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0c8c96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1.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然后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最后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需要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成为最简形式。
二、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1.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确定小数点的位置;2.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4.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的要去掉。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因数(除了1)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大;一个因数(除了1)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小。
四、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的解题方法: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小数倍数。
五、小数乘法的常用验算方法:1.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3.用计算器验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1.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表示;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四舍五入法: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
由于小数的末尾去掉和加上,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取小数的近似数时不用把数改写成分数,直接去掉。
七、乘除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例如:85×18=18×85,23×88=88×23.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注意: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1、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先将小数乘以10、100、1000……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使得被除数变成整数,然后进行整数除法运算,最后把商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还原成小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ef8b91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5.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1 万以上数的认识:学生需要掌握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大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1.2 数的读写方法:学生需要掌握任意一个数的读写方法,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
1.3 数的改写和近似数: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将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如将千米改写成米,以及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数的运算2.1 四则运算的意义:学生需要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四则运算问题。
2.2 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学生需要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基本运算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3 估算: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对一个数进行估算,并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简易方程3.1 方程的意义:学生需要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够根据题意列方程。
3.2 解方程: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方程的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
3.3 应用问题: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四、多边形面积4.1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学生需要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4.2 梯形面积:学生需要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4.3 面积单位换算: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五、简易代数5.1 代数式和表达式: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代数式和表达式,并能够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5.2 解方程组: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5.3 应用问题解方程组: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方程组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六、统计与概率6.1 统计图表的认识和应用: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常见的统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和饼图等,并能够运用这些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率知识,如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680209d0ccbff121dc36839c.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求积的近似数:先求出积,在根据需要求近似数。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 (常用) ;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后两种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求近似数中。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只有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都有,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6、运算定律和性质:方法1、看(观察算式)2、想(思考能否简便计算)3、做(确定定律按运算律简便计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者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或者被减数与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减)。
(a+b)×c=a×c+b×c或 (a-b)×c=a×c-b×c减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
a-b-c=a-(b+c) a-b-c=a-c-b 除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除数两个数,我们可以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或者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https://img.taocdn.com/s3/m/0fcfed49a8956bec0975e347.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也可以表示1.2的5倍是多少。
2.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如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乘得的积得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零补足。
再点上小数点。
4. 规律:(1)一个数(零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2)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数(零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零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使用。
6.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 - 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或者被除数里面有多少个除数。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27103702d276a200292ecf.png)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梯形的面积
1.梯形的额面积公式推导。
2.梯形面积公式。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h÷2
求梯形的面积时,不要忘记除以2 。
组合图形的面积
1.认识组合图形。
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称为组合图形。
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循环小数
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起,一个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小数部分的数位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数位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2.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数或者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解方程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根据等式的性质解不同形式的方程。
3.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值是否等于方程右边的值,如果相等,所求的未知数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
2.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般来说,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先点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
积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再明确要保留的小数数位,然后看要保留的小数数位的下一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时向前进1,小于5则直接舍去。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直接打印背诵(精品)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直接打印背诵(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4631272ee518964bce847c33.png)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精品)(可直接打印、背诵)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3。
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
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685310aee06eff9aef80785.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3.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应划去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4.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二.小数乘小数1.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2.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3.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4.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1.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2.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等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1.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除,后加减.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第二单元位置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例如:(7,9)表示第七列第九行.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下.上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先写商的小数点,再写商)(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然后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就在余数的后面添0再继续除.(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3.商不变的性质:两数相除,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4.商的变化规律:两数相除,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几倍.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5.除法中比较大小时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6.取近似数的方法: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7.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8.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1)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2)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0.3。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83f24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7.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本文总结了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知识点。
1. 数的认识- 自然数:1、2、3、4...- 整数:-3、-2、-1、0、1、2、3...-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如1/2、4/5、-3/4等-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如π、√2等2. 几何图形2.1 点、线和面- 点:没有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图形基本单位- 线: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形成的图形- 面:由无数个线围成的图形2.2 平行线和垂直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线- 垂直线:两条相交的线,互相垂直2.3 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无限延伸的图形- 线段:直线的一部分,有两个端点- 射线:在一端有一个起点,另一端无限延伸的线段2.4 三角形和多边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的多边形- 多边形:有多条边的封闭图形3. 计算方法3.1 加法和减法- 加法: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3.2 乘法和除法- 乘法: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 除法:将一个数分成等分的操作,或者将一个数分配到若干组中的操作3.3 数的比较和排序- 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如大于、小于、等于等- 排序:将一组数按照大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列4. 分数4.1 基本概念- 分数:一个整数除以一个非零的整数得到的结果- 分子:分数中的上部,表示被分成的若干等分中的份数- 分母:分数中的下部,表示将整体分成的若干等分4.2 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加法:将两个分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分数- 分数的减法:从一个分数中减去另一个分数得到一个新的分数4.3 分数的乘除法- 分数的乘法:将两个分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分数- 分数的除法: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得到一个新的分数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342192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8.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是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右边对齐加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5×0.8(整数部分是)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是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右边对齐加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占位。
3、小数乘法的规律是一个数(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5、计算钱数时,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小数的加法、乘法、减法和除法都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具体规律如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性质:a-b-c=a-(b+c)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_及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_及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f969d6b1eb91a37f1115cd9.png)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具体内容 重 点 知 识观察物体(一) 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3.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时,可以假设自己是观察者,站在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什么形状,从而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观察物体(二) 1.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要注意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第四单元 《四简易方程》具体内容 重 点 知 识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数和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后,一律将数写在字母前面。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是 a+b=b+a ;加法结合律是 (a+b)+c=a+(b+c); 乘法交换律是 ab=ba ; 乘法结合律是 (ab)c=a(bc);乘法分配律是 (a+b)c=ac+bc 。
3.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数量,再把字母的取值代入式子中求值,只要在答旬中写出得数即可。
方程的意义 1.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解方程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是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2.解形如 ±a=b 和 a =b 的方程。
依据等式性质来解此类方程。
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等号对齐。
3.验算。
把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看等号左边的值是否等于等号右边的值。
稍复杂的方程1.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c816a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0f.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数字的认识:认识万以内的整数,认识正数、负数、零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2. 常见整数的运算:掌握整数的加法、减法,能够解决与整数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分数的认识:认识真分数、假分数、整数,能够对分数进行比较大小。
4. 分数的运算:学习分数的加法、减法,了解几个同分母分数相加时分子不变分母相
加的规律。
5. 单位之间的转换:认识厘米、米、千米、毫升、升、毫克、克、千克等单位之间的
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 顺序数的认识:学习顺序数的读法、表达及顺序数之间的比较。
7. 图形的认识: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名称、性质及特征。
8. 图形的初步操作:能够正确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进行测量和画图。
9. 关系和函数:学习集合和集合中元素的关系,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10. 数据的整理和处理:学习用表格和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这些知识点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c56eef0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5.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小数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其意义与数乘法相同。
例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是多少(或1.5的3倍是多少)。
小数乘整数时,先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末位对齐,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再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积后,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数字。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零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不同在于,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小数乘小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是多少。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前面用零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或用计算器来验算。
积的近似数是指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用约等号表示。
如果求得的积中要保留数位上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这时就要向前一位依次进一。
计算钱数通常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如果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四舍五入”法(常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表示列数为1,行数为4.这个数对唯一确定了大象馆在方格图中的位置。
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在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三、整数乘法运算律整数乘法运算律可以推广到小数。
在小数的乘法运算中,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相乘得整百、整十的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简化计算。
四、运算定律加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在运算中,可以通过变形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全面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全面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39056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5.png)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全面版)
1. 数的认知
- 自然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区分;
- 进制的概念,如十进制和百分制;
- 数的大小比较,包括用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
2. 加减法运算
-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加法;-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减法;- 两种运算的应用场景,如解决实际问题。
3. 乘法运算
- 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的乘法;- 乘法表的背诵,掌握乘法口诀;
- 乘法的应用,如计算周长、面积等。
4. 除法运算
- 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的除法;- 除法运算中的商和余数的概念;
- 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数的整体关系
- 大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如千克和克的换算;
- 长度、容量和重量的换算,如米和厘米的换算等;
- 数的应用问题,如比例和比较。
6. 几何图形
- 图形的基本概念,如点、线、线段、直线和射线;
- 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
- 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边数、角度、对称性等。
7. 数据统计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的图表表示,如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 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包括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等。
以上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全面知识点介绍。
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6d735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4.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一)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小数乘整数,可以根据计量单位间的关系进行单位转化,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1、算理(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①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②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③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①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②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 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③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2)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2、算法(1)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要点:①把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小数乘法中一般右端要对齐,不必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该有几位小数。
注意:当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 时,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二、小数乘小数(一)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算法1、算理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b 倍,积扩大到原来的(a×b)倍。
2、算法(1)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①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小数乘法中一般右端要对齐,不必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点小数点时,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三、探究因数和积之间的大小关系(一)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c2686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0.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c230b4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6.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o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o会用小数乘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小数乘小数:o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o能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3.积的近似数:o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4.连乘、乘加、乘减:o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o理解并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进行小数计算。
二、位置1.用数对表示位置:o理解数对的概念,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o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小数除法1.小数除以整数:o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o能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估算和精确计算。
2.一个数除以小数:o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变化规律。
3.商的近似数:o理解近似数的必要性,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4.循环小数:o认识循环小数,能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o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的小数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数学规律。
四、可能性1.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o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游戏规则的公平性:o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
五、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o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2.方程的意义:o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3.解简易方程:o掌握解简易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如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不为0)。
4.列简易方程解决问题:o学会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简易方程,并解方程求解。
六、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o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三角形的面积:o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知识梳理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867a4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e.png)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知识梳理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知识梳理如下:
一、小数乘法
1. 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计算小数加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计算小数乘法时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二、循环节
如果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
把循环小数写成个别项与一个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形式后可以化成一个分数。
三、简易方程
方程ax±b=c(a,b,c是常数)叫做简易方程。
方程是一个等式,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
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四、方程的解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的部分知识点梳理,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教材或相关教辅。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372d20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d.png)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 表示1.5 的 3 倍是多少或 3 个 1.5 的和是多少2、小数乘小数:与整数的乘法意义不相同,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 就是求1.5 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 就是求1.5 的1.8 倍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 补足。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 要去掉,把小数化简)注意:(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3)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 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 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因数末尾对齐。
3、规律: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1)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含有括号的运算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方法:1、看(观察算式)2、想(思考能否简便计算)3、做(确定定律按运算律简便计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单位:长度:1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 1分米(dm)=10厘米(cm) 1厘米(cm)=10毫米(mm) 面积:1平方千米(km2)=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m2) 1平方米(m2)=100平方厘米(cm2)
质量:1吨(t)=1000千克(kg) 1千克(kg)=1000克(g)
时间:1年有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1天有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换算方法: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计算小数加减法,应把相同数位对齐,及小数点对齐;计算小数乘法,应把因数的末位对齐。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
位点上小数点。
例:计算0.23×3.4,先把()和()扩大成整数()和(),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
法算出积是(),再看因数()和()一共有()为小数,就从积()的()边起数出()位,点上小数点。
2、能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如:3.56×0.12的积有()位小数,1.25×0.16的积有()位小数。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如:0.9×1.1 ○ 0.9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如:0.9×1.1 ○1.1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6.235≈()(保留一位小数) 6.235≈()保留两位小数
⑵进一法;6.235≈()(保留整数)⑶去尾法:6.235≈()(保留整数)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或a×c-b×c=(a-b)×c
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性质:a÷b÷c=a÷(b×c)
7、简便计算的原则是根据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凑整”先算,或拆分再凑整,达到减少计算数位后,再计算。
第二单元位置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用数对要能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给出一对数对,要能在坐标图中标出物体所在位置的点。
二是给出坐标图中的一个点,要能用数对表示。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在余数末尾添0再除。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3、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一般除到要求保留的
位数多一位。
4、除法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3.2÷0.8=()÷8=()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随着扩大(缩小)。
3.5÷0.7=5,则0.35÷0.7=(),35÷0.7=()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
0.72÷0.8=0.9则0.72÷8=()
○4除数比1小,所得的商比被除数大;除数比1大,所得的商比被除数小。
如: 2.4÷0.8○2.4 2.4÷1.2○2.4
5、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0.21313…的循环节是( ),简便记法记着()。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分为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四单元可能性事件发生有三种情况:可能发生(不确定)、不可能发生(确定)、一定发生(确定)。
数据多的可能性大,数据少的可能性小。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在省略乘号时,数字应在字母或括号的前面。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例如:a×a可以写作a·a或a2,a2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及a×2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1必须是等式○2必须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过程
3、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及等式的性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4、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5、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易错:3-x=2 3-x+x=2+x 2+x-2=3-2 x=1 3÷x=2 3÷x×x=2x 2x÷2=3÷2 x=1.5
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公式:
多边形面积公式面积公式的变式
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边长 a
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长=ab 已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求宽b=S÷a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平=ah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高 h=S÷a 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底×宽高÷2 S△=ah÷2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高h=S×2÷a 梯形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梯=(a+b)h÷2 已知:梯形的面积与上下底之和,高=面积×2÷
(上底+下底)上底=面积×2÷高-下底
组合图形当组合图形是凸出的,用两种或三种简单图形面积相加进行计算。
当组合图形是凹陷的,用一种最大简单图形的面积减较小简单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可以割补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3、、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4、梯形面积公式推导: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5、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6、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7、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必须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
当组合图形是凸出的,用虚线分割成几种简单图形,把简单图形面积相加计算。
当组合图形是凹陷的,用虚线补齐成一种最大的简单图形,用最大简单图形面积减几个较小的简单图形面积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1、不封闭栽树问题:(1)一条路的一边两端都栽树棵数=路长÷间隔长+1;棵数=间隔数+1
(2)一条路的一边两端不栽树棵数=路长÷间隔长-1;棵数=间隔数-1
2、封闭图形四周栽树问题:栽树棵树=周长÷间隔;棵数=间隔数
3、锯木头时间问题:锯一段木头时间=总时间÷(段数-1)锯的次数=段数-1
4、方阵最外层点数(每个角顶点上都有)=每边点数×边数—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