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企业生命周期——财务分析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判定企业生命周期——财务分析法
企业所面临的周期现象有四类:经济周期、行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
对企业来说,进行周期分析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准确判定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一旦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就可以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可比的比较标准。
下面就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来探讨如何确定企业生命周期。
一、确定企业生命周期的思路
Michael T. Dugan等(1991)将三类活动现金净流量及总的现金净流量之间可能出现的规律排列组合成8种类型,见下表1的下半部分。
为了较为准确地确定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本文细分为9个时期:初创期、成长前期、成长后期、成熟前期、成熟中期、成熟后期、衰退前期、衰退后期和深度衰退期。
这样就出现了16种变化,排除2种不可能的情形,还有14种变化。
当然这14种变化最终还是归结为上述8种类型。
全部情况如下表1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Clyde P. Stickney & Paul Brown,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Statement Analysis, 4th Edition , pp.69~78, The Dryden Press, 1999和Michael T. Dugan, Benton E. Gup & William D. Samson, Teaching The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V ol.9, pp.33~52, Table 1综合整理而成。
1.非常稳定,经营活动现金流十分充裕,既可以支持固定资产等长期投资,也可以偿还债务。
2.多方收拢资金,多见于准备收购和兼并其他企业的企业。
3.靠外部筹资和出售固定资产等以弥补现金流的不足,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恐有问题。
4.严重衰退,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有问题,只能大量消耗前期现金存量。
本文判定企业生命周期的思路为:首先从主营业务的销售收入和毛利增长状况推定各主导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再通过叠加推出企业生命周期。
而后从另一方向即现金流量表上三类现金流的变动规律另外再推断出企业生命周期。
最后参考行业周期并剔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得出最终结论。
这种相互验证的做法能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如何判定企业生命周期-实例说明
下面就以QH公司1999年~2004年间的财务数据为依据来具体说明如何运用财务分析法判定企业生命周期。
QH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制造和销售;网络、软件、系统集成与信息服务;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设备;精细化工及制药等。
图1和图2分别列示了QH公司1999年~2004年间各主营业务的销售收入和毛利的构成。
从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业1999年~2004年间收入占比处于61%~81%之间,毛利占比处于50%~70%之间;能源业同期收入占比处于18%~26%之间,毛利占比处于27%~36%之间。
显然后者的盈利能力强于前者,即QH公司的利润增长点主要在第二类业务即能源与环境工程与设备上。
但这两类主营业务中以信息业占更主要地位,而信息业中又以网络、软件、系统集成与信息服务占绝对主要地位。
所以从根本上看,QH公司的生命周期主要由第一类业务中的第二类服务的生命周期来决定。
图3和图4分别列示了QH公司1999年~2004年间各主营业务的销售收入和毛利的变化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第一类业务的增长趋势和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增长趋势高度一致,都是在1999年~2001年间高速成长,属于成长期;2002年增长放缓,属于成熟期;2003年~2004年间又有所恢复,重新进入成长期。
能源与环境工程与设备业1999年~2000年间高速成长,属于成长期;2001年~2002年间放缓,属于成熟期;2003年~2004年间又有所恢复,又重新进入高速成长期。
由此可见,QH公司最终的周期规律如下:1999年~2001年间处于高速成长期,2002年属于成熟期,2003年~2004年间又重新进入成长期。
以上是从销售收入和毛利的角度运用叠加法推断QH公司的企业生命周期。
下图5是从合并报表上所展示的三类活动的现金流量的状况来推断QH公司的企业生命周期。
不过,首先要说明的是,现金流量表只能用于反推企业整体生命周期。
推断产品生命周期还是要根据上述收入与毛利的数据来进行。
从图5可以看出,1999年~2004年间QH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一直是正、负、正的规律,根据表2,这表明QH公司始终处在成长后期或成熟前期。
再观察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2000年筹资额剧增,随后在2001年又剧减,此后2002年~2003年间又小幅回升,直至2004年又剧增。
最后再观察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额1999年~2002年间一直在大幅增加,2003年有所减少,2004年又再度大增。
企业只有处于成长期时才需要大量筹资并大量投资于固定资产,如果这一速度放缓,则表明企业已进入成熟前期了,因为这时企业本身已能产生较为充裕的经营现金流了。
所以,QH公司最终的周期规律可判定如下:1999年~2001年间处于高速成长期,2002年属于成熟前期,2003年~2004年间又重新进入成长期。
这一结论与上述根据收入和毛利所判定的结果一致。
三、运用企业生命周期规律设计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在判定了企业的生命周期以后,就可以从两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周期性的动态管理:其一,可以为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提供一个可比的评价标准;其二,可以根据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点选定各阶段应侧重的评价指标,以便确定评价工作的主次轻重,提高绩效评价的有效性和效率。
表2就是对各阶段应侧重的各种评价指标的总结。
从表2可以看出:初创期的企业相比衰退期的企业更侧重非财务指标,而成熟期的企业比成长期的企业更看重财务指标
四、结论
以上从财务层面对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描述。
除了论述如何利用这些特点来判定企业生命周期外,还论述了在判定了企业生命周期之后,如何利用周期规律对企业实行有效的、动态的管理,即如何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体现这种周期管理的思想。
应该说明的是,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判定是一个永恒的难题,不可能很准确。
因为企业在一个时期经常体现出几个时期的生命特征。
所以,只能根据企业在某一时期所体现出来的主要周期特征来对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
尽管如此,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析和研究依旧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领域。
因为经济生活中周期现象十分普遍,将周期因素纳入考虑能使管理实践更有效、也更深入。
参考文献:
[1]Clyde P. Stickney, Paul R. Brown, A Strategic Perspective: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Statement Analysis, 4th Edition, pp.69~78, The Dryden Press, 1999
[2]Michael T. Dugan, Benton E. Gup & William D. Samson, Teaching The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 V ol.9, pp.33~52, Table 1
[3]荆新刘兴云:财务分析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4]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管理世界,2004(4)
[5]王冬梅:数学推理方法在现金流量表分析中的妙用.财务与会计, 2005(12)
[6]马力安:如何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表.财务与会计,1999(5)
[7]黄磊: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解读技巧.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8]李心合:如何全面解读财务报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