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页/共28页
• 1、(邵阳市2005年中考题)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先天下之忧/而忧
C
• B、然则/何时而乐耶
• C、尝求古仁/人之心
• D、吾/谁与归
第23页/共28页
(山西2005课改题)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
的A一.项余是B幼( 时/) 即嗜学
• 如: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第9页/共28页
十一、掌握古文化知识,做好停顿。
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 自 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
若遇到这些情况要停顿。
•
如: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
2、捕蛇者/说。
•
3、陋室/铭。
•
4、爱莲/说。
第27页/共2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8页/共28页
第15页/共28页
•若夫淫雨霏霏(两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两处)
•然则何时而乐耶
(一处)
•故自号曰醉翁也
(一处)
两处)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第16页/共28页
•若夫/淫雨/霏霏(两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两处)
•然则/何时而乐耶
(一处)
•故/自号曰醉翁也
(一处)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四言诗句,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 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 五言诗句,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 如:问女/何所思。
• 五言诗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一”, 或是“二一二”。
如: 1、大漠/孤烟/直
第4页/共28页
• 七言诗句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
出。
如:两岸青山/相对
• 七言诗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
• 麻 子 无麻,子头无 头发发黑黑 脸,大脸脚大不 大,好脚看 不 大 , 好 看 !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第1页/共28页
无鱼肉也可无鸡鸭 也可青菜豆腐一碟足矣
第2页/共28页
如何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
第3页/共28页
一、古诗句一般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 有时也可以按意义划分。
•
5、盖/大苏泛赤壁云。
第8页/共28页
八、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
如:1、问/(渔人)所从来。
•
2、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九、并列承接等短语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
如:1、泉香/而酒洌。
•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3、斗折/蛇行。
•
4、属予作文/以记之。
十、骈句排比句的朗读节奏上下、前后句是相同 的。
第20页/共28页
•人不知/而不愠 •是/知也 •今齐地/方千里
第21页/共28页
• 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线。(2处)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江苏省泰州市2003
年中考试题)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重庆北碚2004课改题)下面句子的节奏停
顿正确的一项B是( ) •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B.益慕圣
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
/若神人
第24页/共28页
判断下面的句子的停顿是否正确,并说说理由。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前人/之述备矣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彼竭∕我盈,故∕克之
第17页/共28页
•躬耕于南阳 (一处) •告之于帝 (一处) •遂许先帝以驱驰(两处) •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两处)
第18页/共28页
• 躬耕/于南阳 • 告之/于帝 • 遂/许先帝/以驱驰 •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
第19页/共28页
•人不知而不愠(一处) •是知也 (一处) •今齐地方千里(一处)
•
5、出师/表。
第10页/共28页
•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
•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
• 朗读节奏 (主、谓、宾)
• 二、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句首虚词)
• 三、语句倒装之处要停顿
•
(倒 装)
第11页/共28页
• 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 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 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六、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
• 如:1、尝/与人佣耕。
•
2、俄而/百千人大哭。
第7页/共28页
七、有些议论、推断、反问、总结等语气句子,
若前面有“顾、夫、盖、其、且、至若”等词 领起,
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
• 如:1、且/人患志之不立。
•
2、其/真无马邪?
•3、Βιβλιοθήκη 若/春和景明。•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或“二二一二”
如:1、春风/不度/玉门/关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
3 、 人 生 / 自 古 / 谁第5/页无/共2死8页
二、主谓之间要停顿。
•
如:1、一狼/洞其中。
•
2、君之病/在肌肤。
•
3、宋/何罪之有。
三、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
•
如:1、忘/路之远近。
•
第25页/共28页
9.是∕进亦忧,退∕亦忧 10.同舍生皆∕被绮绣 1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1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26页/共28页
1.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大将军/邓智闻其贤/而辟之 • B.大将军邓智/闻其/贤而辟之 • C.大将军邓智/闻其贤/而辟之 • D.大将军/邓智闻/其贤而辟之
第12页/共28页
文言文停顿口诀
古文停顿莫畏难, 熟读精思是关键, 章法结构全理解, 方可停顿加斜线。
第13页/共28页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处) •衔远山,吞长江 (两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两处)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两处) •余闻之也久 (一处)
第14页/共28页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处) •衔/远山,吞/长江 (两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两处)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两处) •余闻之也/久 (一处)
2、恐/前后受其敌。
•
3、衔/远山,吞/长江。
第6页/共28页
四、动词与后面状语(它的补语)间常常要停顿。
• 如:1、骈死/于槽枥之间。
•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3、人不知/而不愠。
•
4、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1、(邵阳市2005年中考题)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先天下之忧/而忧
C
• B、然则/何时而乐耶
• C、尝求古仁/人之心
• D、吾/谁与归
第23页/共28页
(山西2005课改题)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
的A一.项余是B幼( 时/) 即嗜学
• 如: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第9页/共28页
十一、掌握古文化知识,做好停顿。
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 自 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
若遇到这些情况要停顿。
•
如: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
2、捕蛇者/说。
•
3、陋室/铭。
•
4、爱莲/说。
第27页/共2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8页/共28页
第15页/共28页
•若夫淫雨霏霏(两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两处)
•然则何时而乐耶
(一处)
•故自号曰醉翁也
(一处)
两处)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第16页/共28页
•若夫/淫雨/霏霏(两处)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两处)
•然则/何时而乐耶
(一处)
•故/自号曰醉翁也
(一处)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四言诗句,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 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 五言诗句,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 如:问女/何所思。
• 五言诗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一”, 或是“二一二”。
如: 1、大漠/孤烟/直
第4页/共28页
• 七言诗句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
出。
如:两岸青山/相对
• 七言诗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
• 麻 子 无麻,子头无 头发发黑黑 脸,大脸脚大不 大,好脚看 不 大 , 好 看 !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第1页/共28页
无鱼肉也可无鸡鸭 也可青菜豆腐一碟足矣
第2页/共28页
如何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
第3页/共28页
一、古诗句一般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 有时也可以按意义划分。
•
5、盖/大苏泛赤壁云。
第8页/共28页
八、句子中间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
如:1、问/(渔人)所从来。
•
2、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九、并列承接等短语前后两部分之间要停顿。
•
如:1、泉香/而酒洌。
•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3、斗折/蛇行。
•
4、属予作文/以记之。
十、骈句排比句的朗读节奏上下、前后句是相同 的。
第20页/共28页
•人不知/而不愠 •是/知也 •今齐地/方千里
第21页/共28页
• 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线。(2处)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江苏省泰州市2003
年中考试题)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重庆北碚2004课改题)下面句子的节奏停
顿正确的一项B是( ) •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B.益慕圣
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
/若神人
第24页/共28页
判断下面的句子的停顿是否正确,并说说理由。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前人/之述备矣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彼竭∕我盈,故∕克之
第17页/共28页
•躬耕于南阳 (一处) •告之于帝 (一处) •遂许先帝以驱驰(两处) •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两处)
第18页/共28页
• 躬耕/于南阳 • 告之/于帝 • 遂/许先帝/以驱驰 •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
第19页/共28页
•人不知而不愠(一处) •是知也 (一处) •今齐地方千里(一处)
•
5、出师/表。
第10页/共28页
•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
•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
• 朗读节奏 (主、谓、宾)
• 二、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句首虚词)
• 三、语句倒装之处要停顿
•
(倒 装)
第11页/共28页
• 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 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 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六、前置状语和主语之间稍加停顿。
• 如:1、尝/与人佣耕。
•
2、俄而/百千人大哭。
第7页/共28页
七、有些议论、推断、反问、总结等语气句子,
若前面有“顾、夫、盖、其、且、至若”等词 领起,
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
• 如:1、且/人患志之不立。
•
2、其/真无马邪?
•3、Βιβλιοθήκη 若/春和景明。•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或“二二一二”
如:1、春风/不度/玉门/关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
3 、 人 生 / 自 古 / 谁第5/页无/共2死8页
二、主谓之间要停顿。
•
如:1、一狼/洞其中。
•
2、君之病/在肌肤。
•
3、宋/何罪之有。
三、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
•
如:1、忘/路之远近。
•
第25页/共28页
9.是∕进亦忧,退∕亦忧 10.同舍生皆∕被绮绣 1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1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26页/共28页
1.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大将军/邓智闻其贤/而辟之 • B.大将军邓智/闻其/贤而辟之 • C.大将军邓智/闻其贤/而辟之 • D.大将军/邓智闻/其贤而辟之
第12页/共28页
文言文停顿口诀
古文停顿莫畏难, 熟读精思是关键, 章法结构全理解, 方可停顿加斜线。
第13页/共28页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处) •衔远山,吞长江 (两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两处)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两处) •余闻之也久 (一处)
第14页/共28页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处) •衔/远山,吞/长江 (两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两处)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两处) •余闻之也/久 (一处)
2、恐/前后受其敌。
•
3、衔/远山,吞/长江。
第6页/共28页
四、动词与后面状语(它的补语)间常常要停顿。
• 如:1、骈死/于槽枥之间。
•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五、句中转折连词前一般要停顿。
• 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3、人不知/而不愠。
•
4、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