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淇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的淇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
计)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让人读过后心情十分沉重,作者运用严峻犀利
的笔锋,通过白鳍豚濒于灭绝的现实,告诉人们要保护长江,保护环境,要有危机意识。
教学目标:
了解“淇淇”的艰难生活经历。
唤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
保护意识。
引发人们对长江流域环境问题的深深思索。
教育
学生要有环保意识,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教学重点:
说明方法的运用和作用
教学难点:
采用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来阐释道理
教学构想:
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要点,还要让学生
了解本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和作用。
摘抄精彩段落,体会
作者的语言风格,组织“我爱母亲河”主题队会。
教学准备:
淇淇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了解了黄河的过去和未来,今天我们去看一看
长江水域遭受的严重污染,这种污染导致许多生物生存危机,白鳍豚就是其中之一。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介绍白鳍豚的文章。
2、交流资料:
1980年1月11日,渔民在长江洞庭湖城陵矶捕到了这
只体重36.5千克、体长1.45米的雄性幼豚,取名为“淇淇”。
2002年,7月4日,白鳍豚“淇淇”在武汉去世,人们
了解白鳍豚的生活的这一窗口就这样关闭了。
“淇淇”由人
类成功是养了22年,是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4头淡水鲸类之一。
去世前,“淇淇”已体长2.07米,重达98.5千克,
约25岁,在淡水鲸类已属老龄,相当于人的70岁高龄。
二、学习新课:
1、这篇文章用许多方法来介绍“淇淇”,你能找出来吗?并说说它的作用。
2、对白鳍豚这样的孑遗生物造成生存威胁的因素有哪些?(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航运和乱捕滥捞。
)
3、如果白鳍豚灭绝了,那么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4、为了保护仅存的这些白鳍豚,你认为长江流域应采
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自然地理环境?
5、除了白鳍豚之外,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濒危动物?
你想为它们做点什么?
三、展开联想
据有关报道,“淇淇”已经死去,想一想“淇淇”去世
前的生活情景,写一写“孤独的淇淇”。
四、召开“我爱母亲河”主题队会。
讨论怎样保护环境,保护长江与黄河。
板书设计:
白鳍豚现状
最后的淇淇呼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