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考3年模拟课标I卷B版高考地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大气环流与气候(教师用书)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1第二节大气环流与气候
对应学生用书起始页码P52
考点一大气环流
1.气压带、风带
(1)分布位置
(2)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分布和冬季风
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5 年高考 3 年模拟 B 版(教师用书)
(2)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分布和夏季风
7 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温馨提示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

东亚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其形成的季风环流也最典型。

东亚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

东亚季风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其中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南亚季风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其中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

考点二 气温与降水
1.气温
(1)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相反;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地
续表
2.降水
(1)降水类型:主要有对流雨( 赤道地区与中纬度夏季午
后),锋面雨(温带地区多见)、地形雨、气旋(台风)雨。

(2)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3)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主要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如修建水库、植树造林等)。

温馨提示 冬季风也会带来降水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一般为寒冷干燥,但当经过暖湿的水面时,再遇到地形阻挡,同样会形成降水。

例如,冬季日本海沿岸降水丰沛,就是受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天山和云贵高原北侧的降水,也与冬季风有关。

(4)年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宏观看趋势
①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 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②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一般来说,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③降水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迎风坡上随高度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分布规律。

在背风坡,随着高度的降低,降水呈现由多到少的分布规律。

如山地两侧降水量比较图分析:
温馨提示 某地降水量的大小判读方法:由 B 处作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竖轴)的直线与年降水量曲线的交点,再作垂直于竖轴(或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与竖轴的交点,读出竖轴的数值
即为 B 点降水量。

微观看特殊
①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3
②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

③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

考点三气候及其变化
1.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关系
1.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气候形成因子一般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方面分析。

具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2.世界部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征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该种气候具有终年气温和降水特点相对单一、季节变化小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3.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成因
(1)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又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的形成,从而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2)东非高原赤道地区:热带草原气候。

(原因: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难形成对流雨)
(3)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原因: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的深入,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4)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索马里半岛东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其分布接近赤道。

(原因:寒流的影响)
2.几种气候类型的辨别
(1)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
说明①如果该地位于南半球,则必然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在南半球没有分布。

②年降水量不同: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更多、更集中,全年降水1500—2000mm;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较少,全年降水750—1000mm。

③降水变化趋势不同:热带草原气候从干季到湿季降水呈阶梯渐变的趋势,而且某些月份会滴水不降;而热带季风气候从旱季到雨季是突变现象。

④雨季降水量不同:热带季风气候至少3个月的月降水量超过200mm,而且降水最多的月份超过600mm;而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超过200mm的月份不到3个。

(2)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两者的相同点是:最冷月均温都大于0℃;干湿季不很明显。

不同点是:①年降水量,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间,属年雨型;而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一般大于1000毫米,属夏雨型;②最热月均温,温带海洋性气候小于20℃,亚热带季风气候则大于25℃;③最热气温月份(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8月,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7月。

(3)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两者的相同点是:降水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热月均温都在20℃—30℃之间。

不同点是:地中海气候为冬雨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两月,年降水量在400—800mm(但日本等地降水偏多);地中海气候最冷月均温大于0℃,而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均温小于0℃。

(4)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在于:在降水量柱状图上,两种气候的降水量分布是一致的。

不同点在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的气温曲线呈波谷状分布,即7月份是最低气温,雨热不同期;而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呈波峰状分布,雨热同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