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颗大心脏议论作文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拥有一颗大心脏议论作文素材
篇一
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那么他的舞台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他拥有的就有多少。
包容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未来。
人一旦拥有了包容,就等于为自己的人生插上了翅膀,能够在人生的天空自由翱翔。
包容是一种胸怀。
患得患失、不能吃亏者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在利益得失面前不斤斤计较;处处争先、得理不饶人者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让字当头,凡事以和为贵、让人一步;遇事生气、心胸狭窄者无法做到包容,能包容的人心态平和、宽容大度、淡定从容。
包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以博大的胸怀为基础的智慧。
无论何时,一个人有吃小亏的胸怀,有吃大亏的气度,就是一种最大的包容。
能包容的人,会充分考虑他人的利益,考虑大局的利益。
能包容的人,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能包容的人,会因为亲和的姿态避免成为别人的攻击目标,能包容的人,会拥有着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的工作、事业、生活顺风顺水。
老师们,当我们在工作中感觉压力过大,疑虑重重时,请对自己多一点包容吧;当我们在家庭中遇到误会和矛盾时,请对家人多一点包容吧;当我们在学校中,跟同事,跟学生话不投机时,请对他们多一点包容吧!因为,包容是一种智慧。
包容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篇二
包容是人的美德,不,它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意识。
包容是文明的标志、文明的成果,也是文明的成因。
每一个生物体,都是一个依赖“包容”创建起来的和谐的、有机的组织。
从最低等的原始生物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任何生物体都由许多不同的物质成分、不同的元素“包容”而成。
生物体要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要维持其作为生命的存在,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包容”。
如果组成这个生物体的物质成分闹起“分裂”,等待这个生物体的就只有解体和死亡。
“包容”是生命的根本机能。
对生物体如此,对社会组织也是如此。
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国家,要和谐共存,都离不开这个“包容”的意识。
人们的性格不同,个性各异,对事物的见解各各不同。
如果缺少这个包容的意识,人人各执己见,见面只有争吵,哪里还能一起共事、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呢?所以,“包容”也是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机能。
从人类历史来看,“包容”总是和繁荣、昌盛、进步联系在一起,而偏执、独断、专制总是和战争、不幸、灾难联系在一起。
“百家争鸣”,乃有战国的学术繁荣:“独尊儒术”,乃有刘汉以后的文化衰颓。
大唐对异域文化的兼收并蓄,遂有盛唐文明辉耀千古;满清在外来文明前的闭关自守,终致近世中国的积贫积弱。
北大在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奠基于蔡校长的“兼容并包”:“十年浩劫”中文化学术上的万马齐喑,根源在“八个样板”的“一枝独秀”。
我以前的邻居是一对中年夫妇,带一个上中学的孩子,一家人原本生活得和和美美。
我经常看见他们有说有笑地一起散步。
曾几何时,这种和谐美满的气氛消失了。
夫妇俩开始频繁吵架。
我下班回家,经常不得不耐着性子欣赏隔壁的“战争交响乐”。
家具的碰撞声、瓷器的碎裂声、男人的谩骂声、女人的嚎啕声、孩子的啜泣声,八音齐奏,此起彼伏。
后来,男的带着孩子离开了,只剩了女人一个人。
人整个儿变了,见天阴着脸,不哭不笑,似痴似呆,看了令人心碎。
这是缺少“包容”而导致家庭解体的例子。
人类还远远没有学会“包容”。
“9。
11”以及随后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这些不幸的事实不断提醒我们,人类距离学会“包容”还有多远。
也就是说,我们还远远没有低等的生物体“聪明”。
但是,为了和谐的生活,为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我们必须变得聪明,真正学会“包容”。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包容”的意识呢?
“包容”,归根结底,根源于爱和理解。
只有心中有爱,我们才能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人,才会充分尊重他人的立场和见解。
只有爱,才能消除彼此的敌视、猜忌、误解,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和谐共存。
而爱的荒芜和消亡,将使最亲密的人彼此伤害、仇视以至兵戈相向,就像我的邻居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