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模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说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风筝》就是一篇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的优美散文。
B.《纪念白求恩》阐述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号召人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C.《邹忌讽齐王纳谏》运用讽喻的写法。
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
D.《想和做》的中心论点是从实际出发,是想和做联系起来的一条路。
2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巩固”“分析”“放射”“光辉”都是动词。
B.“长途跋涉”“风雪载途”“啸聚山林”“雅俗之别”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弯弯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一句中,“在水一样的天上”作补语。
D.“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方便、快捷的电子阅读仍旧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纸质阅读。
”这句话的主干是“电子阅读替代纸质阅读”。
3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摒弃(bìng)聒噪(guō)旁骛(wù)提防(dī)
B.宽宥(yù)骈进(pián)翌日(yì)模样(mú)
C.嫉妒(jí)充沛(pèi)并缔(dì)应届(yìng)
D.致息(zhì)彗星(huì)亵渎(xiè)尽管(jìn)
4 . (18届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初级中学&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九年级(下)测试(五))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B.各种“抢红包”活动吸引万千公众疯狂参与的原因是其玩法快速、新鲜。
C.公报中包含了结构性改革和基础性投资,承认了货币刺激政策的局限性,这些都反映了东道国中国的政策观点。
D.教育孩子,全社会都有责任,强调学校的教育,并不等同于可以忽视家庭教育。
5 . 下列成语中的典故内容不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项是()
A.刮目相看B.鸡鸣狗盗C.味如鸡肋D.三顾茅庐
二、字词书写
6 . 读下面的短文,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______);满载(______)一船星辉,在星辉斑lán(______)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shēnɡ(______)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现代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留三分,给优雅范泽木
⑴单位有食堂,食堂偶尔也出好菜。
所谓好菜,不过是我喜欢的菜,例如那天的熏鸭肉、红烧土豆、油焖茄子。
我大快朵颐。
一般情况我只吃一碗饭,但那天我就着好菜一发不可收拾,吃完第一碗又去盛了一碗。
我觉得饭少对不起好菜,还加大了量。
⑵吃完后,我一脸满足地走出餐厅。
反应随即就来,没走出多远,肚子就开始难过,紧绷绷的,像塞了几块石头。
越走,越觉得难过,于是只好手捂肚子,放慢速度。
但实在吃撑了,肚子仿佛刀绞般难过。
我只能在路边蹲下来缓解难过。
简直是乐极生悲,美味的午餐竟然因为自己的不节制而成为罪魁祸首。
后悔不迭,心想,要是只吃七分饱,哪会这么狼狈。
⑶工作以后,很少去外公家,少时熟稔的农活也日渐生疏。
那次深秋回家,刚好赶上外公在种小麦。
外公负责划沟,我则负责把麦籽均匀地撒到沟里。
⑷外公沿着地的边,划出一个大大的方框,然后在框内划出一条条沟。
我不由纳闷:“你这是做什么?”外公不以为然道:“我要空出一圈种花。
”我先是不解,继而佩服起外公的风雅来。
⑸他说:“你明年春天来看看我的田地,你会惊讶的。
”
⑹他的话果然引起了我的期待。
⑺第二年春天,我见到了外公的杰作。
几块方整的地里种着麦子,外围是妖冶的鸢尾花,深深的绿被娇艳的紫拦住去路;也有的地里种着油菜,但中间呈十字形地种了鸢尾,于是黄色被紫色分割。
⑻他的庄稼总少不了点缀的东西,或凤仙花、鸡冠花、常春花,又或高大的蓖麻。
我没想到文化程度不高的外
公,竟有如此风情。
⑼有一次,我到外地出差。
上车不久就听到两个男人的争吵声。
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要求对号入座,原因是他晕车,特意买了靠窗位置的车票。
但位置上已经坐着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中年人说:“对号入座是最起码的规则,你得遵守吧?”年轻人嚼着口香糖说:“又不是没空位,你随便找个坐下就行了,哪这么麻烦!”不久,中年人妥协似的在年轻人身边坐下。
⑽没过几站,年轻人就站起来准备下车。
他下车后,中年男人突然大喊:“喂,你别急!”众人以为中年男子还要找年轻人理论,却不曾想,他从座位上拿起一把雨伞对司机说:“师傅,麻烦您停一下,年轻人的雨伞落下了。
”他拿着雨伞奔下车,朝年轻人追去。
⑾过了一会儿,他气喘吁吁地回到车上。
我不知道年轻人接过伞时,会有怎样的表情,只知道乘客中有人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⑿吃七分饱,留三分给舒适;种七分地,留三分给风华;,。
无论为人、处世、生活,或许都可以留出三分空地,植一片优雅。
(选自2014年11月7日《今晚报》)
7 . 联系文章具体语境,解释⑼段加点的词语。
妥协:
8 . 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分别表现了我不同的情感变化。
请仿照示例,各用6个字概括第二、第三个故事的内容。
示例:第一个故事——美食吃撑肚子
第二个故事——
第三个故事——
9 . 仿照前面的句式,把文末空缺的横线补充完整,形成一个排比句。
10 . “我不知道年轻人接过伞时,会有怎样的表情”,请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年轻人接过雨伞时的情景。
(不超过50字)
11 . 文章描述的三个故事的顺序是否可以颠倒?为什么?
阅读《泥泞》,完成小题。
泥泞
迟子建
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源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②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
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③然而春风来了。
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
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
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
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
(甲)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
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④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⑤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
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
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
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
(乙)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⑥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
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
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
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⑦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
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
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12 . 第③自然段画线句(甲)中的“泥泞”指的是,第⑤自然段画线句(乙)中的“泥泞”指的是____
13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
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
14 . 作者多次提到自己“热爱泥泞”。
联系全文,分析作者热爱泥泞的原因。
15 . 有人认为,文章结尾的画线句子是多余的,删去会更好,你认为昵?清阐述理由。
16 . 迟子建笔下的泥泞给人以启示,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哪样事物曾触动过你?请写出来,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四、句子默写
17 . 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②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④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杜甫的《望岳》诗中既写出泰山的巍然高耸,又能表达诗人壮志和毅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水仙
(清)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
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
无此四花,是无命也。
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
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
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
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
②质:抵押。
③迨:等到。
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18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各司一时(2)欲购无资
(3)请已之(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19 . 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21 .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③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 快阁在吉州太和县(今属江西)东澄江(赣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
此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作者任太和令时。
②痴儿:作者自指。
③佳人:知己、知音。
22 . 请描述三、四句所展现的景象。
23 . 结合尾联,说说此诗表达的情感。
七、名著阅读
24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雨小了些,A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
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
A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
A一气跑回了家。
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B给他冲了碗姜糖水,他傻子似的抱着碗一气喝完。
喝完,他钻了被窝,什么也不知道了,似睡非睡的,耳中刷刷的一片雨声。
(1)请分别指出文中A、B处的人名。
(2)结合上文中坐车人的反应,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3) 《格列佛游记》作者(国籍)作家。
八、作文
25 . 按要求作文。
请以“改变一点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句子默写
1、
五、课外阅读
1、
六、诗歌鉴赏
1、
七、名著阅读
1、
八、作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