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行业概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茶叶行业概览
我们在中国从事各类茶产品的销售及营销以及产品理念、口味及包装设计的发展,包括传统中式茶叶、茶食品及茶具。
我们认为,传统中式茶叶市场的表现主要受中国的经济增长所推动,尤其受城市化进程、城市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及中国强劲的消费开支增长所推动。
(一)中国经济概览
1、中国经济强劲增长
自1970年代末中国政府开始实行改革及市场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中国于2000年至2010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由人民币9.9万亿元增至人民币39.8万亿元,而名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人民币
7,858.0元增至人民币29,695.5元,而复合年增长率分别约14.9%及14.2%。
2010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3%,高于2008年及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下图载列2000年至2010年间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及名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城市化进程加快及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中国工业化及经济增长导致中国城市化加快,农村人口迁往市区,乡镇发展为城市。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中国城市总人口由2000年底的459.1百万人增至2010年底的636.6百万人,复合年增长率为3.3%。
同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由36.2%增至47.5%,预计在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仍会保持快速增长。
下图载列2000年至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增幅及城市人口占
总人口百分比。
经济及城市居民人口增长与中国国内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关。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中国城市家庭的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人民币6,280.0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币19,109.0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8%。
同期,农村家庭的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人民币2,253.0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币5,919.0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1%。
下图载列2000年至2010年中国城市家庭的人均全年可支配
收入及农村家庭的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
3、消费开支增长强劲
随着民众收入不断增加,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消费开支亦强劲增长。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中国消费品的零售总额由2000年的人民币3.9万亿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币15.7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9%,而城市家庭的人均消费开支由2000年的人民币4,998.0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币13,391.6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4%。
下图载列2000年至2010年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城市家庭
人均消费开支的增幅。
(二)中国的传统中式茶叶市场
中国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5%,而2010年消费传统中式茶叶约1.1百万吨,相当于人均茶叶消费量为0.85千克。
尽管中
国的人均茶叶消费情况目前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但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认为,上文所述的宏观经济因素连同中国广泛推广的饮茶传统和文化将支持中国的茶叶行业于未来数年内获得增长。
下图说明2000年至2010年中国过往人均茶叶消费情况: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资料,中国品牌绿茶及乌龙茶为中国所消费茶产品最多的品种,分别占中国2010年茶叶消费总量的约66.5%及13.4%。
鉴于中国人均茶叶消费量有所增加,中国的茶叶零售市场于2000年至2010年间亦经历大幅增长。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资料,茶叶零售额由2000年的28,435.7百万元增加至2010年的人民币93,774.6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2.7%。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估计,中国零售茶叶市场于2011
年至201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致11.7%。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资料,中国于2010年亦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商,以总产量约1.45百万吨茶叶,占同年全世界茶叶产量的约33%。
1、非品牌传统中式茶叶市场概览
非品牌传统中式茶叶相对较低的价格已成为广大中国消费者能够负担的价格。
因此,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估计,非品牌传统中式茶叶分部仍占2010年中国整体茶叶行业的65.0%以上。
非品牌传统中式茶叶的零售额由2000年的人民币21,308.9百万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币60,954.6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1%。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估计,非品牌传统中式茶叶于2011年至201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10.4%,低于整体茶叶行业的增长率。
此外,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估计,由于消费者由购买非品牌传统中式茶叶转向购买品牌传统中式茶叶,非品牌传统中式茶叶的市场份额将由2010年的65.0%减少至2013年的
62.9%。
2、品牌传统中式茶叶市场概览
中国品牌传统中式茶叶的零售额由2000年的人民币7,126.8百万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币32,820.0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5%。
品牌传统中式茶叶分部的增长乃由于经济增长迅速以及中产阶级人口不断增长所致,因为更多数量的中国消费者正由非品牌传统中式茶叶转而“购买更高价”的品牌传统中式茶叶产品。
随着购买力不断提高和品牌意识不断增加,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家庭年收入介乎人民币60,000元至人民币500,000元之间)正成
为品牌传统中式茶叶的最大客户基础分部,因为该等消费者不仅考虑彼等零售消费决定的价格,并且认为品牌传统中式茶叶具有更高质量及更佳口味。
中国的城市消费者在进行零售购买时亦越来越注重便利性。
因此品牌传统中式茶叶产品的分销渠道如大型综合超市、茶庄及独立的小型茶铺正受到欢迎。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亦认为,中国不断老化的人口将有助于推动品牌茶产品的销售额,因为中产阶级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为年长的家庭成员购买有关产品。
富裕的消费者于节日期间及特殊场合赠送高档品牌消费品作为礼物的趋势日益流行,亦对品牌传统中式茶叶市场的增长作出贡献。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估计,中国的品牌传统中式茶叶市场于2011年至2013年间将按13.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加,零售总额截至2013年将达致人民币49,944.7百万元。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品牌茶产品的市场份额占茶产品全部市场的百分比将由2010年的35.0%增至2013年的37.1%。
下图说明中国品牌传统中式茶叶市场于所示期间的市场规模及按年比增长率。
3、品牌传统中式茶叶品种
(1)不发酵绿茶
不发酵绿茶为中国品牌传统中式茶叶市场的主要分类,占全部市场的约66.5%。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包装绿茶的零售额由2008年的人民币15,058.6百万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币21,815.5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4%。
鉴于绿茶在中国消费者中的过往喜好程度及所认同的健康益处,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估计,品牌绿茶的销售额于2011年至2013年间将按12.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加,销售额截至2013年将达致人民币32,329.2百万元。
下图说明中国品牌绿茶于所示期间的市场规模。
数据源: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由于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所提供的2008年之前的数据不准确,故2008年之前期间的统计数据无法获得。
(2)全发酵红茶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资料,品牌红茶的零售额由2008年的人民币1,049.6百万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币1,945.3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6.1%。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估计,品牌红茶产品的销售额于2011年至2013年间将按19.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加,总销售额截至2013年将达致人民币3,461.3百万元。
红茶(与绿茶及乌龙茶不同)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亦受到广泛消费,因此,中国的红茶生产商将其大部分产品分销海外。
下图说明中国品牌红茶于所示期间的市场规模。
数据源: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由于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所提供的2008年之前的数据不准确,故2008年之前期间的统计数据无法获得。
(3)后发酵普洱茶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资料,品牌普洱茶的零售额由2008年的人民币1,657.2百万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币2,500.0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8%。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估计,品牌普洱茶的销售额于2011年至2013年间将按17.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加,总销售额截至2013年将达致人民币4,140.6百万元。
于2006年至2007年,普洱茶在需求增加的情况下经历价格大幅增加以及于2010年由于中国天气情况出现供应短
缺。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预期,品牌普洱茶的价格将于未来保持相对稳定。
下图说明中国品牌普洱茶于所示期间的市场规模。
数据源: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由于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所提供的2008年之前的数据不准确,故2008年之前期间的统计数据无法获得。
(4)花茶
中国花茶的主要种类为茉莉花茶,以绿茶、红茶、乌龙茶或白茶与芳香可口的茉莉花混合而成。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估计,中国品牌花茶的零售额由2008年的人民币1,502.5百万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币1,931.7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3.4%。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预测,品牌花茶于2011年至201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5%,总销售额截至2013年将达致人民币2,364.0元。
下图说明中国品牌花茶于所示期间的市场规模。
数据源: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由于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所提供的2008年之前的数据不准确,故2008年之前期间的统计数据无法获得。
4、中国传统中式茶叶市场的竞争形势
拥有逾5,000家茶叶公司及零售商的中国零售茶叶市场过
去几年的竞争形势已愈演愈烈。
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认为,城市消费者的品牌传统中式茶叶人均消费量增加将成为未来年度推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以下饼图说明中国最大茶叶品牌于2008年至2010年的零售额分别所占市场份额。
(1)不发酵绿茶
中国的不发酵绿茶市场参差不齐,五大品牌于2010年占该分部市场份额的6.3%。
以下饼图说明中国不发酵绿茶的最大茶叶品牌于2008年至2010年的零售额分别所占市场份额。
(2)半发酵乌龙茶
中国的半发酵乌龙茶市场相对统一,五大品牌于2010年占该分部市场份额的47%。
以下饼图说明中国半发酵乌龙茶的最大茶叶品牌于2008年至2010年的零售额分别所占市场份额。
(3)全发酵红茶
中国的全发酵红茶市场参差不齐,五大品牌于2010年占该分部市场的31.7%。
以下饼图说明中国全发酵红茶的最大茶叶品牌于2008年至2010年的零售额分别所占市场份额。
(4)后发酵普洱茶
中国的普洱茶市场相对统一,五大品牌于2010年占该分部市场份额的67.8%。
以下饼图说明中国后发酵普洱茶的最大茶叶品牌于2008年至2010年的零售额分别所占市场份额。
(5)花茶
中国的花茶市场相当统一,五大品牌于2010年占该分部市场份额的87.9%。
以下饼图说明中国花茶的最大茶叶品牌于2008年至2010年的零售额分别所占市场份额。
下表所列乃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上述茶叶品牌拥有人的背景资料。
七彩云南-Kunming Colorful Yunnan Qingfengxiang Tea Co Ltd
该公司于2006年成立,从事普洱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及出售业务。
大益-大益茶业集团
该公司主要从事普洱茶生产、出售及出口业务。
东湖-Fuan Chenghu Tea Co Ltd
该公司为一家红茶公司,其向外国及海外地区出口其包装红茶产品。
八马-八马茶叶有限公司
该公司主要从事茶种植、生产、加工及出口业务。
凤牌-Yunnan Dianhong Group
该公司于1939年成立,为一家红茶公司。
凤山-安溪铁观音集团。
该公司前称福建铁观音茶厂,主要从事茶种植、生产、加工及出售业务。
更香-Gengxiang Tea Co Ltd
该公司于1997年成立,从事生产包装绿茶业务。
华翔苑-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一家于福建省安溪的乌龙茶生产商。
理想-泉州理想茶叶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一家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乌龙茶公司,从事乌龙茶种植、生产、出售及研发业务。
论道-Zhuyeqing Tea Company Co Ltd
该公司前称Zhuyeqing Tea Factory,从事绿茶种植、生产、研发、出售及出口业务。
绿健-Zhejiang Zhuji Lvjian Tea Co Ltd
该公司为一家于浙江省从事生产及出售包装绿茶业务的公司。
勐库-Yunnan Shuangjiang Mengku Tea Co Ltd
该公司前称Shuangjiang Tea Factory,从事普洱茶业务。
茗红-Fujian Tanyang Gongfu Group
该公司在中国从事红茶种植、生产、出售及出口业务。
猴王-Hunnan Monkey King Tea Co Ltd
该公司已成立50多年,从事生产、研发及出口茶产品业务。
新坦洋-Fujian New Tan Yang Tea Group
该公司为一家于1996年成立的红茶公司。
品品香-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位于福建省,从事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及研发茶产品。
泰云春-Fujian Taiyunchun Tea Co Ltd
该公司前称Wujiashan Tea Farm,为一家红茶公司,亦出口至外国及海外地区。
吴裕泰-北京吴裕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于1997年成立,从事茶产品生产、加工及出售业务。
下关沱茶-Yunnan Xiaguan Tuocha Group
该公司前称Yunnan Xiaguan tea factory,从事普洱茶业务。
Xiaoshi -Yichang Xiaoshi Tea (Group) Co Ltd
该公司前称Xichang Xiaoshi Tea Co Ltd,从事包装绿茶生产业务。
银鹭-Fujian Aofeng Mingrong Tea Co Ltd
该公司为一家位于福建省的花茶公司。
张一元-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前称张一元茶庄,该公司为一家位于北京的茶产品公司,其成立可追溯至1900年。
中茶-China Tea Group
该公司于1949年成立,从事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及出售业务。
(三)中国品牌茶具市场
根据中国的饮茶传统及文化,中国茶具亦为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品牌茶具的零售额由2000年的人民币97.8百万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币622.0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3%。
据估计,中国品牌茶具的零售额于2011年至201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期为14.1%。
下图列示中国品牌茶具于所示期间不断增长的市场规模。
附注:中国品牌茶具市场规模于2004年的增加乃受紫砂茶具和陶瓷茶具共同推动。
紫砂茶具及陶瓷茶具于2004年分别由宜兴地方政府及位于福建的茶具制造商所推广。
1、中国品牌茶具市场的竞争形势
中国品牌茶具市场相对统一。
中国五大茶具品牌(按零售额计)于2010年占61.3%的市场份额。
以下饼图说明中国最大茶具品牌于2010年的零售额分别所占市场份额。
下表所列乃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上述该等品牌拥有人的背景资料。
八马-八马茶叶有限公司(请参阅上文所述该品牌拥有人的详情)。
凤山-安溪铁观音集团(请参阅上文所述该品牌拥有人的详情)。
理想-泉州理想茶叶有限公司(请参阅上文所述该品牌拥有人的详情)。
吴裕泰(请参阅上文所述该品牌拥有人的详情)。
2、中国品牌茶食品市场
茶食品已成为中国的新兴行业。
中国品牌茶食品的零售额
已由2000年的人民币121.6 百万元增至2010年的人民币566.6百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6%。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资料,中国茶食品市场有三个分类:茶味饼干、茶味糖果及茶味果脯。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资料,茶味饼干占中国品牌茶味食品市场的约68.0%,为最大的分类。
然而,茶味糖果及茶味果脯正越来越多地被中国消费者所接纳,而该两个分类的市场份额预期于预测期间有所增加。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资料,估计品牌茶食品零售额于2011年至201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为28.0%。
下图说明中国品牌茶食品于所示期间不断增长的市场规模。
3、中国品牌茶食品市场的竞争形势
中国茶食品市场相对统一。
五大茶食品品牌占中国2010年品牌茶食品市场总体市场份额的74.5%。
以下饼图说明最大茶食品品牌于2010年的零售额分别所占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