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展食品工业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促进濮阳食品工业开展,依托工业反哺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我市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开展,依据国家、省和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熟悉加快开展食品工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食品工业是我市最具开展潜力和优势的工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开展至关重要。
食品工业是以农副产品为要紧原料的加工业,是农业的延伸,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
大力开展食品工业,对实施“以工兴市〞战略,解决“三农〞咨询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食品工业是我市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定选择。
近年来,我市食品工业开展迅猛,已成为我市重点开展的八大优势产业之一,在经济社会开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占八大支柱产业的比重为16%;实现销售收进亿元,利税亿元,增速居各行业之首。
做大做强食品工业能够有效地为农产品转化翻开通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开展,带动农业增长和农
民增收,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地点财政收进,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开展空间,促进全民创业,扩大城乡就业。
因此,加快开展食品工业,尽快把我市农畜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产业根底较好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经济社会开展的当务之急和迫切之需。
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开展食品工业作为调整我市产业、产品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开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予以高度重视,本着“择优扶持、积极开展〞的原那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我市食品工业开展步伐。
二、我市开展食品工业的指导思想、开展目标和全然原那么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开展瞧为统领,坚持“以工兴市〞战略,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支撑、产业升级为重点,优化开展环境,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企业、优势产品,科学,合理布局,提高食品工业产业集中度与凝聚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促进食品工业结构升级,壮大优势企业,鼓舞产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开展精深加工,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促进全市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开展。
〔三〕开展目标。
到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进到达300亿元,工业增加值到达80亿元,利税总额到达50亿元,在全省的位次上升到前十位。
销售收进超过5亿元
的企业到达10家,力争3-5家企业销售收进到达10亿元。
到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进到达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到达120亿元,利税总额到达75亿元。
争取3-5家企业创中国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和河南名牌的企业要逐年增加。
〔四〕全然原那么。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那么,完善社会化效劳体系。
坚持突出生态优势和地点特色原那么,择优开展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知名品牌。
坚持产业化经营原那么,扶持开展龙头企业和各种产业协会及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扩展国内外市场,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形式建立基地和扩大生产规模。
坚持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开展原那么,鼓舞食品企业向产业集中区聚拢,增强产业聚合效应。
三、我市食品工业的开展重点
重点开展粮食加工、肉及肉制品、果蔬、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乳及乳制品、糖果、白酒等八大产业,以工业园区和南乐、清丰、濮阳等食品工业强县为要紧依托,把食品工业培育成我市经济开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五〕粮食加工业。
重点抓好稻谷、小麦、大豆和薯类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兼顾杂粮开发。
小麦、稻谷加工接着以生产高质量、方便化主食食品为主,重点开展专用面粉、营养强化面粉、专用米、营养强化米、方便米面制品等,推进传统主食品生产工
业化;大豆加工重点开展大豆不离蛋白、大豆功能性蛋白、大豆组织蛋白和其他高附加值产品;薯类加工重点开展淀粉、全粉、变性淀粉、薯条〔片〕和方便湿粉等产品。
加大粮食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提高糠麸、胚芽、稻壳、豆渣、薯渣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水平。
以台前县、清丰县、华龙区等区域为开展重点,依托向荣面业、三星面粉、伍钰泉面业、中粮面业等龙头企业,大力开展专用粉、各类干湿面、方便食品、饼干、烘焙食品等,形成优质小麦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在濮阳县、范县等稻谷生产区,依托家家宜米业、天灌米业等龙头企业,带动周边种植业和局部中小企业开展,形成稻米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六〕肉及肉制品加工业。
加强畜禽养殖基地和产业带建设,提高工业化屠宰集中度,重点增加牛、羊、鸡、鸭等畜禽加工产品的生产规模,大力开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熟肉制品等三大类主导产品,形成规模大、加工精、品牌多的肉制品生产基地。
在濮阳县以全力食业、和兴食品为龙头,以柳屯为中心,向周边拓展,做大禽类养殖-屠宰加工-禽制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并积极扶持该县沿黄地区种羊养殖及精深加工工程;在南乐县开展壮大肉牛养殖、牛肉产品加工,并以五得利食品、华信食品、福浩食品等龙头企业的开展,带动当地的禽类养殖。
促使两个区域成为两大畜禽加工产业群。
〔七〕果蔬加工业。
创新流通方式,提高果蔬产品精深加工
能力。
加快地点名优果蔬、加工专用菜、食用菌等原料基地建设,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果品加工重点开展浓缩果汁、果汁饮料、水果罐头、果酒等;蔬菜加工重点开展脱水蔬菜、食用菌、蔬菜罐头、切割菜等。
利用清丰县、南乐县的果蔬资源优势,支持七点半食品、恒立佳泰农业、先锋实业等骨干企业加快规模扩张,尽快形成两大果蔬加工产业群。
〔八〕食用植物油加工业。
发扬我市现有油料资源优势,重点开展精制油、专用油、大豆蛋白和大豆异黄酮、皂甙等精深加工产品。
在濮阳县重点支持训达油脂、青濮油脂2家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逐步形成以八公桥镇为中心的食用植物油加工产业集群;在南乐县重点扶持英奇植物油开展,逐步形成以元村工贸区为中心的食用植物油加工产业集群。
〔九〕食品添加剂制造业。
重点开展变性淀粉、淀粉糖、糖醇、乳酸等深加工产品,形成规模优势,成为新的优势产品。
在南乐县以L-乳酸、木糖醇等建设工程为支撑,形成食品添加剂产业集群。
〔十〕乳及乳制品业。
重点开展纯奶、酸奶、配方奶、奶饮料等主导产品。
扶持清凌乳品、雪牛乳业扩大奶牛养殖基地和乳制品生产规模,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奶牛养殖业,延伸乳及乳制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并加强与国内知名品牌的联合,提升乳制品
开展水平。
〔十一〕糖果制造业。
在濮阳县以海通乡为中心,以隆祥饴糖为龙头,带动糖果企业快速开展,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整合,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集聚开展,形成糖果制品产业集群。
〔十二〕白酒制造业。
重点开展优质中、高档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酒,开发天然保健酒。
在南乐县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整合该县白酒行业,在坚持传统酿造工艺的根底上,着力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使该区域逐渐形成具有规模的白酒制造产业集群。
四、促进食品工业开展的要紧措施
〔十三〕实施工程带动,搞好工程引进。
加强食品工业产业链的研究,搞好大型产业工程的储躲,实施工程组团,促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对产业带动性强的大工程、好工程落地。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工程谋划、包装和推介,充分利用贸易洽谈会、博览会、交流会等平台,广泛开展合作,着力引进工程。
中心、省对我市农业专项扶持资金要适当向重点食品工业工程倾歪,加快食品企业开展。
〔十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引导中小企业集聚。
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扬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
引导龙头企业采纳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生产工艺,开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
鼓舞支持现有龙头企业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每个产业都要培育出省级龙头企业,并向国家级龙头企业开展。
对列进市食品工业开展的重点食品企业,比照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十五〕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确保食品工业开展的原料需求。
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是食品加工业的根底环节。
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必须与龙头企业建设紧密结合,实行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特色化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
大力支持食品工业企业与农民合作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食品工业优质专用原料的有效需求。
〔十六〕健全食品平安保障体系。
推进食品标准化认证和质量平安体系建设。
加强食品平安追溯体系建设,要紧农产品、畜产品逐步建立从种植、养殖到消费全过程的生产、经营标准体系;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从采购、生产经营到包装、运输、贮存的全过程标准体系;食品物流企业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平安物流标准体系。
支持食品企业尽快通过IS09001质量认证体系、良好生产标准(GMP)、危害分析及要害操纵点(HACCP)、全面质量治理(TQM)等认证,实现生产全过程质量操纵。
积极开展无污染、平安优质的无公害食品,严禁使用有害添加剂。
支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
食品,对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识认证的重点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加强食品平安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平安意识。
〔十七〕建立现代食品物流营销网络。
建立现代市场营销网络和物流中心,对推动全市食品工业开展、实现食品平安营养要求至关重要。
鼓舞企业建立现代市场营销网络和标准化的物流中心,推广代理制和连锁分销制方式,支持企业设立总代理、直销店,以营销打品牌,以品牌促营销。
加快建立现代食品物流配送体系,鼓舞食品生产企业应用现代物流治理技术,改造企业内部流程,实行物流外包。
利用信息化技术和需求链治理技术,推动食品电子商务开展,推进跨区域采购、营销和售后效劳,落低交易本钞票。
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物流通道,建立符合我市农村市场特点的食品营销和配送效劳体系。
〔十八〕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大力推广食品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以及适用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原料,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
引导食品工业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技术人才合作,鼓舞支持食品企业通过托付开发和联合开发、共建研发机构,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开发能够推动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开展的核心技术,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食品工业科研机构要着重研究食品工业开展与农业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以及综合利用等课题,对行业开展有重大意义的科研课题,优先列进全市重点科技攻关方案。
支持食品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循环经济,提升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
加强食品工业科技人才培养,积极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依据企业实际需要,开展就业培训和岗位培训。
〔十九〕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区域品牌。
将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重点开展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家、省知名品牌,提高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根底,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
加大对优势企业、优势产品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做大企业,以品牌占据市场,以品牌提高竞争力。
挖掘我市优秀传统食品商标,培育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推动传统食品工业化生产。
对荣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著名商标〞、“河南名牌产品〞、“河南省著名商标〞称号的食品企业,按照?濮阳市推进名牌战略工作奖励方法?〔濮政〔2007〕4号〕的进行奖励。
〔二十〕建设适度规模的食品工业集聚区〔园区〕。
食品工业集聚区〔园区〕是实现产业空间聚拢,向集群开展的重要环节。
各县〔区〕应从当地食品工业和优势资源的实际情况动身,按照土地集约、产业关联的要求,科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改善交通、电力、给排水、污染治理等根底设施水平,加快食品工业集聚区〔园区〕建设。
统筹食品工业集聚区〔园区〕,引导
食品企业相对集中,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外来投资、新建企业、城区企业退城进园;坚持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引导配套产业围绕食品产业集聚,打造既能形成整体优势,又能发扬个体潜能的新型产业组织。
通过食品工业集聚区〔园区〕的建设,形成食品产业适度集中,企业间充分竞争,龙头企业主导,与中小企业协调开展的格局。
以市工业园区建设为契机,科学,合理布局,在园区内设立以食品制造业为主,加工业为辅的配套完整、特色明显的食品工业集聚区,引导食品企业和新上食品工程向集聚区集中,支持工业园区开展。
〔二十一〕扶持和开展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
加强市食品工业协会、各产业专业协会〔商会、专业委员会等〕、专业技术效劳等中介组织建设。
完善市食品工业协会和其他与食品工业相关的行业组织、中介组织的效劳职能,加强行业治理,充分发扬信息统计、行业、行业自律、技术咨询、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和社会化效劳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防范和化解行业的不正当竞争,促进食品行业快速而有序开展。
〔二十二〕加大财政税收扶持力度。
建立食品工业专项资金。
从2021年起,由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资金300万元,作为食品工业开展专项资金,要紧用于制定、扶持食品工业重大工程建设、市场开拓、品牌培育、产品结构调整、企业之间重组并购、企业贷款贴息、企业治理等人员培训等。
企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
整、农业产业化、县域经济开展、市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开展、中小企业贷款贴息、科技创新及科研成果转化等市级支持经济开展专项资金要适当向食品工业倾歪,扶持我市食品工业加快开展。
税务部门要按照国家,落实相关税收政策。
〔二十三〕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各商业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食品工业的扶持。
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食品骨干企业和优势工程金融机构要提供融资支持,关怀企业做大做强。
关于龙头企业、重点企业,金融部门在授信规模、审贷、放贷上要给予支持,担保公司要加强担保效劳,优先安排贷款担保。
对食品企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所需流淌资金,有关银行应积极予以支持。
〔二十四〕加大用地政策支持。
各级国土资源治理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和方案时,要对在集群内的食品企业用地进行统筹考虑、合理安排,用地指标要优先向食品工业产业集群倾歪。
关于食品工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所需用地,要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各项费用按最低标准执行。
对占用土地进行永久性设施建设的,按非农建设用地的有关办理审批手续;进行非永久性设施建设,且对耕作层不造成破坏的和对以畜禽加工为主的重点食品加工企业,其新需不进行非农建设的畜禽养殖用地,视同农业生产用地,按?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办理。
支持食品企业租赁农民土地建设农产品原料基地,依据其带动能力和基地规模,
市、县〔区〕两级财政部门可给予适当补助。
五、切实加强对我市食品工业开展的领导
〔二十五〕高度重视食品工业的开展,将其放到优先开展的战略位置。
开展食品工业是我市在解决“三农〞咨询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工业反哺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
各县〔区〕政府要把加快食品工业开展作为促进经济开展的重点来抓,列进重要议事日程。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开展的决定?、?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意见?、?市政府关于鼓舞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开展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关于加快开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意见?、?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效劳企业工作的假设干措施?、?国家开展改革委、国家环境保卫总局关于落低畜牧业生产建设工程环评咨询收费加强环评治理促进畜牧业开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制造良好的开展环境,引导食品工业科学开展。
〔二十六〕建立奖惩机制。
对在开展食品工业过程中做出突出奉献的集体和个人,各级政府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十七〕建立食品工业开展协调促进机制。
今后,全市食品工业的开展由市政府分管领导负总责,重点抓。
市食品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促进食品工业开展政策的研究,要针对食品工
业的各要紧门类和开展特点,逐个及时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和地点,加快形成门类齐全的地点产业政策、体系,优化行业开展环境,依法促进食品工业加快开展。
同时,还要充分做好食品工业开展的、组织、效劳和协调工作。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畜牧局、市企业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充分发扬各自的职能作用,共同促进食品工业开展。
各县〔区〕也要明确领导责任,明确部门责任,形成强有力的食品工业推进机制。
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熟悉,加快形成合力,充分利用推进机制,及时解决食品工业在产业开展中碰到的重大咨询题,并按照食品工业开展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促进食品工业早日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开展做出更大奉献。
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经委关于<进一步开展食品工业的意见>?〔濮政办〔1993〕4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