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
应用
摘要:在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新型技术层出不穷,不仅推动了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工程建设工作的发展,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其测量
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将GP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进行应用可以大大提高
其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基于此,本文将对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
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测量;GPS测量技术;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为人们生活带去了巨大改变。
其中GPS技术作为新兴先进的技术,将其应用到生活各领域中,发挥出了不小的
作用。
GPS测量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质量,
使得工作效率有所提升,同时,引入该技术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测量结果
准确性,进而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提供准确参考数据。
由此可见,有必要深入
研究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 GPS测量技术有关概述
GPS是一种具备较高精确度的定位技术,其应用原理是利用卫星接收器,接
收地面发射的指令,并对指令信号进行分析,建立起相应的数据模型,在进行精
密核算之后,得到准确的导航定位信息。
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
也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幅度提升了测量效率,提升了测量基站设置的准确性,并且实现了对流动测量基站的随身携带,提高了
测量便利性。
二是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GPS测量技术在测量时,
不易受到天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有效保障了数据获取的效率与准确性。
GPS测
量技术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形成的测量技术,比人工测量获取的数据更加准确,为确保工程测量结果可靠准确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是大幅节约了测量工作量
与测量成本。
传统的测量方式,极易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测量的地势条件、气候情况等都会对测量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往往需要经
过多次反复测量,经过大量的计算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由此可见,GPS测
量技术的应用,节约了测量成本。
2 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应用GPS测量技术的优势
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发挥了极大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工
作效率、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的精准性,为整体工程建
设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参考,为水利水电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可以极大的提升工程测量结果准确性,保证获取数据的可靠性。
将GPS测量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不会受到天气的干扰而影响到测量工作,在GPS测量技术作用下,无论何种天气,都可以获得非常精准的数据。
GPS
测量技术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所以,其测量数据更加精准,避免了以往人
工测量不准确问题,数据准确性对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非常重要。
其次,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效率。
引入GPS测量技术后,技术人员可以
将测量基站设置在四等水准精确点之上的位置,流动站可以随身携带,这在很大
程度上提高了水利水电工程测量速度,正常情况下,仅需几秒就可以得到对应区
域的精准位置,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测量工作效率。
最后,由于高效率的工作,能够很好地减少水利水电工程测量成本,也减轻了大量的工作量。
以往人工测量
容易受到一些客观条件影响。
比如地形、气候、自然条件等,很难保证数据准确性,往往需要大量的工作、较长的周期才可以完成测量任务。
而应用GPS测量技
术后,上述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3 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 外业测量方面
外业测量是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测量工作,合理进行外业测
量会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在应用GPS测量技术进行外业测量时首先要制定
合理的外业测量计划,制定计划时首先要确定GPS卫星在测定区域的可见程度,
规划好详细的测量区域,然后对卫星的观测分辨率和图形强度进行分析,最后要
保证良好的观测时间,将可见度最大的时间段作为观测时间段。
进行GPS测量的
外业观测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接受天线的安装和方向等工作,观测要进行
详细的数据记录并进行当场的仔细核对。
观测工作全部完成之后要进行误差处理
工作,对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进行分别分析,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误差处理。
3.2 数据分析处理的应用
获得测量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此过程也会影响到整体水利
水电工程测量工作质量与水平。
因此,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决定着测量质量。
对此,工作人员需要先做好数据预处理,主要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筛选、分类原始数据,剔除其中不需要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平差计算,进一步明确同一基
线边的同步观测数值以及平差结果,保证计算准确性。
最后,需要将获得的GPS
网以及坐标系统进行转换,获取所需数据信息,为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工作提供相
应的参考数据。
3.3 GPS技术设备设置
GPS测量技术在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测量时,需要合理选择基站的设置地点。
首先,确保选点的合理性、安全性。
要求作业人员加强对实践经验、方法的总结,进而选择合理安全的基站安装地点。
同时,最大限度避免周边建筑、磁场等对基
站信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确保基站测量的视野。
其次,充分考虑交通因素对基
站点布设的影响,确保交通便利性[2]。
对此,作业人员应遵循因地制宜、实
事求是、就近取点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基站站点。
除此之外,站点之间还应能连
成紧密的网状结构体系,便于各个站点的连接与信号传递,确保较高的信息获取
效率。
3.4 水力水电工程变形程度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会出现变形的情况,如果变形程度过大的话则很容易会出现危险,而水力水电工程一般都是靠近居民住宅点的,如果水电工程出现了危险则会
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通过传统测量工作进行水力水电工程较为费
时费力,而将GPS技术应用其中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测量手段来进行实时测量,并
且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都可以得到稳定的保证。
通过GPS技术进行测量可以对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段内的工程形变进行规律测量,从而得出水利水电工程的变形数据规律。
3.5 管道路线设计方面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管道和水渠的路线安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大部分水利工程的管道布设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不仅整体的管道路线较长,其支路数量也较多,此外在进行管道路线的规划和测量时也会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精度。
而通过GPS技术进行测量可以从空中进行整体观察和路线规划,在对高程和角度进行确定之后就可以对管道的布设情况通过软件的协助进行处理。
3.6 高程测量方面
高程测量是GPS测量的优势点,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形一般处于较为复杂的河谷等地带,通过GPS可以通过卫星信号的观测以及通过地面水准仪等设备建立系统的高程网,直接得出高程数值以及高程差等数据,而通过传统的测量方式则需要耗费相当程度的人力物力,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慢慢测量,尤其是坡度方面,传统测量方式要通过大量繁琐的计算来完成,而GPS测量系统则避免了这些繁琐的工作量且能保证良好的精度。
4 结束语
总之,GPS测量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利水电测量精度、提高了观测效率,为工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日后GPS技术测量不断改进,这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晶.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GPS测量的应用[J].地产,2019(19):35.
[2]陈茂.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8):208-209.
[3]樊超宇.GP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民营科技,201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