲这种语音特殊的客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