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3年清明假期告家长书三篇例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2023年清明节放假通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2023年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结合校情,本次月假具体安排如下所示:
1放假时间:4月5日(周三);
2.返校时间:4月6日(周四)。

3.放假纪律与要求:
(1)家长尽量点对点到校接送学生往返,确保路途安全。

(2)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居家安全、防火用电安全、预防流行疾病,确保过一个平安的假期。

(3)假期间若出现发热、头晕、腹泻、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家长须采取科学方法处置,必要时就医,未康复请立即向学校班主任请假,推迟返校。

(4)请培养孩子正常的作息,协助孩子规划假期生活。

假期德育作业:社会或家庭劳动实践。

请家长拍照或视频发家长群。

(5)督促孩子按时返校上课。

4.温馨提示:
(1)返校时不要让孩子携带过多现金,现金最好找老师
帮忙保管,避免丢失。

(2)禁止学生携带违禁物品到校,一经发现一律没收,学校违禁物品包括:
①电子产品(手机、电话手表、平板、MP3、MP4、充电宝等)。

②管制刀具(包括剪刀、水果刀、刀片等)。

③烟酒类(包括电子烟、鸡尾酒等)。

④大功率电器(包括吹风机、卷发棒等)。

⑤扑克牌等不健康娱乐产品。

⑥言情、暴力等不健康小说。

根据《中学生行为规范》要求,中学生不染发不烫发,不打耳洞不戴耳钉,男生不留长发(前不触眉、侧不遮耳、后不盖领),女生不披头散发,不化妆不抹口红。

请家长根据要求督促孩子在家整改,返校时仪容仪表不达要求的同学禁止入校。

实验学校2023年清明节放假通知以及温馨
提示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又是一年清明际,又是追思纪念时。

根据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将我校2023年清明节放假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放假时间
1清明节放假1天。

4月5日(周三)
1.4月6日(周四)正常上课。

二、温馨提示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怀奠亲人节日,也是万物复苏的节气。

为了您和家人平安幸福,特别提醒,请时刻注意安全防范工作,不让隐患有可乘之机,并注意以下几点:
1倡导文明,树立祭扫祭新风
提倡通过家庭分散追思、家庭悼念、网络献花、留言寄语等形式祭拜,不现场祭拜、不踏青祭拜、不聚集祭拜。

缅怀故人由实地实物祭扫转换为精神祭拜,重于心而不拘于形,营造文明祭扫的社会氛围。

为了防止发生火灾、保护环境,在此倡导大家做到安全祭扫,防火第一,进山祭祖时,不点香、放炮、烧纸。

让我们共同维护环境卫生,倡导绿色环保祭扫新风尚。

2.注意交通安全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跑闹、玩耍,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或人行天桥等,不得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

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

乘坐具有合法资质的车辆。

在回家、返校途中,不乘坐“三无”车辆。

3.注意消防安全,防火防灾
春季正是火灾多发的季节,防火形势异常严峻。

请家长们谨记,家中不私接乱拉电线,不超负荷用电,插座上不要过多的使用电子产品,在使用热水壶、电熨斗、电饭锅等家用电器时,离开要
切断电源。

4.注意饮食安全
家长引导孩子培养健康、文明、节俭的餐饮消费方式,适量点餐、理性消费、文明用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践行节俭节约新风尚,共建节约型社会。

假期间教育孩子要勤洗手、多喝开水、吃熟食,不要暴饮暴食,不吃路边小摊上的食品,少吃油炸食品,谨防病从口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强身健体,铸就强健体魄
春季是流行病高发期,家长要根据新冠和春季常见流行病的特点,尽可能不要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地方。

可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观赏春天的景色,让孩子参加一些安全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和运动,精心呵护与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兴趣和探究欲望。

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需要的是铭记。

铭记感悟的力量,擦掉缅怀的泪水,鼓舞我们前行,奋发读书,爱我中华,祝福祖国!
学校2023年清明假期告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
清明节将至,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大家都会以各种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但人们扫墓祭祖时随
地烧冥币、泼洒酒水、食品等祭奠方式,既污染环境,又可能引发火灾,隐患颇多。

为此,学校倡议文明祭奠新风。

现将清明节放假的具体安排及要求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1清明节放假1天。

4月5日(周三)
5.4月6日(周四)正常上课。

二、温馨提示
1、采取文明祭奠方式,提升清明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传承传统节日中渗透的礼仪文化精髓,树立文明祭祀新风,破除焚烧纸钱等陈规陋习,以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

同时大力倡导种植纪念树、清扫墓碑、召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环保、健康、安全的祭祀方式。

2、引导人们进行“鲜花祭祖"、"网络祭祖"、"认养树木“、"家庭追思会,用植一棵树、献一束花、放一曲音乐、点一支蜡烛、清扫墓碑等方式,人,既能寄托哀思,又不奢侈浪费,还有时代特色。

3、自觉保护环境,不在县城街道、公用巷道等场所烧纸,严禁在小区树林、草坪或建筑物下烧纸,以防火灾发生。

4、每个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告别陋习,文明祭祀”的先行者,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文明祭祀。

5、遵守社会公德,崇尚尊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

提倡对在世老人尽孝心,多关心老人,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
所乐;老人逝去时,从俭办丧事,文明祭祀。

6、放假期间注意安全,加强孩子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放假期间,出行人员多,车辆多,交通运输承载力增大。

请教育子女出行时,不搭乘非法营运、报废、超载车辆。

外出活动时,一定要集中精力,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珍惜生命,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自身和他人交通安全。

清明是24节气之一,建议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开展有趣的节气活动。

譬如:做节气农事:可依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或“在家里学种蒜、栽葱”等;积累节气主题古诗:杜牧《清明》、韩翔《寒食》、韩倨《寒食夜》等。

跟着节气阅读有关清明节民俗,民间谚语等。

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需要的是铭记。

铭记感悟的力量,擦掉缅怀的泪水,鼓舞我们前行,奋发读书,爱我中华,祝福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