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民健身运动误区的研究
对实施全民健身尚存的问题与思考
![对实施全民健身尚存的问题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bc6e612866fb84ae45c8dbd.png)
对实施全民健身尚存的问题与思考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体质健康现状的材料,多年来从事体育中学教学和社会活动的经验,对实施全民健身活动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了研究及分析思考,提出了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一些建议、想法、对策,旨在提出一些探讨性的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大家共同磋商,好为全民健身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体育健康健身模式构思1 前言健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
因此,促进健康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人人进行身体锻炼是使我国综合国力得以提高的表现,现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指出:健康是21世纪的“通行证”,世界各国政府无一例外地把目光投向了大众体育。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在我国深化改革和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由国家宏观领导、依托社会、全民参与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增强国民整体素质的社会系统工程和跨世纪的国民体质建设的发展战略计划。
它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建立起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的全民健身体系。
对于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对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将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在随此背景应运而生的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自出台以来,在政府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新闻界曾借助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就全民健身计划,进行了大量的专题报道和宣传教育工作;理论界许多研究人员也针对实施计划的一些宏观、微观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刻的探索;广大人民群众对此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支持和配合,但在纲要的实施过程中,全民健身的实践活动并不尽人意,“雷声大,雨点小”,“只说不干”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有组织的健身活动也“潮起潮落”流于形式,并且群众的自我健身意识不强,赌博、迷信、懒惰的现象败坏家庭和社会的风气,给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增大了难度,阻碍了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制约着中华民族体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建议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78cdb7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6.png)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建议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问题。
国家也加大了对健身事业的支持力度,提出了“全民健身”的口号,旨在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健康的生活。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全民健身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健身事业的发展,还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问题分析1. 健身场所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数量不断增加,但公共场所却没有相应增加。
很多人想要去运动锻炼却找不到合适的场所。
同时,一些商业性质较强的运动场所收费过高,让一部分群众望而却步。
2. 健身设施陈旧在一些公共场所里面设施陈旧、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等问题也成为制约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样会导致很多人失去对运动锻炼积极性。
3. 健身指导不够专业有些人想要进行健身锻炼,但是缺乏专业的指导,往往会出现运动方式不正确、运动量过大等问题,导致身体受损。
同时,一些健身教练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于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和防护方法了解不足。
4. 健身氛围不够浓厚在一些公共场所中,由于人员众多、设施陈旧等原因,造成了健身氛围不够浓厚。
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地方缺乏活力和吸引力,从而失去了对健身事业的信心。
建议1. 加强场所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场所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加各种类型的运动场所。
同时,在商业性质较强的场所中也应该制定合理收费标准,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健身锻炼带来的好处。
2. 提高设施质量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共场所设施维护和更新工作的监督力度。
同时,在商业性质较强的运动场所中也应该提高设施质量和更新速度,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健身体验。
3. 加强健身指导政府应该加强对健身教练的培训和管理力度,确保每一个健身教练都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
同时,在公共场所中也应该配备专业的健身指导员,为群众提供专业的运动指导。
4. 营造良好氛围政府应该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于健身事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建议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0d0237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5.png)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全民健身不仅关乎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幸福生活,更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
然而,在全民健身的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制约全民健身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一)认识不足,参与意识淡薄尽管全民健身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他们往往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和学习上,忽视了自身的健康需求,缺乏参与健身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沉迷于电子游戏、社交媒体等虚拟世界,缺乏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爱,导致健身意识淡薄,参与全民健身的人数比例相对较低。
(二)场地设施不足,分布不均场地设施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基本保障,但目前我国的场地设施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城市中可供大众使用的体育场地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衡。
一些繁华地段、人口密集区域往往缺乏足够的体育场地,而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场地设施更是严重匮乏,难以满足裙众的健身需求。
另现有场地设施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部分场地设施老化、损坏严重,缺乏维护和保养,影响了人们的使用体验。
(三)体育指导人才匮乏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是保障全民健身活动质量的关键。
然而,当前我国的体育指导人才队伍还相对薄弱,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
专业的体育指导员数量较少,难以满足广大裙众日益增长的健身指导需求。
另现有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机制,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指导服务。
一些体育指导员在工作中存在着敷衍了事、不专业等问题,也影响了裙众对健身指导的信任度。
(四)健身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活动内容相对单一,主要以跑步、散步、球类运动等传统项目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从大众健身视角看田径运动的发展误区及对策
![从大众健身视角看田径运动的发展误区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96c7af6c8d376eeaeaa3161.png)
从大众健身视角看田径运动的发展误区及对策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2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法,就田径运动的概念、价值、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在大众健身活动中对田径运动发展的误区,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田径运动大众健身误区对策一、田径运动的概述及价值探析田径运动不仅能够全面提高人体的机能水平,而且在培养人和塑造人方面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为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
”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是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民体质的一项基础性建设。
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积极作用,是我们现阶段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田径运动的走、跑、跳、投等基本运动形式与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也是最为简单易学的运动。
经常参加田径锻炼的人,能够全面提高人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各器官、各系统机能的发展。
田径运动项目众多,各项目的运动方法和手段也不同,对身体的各个机能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短跑可以发展人体快速运动能力,提高速度、爆发力等素质,使人体各器官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工作;长期参于长跑锻炼,能有效提高人体的耐力水平,增强人体在有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改善心肺功能,磨练意志;跳跃项目可以有效提高身体控制能力,改善人体空间本体感觉机能,发展弹跳力、身体协调性、下肢力量等的能力;参加投掷项目的锻炼,可以发展人们的身体协调性、上肢力量等能力。
由此可见,田径运动可以从各个方面改善人体各系统机能水平,健身价值极高,拥有广泛良好的普及性,是大众健身运动项目的良好选择。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01799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4.png)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一、引言全民健身是国家提倡的健康理念,旨在使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健康的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民健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深入分析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二、问题分析1. 缺乏运动意识在现代社会,很多人缺乏运动意识,长时间坐在办公室或家里,缺乏运动锻炼。
这导致了很多人身体素质较差,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2. 缺乏运动设施一些地区缺乏运动设施,没有足够的场地和设备供人们进行体育锻炼。
3. 缺少专业指导很多人在运动过程中缺少专业的指导,导致了运动方式不正确,容易受伤或无法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4. 缺乏坚持很多人开始运动后很快就放弃了,缺乏坚持的意识和毅力。
三、解决方法1. 提高运动意识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运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学校、社区和媒体也可以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到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
2. 增加运动设施政府可以增加运动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体育场馆、健身房和公共运动场地,方便人们进行运动锻炼。
3. 加强专业指导政府可以组织专业的运动教练团队,为市民提供免费或低价的运动指导服务,帮助人们科学、安全地进行运动锻炼。
4. 培养坚持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可以共同努力,培养人们的坚持意识,让每个人都能坚持运动,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
四、总结与展望全民健身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运动意识、增加运动设施、加强专业指导和培养坚持意识等方式来解决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
相信随着各方的努力,全民健身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
五、个人观点我认为全民健身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事业,对个人的健康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健身锻炼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以上方式的改善与解决,相信全民健身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健康快乐的生活。
实施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与实施的基本途径
![实施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与实施的基本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8cc9371b6c175f0e7cd1374b.png)
们 建 功 立 业 的 必 备 条 件 , 身是 全 民族 的 场 地 和 器材 又 太 少 , 的收 费 太 高 , 健 有 这各 种 体 育低 能 儿 》 文 中 提 出的 问 题就 是 一 例 。 一 大 事 。 推 动 全 民 健 身 运 动 的发 展 和 全 民 为 情 况 大 大 地 阻 碍 了全 民 健 身 运 动 的 开 展 。 健 身 计 划 纲 要 的 实 施 , 此 针 对 当前 全 民 在 健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 究, 出了 提 2改革措施与对应政策 发 展模 式 和 实施 的 基 本 途 径 。 2. 1更新 观念 , 普及 、增强 全民健 身意 识 为 此 , 变 “ 试 教 育 ” “ 质教 育 ” 要 应 为 素 , 打破 学 校 与社 会 的 界 限 , 门 办学 , 现学 开 实 校 体 育 社会 化 , 成 “ 庭 、 校 、 会 ” 形 家 学 社 共 同 发 展 的 体 育新 模式 。
科 技 在 发 展 , 会 在 进 步 。 的 体 力 劳 2 3 发挥 学校体 育组织 管理人 才的优势 , 社 人 . 推
1全民健身存在的 问题
1 1 全 民健 身意识 误区 .
动 量 在 不 断 降 低 , 之 我 国有 大 批 的人 不 动 全 民 使身 的发 展 加 我国各类学校有 体育教师近1 万人 , 0 能 或 不愿 参加 体 育 锻 炼 , 以 “ 代 文 明综 所 现
其 中高 等学 校 体 育老 师有 2 多人 , 万 他们 大 目前 , 国 民众 的 健 身 意识 有 : 1) 我 ( 老 合 症 ” 我 国 已有 上 升 趋 势 。 在 年 人保 健 意 识 。 多 数 年 青 人 认 为 腱 身 锻 大 多 受过 高 等 教 育 , 一 定 的 专 业 知 识 训 练 有 随着社会进 步发展 , 人们 对 健 康 的 认 炼 是 中 老年 人 的 事 , 自己身 体 强壮 不 须 要 识 也 不 断 更 新 , 然 没 有 一 个 统 一 严 格 的 经 验 , 中不 乏 事 业 心 强 , 论 全 面 , 练 虽 其 理 训 锻 炼 ; 2) ( 药补 意识 。 为锻 不 锻炼 身 体 无 定义 , 认 但至 少 人们 己开 始摒 弃 “ 病 不看 医 水 平 高 的有 识 之 士 , 是 从 事全 民健 身 活 无 这 所谓, 只要 进食 补 药就 能 健 身 : 3) 体 育 生 , ( 非 即是 健 康 ” 的错 误 认 识 。 的个 人 或 者 动 指 导 和 管 理 的潜 在 人 才 资 源 。 要 充 分 有 只 性 的娱 乐替 代 意 识 。 打 扑克 、 麻将 来 代 单 位 组 织 定 期 体 检 , 也 是 一 种 观 念 的 转 发挥 他 们 的 作 用 , 民 健 身 一 定 会 沿 着 健 用 玩 全 这 替 体 育锻 炼 ; 4) 不 关 己的 欣 赏 意识 。 变 。 H O界 定 : ( 事 自 w 健康 不 但 是没 有 身 体缺 陷 康 向上 的 道 路 蓬 勃 发 展 。
[精编]全民健身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精编]全民健身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7858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7.png)
[精编]全民健身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我国对于全民健身运动高度重视。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中指出“实施全民健身行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
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下称《健康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国家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完善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组织开展和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
”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已经逐步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
有望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0.86%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
当前,我国全民健身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需设定政策目标,增强融资扶持,使我国全民健身产业繁荣发展,全民健身事业蒸蒸日上。
一、我国全民健身的不足之处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健康产业和体育经济实现了有机的融合。
2020年1月8日,国际奥委会执行会议通过武术列入第四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标志着我国健身运动已经获得国际认可。
但是,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全民健身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全民健身意识、支持、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三方面:公共体育设施总量不足且利用率不高。
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远低于日、韩等周边国家平均水平,特别是缺少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
人均公共体育设施使用度不足,对于社会开放度不够。
据《健康管理蓝皮书2019》所揭示,中国约有47%的人是处在超重或者肥胖的状态。
且据调查,当代年轻人负担健身房、私教课和健身餐费用的情况不容乐观。
如果在增加少量经济压力的前提下能够得到健身运动,有75%的年轻人愿意去尝试坚持健身。
体育健身的常见误区及正确健身方法指导
![体育健身的常见误区及正确健身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d1c0d03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f.png)
体育健身的常见误区及正确健身方法指导体育健身对于身体的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健身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误区。
本文将针对这些误区进行探讨,并为大家介绍一些正确的健身方法。
误区1:不认真完成热身和拉伸在进行体育健身之前,适当的热身和拉伸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减少受伤的风险,并提高运动的效果。
然而,许多人往往会忽视这些步骤,直接开始锻炼。
这样做会导致肌肉疼痛、扭伤、拉伤等各种不良后果。
正确方法:在进行体育健身之前,一定要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这可以帮助肌肉适应运动的强度、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可以进行跑步、跳绳、打拍球等简单的活动来热身,进行腿部、腰部、手臂等肌肉部位的拉伸,可以有效预防被动拉伤等问题。
误区2:盲目追求高强度训练在进行健身过程中,许多人往往想要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和体能,从而选择较高强度的训练,这样做会导致肌肉疲劳、过度训练等问题。
正确方法:在进行健身训练时,一定要合理安排强度和时间。
初学者可以从适度的负荷开始,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以让身体逐渐适应。
中级者则可以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加入高强度的训练,而对于已经达到高水平的运动员,可以选择更加精细和高强度的训练方式。
误区3:只注重单一的锻炼方式在进行体育健身的过程中,许多人往往只注重某一种锻炼方式,如只做哑铃、仰卧起坐等特定的训练。
这样做会导致肌肉失衡、影响身体机能等问题。
正确方法:在进行健身训练时,应该选择多样化的训练方式,这可以使训练效果更加全面。
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练习等多种方式,以确保身体各部位的均衡发展。
误区4:没注意饮食和睡眠体育健身不应该只停留在锻炼的层面上,饮食和睡眠也同样重要。
然而,许多人在进行健身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些因素,从而导致健身效果不尽如人意。
正确方法:在进行体育健身之前,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膳食。
睡眠不充足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肌肉疲劳等问题,而合理的膳食则可以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保持身体健康。
全民健身操在开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全民健身操在开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204c6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3.png)
全民健身操在开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一、场地资源匮乏在城市中,尤其是一些人口密集的地方,场地资源是十分紧缺的。
由于场地有限,很多时候健身操活动只能在狭小的空间中进行,这不仅影响了健身操的效果,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一些社区和学校的健身操场地也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充分利用。
解决对策:政府、社区和学校应该加大对场地资源的投入,积极建设健身操场地,并合理规划场地使用。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场地利用方式,比如在学校操场放学后开展健身操活动,或者在社区公园进行室外健身操等。
也可以鼓励民间组织、企业等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建设和开发健身操场地。
二、健身操教练水平参差不齐健身操活动中的教练水平良莠不齐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一些健身操教练缺乏专业培训,教学水平和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健身者的需求。
一些利益驱动下的教练也存在着敷衍教学、不负责任的情况。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健身操活动的质量,还可能给健身者带来健康风险。
解决对策:政府应该加强对健身操教练的培训和管理,推动建立健身操教练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确保每位教练都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也可以鼓励各种机构、学校、社区等开展健身操教练培训班,提高健身操教练的整体素质。
建立健身操教练的信用管理机制,对于教学不负责任、违规操作等行为严肃处理,加强对教练的监督。
三、健身操活动组织不足在一些地区,由于健身操活动的组织不足,导致了健身操的宣传推广不够充分、参与者不足等问题。
健身操活动的组织不足不仅影响了健身操的影响力和普及度,也影响了广大民众的健康。
解决对策:政府和相关组织应加大对健身操活动的组织和推广力度,通过举办健身操大赛、节庆活动、公益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健身操的宣传力度,提高健身操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
可以鼓励社区、学校等机构加强对健身操活动的组织,积极引导和吸引本地民众参与。
四、健身操器材设施不完善在一些地区,健身操器材设施不够完善,质量不过关、数量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器材设施的不完善,很多健身者无法进行充分的健身操锻炼,影响了健身操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我国全民健身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全民健身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bf9e7d47f1922791688e8f5.png)
关键词 : 体 育; 健康 ; 健身 ; 对策
当今人们十分注重学习各种实用知识 , 掌握多种社会需要的技 供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 和器材太少 , 大大地阻碍 了全民健身锻炼的 能 ,尽可能提高 自己的经济收入 ,改善 自身的生活水平的状况 , 但 发展。由此可见, 日前我国所拥有 的运动场所和所配置的体育器材 是, 却往往忽视的健康问题 。诸如: 年纪轻轻就被高血压 、 心血管等 等体育设施是难 以满足广大百姓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
民 营科技2 0 1 3 年第1 2 期
实践 ・ 思考
我国全民健 身存在 问题及对策
郝薇薇 ( 安徽省建筑工业 学院体育部 , 安徽 合肥 2 3 0 学习的重要保 障, 增强全 民的 身体素质才能提 高我 国的综合 实力, 因而健 身是全社会全 民性 的事情 , 要 想推动全 民健身运动 的发展和保证 全民健 身计划纲要 的实施 ,就要研究全民健 身过程所存在 的问题 ,再采取和做 出切 实可行的措
2 . 2 社会和学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 整个社会及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措施 , 大力提倡社会和学校体 育资源在没有 比赛和教学任务的时候 , 向社会开放 , 以保证和缓解 全社会体育健身场地不足的需求 ;社会体育场馆在没有比赛 的时 候, 应降低收费门槛 , 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让更多的百姓加入健身行 列。 学校有着优越的体育资源( 人、 财、 物、 场地 、 书籍等 ) 在没有教学 和节假 日及寒暑假期间,体育资源可 以说多是处在闲置或浪费 , 这 与我国健身体育资源匮乏形成鲜明反差 , 学校不仅体育场地多而且 在为全 民健身提供场地之余还应充当起培养社会体育 面, 疲于奔波 , 忽视了 自身的健康修复 , 懒于将本就不 多的余暇时间 专业教师多 , 只要充分发挥他们 的作用 , 为广大百姓提供健身的 投入到健身中去 。 也有外部原因所致 , 如: 工作压力 、 人际关系、 场地 指导员的任务 ; 并在上基础上尽可能多 器材 、 家务 、 辅导孩子等 。 我国的百姓普遍对健身意识都存在观念上 信息咨询和专业 的锻炼方法和手段的指导 , 的问题 , 这也反映了我国在健身宣传和教育和指导方面的不足及各 组织些群众性的健身活动, 促使全民健身运动在我 国全面、 快速 、 科 地方有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提高全 民的健康素质 , 是关系到社会 学地开展下去。充分利用好学校这些体育资源, 让它更好 的为我国 的全民健身发挥作用 , 带动更多的人们参与健身 , 科学健身 ; 提高场 发展和 民族兴衰的国家大事 。
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18580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d.png)
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历史传承和独特特色的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民间舞蹈、藏式射箭等。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民族特色和儿时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当今全民健身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如传承不易、场地资源匮乏、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些发展困境,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一、发展困境(一)传承不易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需要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进行,这对传承人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要求较高。
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年轻人对传统体育项目缺乏兴趣,甚至不愿意投入精力学习。
这导致了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场地资源匮乏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的要求较高,而现代城市的土地资源紧张,导致很多传统体育项目无法得到合适的场地支持。
这给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三)社会认可度不高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许多人对传统体育项目存在认知偏差,甚至认为这些项目老旧、无用,导致传统体育项目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二、对策研究(一)加强传承人培训针对传承人在身体素质和技能方面的要求,我们应该加强传承人的培训工作。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打造一批高水平的传承人,同时加大对传承人的资金支持,提高他们的传承积极性。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传统体育项目提供更多的场地支持。
可以通过与学校、社区等机构合作,将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他们的课程和活动中,同时加大对传统体育项目场地的建设和改造。
通过开展更多的宣传活动,向社会大众展示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和价值,提升社会对传统体育项目的认可度。
可以通过举办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展示等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关注。
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
对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对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现状与对策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395fa0cfad6195f312ba671.png)
对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摘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已经十多年,实施效果差强人意。
本文概述全民健身运动现状,认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学习和宣传力度,逐步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使全民健身运动持久健康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全民健身负荷强度意识对策一、全民健身运动的现状1.经常参加体育的人数状况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我国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报告结果中的数据显示:1996年我国城市居民中十六岁以上的有34.34%的人参加了一次体育活动,达到体育人口的为15.50%,2000年调查报告中显示,无论是参与体育运动总体人数还是体育人口的比例,都明显比1996年有所提升,尤其是体育人口提高的幅度极为明显,可见这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一期工程取得了标志性的成就。
2.体育锻炼的场地和设施状况众所周知,每一项体育运动的开展,它的必备的条件就是体育场馆和设施。
因为场馆和设施是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
然而,体育场馆和设施也是全民健身运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综观我国的历史,虽然经历多年的努力,政府在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上都有很大的投入,但距离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场馆建设速度极为缓慢,数量严重不足,人均占有场地量仍然很低。
即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是如此。
更有甚者,在这些大都市里,即使建起了各类不同的体育场馆,但这些场馆的归属权和经营权也都发生显著的变化。
大部分被私人承包经营,许多场馆、器材不能向大众公共开放。
这样公共型场馆的数量在不断减小,从而导致参与运动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减少。
3.大众体育的消费状况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把目标放到了生活质量方面上。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涌入人们的脑海,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重视。
论全民健身中的若干认识误区——以《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为背景
![论全民健身中的若干认识误区——以《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为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8d0b2ee119e8b8f67c1cb99d.png)
论全 民健 身 中的若 干认识 误 区
一 一
以 《 民健 身 条例 》的 实施 为 背景 全
黄 聚云
为 全 民健 身 事 业 理 性 发 展 提 供 智 力 支 持 的 必 要 手 段 。
的现 象 。这 点在 《 民健身条 例》 的文 本中也有明显体现 : 全 法 规 名称 是 “ 民健 身条 例 ” 全 ,但 各 条 目规 定 的实质 内容
是 “ 育 健 身 ” 存 在 名 实 不 符 的 嫌 疑 。 在 《 民 健 身 条 体 , 全
1 将 “ 身”化 约 为 “ 育健 身 ” 的误 区 健 体
准 确 地 把 握 概 念 是 工 作 思 路 清 晰 的 前 提 , 但 目前 , 我 例 》 之 前 曾 经 有 过 专 门 以 “ 育 健 身 ” 命 名 的 同 类 别 法 规 , 体 国体 育 界 在 “ 身 ”等 基本 概 念上 还 模 糊 不清 。 健 如 20 颁 布 的 《 海 市 民 体 育 健 身 条例 》 0 0年 上 。
健” ,当 一个 人 说 自己 “ 健 身 ”的 时候 ,我 们 只 能判 定 此 人 为 战 的 局 面 无 助 于 全 民 健 身 事 业 的 资 源 共 享 、 形 成 合 力 。 在 在使用某种手段使身体强健 ,但是使用何种手段我们无从得 我们必 须看到 ,“ 体育健 身 ”还 没有 成为人们 塑造健康
知 。 能使身体强健的手段非常多,身体练习只是其中一种, 而
生 活 方 式 的 首 选 策 略 , 还 有 为 数 众 多 的 国 民宁 愿 选 择 其 他 手 其他 ,如作息节律的调整 、生活习惯的培养、饮食营养 的配 段 而 不 是 体 育 手 段 来 应 对 健 康 风 险— — 对 此 , 我 们 只 能采 取 置 、补益药物的服用 、心性道德的修养等 ,都有可能起到强 包 容 、 劝 导 等 方 式 , 而 不 能 强 求 。 在 国 民 的 生 活 世 界 中 ,
指导全民健身运动实践的分析与研究
![指导全民健身运动实践的分析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f06c3c10661ed9ad51f3ec.png)
第 5期 ( 总第 6 ) 6期
2o o 8年 9月 来自山西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
o r a fS a x do& T n v ri u n lo h n i Ra i V U ie s
No. 5
SD 2o e. o8
摘要 :全 民健身 的开展带来 了社会经济 文化的发展。然而,在 全 民健身运动 中的 “ 主体 ” 意识 、
全民 运 一项由 家领导、 健身 动是 国 社会支 全民 持、 参与、 有 目 有步骤、 的、 有措施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跨世纪的, 造福子孙 后代的 伟 宏 事业。 全民 健身运动的作用 大众健美操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参加大众健美操 可 改善 系 大众 美操 心 厚, 脏容 以 呼吸 统。 健 能使 壁增 心 积增加。 心 每搏 量 脏 输出 增加, 静时心跳 安 频率减 这些都 慢。 是心血管 系统发展完善和机能提高的标志。 另外, 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 得到增强, 肺活量加大, 训练者可比 一般人大—倍。呼吸深度加 深, 吸 少, 大通 呼 率减 最 气量增 这些 加, 都是呼吸系 统机能得到 改善和提高的表现。促进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正常发展。全民健 身运 重 象是青 动的 点对 少年儿童。 他们参加 体育锻 能加速 炼, 血液 循环, 加对 和肌肉 血 应, 骨 肌肉 增 骨骼 的 液供 使 骼和 获得比 平时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同时大众健美操中的很多动作还 能对骨骼和肌肉的生长产生全面良 好的刺激, 这样就为造骨过 程肌肉生长创造了良 好的条件。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 的 好坏是体质强弱的标志之一, 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tt力在 tt 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大众健美操可以发展关节灵活性, 肌 肉积极地活动可以减少脂肪堆积, 还可以提高耐力。 具有心理 保健功能。 大众健美操具有不可替代的心理调整和疏导作用。 大众健美操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和压力, 它使人感到的是一种痛 快淋漓的自由伸展及活动后的振奋和愉快, 让人的整个身心情 不自 融 欢快 的节 之中 而忘 一切 禁地 入到 有力 奏 , 却 烦恼和 忧郁, 从而 限 调动 最大 度地 人们的 热情和活 使 力, 疲惫的 得到有 身心 效的放松。 大众 秧歌在 全民健身中1 6 价值 健身价值是基本功能。 。 通过 活动, 体各 秧歌 人 器官在 形态结构 和机能 方面都发 生了 变 化, 动能 得到 活 力 增强, 恢复 对 体能、 止 防 疾病和延年 益寿都具 有重 用。 价 闲暇 育已 群 生 活动的 要作 闲暇 值。 体 成为 众l 重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建议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7ef19d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4.png)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多样化的健身选择有限1.1 运动场地不足•户外运动场地不足,如公园、露天体育场等,难以满足大量市民的健身需求。
•城市中心缺乏开放的健身场所,人们往往需要支付高额的会费才能进入私人健身房。
1.2 健身项目单一•健身活动主要以传统的跑步、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为主,缺乏更多元化的健身项目供人们选择。
•缺少针对不同群体的特殊健身项目,如老年人和儿童。
二、缺乏健身意识和知识2.1 教育缺乏重视•学校教育体系中,缺少对健身重要性的宣传和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
•学校体育课程缺少系统的健身指导,无法满足学生的健身需求。
2.2 公众对健身知识的了解不足•许多人缺乏正确的健身知识,往往选择错误的健身方式,导致身体受伤或效果不佳。
•健身行业的商业化宣传导致公众对健身的认识产生偏差,过度关注外表而忽视健康。
三、缺乏专业的健身指导和监管3.1 健身教练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健身教练没有统一的资质认证标准,导致市场上存在大量素质参差不齐的教练。
•一些健身教练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提供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
3.2 健身场所监管不力•健身场所的设备维护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健身场所存在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损害消费者权益。
四、建议4.1 增加运动场地•政府应加大对户外运动场地建设的投入,增加公园、露天体育场等供市民健身使用。
•鼓励开发商在小区建设中考虑设置健身设施,提供便利的健身环境。
4.2 多样化健身项目•提供更多元化的健身项目,如瑜伽、太极拳、攀岩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针对老年人和儿童,推出适合他们特点和需求的健身项目。
4.3 加强健身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增加健身教育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基本健身知识。
•举办健身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健身的认知水平。
4.4 建立健身教练资质认证制度•制定统一的健身教练资质认证标准,并监管市场上的健身教练行为。
•加强对健身教练的培训和监督,提高整体教练素质。
最新-全民健身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精品
![最新-全民健身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45400b2c79563c1ec4da7127.png)
全民健身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人民大众对于增强自身身体素质、提高自身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体育需求日益增强。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如何进一步引导和动员绝大多数百姓积极的加入到社会体育活动中来,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作为全民健身服务中心的员工,我们应该合理调配国内的体育资源,不断的探索出适合与新形势、新目标的全面健身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为此我们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体育需求;全民健身;体育资源;新目标一、引言依据我国国家体育总局于2000年颁布的《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该纲要首次明确了,要科学的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涵盖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全面健身系统,建立一个具有利民、亲民、便民三个方面特点的健身服务体系。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社会各个群体集团都可以平等的参与全民健身活动[1]。
具体阐明,就是要科学、全面的实现体育资源利用的平等,可以极大的调动群众的体育运动积极性。
因此,在构建利民、亲民、便民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应该在全民体育文化方面、全民健身设施方面、全民体育健身管理方面、全民健身身体素质监测方面和全民健身组织管理几个方面出发,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着眼点,以人为本。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应全民健身服务的逐渐重视,我国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对全民健身方面进行了多维度,全系统多角度的分析研究,并且我国目前的全面健身服务的前期理论架构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实践应用方面还有所欠缺。
为了达到在2020年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近期发展目标,我们在实践上应该有所加强。
二、全民健身运动目前还存在的主要不足通过大量实际调研、文献资料查询、网络媒体介绍、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全民健身还依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主要的不足。
1宣传力度不足,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很多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宣传力度不足,对于民众对于全民健身基本知识的了解不多,并没有能够调动起广大群众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主动性。
关于全民健身运动误区的研究
![关于全民健身运动误区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89406acaaedd3383c4d31d.png)
善 等 原 因 , 导 致 过 多 的 热 量 积 存 而 引起 肥 胖症 、 心 血 管 病 、 高血 压 等。这 些疾 病发 生的 一个 重要 原因就 是现 代生活 中 人 们 的运 动 量 普 遍 严 重 不 足 , 故 通 称 “ 动 不 足 病 ” 。 从 运 《 j 次 我 国 城 乡 居 民体 育 参 与 状 况 调 查 》 结 果 看 , 我 国 经 第 常 参 加 体 育 锻 炼 的 人 数 比例 只 有 2 . % 8 2 ,与 发 达 国家 相 比 还 存在 比较大 的差距 。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渐机械 化、 自动化, 人 们 的 劳 动 强 度 减 小 , 劳 动 时 间 缩 短 ;交 通 事 业 的 发 展 , 使 人 们 出 门 以车 代 步 ; 生 活 的 便 利 化 大 大方 便 了 我 们 的 生 活 , 使 人 们 的生 活 受益 匪 浅 。然 而 ,正 是 在 这 样 的情 况 下 它 给 人 们 的 生 活 带 来 了新 的 危 机— — 运 动 不 足 , 导致 体 力 下 降 ,进 而 发 生 运 动 不 足 病 等 。 凡 因 工 作 需 要 久 坐 的人 , 每 天 不 要连 续 超 过 s , , 工 作 中 每 隔 l 2 小 时 应 进 行 一 次 约 l 分 钟 d时 ~ 个 O 的 活 动 , 或 自 由走 动 , 或 做 做保 健 操 之 类 的运 动 。 时至今 日,全 面健 身运动正开展得热火朝天 ,从中很多 人 享 受 到 了健 身 带 来 的 乐趣 。适 当的 运 动 量 能取 得 较 好 的健 身 效 果 , 而 剧 烈 的健 身 运 动 会 破 坏 人 体 内外 运 动 的平 衡 ,加 速 体 现 体 内某 些 器 官 的 “ 损 ” ,造 成 生 理 功 能 的 失调 ,结 磨 果 导 致 人 的 生 命 进 程 缩 短 , 容 易 出现 早 衰 或 早 逝 。每 次 活动 应 达 到 相 当于 巾速 步 行 10 步 以上 的 活 动 量 ,运 动 锻 炼 应量 00 力 而 行 , 体 质 差 的人 活 动 量 可 以 少 一 点 ; 体 质 好 的人 , 可 以 增 加 运 动 强 度 和 运 动 量 。根 据 能 量 消 耗 量 ,骑 车 、跑 步 、游 泳 、 打球 、 健 身 器 械 练 习等 活 动 都 可 以转 换 为 相 当于 走 10 00 步 的时 间 。类 似 这样 的活 动 能 够 使 5% 0 的人 明显 降 低 心脏 病 的 发病率 ,3 % 0 的人 减少 高血压 、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病率 。每 个人 的体质 不同,所能承受 的活动量 也不同,个人 的工作性 质和 生活 习惯 也不 同,在选择运动 时间、 内容 、强度和频度 时也可 以有不 同的选择 ,这要根据 自身的条件。 在 我 国 后 汉 时 期 , 名 医 华 佗 曾 用 “ 水 不 腐 ,户 枢 不 流 蠹 ”来 告诫人 们经常活动可防病养 生。唐 代名医孙思邈指 出 “ 欲 劳 于形 , 百 病 不 能 成 ” ,又 说 : “ 生 之 道 ,常 欲 小 人 养 劳 ,但莫 大疲 及强所不 能耳 ” J 。科学 的健身运动 必须掌握 适 宜 的运 动 强 度 、运 动 量 , 以及 计 划 地 进 行 经 常性 锻 炼 , 改 善 人 体 各 个 系 统 的 功 能 , 达 到 健 身 或 治病 的 目的 。
全民体育健身运动中的误区分析
![全民体育健身运动中的误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044d787fd5360cba1adbaa.png)
23 缺乏体 育卫生保健知 识 .
231 健 身环境和 时间的选择不 符合要 求 。我 国在 城市化 发展 中 ,小 区规 划体 育健身 的路径 比较少 。随 -. 着 城市人 口的增 加 ,再加 上城 市规划 中公 园设置较 少 ,很 多锻 炼者就 在 马路边 、高架桥 下活动 ,这些 地
全 民体育健 身运 动作 为社 会文化 范 畴, 已逐渐 成 为人们 日常生活 中 的重要 内容 。在 一个 充满希 望、
竞 争 的年 代 ,在如 此高效 率 、快 节奏 的社 会里 ,健康 的体 魄 、充 沛 的精力 对于人类 来说是 宝贵 的,它影
响着人们 的学 习、生活 、工作及 美好理想 的实现 。但是 , 由于我 国 的群众 体育正 处于快速 发展 的初 级阶 段 ,全 民健身还不 够普及 ,体育 设施有 待完善 ,体 育指导 员 队伍还 没有发 挥应有 的作用 ,全 民健 身运动 中难免存在 某些误 区。指 出这 些误 区并正确 引导健 身者 ,是发展全 民体育健身运 动必不 可少 的。 l 全 民体 育健身运 动的特征 、 目的和 作用 全 民体育健身 运动对 促进人 的健康 是非常重要 的,它 不仅可 以提高人 民群众 的生活质 量 ,而 且是保
间的一种临 界状 态 。所 以,在健 身运动之 前必须对健康 有正确 的认识 。世 界卫生组 织 WHO 前总干 事马
勒 博士指 出:“ 健康 并不代表 一切 ,但丧 失了健康就丧 失了一切 。 14 ” 9 8年世 界卫生组织 《 织法》对 健 组 康 的定义是 “ 健康 不仅仅 是没有疾病 或虚弱 ,而是指躯体 健康 、心理健康 和社会适应 良好状态 。 ”因此健
第 4期第 18 页 1
浙 江纺 织 服 装 职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ed15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5.png)
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1. 引言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重要目标,而全民健身的概念已经在我国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尽管全民健身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流行,但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问题一:缺乏健身意识和动力在现代社会,许多人由于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缺乏足够的健身意识和动力。
这导致了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和缺少锻炼的机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以下解决方法:(1)宣传健身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向公众普及健身的好处。
这可以帮助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并激发他们的健身动力。
(2)提供便利的健身设施和机会。
政府和社区可以共同努力,提供充足的健身设施,例如健身房、公园、游泳池等。
组织各种形式的健身活动,如健身培训班、健身比赛等,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
3.问题二:不合理的健身观念和方法在一些人群中,存在着不合理的健身观念和方法。
他们追求外表上的健康和美丽,而忽视了内在的健康和身体功能的提升。
这样的健身观念和方法不仅无法达到长期效果,而且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教育公众正确的健身观念。
通过针对不同人群的健身教育活动,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健身的本质。
强调健康、功能和均衡的目标,鼓励人们跳出“快速瘦身”和“暴力锻炼”的误区。
(2)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
政府、社区和健身机构应加强培训,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服务。
这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正确的健身知识和技巧,避免错误的健身观念和方法。
4.问题三:缺少持续的参与和支持许多人开始健身,但很快就放弃了。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持续的参与和支持。
在健身过程中,面对困难和挑战,人们可能会感到孤单和无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以下方法可以采取:(1)建立健身社区和支持系统。
通过建立健身俱乐部、健身小组等,人们可以相互支持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全民健身运动误区的研究
作者:徐文陈鹏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2期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运动健身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保证健康、养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在健身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的匮乏及认识的偏差,往往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本文以人们日常健身运动中常见的误区为视角,通过对全民健身常见错误的研究,从而引导人们对健身运动有一个新的认识,以期对全民健身运动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全民健身运动误区引导
[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15-02
前言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同年8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体育法》,将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纳入国家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全民健身的法律地位。
从此,全民健身成为了与我国竞技体育同等重要的大事,老百姓的健康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在国家大力扶持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全国上下掀起了空前的全民健身高潮,健身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这个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利与弊,正确的健身有助于促进人的发展,错误的健身则对人的身心会造成过多的负担,指出健身误区并正确引导健身者,是发展群众体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催化剂。
一、全民健身误区分析与讨论
(一)对空腹晨练偏差的认识不够
据调查,早晨空腹锻炼的人高达90%以上,虽然说空腹晨练对身体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从运动保健学的角度来说,人体肝脏在早晨含糖量最低,而空腹运动容易导致血糖降低,而且人在经过一夜的睡眠时虽然没有进食进水,但身体还处于不显性出汗、呼吸等仍然在继续失水,再加上空腹晨练,会导致热量不足,体力消耗过多,会使大脑供血不足,容易出现头晕等症状,严重时会感到心慌、腿软,伸直站立不稳。
因此在晨练前可以适当地补充些淡盐水,降低血粘度,缓解机体缺水现象。
此外还可以补充少量糖类、蛋乳品,补充锻炼时所需的能量。
有关专家认为,运动时间以上午10~12时和下午3~7时比较适合。
早上五六点时,人的生物钟规律是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且肾上腺素一般比晚上要高,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如果早上运动剧烈,就很容易出事,严重时会出现心脏停搏。
在晨练之前一定先要吃点东西,中老年
人在晨练之前最好吃一些牛奶、豆浆、点心之类的松软温热性食物,另外也可以吃一些鸡蛋、稀饭、馒头等食物。
(二)运动不足或运动过量
近年来,在人们的生活中会经常听到一个新的病名:运动不足病。
很多人认为,运动不足至多是吃饭吃的少了,体力差了,动起来费劲了,并不是病,如今为何也称为病呢?专家们说,运动不足病亦称“城市文明病”。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现代生活设施的不断完善等原因,导致过多的热量积存而引起肥胖症、心血管病、高血压等。
这些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生活中人们的运动量普遍严重不足,故通称“运动不足病”[1]。
从《第三次我国城乡居民体育参与状况调查》结果看,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只有28.2%,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渐机械化、自动化,人们的劳动强度减小,劳动时间缩短;交通事业的发展,使人们出门以车代步;生活的便利化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受益匪浅。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危机——运动不足,导致体力下降,进而发生运动不足病等。
凡因工作需要久坐的人,每天不要连续超过8小时,工作中每隔1~2个小时应进行一次约10分钟的活动,或自由走动,或做做保健操之类的运动。
时至今日,全面健身运动正开展得热火朝天,从中很多人享受到了健身带来的乐趣。
适当的运动量能取得较好的健身效果,而剧烈的健身运动会破坏人体内外运动的平衡,加速体现体内某些器官的“磨损”,造成生理功能的失调,结果导致人的生命进程缩短,容易出现早衰或早逝。
每次活动应达到相当于中速步行1000步以上的活动量,运动锻炼应量力而行,体质差的人活动量可以少一点;体质好的人,可以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根据能量消耗量,骑车、跑步、游泳、打球、健身器械练习等活动都可以转换为相当于走1000步的时间。
类似这样的活动能够使50%的人明显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30%的人减少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病率[2]。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能承受的活动量也不同,个人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也不同,在选择运动时间、内容、强度和频度时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这要根据自身的条件。
在我国后汉时期,名医华佗曾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告诫人们经常活动可防病养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又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2]。
科学的健身运动必须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运动量,以及计划地进行经常性锻炼,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三)缺乏适当的医务监控体系
参加运动既有益处,也有风险,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如果锻炼负荷不当,患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的危险就会增加,所以运动前应做个医疗评价。
尽管长跑能使心血管系统适应运动应激,但一些中老年长跑爱好者在进行心功能负荷运动时,由于增加心脏负荷量、心肌耗氧量增加,若冠状动脉有病变或心力储备差时,仍会产生心肌供血不足、缺氧症状等症状。
林晓光的研究证实:有26.32%的中老年锻炼者的心功能负荷检查结果呈阳性和可疑阳性。
表明在
长跑爱好者中一部分人有隐匿冠心病和心功能状态的改变。
进行适当运动负荷的医疗评价,应该是与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相配套的措施,只有运行实施才能真正达到全民健身、利国强民的目的。
(四)没有针对性,盲目夸大健身的作用,缺乏健身常识
一些人不了解自己的健身状况,同时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士经常参加身体锻炼不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锻炼,而是盲目跟随他人运动,导致健身效果不明显。
还有一些人,缺乏科学知识,听信一些迷信,盲目夸大健身的作用,误认为健身运动能“治百病”,其结果往往恰得其反。
为了使健身运动达到安全、有效和科学的目的,必须对健身运动知识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认真地去执行和运用到健身运动的实践中。
为了科学地进行健身运动,使机体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或提高机能水平,有效地防病、治病、消除疲劳,还需要相应的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3]。
制订运动处方前要对自己的体能、健康状况、各项素质进行检查与预测。
(五)关于运动猝死
1990年WHO和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定义运动猝死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h内意外死亡[4]。
对我国2000年到2007年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案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运动猝死案例103例,涉及23个省(市)[4]。
运动猝死的原因总体来说主要有两个:一是运动员患有潜在的心血管疾病,二是超负荷的运动导致心肌缺血。
全民健身运动中,务必要重视参加健身运动者进行心功能检查,确保健身者的健康和安全,防止心脏猝死事件的发生。
二、结论
全民健身在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增进人们身体健康,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然而身体的运动不但要有节奏、有控制,还要按运动的自身规律以及锻炼者身体的生理规律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锻炼。
在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今天,我们不但要牢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树立“更合理、更科学、更健康”的全民健身思想。
只有这样,人们的健身能力、健身效果才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容小翔.运动不足为何也称病[J].中国医药报,2003(10).
[2]谭宏彦,闰振龙,陈善平.全民健身运动新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6(3).
[3]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4]高晓嶙,常芸.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