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24《司马光》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一年级下册《姓氏歌》,说说 《姓氏歌》中提到的复姓。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初读课文
1.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2. 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
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司跌皆 弃持
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① “跌”——“跌倒”(联系生活或者
演一演) ② “皆”(查字典),还可以组词:皆
语文园地八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 (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24 司马光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司马光砸缸
这个故事最早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被记 录在我国元代的一本历史书——《宋史》 里面,也叫作司马光救友。
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
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可以提 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司马光”的“司马”是复姓, 名是“光”。
作者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号迁叟。陕州夏县(今 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 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是一个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善良果断的人。
例1:我想对司马光说:“你是我们学 习的榜样。”
例2:司马光,我真为你骄傲。
下面我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吧! 讲故事要生动形象,只讲意思不免有
些枯燥乏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故事讲 得既生动又形象呢?
① 补充想象的内容。(把听到的、看到的、 想到的融入故事中。)
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 主要内容。
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同伴
司庭登众 弃跌持
归类指导:
半包围结构:司、庭 上下结构:登、众、弃 左右结构:跌、持
sī 结构:半包围 书写指导:
“司”是右上包围的 字,笔顺是先外后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ínɡ 结构:半包围 书写指导:
“庭”是左上包围 的字,笔顺是先外后内。
结构:上下 书写指导: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①默读第一句话,从“群儿戏于庭”一句话 你知道了什么?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院子里,人物是 一群小孩子,这群小孩子在玩耍。
②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玩耍 在
失足 沉没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群小伙伴


口小肚大的陶罐
句意: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 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失足掉进缸中被 水淹没了。
“登”写上边部分 时撇、捺要舒展。
dēnɡ
结构:品字结构 书写指导:
“众”注意第二个 “人”捺变点,整个字 呈三角形。
zhònɡ
第2课时
配乐朗诵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 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理解句意
每读一句,就看看这句话的相关注释, 把注释的每个字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 句子的意思,就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还可 以将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 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② 有画面、有声音、有动作的故事会更生动 形象。
③ 讲故事的时候要有声有色,声情并茂。
拓展延伸
1.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善于思考, 所以他后来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主 持编纂了著名的《资治通鉴》。同学们想进 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 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
2.把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语文园地四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 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 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
语文园地五 十二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
酉鸡、戌狗、亥猪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语文园地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 语文园地二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同学们,再见!
语文园地五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语文园地六 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 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 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语文园地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
语文园地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上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 完人,金无足赤。
语文园地八 三字经(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风露宿 日夜兼程 满载而归 如愿以偿 没精打采 沉默不语 目不转睛 恍然大悟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 光的动作。
(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 (3)情景感悟:请一名同学上台做动作。
思考: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
的。司马光砸缸砸得好! 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 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想对他说什么话?
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语文园地二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语文园地三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 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板书设计
一儿 足跌没水
司 马 众 弃去 光
不救
沉着冷静 肯动脑筋
光 持石击瓮 得救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背过背诵片段。 2.和你的同桌一起读读课文。 3.记住生字词。练习本课生字词。 4.学了本课,你学会了什么呢?跟大家说一说吧! 5.坚持课外阅读。做好阅读笔记。
诗词欣赏: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读一读“光持 石击瓮”,是一下就击破了吗?请同学 用动作演示一下。
持石击瓮
结果怎样?齐读“破之”“水迸”“ 儿得活”。联系上下文并借助插图,理解 “迸”的意思。
迸:指瓮爆裂开了之后,水一下 子冒出来了。
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概述全文大意。
讲讲故事
你能说说课文里的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 思考:司马光做了什么事?
语文园地三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语文园地四 博览群书 孜孜不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竭尽全力 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一儿“足跌没水中”,危险至极,群 儿是怎么做的?
尝试用刚才学到的方法理解这句话。
思考:
1.“众”指的是谁?
除司马光以外的 其他孩子。
2.“皆”是什么意思? 全,都。
3.“弃”是什么意思? 抛弃,丢下。
4.“去”是什么意思? 逃走,离开。
想象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理、表情和动作。
大欢喜、草木皆兵。
甲骨文
“司”
卜,权杖
口,审问
表示问审、判案。
群 儿 戏 于 庭,一 儿 登 瓮,足 跌 没 水 中。众 皆 弃 去,光 持 石 击 瓮 破 之,水 迸,儿 得 活。
思考:文言文和现代文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 文言文 语言精练,简短。概括能力强,但不好懂。 现代文 长篇大论才能写出文章,一听就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