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打出的转动的弧圈球
B.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所用时间
C.研究地球的公转
D.研究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孙杨的平均速度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质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质点概念及物体能被看成质点的条件的掌握能力。
研究转动的乒乓球,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看成质点,选项A正确;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所用时间时,火车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两点间的距离来说,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所以可以看成一个点,选项B错误;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所以能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研究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孙杨的平均速度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以看作质点,选项D错误。
综上本题选A。
2.下列四个选项中的物理量均为标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质量、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
D.路程、速率、温度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矢量与标量,意在考查考生对矢量和标量的概念和区别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所以是标量,位移和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项A
错误;速度和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选项B错误;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项C错误;路程、速率、温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选项D正确。
综上本题选D。
3.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为零时,路程一定为零
B.路程为零时,位移不一定为零
C.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D.物体沿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位移和路程,意在考查考生对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和区别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选项A错误;路程为零,说明物体未动,所以位移一定为零,选项B错误;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选项C正确;物体沿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选项D错误。
综上本题选C。
4.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
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白底、红圈、黑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距杭州还有100 km。
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
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
B.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
C.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
D.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路程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位移和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意在考查考生对位移和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的掌握能力。
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表示在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所以80 km/h是指瞬时速度;到杭州还有100km,100km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路程,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
综上本题选D。
5.关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D.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加速度和速度,意在考查考生对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的掌握能力。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物体可能做速度很大的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加速度为零,选项A错误;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选项B正确;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增大,则速度减小,且减小得越来越快,选项C错误;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比如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时刻改变,选项D错误。
综上本题选B。
6.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则
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速度的2倍
B.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C.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D.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速度大2m/s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加速度,意在考查考生对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的掌握能力。
v=v0+at,由题得a=2m/s2,t=1s,由数学知识可知,v-v0=2m/s,而v不一定是v0的2倍,选项A错误;由上分析可知,v-v0=2m/s,则物体在某一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4m/s,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某一秒初与前一秒末是同一时刻,则物体在某一秒初的速度与前一秒末的速度相等,选项C错误。
综上本题选D。
7.在下面的图像中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有
A.甲、乙
B.乙、丁
C.甲、丁
D.丙、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意在考查考生对速度-时间图象的理解能力。
甲图斜率不变,斜率代表速度,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表示速度为负值,而且均匀增大,说明物体沿负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丙图表示速度随时间不发生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丁图表示速度均匀增大,加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描述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有乙、丁,选项B正确。
综上本题选B。
8.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意在考查考生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能力。
甲、乙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1位移又相等,故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在t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但图线斜率不相等,故速度不等,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选项C错误;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选项D错误。
综上本题选B。
9.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以判断
A.第1 s末物体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B.第1 s末物体的速度改变方向
C.前2 s物体的位移之和为零
D.第3 s末和第5 s末物体的位置相同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意在考查考生对速度-时间图象的理解能力。
第1s内与第2s内对应图形的面积都在t轴上方,即位移均为正,故第1s内与第2s内的位移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第1s末前后对应速度值均为正,故速度方向未改变,选项B错误;前2s物体的位移一直为正,不是零,选项C错误;第3s末到第4s末的位移和第4s
末到第5s末的位移等大反向,即第3s末到第5s末物体的位移为零,故第3s末和第5s末物体的位置相同,选项D正确。
综上本题选D。
10.已知长为L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v。
当物体的速度是v/3时,它沿斜面已下滑的距离是
A.L/9
B.L/6
C.L/3
D.L/3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意在考查考生对运动学公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设到达底端的速度为v,则有:斜面长度为L=,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时,下滑距离为:x=选项A正确。
综上本题选A。
11.一辆沿笔直公路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相距50 m的电线杆共用5 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经过第1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意在考查考生对运动学公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物体经过两根电线杆的平均速度为:,由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有:,联立,代入数据得:v1=5m/s,即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5m/s,选项D正确。
综上本题选D。
12.某列车沿平直轨道从A运动到B,开始以速度2v行驶了的路程;
余下的的路程速度为v,则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应为
A.1.2v
B.1.5v
C.1.8v
D.1.25v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均速度,意在考查考生对平均速度公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设全程的位移为3x,则汽车以速度2v行驶了前x的位移,以速度v行驶了中间2x的位移,则汽车通过前位移的时间为:t1=,汽车通过位移的时间为:t2=,全程的平均速度:。
选项A正确。
综上本题选A。
1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
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加速度,意在考查考生对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的掌握能力。
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说明物体速度增加得变慢了,当加速度减小至0时物体速度达到最大,并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所以物体的速度先增加后不变,速度方向不变故位移始终增加。
所以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综上本题选B。
14.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方程为x=5t+2t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初速度为5 m/s,加速度为2 m/s2
B.质点的初速度为5 m/s,加速度为4 m/s2
C.质点的速度为10 m/s时,所用时间为1.25 s
D.质点在2 s内位移的大小为18 m
【答案】B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意在考查考生对位移-时间公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根据x=v0t+at2=5t+2t2得,质点的初速度v0=5m/s,加速度a=4m/s2,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由v=v0+at得,10=5+4t,解得:t=1.25s,选项C正确;x=v0t+at2=(5×
2+×4×22)m=18m,选项D正确。
综上本题选BCD。
15.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
A.第3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1.2 m/s2
C.前3 s内的位移大小是6 m
D.3 s末的速度是3.6 m/s
【答案】A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意在考查考生对运动学公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v==m/s=3m/s,选项A正确;因为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所以
x=,解得:a=1.2m/s2,选项B正确;前3s内的位移:x==×1.2×32m=5.4m,选项C错误;3s末的速度:v3=at3=1.2×3m/s=3.6m/s,选项D正确。
综上本题选ABD。
16.四个质点作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四个质点在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B.在第2秒末,质点(3)回到出发点
C.在第2秒内,质点(1)(3)(4)做加速运动
D.在第2秒末,质点(2)(3)偏离出发点的位移大小相等
【答案】A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意在考查考生对速度-时间图象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四个质点在第1秒内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但是位移的方向不全相同,则平均速度的大小相同,选项A正确;在0-2秒内,质点(3)的运动方向不变,位移逐渐增大,未回到出发点,选项B错误;在第2秒内,质点(1)(3)(4)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加速运动,选项C正确;在第2秒末,质点(2)(3)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则位移相同,选项D正确。
综上本题选ACD。
17.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率减小
B.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C.加速度的方向取负值,表示加速度在逐渐减小
D.加速度的方向取负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答案】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意在考查考生对加速度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则加速度为负值,不能说明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变化率的大小等于加速度,选项A错误;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取负值,其意义为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选项B正确;加速度方向取负值,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不能说明加速度在减小,选项C错误;物体做减速运动,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取负值,选项D正确。
综上本题选BD。
18.东方网2018年12月17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崔维成带队研发的1.1万米载人潜水器最近获得了上海市科委立项支持,这一深度已可抵达目前地球所知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这意味着中国载人潜水器将在全世界近100%的海洋范围内自由行动。
如图所示为潜水器在某次实验中下潜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规定向下为速度的正方向,则
A.3 s末潜水器的加速度为零
B.0~1 s内潜水器的加速度大于3 s﹣5 s内的加速度
C.3 s末,潜水器离出发点最远
D.5 s末,潜水器回到出发点
【答案】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意在考查考生对速度-时间图象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速度-时间图象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在2-5s内,图象的斜率不为零,所以3s末潜水器的加速度不为零,选项A错误;0~1s内潜水器的加速度
a1=m/s2=3m/s2,3s-5s内的加速度a2=m/s2=-3m/s2,加速度大小相
等,选项B错误;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根据图象可知3s末潜水器离出发点最远,选项C正确;5s内的位移x=×(1+3)×3−×6×2=0,所以5s末回到出发点,选项D正确。
综上本题选CD。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19.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开始刹车以后又以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开始刹车8 s内,汽车前进了多少米?
(2)静止前2 s内汽车通过的距离。
【答案】(1) (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意在考查考生对运动学公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1)8 s时车已经停止:
;
(2)视为反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
20.正以某一速度匀速运行中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片刻,接一位危重病人上车。
列车决定先以大小为0.6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小站恰好停止;停车接人后再以大小为1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启动,直到恢复到原来的速度匀速运行。
已知列车在制动和启动过程通过的总距离为1200 m。
求:该列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意在考查考生对运动学公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由,得
所以: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