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拿员工购房合同避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某公司利用员工购房合同避税
据报道,某公司为降低企业成本,采取了一种不正当的手段——利用员工购房合同避税。

该公司要求员工在购房时,签订两份不同价格的合同,一份是网签合同,另一份是实际交易合同。

网签合同上的价格远低于实际交易价格,以此减少契税等税费支出。

具体操作如下:员工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约定房屋总价为100万元。

然而,在网签合同上,该员工需将房屋价格虚报为50万元。

这样一来,过户时只需缴纳少
量契税,而实际交易中,员工需支付开发商100万元,并承担相应的税费。

这种行为看似合法,实则违反了国家税收法规。

一方面,公司通过虚假合同规避了巨额税费,损害了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员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税费,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案例二:某公司诱导员工签订阴阳合同
除了利用员工购房合同避税,一些公司还诱导员工签订阴阳合同,以达到避税目的。

所谓阴阳合同,即一份表面合法的合同,一份实际交易的真实合同。

在某公司,员工在购房时,与开发商签订了一份网签合同,约定房屋总价为100万元。

然而,在实际交易中,员工需向开发商支付150万元。

公司以“员工福利”为由,让员工在网签合同上签字,并承诺在员工离职时,将差额部分退还。

这种做法看似合理,实则存在风险。

一旦员工离职,公司可能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还差额部分,导致员工利益受损。

此外,公司利用阴阳合同避税,同样违反了国家税收法规。

如何防范公司利用员工购房合同避税?
1.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企业应加强税收法规的宣传,提高员工对避税行为的认识,自觉抵制此类行为。

2. 严格审查合同:企业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要严格审查合同内容,确保合同合法、合规。

3.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员工购房合同进行审核,防止出现违规操作。

4. 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企业应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税收政策,
确保合规操作。

总之,公司利用员工购房合同避税行为是不可取的。

企业应依法纳税,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同时,员工也要提高警惕,增强法律意识,避免自身利益受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