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范传东老师)发言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试卷特点:
〔1〕注重考查学生对物理根本概念,根本规律的理解和 掌握。
3、小明在研究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现象时,进行了一
系列的实验。如图1所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表示的 温度/0C
是( )
A.晶体的凝固过程 C.晶体的熔化过程
B.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0
图1 时间/min
晶体的熔化特点,读图能力的考察 〔答案:C〕
过观察灯泡的亮暗或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实验中,两
次电流表指针均有偏转,但第二次的示数小于第一次的示数,说明第二次
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阻值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2分)
(3)利用表格中提供的不同规格电阻丝还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可能与
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2分)
20分
20%
计算题
2小题
12分
12%
综合题
2小题
12分
12%
合计27题 满分为100分
本学期期末考:题型相对稳定,题量和分值分布略 有变化
2、考点分布:
章节 第六章、物质形态及
工程
其变化
第七章、简单电路
第八章、力和机械
第九章、运动和力
题号
2、3、6、11、12(2) 7、9、14、22、23、 1、5、12(1)、13、 4、8、10、15、24、
自行车中蕴含的摩擦力知识,综合应用知识能力考查
〔三〕对教学的启示:
〔1〕重视根底知识,加强物理根本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教学
〔2〕突出实验的地位与作用,加强实验教学,挖掘实验蕴 含的物理思想和方法,真正让学生经历实验过程。
〔3〕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理论 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日常物理问题的 能力。
评分标准
〔1〕〔4分〕水的沸腾图像如右图4所示。 〔描点正确2分,连线正确2分。不要刻意
要求所画曲线平滑,能大致看出规律即可〕 〔2〕〔1分〕99 〔3〕〔2分〕特点:
① 沸腾前吸热,随加热时间增加,温度不断上升; ② 沸腾时吸热,时间增加,温度保持不变;
再如:沸点为99℃,沸点低于100℃;沸腾前温度 上升先快后慢等。〔上述特点答对一个给1分,共2分,各 点只要答对意思即可
4、猴子能够轻松地倒挂在树枝上,当其倒挂在树枝上静止时,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是—对平衡力 D.猴子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平衡力辨析〔答案:B〕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审题、解题标准 训练,重视提高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
二、对物理教学的几点意见
〔一〕要关注学习困难生群体 〔二〕把握初二物理教学方向 〔三〕真正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一〕要关注学习困难生群体
(抽样人数:38168)
分数段 所占人数 人数百分比
90~100 80~90 70~80 60~70 50~60 4859 7502 6150 5414 3901
图4
图5
考察了弹簧秤的读数,温度计的读数和使用方法
(填空题)14、小李按图7所示的电路测通过灯泡L的电流,闭合开关
S后,灯泡发光,同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图8(甲)所示的位置,
于是立即断开开关。
①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②为了完成实验,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③采取正确措施后,指针如图8(乙)所示,则经过灯泡L的电流
是: AEH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CF ;通过变滑动为 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 BG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别离而减小摩擦的 是: D ;(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2〕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设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请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自行车无法启动;自行车无法刹车;自行车无法 组装等等,其他答案正确也可。
〔2〕加强实验根本技能的考查
A、注重对物理根本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考查
(填空题)12、(1)如图4所示,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_N。(2)小华同 学用温度计按图5(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某液体的温度,其错误之处 是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5(乙)所示, 则该液体温度为_______℃。

V,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A.(2分)
(2)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18中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3分)
(3)右表是小方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通过对表
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一定时, ___________
12.73% 19.66% 16.11% 14.18% 10.22%
40~50 3575 9.37%
30~40 20~30 10~20 0~10 2858 2233 1288 372 7.49 % 5.85 % 3.37 % 0.97 %
比例
50
40
32.4
30
20
10
0 80~100
40.5
50~80 分数段
(实验题)22、(6分)小明和小华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关系”的
实验。他们准备在图16中的A、B两点间接入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恒
定,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待用电阻丝的规格如下:
(1)他们应选择序号为
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2分)
(2)正确选择后,他们将所选电阻丝分别接入A、B两点间,闭合开关,通
1、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培养
满足好奇、好胜,好玩、好动的心理;情感谢励,引导 树立正确的学习情感、价值观
联系生活: 新颖、有趣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故事 --〔好奇〕
联系活动:
物理中的游戏、猜谜,
--〔好胜、好玩〕
课内实验探究 ,课外小制作、小实验 --〔好动〕
知识价值: 物理学史、科普教育、物理图书角--〔情感谢励〕
(综合题〕27、〔6分)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 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
例如: 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 手上 D、在转动局部添加润滑油 E、脚踏板凹凸不平 F、刹车时用力捏 闸 G、车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

A。
图7
图8(甲)
图8(乙)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读数考察, 涉及简单电路的故障分析;
(实验题)23、(7分)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方设计了图17所
示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选用的器材如图17所示,其中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定值电阻为
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 2A”字样,则实验时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5中先描点,再用平滑
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4分) (2)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温度/℃
℃;(1分) 100
(3)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
(写出2点即可)(2分)
95

; 90

。 0 2 4 6 8 10 时间/min 图15
注重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作图能力、实验分析 能力的考查
21、26
25
16、17、18、19、20、
27
题量
共7题
共6题
共9题
共5题
分值
27分
29分
27分
17分
主要 考点
分子动理论知识;(2、 影响电阻因素及其
11) 晶体熔化图象 探究(7、22);串
(3); 物态变化中 并联电路的特点
的吸热和放热(6); (9);电流表的读
温度计的使用(12< 数和使用(14);探
2>));水的沸腾
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21);综合题(26 (23 含实物连线,
液化)
滑动变阻器接法);
电路计算(25)
力的估测(1);杠 平衡力辨析(4); 杆和相关计算(5、 相对运动(8);惯 17、18);弹簧称的 性的概念(10);速 读数(12<1>);力 度的快慢比较和相关 的作用效果(13); 计算(15、24) 探究摩擦力(16); 画受力图(19);滑 轮组绳线绕法(20); 自行车中的摩擦知识 (27)
试题对高能学生和低能学生有良好的区分。试卷整 体难度适中。
2、全市各分数段人数百分比分布表:
(抽样人数:38168)
分数段 所占人数 人数百分比
90~100 80~90 70~80 60~70 50~60 4859 7502 6150 5414 3901 12.73 19.66 16.11 14.18 10.22
5.85
3.37
0.97
90~101 80~90 70~80 60~70 50~60 40~50 30~40 20~30 10~20 0~10
分数段
〔二〕试题结构和特点
1、试卷结构:
题型
题量
分值 占分比例
单项选择题 10小题
30分
30%
填空题
7小题
20分
20%
作图题
3小题
6分
6%
实验探究题 3小题
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8℃ B.对人体来说,220伏以下的电压是平安的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牛 D.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5米/秒
把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感知、估测 温度,电压,体重,速度。
5、如图2所示的四种用具,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托盘天平 A
镊子 B
撬棒 C
剪枝钳 D
图2
生活中的杠杆〔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
2、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课前预习,带疑问上课的习惯。 上课认真倾听,积极思考,敢于质疑、主动发言,勇于 创新的习惯 上课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课后及时整理,归纳,主动构 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发现作业错误,勇于纠正错 误的习惯。 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 善于交流,合作,互相帮助的习惯 ……
______。(2分)
S
A R R' V
实验次数 1
2
3

5
电压/V 1.0 1.5 2.0 2.5 2.8
电流/A 0.10 0.15 0.20 0.25 0.28
图17
图18
〔1〕电压表,电流表使用方法〔量程选择〕,涉及简单电路的简单估算
〔2〕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欧姆定律的应用
B、注重实验探究过程,探究思想,方法的考查
40~50 3575 9.37
30~40 2858 7.49
20~30 2233 5.85
10~20 1288 3.37
0~10 372 0.97
百分比
25.00
各分数段占总人数百分比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9.66
12.73
16.11 14.18
10.22 9.37
7.49
序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1 炭钢合金丝
L
S
2 镍铬合金丝
L
S
3 镍铬合金丝
L
2S
4 镍铬合金丝
2L
S
图16
控制变量法, 实验原理理
解的考查
21、(7分)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华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 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
一、初二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二、对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东莞市教研室 范传东
一、初二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一〕考试根本情况 〔二〕试卷结构和特点 〔三〕对教学的启示
〔一〕考试根本情况
1、全市成绩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等统计表:
年级 学科 八年级 物理
群体 全市
平均分 合格率 优秀率 区分度 64.05 62.71% 32.40% 0.57
〔3〕注重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公式进行简单推理,计算的 能力考查。
题型
填空题 填空题 计算题 计算题
题号 分值
15 3分 17 3分 24 5分 25 7分
知识点
速度计算 杠杆平衡计算 力的平衡,速度计算 串联电路计算
〔4〕注重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表达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 理走向社会。
1、以下有关数据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C 〕
27.1 0~50
八年级期末测试题卷面 得分在50分以下的学生占全 体学生的比例达 27.1%
注意克服初中物理学习两极分化
帮助学困生群体学习的几点意见:
〔1〕调整教学,适当降低难度,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 和良好的学习情感。
〔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逐步提高学困生独立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和引导功能,帮助学困生克服 自卑,树立信心。
〔4〕明确目标,为学困生创造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原动力
不放弃,用爱心、真心去帮助学困生,用目标、信心去 鼓励学困生,用方法、行动去转化学困生。
〔二〕把握初二物理〔起点阶段〕教学方向:
1、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 2、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要重视实验探究,切实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4、要重视基础,面向全体,控制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