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事业单位面试指导:食品安全谣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青海事业单位面试指导:食品安全谣言2017年青海上半年事业单位笔试已经结束,笔试成绩已经公布。

根据历年考试情况,2017青海上半年事业单位考试面试公告预计将于7月初发布,本次青海省上半年事业单位共招录2130人,笔试结束后有5196人进入面试,青海省公务员面试预计于7月中旬展开,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面试的备考资料以及面试热点,青海省事业单位考试招考信息及备考指导。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2017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

【材料】
“紫菜是塑料做的”“顶花带刺的黄瓜有毒”“甲鱼是用避孕药喂大的”……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有关食品的谣言甚嚣尘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在2017中国食品辟谣论坛上,中国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平台正式上线,被寄予了破解食品谣言满天飞现状的厚望。

【解析】
信息爆炸造成认知鸿沟,与制造谣言相比,分辨谣言往往需要公众具备很多科学常识和社会知识。

这些谣言利用公众对自身健康安全特别关注的心理,使得一些人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

新媒体快速发展,使得造谣生事的门槛相对变低,辟谣破谣的成本则随之抬升。

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通过造谣打击竞争对手,一些自媒体为了点击量、阅读数甘愿铤而走险、颠倒黑白,挑动公众脆弱的食品安全神经。

食品安全谣言其负面杀伤力不容小觑。

一个谣言可能威胁一个行业的生存,一个谣言可能阻碍一个产业的发展。

层出不穷的各类食品安全谣言,不仅给相关行业造成经济损失,其危害还在于干扰了食品安全的正常监管工作,打击了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埋下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

首先,要秉持揪住不放、顺藤摸瓜、查出元凶、严惩不贷的零容忍态度,让谣言的始作俑者付出经济、精神和信用的巨大代价,真正产生击其七寸、敲其痛点的震慑与遏制效用。

其次,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科普,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常识,提升民众对食品安全信息的独立判断能力。

最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提升监管水平,确保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赢得公信。

只有人们对食品安全不恐慌,才不会轻易相信食品安全谣言。

青海中公教育特别推荐最新青海公职考情资讯,分享近期青海省各类招聘考试信息汇总,预祝广大考生在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