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明史轩輗传》原文及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古诗文《明史轩輗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
原文:
轩輗,字惟行,鹿邑人。
永乐末年进士,授行人司副。
宣德六年,用荐改御史。
按福建,剔蠹锄奸,风采甚峻。
正统元年,清军浙江,劾不职官四十余人。
五年,超擢浙江按察使。
前使奢汰,輗力矫之。
寒暑一青布袍,补缀殆遍,居常蔬食,妻子亲操井臼①。
与僚属约,三日出俸钱市肉,不得过一斤。
僚属多不能堪。
故旧至,食惟一豆②。
或具鸡黍,则人惊以为异。
会稽赵伯泰,宋苗裔也。
奏孝宗、理宗及福王陵墓,俱为豪民侵夺。
御史王琳谓福王降于元,北去,山阴安得墓?伯泰不平,复诉。
帝命輗覆按。
輗言福王盖衣冠之藏,伯泰言非诬。
诏戍豪民于边,停琳等俸。
十三年,奏陈四事,俱切时弊,帝悉从之。
景泰五年,改左副都御史,掌南院事。
考黜御史不职者数人。
天顺元年,召拜刑部尚书。
数月,引疾乞归。
帝召见,问曰:“昔浙江廉使考满归,行李仅一簏,乃卿耶?”輗顿首谢。
赐白金慰遣之。
明年,南京督理粮储缺官,帝问李贤,大臣中谁曾居此职者。
贤以輗对,且称其廉。
乃命以左都御史往。
八年夏,以老乞骸骨,不待报径归。
抵家趣具浴,欠伸而卒。
輗孤峭,遇人无贤否,拒不与接。
为按察使,尝饮同僚家,归抚其腹曰:“此中有赃物也。
”在南都,都御史张纯置酒延客。
輗恶其汰,不往。
彻馔遗之,亦不纳。
岁时诣礼部拜表庆贺屏居一室撤烛端坐事竣竟归未尝与僚友一语僚友闻其来亦辄避去不乐与之处然清操闻天下,与耿九畴齐名,语廉吏必曰轩、耿。
(选自《明史》,有删节)
【注】①井臼:汲水舂米,比喻操持家务。
②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
译文:
轩輗字惟行,鹿邑人。
永乐末年进士,被授予行人司副的官职。
宣德六年,因人推荐,改任御史。
巡视福建,剔除奸恶之徒,声威名望很高。
正统元年,他到浙江清理军队,弹劾不称职的官员四十多人。
五年,他被破格提升为浙江按察使。
前任按察使奢侈,轩輗极力矫正。
无论严寒酷暑都穿一件青色布袍,缝补连缀几乎遍及全身,家居常吃素食,妻子儿女亲自汲水舂米。
与同僚下属约定,三天拿出俸禄买肉,不能超过一斤。
同僚下属大多不能忍受。
故人旧友到来,吃的东西仅仅一盘。
有时备办鸡和小米,那么人们就感到吃惊,认为是怪事。
会稽赵伯泰,是宋朝皇室后裔,上奏说孝宗、理宗和福王的陵墓,都被豪强侵占夺取了。
御史王琳说福王投降元朝,到北方去了,山阴怎么会有他的墓呢?赵伯泰不服,再次上诉。
皇帝命令轩輗考察核实。
轩輗说福王的墓是只藏衣冠的墓,赵伯泰的话不是乱说。
诏令将侵占陵墓的豪强充戍边疆,停发王琳等人的俸禄。
十三年,轩輗上奏述说四件事,都切中时弊,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景泰五年,改任左副都御使,掌管南院事物。
考核罢免不称职的御史几个人。
天顺元年,召回京任刑部尚书。
几个月后,他称病请求退休。
皇帝召见他,问道:“以前浙江清廉的按察使人满回京,行李只有一竹箱,是你吗?”轩輗叩首回答。
皇帝赐给白银,安慰并允许他退休。
第二年,南京督理粮储缺少官员,皇帝询问李贤,大臣中有谁曾担任过这一职务。
李贤以轩輗作答,并且称赞他廉洁,于是命令轩輗以左都御史的身份前往。
八年夏,他因年老请求退职还乡,不等批复就径直回家。
回到家就催促准备洗澡,伸伸懒腰就去世了。
轩輗为人孤傲严厉,对待人无论贤能与否,都拒绝结交。
作按察使时,曾在同僚家饮酒,回来摸着肚子说:“这里面有赃物。
”在南都时,都御史张纯置办酒席延请宾客。
轩輗厌恶他的奢侈,不去。
张纯撤去食物送给他,他也不收。
每年的一定季节到礼部上奏章庆贺,摒弃客人独居于一间屋里,撤掉蜡烛正襟危坐,事情办完就回家,不曾与同僚说一句话。
同僚听说他来了,也总是躲开离去,不乐意与他相处。
然而他清廉的节操闻名于天下,与耿九畴齐名,说到廉吏必然会称轩、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