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南雅中学2020年上学期入学考试试卷
高一物理
一、选择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A.千克、牛顿、秒
B.千克、米、秒
C.牛顿、米、秒
D.千克、牛顿、米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千克、米、秒;A.千克、牛顿、秒,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B.千克、米、秒,与结论相符,选项B 正确;C.牛顿、米、秒,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D.千克、牛顿、米,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故选B.
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不是曲线运动【答案】A 【解析】
【详解】A.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则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选项A正确;B.曲线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运动,例如匀速圆周运动,选项B 错误;C.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加速运动,例如平抛运动,选项C 错误;
D.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例如匀速圆周运动,选项D 错误;故选A 。

3.A 、B 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之比S A :S B =4:3,转过的圆心角之比θA :θB =3: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 A :v B =3:4
B.它们的角速度之比ωA :ωB =2:3
C.它们的周期之比T A :T B =3:2
D.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A :a B =2:1【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s
v t
=,因为S A :S B =4:3且时间相等,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 A :v B =4:3,选项A 错误;B.根据t
θ
ω=,因为θA :θB =3:2且时间相等,则它们的角速度之比ωA :ωB =3:2,选项B 错误;C.根据2T π
ω
=
,则它们的周期之比T A :T B =2:3,选项C 错误;
D.根据a=ωv ,可知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 A :a B =2:1,选项D 正确;故选D。

4.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0.5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s,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为(
)
A.1m
B.1.25m
C.0.4m
D.1.5m 【答案】B 【解析】
【详解】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为:
23
0.510m/s 5m/s
1.0010x v t --⨯===⨯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
2 1.25m
2v h g
==A.1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B.1.25m,与结论相符,选项B 正确;C.0.4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D.1.5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5.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木块放在桌面上,木块没有形变,所以对桌面没有施加弹力
C.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答案】D 【解析】
【详解】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选项A 错误;木块放在桌面上,木块有微小的形变,所以对桌面施加弹力,选项B 错误;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竹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选项C 错误;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选项D 正确;故选D.
6.如图所示,一匹马拉着车前行.关于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拉车的力总是大于车拉马的力
B.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
C.加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减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答案】B 【解析】
【分析】
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运动状态无关.
【详解】马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运动或者减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该题考查了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7.如图所示,一斜面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恰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用力F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斜面体依然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则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
A.大小为零
B.方向水平向右
C.方向水平向左
D.大小和方向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块匀速下滑时,对物块和斜面体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假设地面对整体有摩擦力,设为水平向右,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到摩擦力为零;
沿平行于斜面的方向用力F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除推力外,仍旧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由于支持力不变,摩擦力也不变,即物块对斜面体的力不变,故斜体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也不变,大小依旧为零
故选A.
【点睛】本题关键是先后对物块、物块和斜面体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处理.
8.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中,A、B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轻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有()
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g sinθ
B.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0
C.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一定不为0
D.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B球的加速度的2倍
【答案】D
【解析】
撤去挡板前,对整体分析,挡板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2mgsinθ,因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而杆的弹力会突变,所以撤去挡板瞬间,图甲中A球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B球所受合力为2mgsinθ,加速度为2gsinθ;图乙中杆的弹力突变为零,A、B球所受合力均为mgsinθ,加速度均为gsinθ,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根据弹簧弹力不能突变,杆的弹力会突变,分析撤去挡板的瞬间,图甲和图乙中A、B 所受合外力即可得到各自的加速度.
9.在升降机内,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于是他做出了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答案】B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此时有向上的加速度;
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此时有向下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升降机的加速度.
解:人站在磅秤上受重力和支持力,发现了自已的体重减少了20%,处于失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a=mg N
m
-
=0.2g,方向向下,
那么此时的运动可能是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也可能是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重失重现象的理解,掌握住超重失重的特点,对人进行受力分析求出人的加速度,本题就可以解决了.
10.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3s末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都发生改变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由图知,在前3s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在前3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故A错误;
B.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第3s内和第4s内图线的斜率相同,则加速度相同,所以B 选项是正确的;
C.第1s内和第4s内图象的斜率数值相等,一正一负,所以第1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
D.3s 末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不变,故D 错误,所以B、C 选项是正确的.故选B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1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B 两物体。

现对A 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 ,通过传感器可测得A 的加速度a 随拉力F 变化的关系如图B 所示。

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m/s 2,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的质量m A =2kg
B.A 的质量m A =6
kg
C.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
D.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答案】BD 【解析】
【详解】AB.由图象可以看出,当力F <48N 时加速度较小,A、B 相对静止,加速度相同。

对整体法,由牛顿第二定律:
F =(m A +m B )a
则得
1
A B
a F
m m =
+由数学知识得:
161
=488
A B a m m m ∆==
+∆故
m A +m B =8kg
当F >48N 时,A 的加速度较大,采用隔离法,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A 有:
F -μm A g =m A a
则得
1
A
a F g m μ=
-由数学知识得:
1861==60486
A m --可得
m A =6kg m B =2kg
选项A 错误,B 正确;CD.由1
A
a F g m μ=-当F =60N 时,a =8m/s 2
解得
μ=0.2.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BD。

12.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水平盘上,沿半径方向放着用细线相连的质量均为m 的两个物体
A 和
B ,它们分居圆心两侧,与圆心距离为R A =r ,R B =2r ,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当盘转
速加快到两物体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绳子张力3T mg
μ=
B.此时圆盘的角速度ω=
C.此时A 所受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外
D.此时烧断绳子,A 仍相对盘静止,B 将做离心运动【答案】ABC 【解析】
【详解】AB.当A 、B 与圆盘间静摩擦力都达到最大值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B 有
22T mg m r
μω+= 对A 有
2T mg m r
μω-=
联立解得3T mg μ=,ω=
AB 正确;C.由上分析,可知此时A 所受的绳子拉力和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摩擦力方向沿半径向外,故C 正确;
D.此时角速度ω=
A 所需向心力为2
2nA F m r mg ωμ==,剪断绳子后其最大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故A 将做离心运动,B 已达到最大最静摩擦力,故B 也将做离心运动,故D 错误。

故选ABC。

二、实验填空题
13.如图是研究小球的平抛运动时拍摄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其背景是边长为5cm 的小方格,重力加速度取g =10m/s 2。

由此可知:闪光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从抛出到B 点,小球速度的改变量为_____________m/s。

【答案】(1).0.1(2).2.5(3).3
【解析】
【详解】[1].在竖直方向:
h BC -h AB =g△t 2

2L =g △t 2
代入数据解得:
△t =0.1s
[2].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
2
05510m/s=2.5 m/s
0.1
x v t -⨯⨯==[3].物体在B 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
2125103m/s
20.2
AC y y v t -⨯⨯=== 即从抛出到B 点,小球速度的改变量为3m/s.
14.其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装置中的铝箱下端连接纸带,砂桶中可放置砂子以改变铝箱所受的外力大小,铝箱向上运动的加速度a 可由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现保持铝箱总质量不变,逐渐增大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a、F 值(F 为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悬挂滑轮绳子的拉力),不计滑轮的重力.
(1)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a-F 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则由该图象可得铝箱总质量
m =_____,重力加速度g =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当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 较大导致a 较大时,实得到的加速度a 的值可能是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2
12.0/m s B、2
10.0/m s C、2
5.0/m s D、2
6.0/m s
【答案】
(1).0.20kg (2).210m/s (3).CD
【解析】(1)对铝箱分析,应有T F mg ma -=,对滑轮应有2T F F =,联立可解得11()22F a mg F g m m =-=-,可知图线的斜率11024
k m ==,解得0.20m kg =,纵轴截距10g -=-,解得210/g m s =;
(2)对砂桶和砂分析,应有T Mg F Ma -=,对滑轮应有2T F F =,联立可解得
12a g F M
=-,当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较大,加速度a 接近g,故实得到的加速度a g <,故CD 正确,AB 错误;
故选CD.
三、计算题
1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0.5kg 的小球,用长为0.4m 的轻绳拴着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g 取10m/s 2,求:
(1)小球要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高点的速度至少为多大?
(2)当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4m/s 时,轻绳拉力多大?
【答案】(1)2m/s (2)15N
【解析】
【详解】(1)在最高点,根据
21v mg m L
=得
1v (2)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2v F mg m L
+=
解得
22160.55N 15N 0.4
v F m mg L =-⨯-==16.2019年,中国国产航母“山东舰”交付海军使用,为了安全,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通过滑跃式起飞方式起飞。

其示意图如图所示,飞机由静止开始先在一段水平距离L 1=160m 的水平
跑道上运动,然后在长度为L 2=20.5m 的倾斜跑道上继续加速滑跑,直到起飞。

已知飞机在水
平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在斜跑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2,假设航母处于静止状态,飞机质量可看成质点,倾斜跑道看作斜面,不计拐角处的影响,且飞机起飞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故障。

(1)求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运动的末速度;
(2)求飞机从开始运动到起飞经历的时间。

【答案】(1)v 1=40m/s
(2)t=8.5s
【解析】【详解】(1)根据v 12=2a 1L 1
代入数据解得:
140m/s
v ===(2)水平跑道上:
11140s 8s 5
v t a ==在倾斜轨道上:
2
2122212
L v t a t =+代入数据解得:
2
22120.5=4042
t t +⨯所以
t 2=0.5s
可知
t=t 1+t 2=8+0.5s=8.5s.
1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的上空有一架飞机在进行投弹训练,飞机沿水平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飞机飞经观察点B 点正上方A 点时投放一颗炸弹,经时间T 炸弹落在观察点B 正前方L 1处的C 点,与此同时飞机投放出第二颗炸弹,最终落在距观察点B 正前方L 2处的D 点,且
L 2=3L 1,空气阻力不计。

求:
(1)飞机第一次投弹时的速度大小。

(2)飞机水平飞行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1)1L T (2)12
23L T 【解析】
【详解】(1)第一次投放的炸弹水平位移:
L 1=v 1T 飞机第一次投弹时的速度大小
1
1L
v T =(2)第二次投放的炸弹水平位移为:
S =v 2T 飞机从第一次投弹到第二次投弹所发生的位移为:
121
2d v v T =+()由几何关系可知:
L 2=d +S
由题意有:
L 2=3L 1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1253v L T
=设飞机沿水平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
由加速度公式可得:
211223v v L a T T
-==;18.观光旅游、科学考察经常利用热气球,保证热气球的安全就十分重要.科研人员进行科学考察时,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M=800kg,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由于某种故障,气球受到的空气浮力减小,当科研人员发现气球在竖直下降时,气球速度为v 0=2m/s,
此时开始计时经过t=4s 时间,气球匀加速下降了h=16m,科研人员立即抛掉一些压舱物,使气球匀速下降.不考虑气球由于运动而受到的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 2.求:
(1)气球加速下降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抛掉的压舱物的质量m 是多大?
(3)抛掉一些压舱物后,气球经过时间Δt=5s,气球下降的高度是多大?
【答案】(1)a=1m/s 2(2)m=80kg (3)H=30m
【解析】
【详解】(1)设气球加速下降的加速度为a,受到空气的浮力为F,则
由运动公式可知:x=v 0t+at 2
/2
解得:a=1m/s 2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
抛掉质量为m 压舱物,气体匀速下降,有:(M-m)g=F
解得m=80kg.
(3)设抛掉压舱物时,气球的速度为v,经过Δt=5s 下降的高度为H
由运动公式可知:v=v 0+at
H=vΔt
解得H=30m.
【点睛】将气球的运动过程划分好,搞好受力分析,应用合适的规律是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