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纺织业
西周以后,我国丝 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西汉时期提花机 进一步完善、定型。
《天工开物 ·提花机》
1972年,在湖南长沙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 衣。收拢后能攥在一只手 里,重量只有49克。
唐代出现缂丝 技艺,在宋代风行 开来;唐后期,南 方丝织业逐渐超过 北方,成为我国丝 织业的重心。
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8、9千年前) 中华先民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陶器 工艺。
江西万年仙 人洞遗址出土的 陶器。
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蛋壳 黑陶杯。
白陶鬹,山 东龙山文化。
学思之窗
从生活需要出发,想一想,陶器为什么恰 好在农业生产出现的新石器时代被发明出来? 这是因为人们在农业生 产中需要有能够盛装粮食的 容器,在生活中需要有能够 盛水和做饭的器皿,因而导 致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发明并 使用了陶器。
盖五 罐彩 道八 光宝 )纹 西 瓜
(
瓷碗
下一张
五大名窑八大窑系
定州 磁州窑 汝窑 耀州窑
官窑
钧窑
景德镇窑
龙泉窑
建窑
三、夺得千峰翠色来---陶瓷业发展历程
1、制陶业 制瓷业: (1)新石器时代: 彩陶、黑陶 图 (2)商代到东汉: 陶 釉陶 瓷 的过渡 (3)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 2、唐代陶瓷业成就: (1)唐三彩 (艺术陶制品) (2)两大制体系: 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3)唐朝晚期:首创釉下彩绘 图 3、宋代名窑众多: 定窑、钧窑、景德镇、龙泉、耀州窑 4、清代: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 (康熙、雍正)
1、冶金业 生产技术 青铜 铸造 冶铁 技术 时 代 表 现 二里头文化 商 司母戊鼎 块炼铁和生 春秋 铁、块炼钢 铸铁脱炭钢 汉 和炒钢 南北朝 灌钢 煤 汉到北宋 南宋末到明 焦炭 意 义 技术臻于成熟 世界冶铁史上奇 迹
燃料
达世界最高水平 最早发现、使用 煤 世界上最早使用
1.1米
鼎重832.84公斤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兴起,生产范围、规模日 私营手 益扩大,成为手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成分;明中后期, 工业 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知 识
梳
理
1、中国古代手工业产生的与发展 1)产生: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 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 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2)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逐步形成官 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到明代中 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 的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
制陶技术的发展
①最初,人们采用捏制法、泥条盘筑法和范
制法制陶; ②仰韶文化中期,出现慢轮加工技术; ③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发明了先进的轮制法。 这时期的陶器工艺主要有: 彩陶,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的仰韶文化(距 今约8000年左右)是彩陶文化中的一部份。 黑陶,诞生于4000多年前,属龙山文化。举 世闻名的蛋壳陶就是龙山文化的代表 。 白陶,最早见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商代的白 陶最为精美。
图 图
【课后研讨】
“ 目前中国瓷器在世界排名第六、七位上徘徊,世界各 地大饭店根本不用中国瓷器,很多器物只能在国外地摊上 卖:无论是工艺、原料都落后了。现在国外用动物骨头做 原料,配上瓷土,既白又轻,图案新颖,细腻精美,好的 一只盆子值我们一桌青花瓷的钱。我们不能老是吃老祖宗 的遗产,老是搞仿古没有出路,总要走进死胡同的。我们 必须在实用瓷的开发上下功夫,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夺 回国际市场。”在读了这段材料以后你最突出的感受是什 么?说说你所受到的启发和感触,也可以在课下与同学交 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思路:发展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常胜不衰的法宝。只有做到与时 俱进,善于学习先进技术,敢于创新和突破才能会使我们的国 家和民族始终处于时代前列。
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
管理方式
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大作坊
产 品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 族生活用品
流通方式
不在市场流通
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农户的副业
民间消费的产品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 税的产品
在市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
剩余部分出售
想一想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经营形态主要有:官营、私营、农民家庭等 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经济是基本形式) 部门多、规模大、分工细、管理严、技术高 技术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各国 明清时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考点解析
4、手工业经营方式
经营 形式
管理方式和地位
产
品
流通 方式
家庭手 农户的副业,始终是官 产品主要供自己消 剩余部 工业 营和私营手工业的补充 费和交纳赋税 分出售
主要是武器等军用 政府直接经营,大作坊 官营手 品和供官府贵族消 不在市 生产,明朝前期以前长 工业 费的生活用品,产 场流通 期居主导地位 品大多精美
彩釉陶器
东汉青釉四系瓷罐
制瓷工艺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区域从南方扩大到北 方,出现了白瓷。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 熟,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东晋盘口壶
隋朝铅釉 凤纹月瓶
南朝 凤首龙尾壶
唐代邢 窑白瓷
定窑
官窑
汝窑
钧窑 哥窑 景德镇
定窑:在河北曲阳,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胎质薄而坚硬, 瓷釉洁白莹润。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 汝窑:在河南宝丰,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釉面有细小的 纹片,称为“蟹爪纹”。 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开片较大,为冰裂纹或形成一种 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叫百圾碎。 官窑:在河南开封,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釉面多有开片。 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
第4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指依 靠手工劳动, 使用简单工具 的小规模工业 生产。 “Made in China”
手工业——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 的小规模工业生产,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与 农业分离,包括纺织、金属冶炼、陶瓷、 造船、造纸等制造生产和生活工具的各种 行业。中国古代手工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棉织技术: 宋元:黄道婆 “捍、弹、纺、织之具”; 元明:棉布流行
蚕丝的发明
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 了养蚕丝织,河南荥阳青台村 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残 片和浙江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 遗址出土的丝线、丝带及丝织 物表明,约在四五千以前黄河 流域和长江流 域已出现了丝 绸的生产。
浙江湖州钱山 漾出土的丝织品。 嫘祖
私营手 民间私人经营,明朝中 主要生产民间消费 在市场 工业 叶以后居主导地位 的产品 流通
4、手工业经营方式
经营 形式 评 价
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对稳定小农经济 家庭手 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 工业 场发育。 资金雄厚,规模经营,管理严格,细密分工,有利 官营手 于技艺的提高;但产品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 工业 竞争,弊端丛生。唐朝出现雇募制,是生产关系上 的一大进步。
康熙时期又出 现了珐琅彩的瓷器, 其花纹凸起有立体 感,画面瑰丽,华 美绝伦。到雍正时 期,把珐琅彩中花、 鸟、竹、石与诗、 书法融为一体,富 丽中见古雅之风, 使人爱不释手。这 时期,粉彩瓷器的 画面也开始有了明 暗、浓淡、深浅的 变化与过渡,色调 温润柔和,极富立 体感。乾隆在位60 年,瓷业生产无论 质量、数量均达高 峰。所以清代瓷器 收藏应以康、雍、 乾三代为主,不仅 收藏价值高,且可 康熙黄地珐琅彩花卉 保值、增值。
定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制瓷工艺的发展
宋代的景德镇成为“瓷都”。
制瓷工艺的发展
元代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进入彩瓷 时期;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明五彩瓷瓶 元青花罐
元代青花 釉里红胆瓶 明成化斗彩 花卉纹罐
制瓷工艺的发展
清代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
清珐琅彩婴戏瓶
珐琅彩蝴蝶碟
清粉彩瓷瓶
粉彩云龙盘螭长瓶 (光绪)
1.33米
司母戊鼎是目前 已发现的中国古 代形体最大和最 重的青铜器,在世 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出商代青铜 冶铸业具有极高 水平。
下一张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尊造形简洁 优美,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整个 器物用快方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代的青铜器方尊中, 此器形体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 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
◆古代中国纺织业发展主要特点
从原料看: 麻、葛纺织业---丝织业---棉纺织业 从经营形态看:官营、地主官员私营、农民家庭 从发展程度看:分布广、分工细、品种多、技艺高 从发展趋势看:是中国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
考点解析
3、陶瓷业
烧陶技术: 上古时期:彩陶、黑白陶;捏制法、泥条盘 筑法和范制法、慢轮加工、轮制法; 商代中期:开始从陶器向瓷器过渡。
缂丝,是我国独特的 丝织工艺品。以本色生丝 为经、彩线为纬,以“通 经断纬”手法,可自由变 换色彩,使纹饰更加绚丽。
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就发现的
缂丝腰带,是 中国目前发现 的最早的一件 缂丝实物。
棉纺织业
宋末元初,边疆地区种植的 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黄道婆将 她从海南黎族那里学来的纺织技 术加以革新,推广了“捍、弹、 纺、织 之具”, 黄道婆 使棉纺 织业迅速发展。松江在 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纺 织中心。
半坡出土的人 面网纹盆。
东 汉 白 瓷
唐 三 彩
唐 朝 白 瓷
青瓷极品 唐 --秘色瓷
朝 青 瓷
唐代釉下彩绘瓷水盂 子目录
元代青花梅瓶
明代釉里红瓷盘
清代杏花瓷
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清雍正年间)
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成交价:1.5亿港币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 白瓷,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从康熙开始的珐琅瓷, 一改中国传统瓷器中施彩用胶水或清水的方法,而开始用油施彩,这 是借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2、唐以后瓷器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 的象征
考点解析
2、陶瓷业
制瓷技术: 东汉晚期:青瓷; 北朝:白瓷; 唐朝:白瓷成熟; 元代:青花和釉里红; 明代:斗彩和五彩; 清代:粉彩和珐琅彩; 制瓷业概况: 唐: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开始大量出口; 宋:出现地方瓷窑体系。
制瓷工艺的发展
商代中期已出现了原始瓷器,但实际上是一 种釉陶器;众所公认的、真正 意义上的瓷器当出现在东汉时 期,这时 出现了青 瓷。
安泰是个虚拟人物,他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新 石器时代,他发现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靠种桑养蚕 为生。 接着他来到唐代,发现唐朝经济比较发展,纺 织作坊也比较多,即有官营的,也有私营的。后来 他参观了一家私营作坊,惊奇地发现那里纺织出了 一件精美绝伦的禅衣,那禅衣晶莹剔透,华美轻巧, 重仅49克,真是爱不释手。 之后他又来到了宋代,走在大街上,他发现那 时市场上到处都销售棉衣,老百姓们也个个都穿起 棉衣,棉衣成为最常见衣服。他自己也买了一件宋 朝棉衣继续悠然地走着……
子目录
商周时代的青铜制品
爵,古代的 饮酒器皿,有三 条腿。 簋,古代盛 食物的器具。 鸟兽纹 觥,盛酒器, 商代晚期。造 型特异,极富 神话韵味。为 商代青铜器中 罕见的精品。
古代青铜兵器
透雕兽首贺巩斧
翼虎纹剑
银斑纹戈
马形刀
考点解析
2、纺织业
丝织技术: 上古:嫘祖发明缫丝; 西周以后到西汉:丝国与提花机; 唐宋:缂丝。
古纺织图
学思之窗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 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 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 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 《柳南续笔》
请思考: 你能说出棉花、棉 布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吗? 棉花种植的普及;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和工具 的推广;棉花、棉布可以御寒、生暖;价格比丝 绸低廉。这些就是其后来居上、盛行一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