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JSBXC-85 0继电器检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SBXC-850型继电器在6502信号联锁电路中主要作为延时继电器使用,在延时解锁电路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它在电路中的安全型和可靠性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
在大站电气集中电路中,JSBXC-850继电器主要运用在延时解锁和延时报警电路中。
它是由时间控制单元与JWXC-370/480型无极继电器组合而成,时间控制单元组装在印刷版上,安装在继电器上方。
1 工作原理
半导体时间继电器电路如图1,其核心是采用了由单结晶体管组成的脉冲延时电路。
如图所示,在单结晶体管B T的发射极EH和第一基极B1的放电回路中接入了继电器的前圈(370Ω),而继电器的后圈(480欧)则通过电阻R1直接与电源相连。
这样,当接通电源时,后圈(480欧)将有电流流过,其电路:
+24V(73端子)→二极管D1→R3→R1→81端子→J1-2(480Ω)→13端子→62端子(电源-)
此时,由于R1的电阻值很大(3~4.7kΩ),因此,流过后圈的电流很小,继电器不会动作。
与此同时,电容器C1开始充电,其电路:
+24V(73端子)→二极管D1→R3→51端
子→52端子(或61、63、83)→R6-R7→C1→
23端子→J4-3(370Ω)→71端子→R2→62
端子(电源-)
此电流流过前圈(370Ω)的方向正好与
后圈(480Ω)的相反,因此,继电器更不会动
作。
当电容器C1充电电压上升到大于单结
晶体管BT的击穿电压时,则BT的发射极E
与第一基极B1导通,C1放电,其电路为:
C1(+)→BTE-B1→R2→71端子→J3-
4(370Ω)→23端子→C1(-)
此电流流过前圈的方向与后圈相同,
而且两者之和可以达到继电器的工作安
匝,因此,继电器的衔铁立即吸合。
衔铁吸合后,继电器的前接点11-12沟
通了自闭电路:
+24V(73端子)→二极管D1→R3→
┡-------→R1-------------
----┫
┡51端子→J11-12→53端子→R4→┫
81端子→J1-2(480Ω)→13端子→62端子
(电源-)
由于R4的接入,电路的电阻降低近一
半,流过继电器的后圈电流增加到大于继
电器的释放电流,继电器可靠吸起(如图1)。
由此可见,由于BT和C1组成的脉冲延
时电路的存在,使继电器从电源接通到完
全吸合经过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就是继
电器吸起延时时间,显然,这一吸起延时与
充电电路的下列参数有关。
(1)C1的电容量越大,则充电达到单结
晶体管击穿电压的时间越长,因此,吸起时
间越长。
(2)充电电路的电阻R越大,则电容器充
电电流很小,充电时间必然延长,故延时越
大。
电路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在端子52、61、
63、83分别接入不同电阻值,以获得四种延
时;连接端子51-52延时180s;连接端子51-
61延时30s;连接端子51-63延时13s;连接
端子51-83延时3s。
(3)与单结晶体管的击穿电压有关,而
击穿电压又由单结晶体管的分压比η决
定。
分压比越大,击穿电压越高,则C1充电
电压升高,缓吸延时加大。
2 检修作业程序
2.1继电器参数调整
JSBXC-850继电器参数的调整与无极
继电器相同,检修标准:(1)机械特性:接点
压力:前接点≥0.25N,后接点≥0.15N;托
片间隙≥0.35mm;接点间隙≥1.2mm。
(2)
电气特性:工作值前圈≤14MA;后圈≤13.
4M A;释放值前圈≥4M A;后圈≥3.8M A
2.2印刷电路板的检查与修理
(1)检查印刷版的引出线,应无断股、假
焊。
(2)检查各元件在印刷板上的焊接,应无
假焊,焊点美观。
(3)检查印刷电路板,电路
的铜皮不卷边,不断裂,发现微小的断裂应
补焊完整。
2.3电子元件的检查更换
(1)检查并更换R3电阻为2W100Ω电
阻;(2)更换C1、C2电容;(3)检查稳压管D2,
D3,稳压值应在19.5~20.5V之间,如大于
或小于此值,应取下稳压管进行特性测试,
不合格的予以更换。
2.4延时时间的调整:
通过选择电阻R6-R12以及电阻与电
容C1的配合,调整180s、30s、13s、3s延时时
间,误差不差过±15%(检修时误差应控制
在10%)。
浅谈J S B X C-850继电器检修
祁巧侠
(西安铁路局西安电务段 陕西西安 710000
)
摘 要:本文对JSBXC-850型继电器,从机械结构、电路工作原理、检修作业程序等方面进行介绍。
对维修中发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现场检修提供参考。
关键词:JSBXC-850 继电器 检修
中图分类号:T M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12-02
R 6~R
7
≈1MΩ R
10
~R
11
≈100kΩ R
8
~R
9
≈150kΩ~300kΩ R
12
~R
13
≈30kΩ
图1(下转114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1)对进出口烟气挡板任一未打开这一条件进行优化,因进、出口挡板开均为电动执行器单点开信号,任一信号误动如接线松动均会造成系统误跳,可将增压风机进口挡板开信号并上增压风机进口压力<-600Pa条件;将增压风机出口挡板开信号并上增压风机进口压力>500Pa(压力信号采用增压风机进口压力三个测点取中值);运行中,进、出口烟气挡板开信号丢失时发出报警信号。
(2)对增压风机两个轴承振动任一达到跳闸值进行优化,因增压风机任一振动信号误动均会造成保护误动。
逻辑修改为当增压风机一个振动达到跳闸值,同时另一个达到报警值时,延时3s增压风机跳闸,这样避免单点误动。
(3)取消增压风机油站油位低低保护条件,因油站油位低低信号不可靠且为单点跳闸条件,易造成增压风机保护误动,改为报警,保护由油压低低实现。
(4)增压风机电机定子温度(6个)和增压风机轴承温度(6个)任一温度高跳增压风机逻辑不合理容易误动,修改为六取二跳增压风机。
(5)增压风机失速开关报警跳闸逻辑经查阅厂家资料及咨询厂家,可只做报警不做保护。
(6)原烟气烟尘高跳闸条件意义不大,一是烟尘测量受煤质影响很大经常超过300mg/Nm3,二是烟尘若真是长时间高可汇报相关人员采取措施无效后手动退出F G D装置。
(7)增压风机动叶投入自动控制时,其设
置的控制器输出上、下极限设为30%~90%,
但在实际运行中,机组负荷在50%时,动叶开
度也就在30%波动,这时自动控制已切为手
动,给运行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往往造成
出现手动操作失误而使压力保护动作,根据
风机特性将上、下极限设为15%~90%可大
大提高自动的投入时间而避免保护误动。
(8)对压力取样装置定期维护,因为原烟
气中夹带有一定的灰尘,可能会堵塞增压风
机入口压力测量装置取样孔,影响调节品
质,每次机组停运检修时对管路吹扫。
2.2提高旁路挡板门执行器的可靠性和可
操作性
(1)根据经验增压风机跳闸只要原净烟
气挡板门及增压风机导叶在开位,烟气仍
能通过一部分,即使旁路挡板门当时未连
锁及时打开,之后只要尽快打开旁路挡板
仍能防止机组停机,考虑发生两个执行器
同时失电、控制板故障、过力矩等特恶劣异
常情况仍能较快的速度打开一个旁路挡
板,因此需对执行器进行改造,以便其在失
去动力的情况依靠手轮驱动或外加动力迅
速打开旁路挡板防止发生停机事故。
(2)加强对旁路挡板门事故紧急快开按
钮的维护,快开按钮独立于DCS(分散控制)
系统,直接与执行机构连接,可防止DCS故
障情况下,无法及时打开旁路挡板门。
(3)定期对旁路挡板门定期进行试验,
但经常开启挡板会出现挡板关不严密的现
象而影响脱硫效率,因此不能太频繁,但每
月需对其进行一次活动试验以验证路挡板
门是否能正常动作。
3 实施
方案确定后,经领导批准后,利用#1、2
机组检修的机会,按照逻辑优化方案对#1、
2机FGD保护、增压风机保护进行了修改。
在
检修的同时对旁路挡板门事故紧急快开按
钮和压力测点取样管路做了重点检查。
另外通过招标采购,最终选用常州兰
陵阀门控制公司的S MA RT执行器,可以和
原有EM G执行器减速机匹配使用,并且此
执行器可对开、关、紧急各功能能分别设置
运行速度,对#1、2机下部旁路烟气挡板执
行器进行了更换。
4 结论
#1、2机F G D装置保护优化后,避免了
如#2机增压风机因定子线圈温度松动而
跳闸退出脱硫的问题,大大降低保护误动
的可能性,提高脱硫系统达标率。
执行器更
换后,旁路烟气挡板电动开关时间与改造
前不超5s,手动开关时间比改造前缩短大
大缩短,能控制在10min内,并且能在失去
动力的情况依靠电钻带动,两分钟就可以
打开旁路烟气挡板,实施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王维俭.电气主设备继电保护原理和应
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6.
[2]许继发变组保护技术说明书[S].2006.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问答[M].2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 检修中常见故障处理
3.1继电器通电后不动作
(1)稳压管D2、D3击穿。
(2)单结晶体管
B T的发射极E与第一基极B1之间击穿短路。
(3)电容C1击穿。
(4)单结晶体管B1、B2之间断路。
(5)R2断路或假焊;(6)C2击穿。
3.2继电器通电后延时动作但不保持
(1)R1或R4断线或假焊,使后圈供电回路电阻增加,线圈中电流减少,不能保持衔铁的吸合状态。
(2)继电器11-12接点接触不良,断开了自闭电路。
(3)480欧线圈断线或假焊。
3.3继电器延时显著变小
(1)C1电容器干枯,容量变小。
(2)单结晶体管特性变化,分压比η下降,相应的C1充电电压降低,故延时减少。
(3)C2漏电严重,降低了B1、B2间的电源电压,等于降低了BT的峰点电压,故C1的充电延时缩短。
3.4继电器延时显著增加
(1)C1本身老化。
(2)单结晶体管分压比η过高,提高了C1的充电电压值,使延时显著增加。
4 现场运用不良继电器分析
在现场运用的JSBXC-850继电器,常见
故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阻R3烧坏,表现为继电器延时后
不动作,观察发现电阻R3发黑,经测量R3
烧坏。
(2)电阻R5烧坏,表现为继电器延时后
不动作,观察发现电阻R5发黑,经测量R5
烧坏。
(3)稳压管D2、D3击穿,表现为继电器
延时后不动作,经测量延时电路开路。
(4)延时时间过长,经测量电容C1老化,
造成充电时间延长。
(5)通电后,继电器延时未吸起,接点颤
动,经反复测试,继电器电气特性、时间特性
均在标准范围内,造成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的原因是现场KZ电源电压不足24V。
5 改进措施
经过对大量运用不良返所的J SB XC-
850继电器分析,在检修中提出以下改进措
施。
(1)将R3电阻(1W100Ω)更换为2W
100Ω。
(2)在每一次轮修时更换C1、C2电容。
(3)在检修卡片中添加对D2、D3稳压值
的测试记录,保证D2、D3特性良好。
(4)针对现场电源电压不足的情况,要
求检修中在保证机械特性的前提下,工作
值尽量不要接近上限,保证继电器外加
18V电压能够可靠吸起。
参考文献
[1]胡耀华.信号继电器及检修(上册)[M].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赵志熙.车站信号控制系统[M].中国铁
道出版社,1993,12.
(上接112页)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