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上)语文组合阅读训练(第6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七(上)语文组合阅读训练(第6周)【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月夜①
杜甫
今夜邮州月,闽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囊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帆,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道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部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
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
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
但当时版军势力已到部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
诗人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月夜》中“香雾云疑湿,清辉玉臂寒”展现的画面。
2.这两首诗都写了思乡之情,在手法和内容上有何不同?
3.下列句子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①与友期行②,期日中③。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④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⑤在不⑥?”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⑦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⑧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颖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②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③日中:正午时分。
④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⑤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⑥不:通“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⑦委:丢下,舍弃。
⑧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太丘舍.去( ) (2)门外戏.( )
(3)下车引.之( ) (4)元方入门不顾.( )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文中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文末“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
7.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现代文阅读】
病毒克星干扰素
①干扰素是一种新药。
刚开始还只是治治流感、肝炎、水痘之类的小毛病,现在对付许多肿瘤、癌症还有白血病都用上了干扰素,不但如此,由于它的越来越现代的生产方式,基因工程干扰素也已上市了。
②说起干扰素的发现,还要追溯到60多年前。
1935年,美国科学家用黄热病毒在猴子身上做试验,猴子竟然没有反应。
1937年,有人重复类似的实验,证实给经裂谷热病毒感染的猴子注射黄热病毒,猴子也没事。
反复的实验证据让科学家们想到,生物界的病毒也存在着奇妙的互相干扰现象。
③病毒之间的干扰作用和干扰素的发现,让科学家们很兴奋,也给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和启示。
因为人类的许多
..的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再好的抗生素也拿它们没辙,可是干扰素却是对付病毒的克星。
要是能把干扰素制成药品就好了,那么人类的许多疾病不就有了迎刃而解的治疗方法了吗?
④但是,要使干扰素成为药品,进入实际应用当中,必须有足够的量。
那么,如何获得大量的干扰素呢?人们首先想到,用病毒刺激老鼠,让它们产生干扰素,再提取出来供人使用,但是这种方法失败了。
原因是干扰素的活动场所很专一,老鼠体内产生的干扰素对人不管用。
所以最理想的办法是用人自身产生的干扰素。
⑤其实,我们生活的环境是被微生物包围着的,时时刻刻都要接触到许多微生物,其中病毒的侵染刺激也不少。
科学家猜测,人的血液细胞里本身就存在干扰素。
后来研究证明,这种猜测是有道理的,通过精密的血液分析,在人和许多动物的细胞中都找到了干扰素。
⑥人们最初想到的是,通过血液制取干扰素。
可是,干扰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太少了,用大量的血液才能制得微量的干扰素,产量低,自然价格也就十分昂贵。
治疗一个病人的费用高达几万美元,一般百姓只能望“药”兴叹,是名副其实的“贵族药”,干扰素无法得到普及、推广。
⑦既然蛋白质是干扰素的本质,那么把制造这种蛋白质的遗传基因找出来,转入大肠杆菌体内,让它们代劳进行大量生产,也许能行。
经过科学家的试验,1980年,终于实现了干扰素的批量生产,这是美国科学家的杰作,他们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生产干扰素的基因工程。
⑧如今,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国家有:美国、日本、法国、比利时、德国、英国以及中国等。
通过DNA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等方法,大量获取各种干扰素。
经过实验证明,这样制得的干扰素对乙型肝炎、狂犬病、呼吸道发炎、脑炎等多种传染病的病毒都有一定疗效,还能减缓癌细胞的生长。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有删改)8.简要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9.文中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0.文中第③段加点词语“许多”能否删除?为什么?
酿泉
苏沧桑
①冬至后小寒前的一个清晨,明强带着我从楚门镇出发进山谷,沿山路盘旋而上。
那个小小的酿酒坊,就窝在山坳一棵巨大的香樟树下。
②做酒人在木蒸桶底部摊上一块白纱布,倒入浸好的糥米,盖上竹斗笠,打开一大早就开烧的锅炉,蒸汽从木蒸桶下汹涌而上,将糥米“炊”熟,黏度恰到好处。
炊饭,拉开了山里村冬酿的序幕。
③酿酒坊的老师傅伊海说,要雪白的糯米,一粒坏米都不要。
④酿酒坊的总管灵江点点头,对,雪白的糯米,宁可贵点。
⑤泉水在一道斜坡下面,一眼泉亘古不断,冬酿用的就是这眼泉。
⑥伊海、灵江、全于等七个做酒汉子,在热气蒸腾里默默配合着,最大的七十岁,最小的四十九岁。
灵江将铁锹斜插进糥米饭里,用力抬起,翻倒进大木桶里。
铁锹收回,在一旁的小水桶里蜻蜓点水般地浸一下,以免糥米太黏,接着又插进糥米饭里。
如此反复,使的是巧劲,从六点到十一点,一刻不停。
全于用小水桶舀起泉水,淋在糥米饭上,要五桶半冷水,然后舀起温水再淋四遍。
他个子高,拎起水桶看着挺省力,但喧嚣的蒸汽声里,还是能听见他气喘吁吁。
⑦米好水好,还要手艺好。
最要紧的是拌曲。
⑧永青伸出粗壮的手臂,将酒母撒到糯米饭上,然后一把一把将糥米饭搂近自己,用手掌连同手腕不停翻炒、抖洒,将结团的饭团揉松。
接着,他将糥米饭从缸底沿着缸身搭好,用竹刷子刷平,湿漉漉的糥米饭服服帖帖。
然后,他在缸底掏出一个小碗大的窝,轻轻盖上稻草盖子。
⑨月亮挂在大樟树上,小屋通往酿酒坊的斜坡上,走来酿酒坊唯一的守夜人,六十九岁的伊海。
他走进酿酒坊,蹲下身子,将耳朵贴紧发酵缸,一个缸一个缸地听,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声音——醪液的发酵声,是那种“节节声”,像初春小雨打在树叶上,很细很急。
如果缸料厚了,温度高了,“节节声”便变得波涛汹涌,他就赶紧打开稻草盖子,耙几下,把气排出去。
发酵期间的搅拌冷却,俗称“开耙”,是整个酿酒工艺中的关键。
一共二十几个
缸,耙个把钟头,然后回小屋睡一会儿。
有时,醪液泛出酒缸,都来不及舀,他就得每一个钟头都爬起来照看。
等酒缸里“潜实”了,他的心才安稳,这时天也亮了。
⑩不做酒时,伊海种花。
他将一个个废酒坛叠在一起,下面拉个洞,满上土,从山里挖点野花,问农家讨点花技,或从家里找点花籽。
家里有一棵龙柏,是他从山里挖来的,种了十五年,一有空,他就修修剪剪,楚门镇来人想买,他不卖。
⑪若未完成发酵后,抽灌到巨型酿罐里。
三四十天后,先是变成豆青色,再变成琥珀色,变成金黄色则最好。
⑫一日清晨,一只装清酒的井,泛者微微寒光,蓬勃的香气穿透寒意沁人肺腑。
伊海捻着酒舀三米长的铁丝长柄,将酒舀伸进埋在地下的酒井里,这是一舀新酒。
⑬老张是这七个汉子的老板,但他却时常羡慕这帮老哥们,又恨他们哈事不着急。
老章现在做物流了,但放不下酿酒坊,有时会陪明强过来看看。
他俩联手把家乡山里村打造成了游客蜂拥而至的世外桃源。
山民们得了实惠,常常念叨他们。
老章想在镇上开个卖酒的店,把山村的好酒和好山水分享给更多的人。
⑭做酒的汉子们不关心卖酒的事,只管老老实实把酒做好。
⑮老章走上斜坡,踏过大樟树覆在地上的影子,听见了汉子们喧腾的笑声,正在老去的他们,快活得却像一群少年。
⑯老章想,日子不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注】①醪(láo):未滤出渣子的酒;浊酒。
11.结合本文内容,补全酿酒的工艺流程。
浸米→→入桶→→发酵(开耙)→→入井
1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请为第⑫段中加点词“蓬勃”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批注:
(2)结合本文③~⑥段,说说老章是一个怎样的人。
13.做酒的汉子们是如何“老老实实把酒做好”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和本文第①段,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娱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人认为,链接材料和本文第⑩段在各自的文章中无关紧要,都可以删除。
你不赞同
...这种观点,请分别陈述理由。
链接材料: __。
本文第①段: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