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的合理选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的合理选⽤
烹调⽔,饮⾷⽔的合理选⽤
烹饪112 第五组
梁银王迎收集资料
梁雅茹胡辉武整理资料
马丹丹朱林汇总
⽔对⼈体的作⽤
1、⼈的各种⽣理活动都需要⽔,如⽔可溶解各种营养物质,脂肪和蛋⽩质等要成为悬浮于⽔中的胶体状态才能被吸收;⽔在⾎管、细胞之间川流不息,把氧⽓和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再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总之⼈的各种代谢和⽣理活动都离不开⽔。

2、⽔在体温调节上有⼀定的作⽤。

当⼈呼吸和出汗时都会排出⼀些⽔分。

⽐如炎热季节,环境温度往往⾼于体温,⼈就靠出汗,使⽔分蒸发带⾛⼀部分热量,来降低体温,使⼈免于中暑。

⽽在天冷时,由于⽔贮备热量的潜⼒很⼤,⼈体不致因外界温度低⽽使体温发⽣明显的波动。

3、⽔还是体内的润滑剂。

它能滋润⽪肤。

⽪肤缺⽔,就会变得⼲燥失去弹性,显得⾯容苍⽼。

体内⼀些关节囊液、浆膜液可使器官之间免于摩擦受损,且能转动灵活。

眼泪、唾液也都是相应器官的润滑剂。

4、⽔是世界上最廉价最有治疗⼒量的奇药。

矿泉⽔和电解质⽔的保健和防病作⽤是众所周知的。

主要是因为⽔中含有对⼈体有益的成分。

当感冒、发热时,多喝开⽔能帮助发汗、退热、冲淡⾎液⾥细菌所产⽣的毒素;同时,⼩便增多,有利于加速毒素的排出。

我们每天都在喝⽔,因为科学证明在没有⾷物的情况下可以活7 天,可没有⽔却只能坚持3 天。

⼈体内的所有细胞和⾎液中都有⽔,⼈体内⽔约占体重的70% 左右。

在进⾏体育锻炼时,常常⼤量出汗,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使⼈觉得⼝⼲⾆燥,很想喝⽔。

⼈们在不同情况下对⽔的要求也不相同,下⾯我们来看看,在不同情况下,我们怎么样来选⽤⽔吧!
⽔的种类
根据⽔质的不同
可以分为:软⽔、硬⽔
软⽔:硬度低于8度的⽔为软⽔。

硬⽔:硬度⾼于8度的⽔为硬⽔。

根据氯化钠的含量
可以分为:淡⽔、咸⽔。

其他
⽣物⽔:在各种⽣命体系中存在的不同状态的⽔。

⼟壤⽔:贮存于⼟壤内的⽔
地下⽔:贮存于地下的⽔
软⽔的好处
软⽔是⼀种⾼档的⽣活⽤⽔,其好处有:
美容:肌肤柔嫩光滑,⽆紧绷感,明显减少⾝体⽪屑,促进⽪肤新陈代谢。

烹饪:不破坏蔬菜⾃⾝营养素,保持新鲜的⼝感和天然味道。

清洗:餐具洁净,⽆⽔渍,提⾼器⽫光泽度。

养鱼:鱼类不易⽣病,充满活⼒。

美发:去屑⽌痒,发丝柔顺,飘逸,发型⾃然光泽。

洗⾐:防⽌静电脱⾊,⾐服松软舒适,保持原有⾊泽,节约50%以上洗涤剂⽤量,⾐物的寿命延长15%。

热⽔器:防结垢防腐蚀,供热效率⾼,节约能源30%左右,安全可靠
硬⽔的危害:
1.长期饮⽤硬度⾼的⽔,加重了⼼肾负担与磨损,易引发⼼⾎管神经泌尿造⾎系统等病变以及结⽯病的发⽣,严重危害⼈们的⾝体健康。

2.硬⽔严重影响饮⾷与烹饪质量,在洗涤沐浴时,损害⾐物,伤害⽪肤。

3.硬⽔造成壁挂炉加热器结构,不仅浪费能源,同时还形成安全隐患。

餐具洁具上也常常会出现⽔渍.
⽬前我国居民⽇常饮⽤的⽔有以下⼏种:
1. 地下⽔:指泉⽔或⼈⼯开采的井⽔,通常⽔中含矿物质硬度较⾼,远离⼯业区及⼈畜活动场所的地下⽔污染少,如果取⽔过程没有受到微⽣物污染,可以饮⽤。

2. ⾃来⽔:以地下⽔或地表⽔(来⾃江河及湖泊的⽔)为⽔源,经过澄清、消毒等⼀系列处理,其⽔质符合国家饮⽤⽔的标准,但在流往卫⽣状况较差的住宅⽔箱时,可能造成⼆次污染,所以不可直接饮⽤,须煮开后再喝。

3. 天然矿泉⽔:来⾃地下深部循坏的天然泉⽔或经⼈⼯开采的地下⽔,其中含有⼀定量的矿物盐或微量元素及⼆氧化碳⽓体,国家标准对其有极严格的规定,在开采和灌装过程中应保证⽔的卫⽣安全指标。

4. 纯净⽔:是指以符合⽣活饮⽤⽔⽔质标准的⽔为原料,通过离⼦交换法,蒸馏法等适当的加⼯⽅法进⾏处理,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的⽔,其特点是在加⼯过程中不仅降低⽆机盐的浓度,⽽且也去除了⽔中的悬浮物,如细菌、病毒等,使⽔得到净化。

5. ⽩开⽔:即煮沸⽔,它可以沉淀⼀些矿物质,使⽔的硬度降低,可使低沸点的有机物蒸发,并杀死细菌。

是我国居民最常⽤,也最习惯⽤的饮⽤⽔。

⼀、平时我们该怎样喝⽔
我们在运动过后该喝什么⽔
运动后会⼤量出汗,带⾛⾝体需要的盐和糖。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补充⽔分了,但是我们该怎么样选择⽔呢?
很多同学把饮料当成了⽔,运动结束后到⼩卖部买⼀瓶饮料,打开盖就迫不及待地喝下去。

其实,这是⾮常错误的,当我们⾝体急需要⽔的时候,我们却给他饮料,⽽不是⽔。

不可否认,饮料中不仅含有⼤量的⽔,⽽且还含有⼀些对⾝体有益的物质;但与此同时,饮料中也含有⼤量的脱⽔因⼦,这些脱⽔因⼦进⼊
⾝体后,不仅让进⼊⾝体的⽔迅速排出,⽽且还会带⾛⾝体内储备的⽔。

⼀⽅⾯我们的⾝体急需⽔,发出了⼝渴的信号;⼀⽅⾯我们有饮料在糊弄⼝渴,并没有真正满⾜⾝体对⽔的急切需要。

⼀般来说,在出汗较多的情况下,应适当喝些淡盐⽔。

在强度不太⼤、时间不太长、环境温度不太⾼的情况下运动,体内产⽣的热量较少,不会产⽣⼤量排汗和⽆机盐丢失现象。

这时,既不需要喝盐⽔,也不需要喝糖⽔。

清⽔是⼀种常⽤的补液饮料,它可以快速被吸收⽽改善⾝体的缺⽔状态,并且,⽔容易得到且价格便宜:清⽔是不含糖的饮料,但却激活肾脏功能,换句话说,就是打开了肾脏排泄的龙头,引起利尿。

这是因为体内的盐分得不到补充仅仅⼤量喝清⽔,⽔在⾝体内耽不住,就会引起利尿,并会加重出汗,从⽽使体内⽔分最佳恢复的可能性降低。

2、平时我们怎么样喝⽔
⼈每天⾄少要消耗2500ml的⽔,⽽每天我们吃的⾷物中已含有⼤量的⽔分,像蔬菜90%是⽔分,⽔果中80%是⽔分,⾁类和鱼也含有70%的⽔分,扣除这些,⼀天喝1500ml的⽔就⾜够了。

⼈们喝⽔不能以渴不渴为标准。

⼝渴是⼈体⽔分失去平衡、细胞脱⽔已到⼀定程度时,中枢神经发出的要求补⽔信号。

⼝渴才喝⽔,等于泥⼟龟裂再灌溉,不利于⾝体健康。

成年⼈每天喝⽔最好不少于6次。

空腹时饮⽔最有效,⽔会直接从消化道中流通,被⾝体吸收。

同时多喝⽔能够消汗,多⼩便,除了能降低体温外,还能排除⾎液中的有毒物质。

通常,我们每天夜间呼吸和⽪肤蒸发要损失掉300~400ml⽔。

因此,早晨醒来,先喝上⼀⼤杯⽔,不仅可以补充因⾝体代谢失去的⽔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稀释⾎液,降低⾎黏稠度,预防⼼脑⾎管疾病的发⽣。

3、喝什么⽔最解渴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饮料林林总总,让⼈⽬不暇接。

和饮料相⽐,纯净的⽩开⽔是最解渴的,同时,⽩开⽔还富含多种矿物质,能调节⼈体体液平衡。

相⽐之下,纯净的蒸馏⽔则要尽量减少。

果汁和蔬菜汁既有营养,⼜能补充⽔分,可以适当多喝⼀些。

各种功能型饮料由于其中含有⼤量的添加物,选择时应尽量⼩⼼。

另外,浓茶、盐⽔不能代替饮⽔。

因为浓茶利尿,会影响⼈体⽔平衡,引起细胞脱⽔。

由于细胞含钠量很低,⼈空腹喝了盐⽔后,盐⽔能进⼊⾎液和组织,却不能进⼊细胞,盐分过浓还会使细胞脱⽔。

⼆、烹调中⾷⽤⽔的选择
⼀、烹调加⽔的技巧
1、炒⾁丝、⾁块加少许⽔,炒出的⾁鲜嫩得多。

2、炒、煮蔬菜时加开⽔,若加冷⽔会使菜变⽼变硬不好吃。

3、炒藕丝时,边炒边加些⽔,可防⽌藕丝变⿊。

4、炒鸡蛋时,⼀个鸡蛋加⼀汤匙温⽔搅匀,⽽且炒出的蛋不⽼,量多,松软可⼝。

5、⾖腐下锅前,先在开⽔⾥浸渍⼀刻钟,可清除泔⽔味。

6、⽤冷⽔炖鱼⽆腥味,并应⼀次加⾜⽔,若中途加⽔,会冲淡原汁的鲜味。

7、蒸鱼或蒸⾁⽤开⽔,使鱼或⾁外部突然遇到⾼温蒸⽓⽽⽴即收缩,内部鲜汁不外流,熟后味道鲜美,有光泽。

8、熬⾻头汤时,中途切莫加冷⽔,以免汤的温度突然下降导致蛋⽩质和脂肪迅速凝固变性,影响营养和味道。

9、煎荷包蛋时,在蛋即将凝固之际,可浇上⼀汤匙冷开⽔,使蛋熟后⼜黄⼜嫩,⾊味俱佳。

10、熬猪油时,先在锅内放少量⽔,再将切好的猪⾁放⼊,这样熬出来的猪油,⾊晶亮⽽⽆杂质。

⼆、烹饪⽤⽔三忌
1、炒菜忌⽤硬⽔
⽔有软、硬之分,若⽔中的钙、镁离⼦浓度(以氧化钙计)⼤于160%,则属于硬⽔;⼩于80%则属于软⽔。

⽤硬⽔烹制某些菜肴会使有些菜肴变成“⽊⽚”,令⼈难以下咽。

据说有位好客的厨师,为喜⾷豌⾖的客⼈烹制豌⾖菜肴,上席后,菜中豌⾖外结硬⽪,咬不开,嚼不烂,成了“橡⽪豌⾖”。

原来这是硬⽔作怪:豌⾖等蔬菜富含有机酸物质,能与硬⽔中的钙、镁离⼦化合成难溶于⽔的坚硬的有机酸盐,使成菜风味⼤减。

2、炖⾁忌⽤冷⽔
炖⾁宜⽤热⽔,⽽熬⾻头汤则宜⽤冷⽔。

原来,⾁味鲜美是因为⾁中富含⾕氨酸、肌苷等“增鲜物质”。

若⽤热⽔炖⾁,可使⾁块表⾯的蛋⽩质迅速凝固,⾁内的增鲜物质就不易渗⼊汤中,使炖好的⾁特别鲜美。

⽽熬⾻头汤,就是为了喝汤,⽤冷⽔、⼩⽕慢熬,可延长蛋⽩质的凝固时间,使⾻⾁中的增鲜物质充分渗到汤中,汤才鲜美。

3、煮饭忌⽤⽣冷⾃来⽔
我国越来越多的居民饮⽤加氯消毒的⾃来⽔。

若直接⽤这种冷⽔煮饭,⽔中的氯会⼤量破坏⾕物中的维⽣素B1等营养成分。

据有关部门测定,维⽣素B1损失的程度与烧饭的时间和温度成正⽐,⼀般情况下损失30%左右。

若⽤烧开的⾃来⽔煮饭,则可⼤⼤减少维⽣素B1等营养成分的损失。

因为烧开的⾃来⽔中,氯多已随⽔蒸⽓挥发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