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的会计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的会计探讨
经常有⼩伙伴咨询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主要的疑问点是:何种资本公积才能转
增实收资本?对此,今天我们来给⼤家介绍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业务,我们介绍的主线顺序
是:⾸先,讨论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含义;其次,讨论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的区别;再
次,讨论资本公积是否均能转增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含义
01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到企业中的各种资产的
价值。

投资⼈向企业投⼊的资本,⼀般情况下⽆需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

实收资本是企
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实收资本的构成
⽐例是确定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的基础,也是企业进⾏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主要
依据,同时还是企业清算时确定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的依据。

按投资主体划分,实收资
本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资本、个⼈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等。

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由于股份有限公司将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认购股份,并以其
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因此,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是⼀种特殊的实收资本形
式。

02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投⼊的资本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它不直接表明所有
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资本公积的⽤途主要为转增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不体现各
所有者的占有⽐例,也不能作为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或进⾏利润分配(或股利分
配)的依据。

⼆、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的区别
资本公积分为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投资者投⼊的资本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此事项形成的资本公积在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资本溢价,在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股本溢价,为⾏⽂⽅便,本篇将资本溢价和股本溢价均统称为资本溢价。

其他资本公积为除资本溢价以外的其他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的⼀个显著特征是与所有者投⼊资本有关,因此,财会[2014]7号⽂,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进⾏了修订,将之前由其他资本公积核算的⼤部分内容,修订为由其他综合收益核算,修订后,其他资本公积核算的内容较之前⼤⼤减少。

形成其他资本公积的主要事项有:(⼀)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付业务中,在等待期内确认相关成本或费⽤,同时确认其他资本公积;(⼆)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计⼊其他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与资本溢价的根本区别是,其他资本公积会随着形成其事项的变化⽽变化,具有⼀定的“专⽤性”,如以权益结算的股份⽀付业务中,在等待期内确认相关成本或费⽤,同时对应确认其他资本公积,当⾏权或该业务取消时,原计⼊其他资本公积的⾦额需结转⾄资本溢价等项⽬;⼜如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
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计⼊其他资本公积,当处置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对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需结转⾄当期损益。

由于其他资本公积所具有的“专⽤性”,我们可以将其他资本公积视为过渡性项⽬。

三、资本公积是否均能转增实收资本
资本溢价为投资者投⼊的资本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该部分为投资者投⼊,⾦额可以完全确定,且⽆需返还,并为全体股东所享有,当然可以转增实收资本。

由于其他资本公积具有的“专⽤性”,不能将其直接转增实收资本。

假设其他资本公积可以转增实收资本,当因某特定事项形成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后,⼜因该特定事项发⽣了变化,需要调减对应的其他资本公积,那么此时,会计该如何处理,直接将其他资本公积冲减为负值列报吗,或直接冲减实收资本?冲减实收资本显然不可⾏,因为投资⼈并未撤资;若将其他资本公积冲减为负值,则表明全体股东还⽋企业⼀部分资本性投⼊,这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原则。

THE END
本⽂是作者个⼈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总结,不代表本⼈所任职事务所的⽴场。

实务中应以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规定和监管要求为准。

本⽂不应视为专业建议。

未征得具体专业意见之前,不应依据本⽂所述内容采取或不采取任何⾏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