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矿产资源现状及形势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矿产资源现状及形势分析
谢锋斌
【摘要】As a populous country ,India's rise will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 global pattern of mineral resources .This paper systemically analyzed the resource situation in India ,and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a's mineral resources ;combined with Indi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 ,the paper also make judgments for the mineral resource demand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next 20 years India's mineral resource demand will grow rapidly ,and is likely to become the largest resource-consumption country in the world .However ,the shortage of the major minerals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the global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will be even more severe .In addition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coexist in the field of mineral resource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作为人口大国,印度的崛起将对全球的矿产资源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论文系统梳理了印度资源状况,总结了印度矿产资源特征;结合印度经济发展规划,对未来矿产资源需求做出判断,指出未来20年印度的矿产资源需求量将飞速增长,极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需求国,大宗矿产资源短缺日益突出,届时全球资源供需格局更加严峻,对中国未来资源获取提出更多挑战;另外,中印两国在矿产资源领域合作、竞争并存。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
【年(卷),期】2013(000)008
【总页数】4页(P14-17)
【关键词】印度;矿产资源;资源格局
【作者】谢锋斌
【作者单位】中国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北京1007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16.1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因此,未来世界矿产品格局很大程度上受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开始进入快速工业化时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飞速增长,仅仅几年时间就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需求国。

随着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依然保持在高位但增速明显放缓。

同样,作为第二人口大国的印度,自20世纪末起经济增长显著;进入新世纪以来更是获得飞速发展,经济增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以上,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1 印度的资源概况
印度煤炭、铝土矿、钛铁矿、金红石等资源较丰富,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极度匮乏,多种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如印度铬铁矿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三位;煤炭、重晶石、铁矿石和铝土矿等产量均居全球前五位;全球12%的钍矿和60%的云母是由印度生产的。

然而,由于国内产量巨大,铬铁矿、锌、铅等许多资源的储产比较低(表1)。

1.1 能源
据BP资料,2011年,印度煤炭储量606亿t,其中,烟煤和无烟煤储量561亿t,占92.6%,而次烟煤和褐煤储量为45亿t,仅占7.4%。

从全球上看,印度的
煤炭储量占全球总量的7%,居世界第四位;属于煤炭资源大国。

此外,印度石油储量为1.2亿t,天然气为1.5亿m3,均不足全球总量的1%。

油气资源极度匮乏。

总体上来看,印度的能源并不充裕。

表1 2010年印度主要能源与金属矿产的储量矿种储量占全球比例/%排名储产比
煤炭/亿t60675106石油/亿t120.7/30天然气/万亿m31.50.8/28.5铁/亿
t704727锰/万t56009551铬铁矿/万t661312311.5铝土矿/亿t93.2650铅/万t2603.3727锌/万t11004.4714.5钛铁矿/万t8500133202金红石/万
t740183370数据来源:BP、USGS、世界金属统计。

印度的煤炭主要形成于晚石炭世-侏罗纪和第三纪。

其中,晚石炭世-侏罗纪的煤炭占了国内总量的98%,后者仅占2%。

从煤田的分布来看,主要分布于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中央邦、奥里萨邦、安得拉邦北部以及马哈拉斯特拉邦。

印度的油气资源较少,主要分布于阿萨姆邦、古吉拉特邦以及西部沿海区域,还有更多区域有待勘查。

此外,孟加拉湾、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安得拉邦也是重要的油气远景区,但有待于详细地勘查。

印度的核能主要包括铀、钍、镭等。

印度的铀矿主要是脉状矿,其次是砂岩矿和层控矿[1],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喜马拉雅山麓。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开发钍资源的国
家之一,印度境内的钍资源也非常丰富,世界上最大的独居石矿就位于印度的喀拉拉邦,此外,安得拉邦也含有部分钍资源。

1.2 黑色金属
印度的铁矿石大致可分为赤铁矿、磁铁矿和褐铁矿共三类,其中前两者储量较大,褐铁矿储量较少且铁含量低,因此开发较少[2]。

印度的铁矿石资源较丰富的邦主
要有:奥里萨邦、中央邦、卡纳塔克邦和果阿邦,合计占全国铁矿石总储量的96%。

印度境内锰矿储量较大的邦有:奥里萨邦、中央邦、马哈拉斯特拉邦、卡纳塔克邦
和安得拉邦等。

其中奥里萨邦占全国锰储量的12%。

印度的铬铁矿储量为4400万t,占全球铬铁矿总储量的12%,居世界第三位,是全球铬铁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铬铁矿矿山之一的Sukinda-Nausashi矿山则位于印度的奥里萨邦,总储量高达1140万t。

1.3 有色金属
总体而言,除铝土矿外,印度的有色金属均较匮乏。

据印度矿业部统计,2010年印度铜储量为438万t,仅占全球铜储量的0.7%,
属于极度紧缺的矿产。

印度的铜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和东北部的比哈尔邦。

印度的铝土矿资源非常丰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资料,2011年印度铝土矿储量为9亿t,居世界第6位。

铝土矿在印度分布广泛,全国共有三个大的铝土矿成矿区,均为红土型矿床。

印度的铅和锌资源非常贫乏,据印度矿产部资料,2010年印度的铅储量为259万t,锌储量为1109万t,分别占全球铅和锌总储量的3.3%和4.4%。

按当前的产
量计算,印度铅和锌的储产比分别为27年和14.5年,难以维持未来印度的资源
需求。

1.4 印度矿产资源特征
总体而言,印度的资源状况并不乐观。

结合上述分析,印度矿产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1) 印度的矿产资源种类不齐全。

相对于中国具有158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
印度仅有89种。

2) 重要矿产资源短缺。

印度境内较为丰富的矿产主要有煤炭、铁矿石、铬铁矿、
铝土矿、云母、石膏等[3],但石油、天然气、铜、铅、锌、金等矿产资源严重匮
乏[4],尤其石油和天然气的短缺将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短板。

3) 资源品质较差。

印度的煤炭、铁矿石等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由于矿石品位低、
杂质成分较高,很难进行有效开采。

如印度煤炭资源虽然丰富,但灰分含量过高导致其热效率太低。

4) 印度人均资源拥有量和消费量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这一点与中国的矿产资源情况类似,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而导致人均资源拥有量非常低。

5) 勘察程度低,采矿技术薄弱。

印度对自然资源的勘察和开发程度较低,国内的许多地方尚未进行勘察。

采矿技术的落后也导致了采矿成本偏高。

2 印度未来的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一个国家矿产资源的消费状况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关联,因此,对一个国家未来矿产资源形势的预判离不开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矿产资源消费的现状的分析。

2.1 矿产资源需求的“S”形规律
人均矿产资源消费与人均GDP发展水平具有“S”形规律,“S”形曲线有三个重要的点,即起飞点、转折点和零增长点[5]。

一般说来,矿产资源人均消费的起飞点普遍位于人均GDP为3000美元左右,此时各种矿产品需求量开始快速增长;转折点则随矿产资源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基本上位于人均GDP为6000~12000美元的区间内;而不同矿产资源消费的零增长点差异更大[6]。

2.2 印度未来的资源需求趋势判断
2.2.1 经济发展预测
从近几十年印度的经济数据来看,国内经济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按照印度政府的规划,未来20年内经济将快速发展。

假设2010~2020年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始终维持在8%以上,大约2020年前后,印度将进入工业化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极有可能超过9%。

2010年印度的人口为1.18亿人(据GGDC资料),如按年均人口增长率为1.3%估算,2030年印度的人口将超过15亿人[7-9]。

2.2.2 印度资源需求现状分析
印度能源和主要金属矿产的消费快速增长。

2010年天然气、精炼铜和粗钢分别消费519亿m3、55.8万t和6600万t,较2009年分别增长了25%、8.1%和
7.4%。

然而,印度的资源消费量虽然在全球排名较前且增长迅速,但与当前的第
一大资源消费国中国相比,消费量尚有一定的差距(表2),大致相当于中国20世
纪90年代初的消费水平。

表2 2010年印度主要矿产资源消费现状矿种印度消费量增长率/%排名世界占比/%中国消费量煤炭/亿t原煤5.16.537.531.8石油/亿
t1.493.453.98.43天然气/亿m3519251326466粗钢/万
t66007.444.86精炼铜/万t55.88.167.8714原铝/万
t1301.653.71241精炼锌/万t56.686.534.5530数据来源:BP、世界钢
铁协会、世界金属统计。

2.2.3 未来矿产资源需求趋势判断
2011年印度的人均GDP为3570美元,按照人均矿产资源与人均GDP的“S”
形规律[5-6],印度刚刚超过资源消费的起飞点(图1)。

据印度政府规划,印度的人均GDP将在2025~2027年左右到达10000美元[7,9],在2030年将达到13300美元。

据此可以推断,未来20年内印度的矿产资源需求量将飞速增长,到2030年左右才开始出现放缓。

随着工业化发展,中国在短短几年内,一跃成为全球各种主要矿产的最大消费国。

印度作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人口大国,其工业化发展带动矿产资源消费的增长必然也将对世界矿产资源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图1 “S”形曲线及印度目前所在位置
3 印度崛起对全球资源格局影响
印度即将面临的快速工业化阶段必然会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然而通过上文的分析
可以看出,印度是一个资源匮乏的人口大国,自身必然难以满足未来快速发展的经济带动的矿产资源消费量的大量增长。

因此,印度的崛起必将会对世界资源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

3.1 未来印度对全球资源格局影响
3.1.1 印度极有可能成为最大资源需求国
据GGDC统计,2011年印度的人均GDP是3570美元,刚刚经过“S”形曲线
的起飞点,说明印度即将进入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国内矿产品的需求量增长迅速。

类比中国,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2500~3000美元,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工业
化时期,2000~2010年间中国煤炭、铁、铜、铝消费量分别增长了2.5倍、4.3倍、4.0倍和4.6倍。

巨大的消费需求带动了我国矿产品进口量的激增和对外依存度的增高,带动了全球矿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同样,根据印度当前的经济指标判定,印度已经超过资源需求“S”形曲线的起飞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很有可能沿中国的资源消费轨迹,高速增长。

随着中国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陆续达到峰值,未来“全球第一大资源消费国”的地位将被印度取代。

3.1.2 大宗矿产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虽然印度铁矿石、煤炭等资源居世界前列,但总体而言,国内资源并不富足,尤其石油、天然气、铜、铅锌等大宗矿产严重短缺,将来极有可能成为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从近几年的政策来看,印度政府虽然积极地扩大主要矿产资源勘查、生产投入,但受国内勘查条件的有限及勘查设施落后的影响,导致国内资源的供应显然不能满足资源需求的增长。

因此,寻求矿产资源的全球配置是印度保障资源供应的必然选择。

3.1.3 未来全球资源供需格局更加严峻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消费国,中国需求带动了全球矿业的发展。

随着
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工业化发展进程,未来10年是集中完成工业化的关键时期,据有关研究结论,2025年中国大宗矿产铜、铝等都将陆续达到需求顶点[2],但将长期保持在高位。

同一时期,印度进入矿产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时期,
届时全球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中国矿产资源安全问题更为严峻。

3.2 印度崛起对中国的影响
印度的基本国情与中国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全球的人口大国;人均资源拥有量低;都位于亚洲面南部,海外资源的来源渠道相近等。

印度的发展对于中国而言,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3.2.1 机遇:中印两国具备良好的资源合作基础
为迎接印度即将到来的快速工业化时期,积极谋求长期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成为印度政府的主要任务,而中国作为印度地缘政治关系的重要国家,是印度实施和平外交政策的关键。

和平的外交环境对中、印两国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其次,当前为数不多的西方跨国矿业公司垄断全球资源和市场,并常常与地缘政治相结合,全球资源获取更加复杂。

印度和中国将是未来几十年内全球两大资源消费大国。

因此,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之间有必要建立一种的合作关系,共同增强矿产资源的需求方在国际资源市场上的话语权,使得两国能在国际资源市场上共同受益。

第三,近年来中国已经开始实行“走出去”的资源战略,经过经验积累,中国对全球矿产资源格局的认识更加充分,对海外资源的掌控能力也大大加强;而印度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以及经验相对不足,双方可以就境外资源获取、利用等方面加强交流。

3.2.2 挑战:中印在资源方面的竞争无法避免
中印两国区域位置接近,资源获取渠道类似,矿产资源形势相近,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印两国在全球矿产资源方面的竞争不可避免,尤其在能源获取方面(两国均是油
气需求大但本国资源匮乏国家)。

据国际能源署对未来全球能源局势的预测,2030
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为74%,而印度更是高达91%,并且两国均有60%以上的石油从中东地区进口。

然而,有资料显示,至2020年,海湾地区可向中印提供的石油将无法同时满足两国需求[9],届时两国将处于竞争地位。

4 结语
中国快速工业化进程,带动了全球矿产资源格局的改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印度的资源需求将进入快速上升阶段,未来印度将成为全球矿产资源需求第一大国,受本国资源禀赋限制,全球资源配置成为印度的必然选择,届时将引发全球矿产资源格局新一轮的变动,使中国等矿产资源消费大国的资源获取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

中国和印度在资源方面需要切实合作,但也是先天的竞争关系,中国应未雨绸缪,对未来可能面对的中印资源竞争提前进行战略部署。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王安建,王高尚,陈其慎,等.能源与国家经济发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
[2]王安建,王高尚.矿产资源与国家经济发展[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3]关涛,张志宇.印度的矿业[J].世界有色金属,2006(6):42-43.
[4]何金祥.近五年印度主要金属矿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态势[J].中国金属通报,2009(45): 36-37.
[5]王安建,王高尚,陈其慎,等.矿产资源需求理论与模型预测[J].地球学报,2010,31(2):137-147.
[6]陈其慎,王高尚,王安建.铜、铝需求“S”形规律的三个转变点剖析[J].地球学报2010,31(10):659-665.
[7]Government of India,Eleventh Five Year Plan (2007~2012)[R].2012.
[8]Government of India.Economic Survey 2010~2011[R].2012.
[9]杜雪明.印度矿产资源供需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