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项复习 生态环境的保护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某中学的学生为了调查该地区某湖泊的水质污染状况,在注入湖泊的4个
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镜检水样中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如下:
①号水源水样中有单一种类的纤毛虫,如草履虫,且数量极多;②号水源水样
中单细胞藻类的种类较多,且数量也极大;③号水源水样中未见任何动植物,
且发出刺鼻的气味;④号水源水样中浮游动植物均有发现,但数量不多。

根据
以上结果回答:
(1) 该湖泊的污染源中污染的严重性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是。

(2) ①号水源的污染物主要是;②号水源的污染物主要
是;
③号水源的污染属。

(3) 假若①号和②号水源的污染属同一性质,程度相同,则①号水源排污点离
湖泊入水口的距离比②号水源。

(4) 为了改变湖泊的污染状况,首先必须治理的是水源,这一水源
一般由排出的废水。

治理的方法有等
几种。

(5) 面对湖泊被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建立拦污闸,对入湖污水预先进行治
理;②将长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③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恢复湖中
的荷藕、菱、水葫芦的种植,并将植物叶茎回收,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

从长远观点看,你同意方案(填序号)。

不同意有关方案的理由是2.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

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组水样中的O2含量
________于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3.一些水域常会出现水体变绿导致鱼类死亡,进而引起水质变坏发臭的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研究性学习小组经过调查发现,是有人将化肥或污染剂大量排放到水体中的缘故?请设计实验探究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与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浓度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实验结果的预测?
供选实验材料:裸藻培养液(内含裸藻)?滴管?试管?试管架?记号笔?复合肥(磷酸氢二铵)?自来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计数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N组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溶液?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在________号试管中按浓度梯度分别加入________?在剩余试管中加________?
第五步: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
第六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实验结果可能多种多样,请将下列两种可能的结果及结论补充完整):①如果随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溶液浓度的不断加大,裸藻数量也明显增多,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随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溶液浓度的不断加大,裸藻数量无明显变化,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以预见,在彻底解决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粮食短缺等问题上将发挥重大作用的是()
A.生物技术B.退耕还林
C.防风治沙D.勤俭节约
5.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到2050年,预测生活在缺水国家中的人口数将增加到10.5亿到24.3亿之间,约占全球人口的13~20%,人类面临严重的淡水资源短缺。

下列属于城市生态工程水资源控制的是()
A.减少绿地面积,减少植物的用水量B.减少人工水体,避免水分被蒸发带走
C.禁止开采地下水
D.推行水的循环分级利用
6.随着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

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
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
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
D.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
7.在过去的2亿年中,自然界大约每二十七年就有一种植物从地球上消失,每个世纪有90多种脊椎动物灭绝。

而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基因突变 C.种间斗争 D.人为破坏8.下列人类活动属于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是()
A.围湖造田,提高粮食产量
B.控制渔网网眼大小,保护海洋鱼类资源
C.有计划地合理砍伐森林树木
D.因地制宜地发展业生产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未来的某一天,由于接连好几个世纪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南极和北极的冰雪都融化了,水面不断升高,原先的大陆和岛屿相继被汪洋大海淹没,陆地上的生物几乎完全消失了。


材料二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一种蚊子目前被证实是第一种因全球气温升高而发生基因突变的动物。

自1996年至今,随着当地气温的逐年升高,这种生活在美洲东海岸的蚊子的繁殖期比以往延长了,并选择在气温较高的时期进行繁殖,使幼虫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研究发现,这种蚊子感受光和热的基因发生了变化。

研究人员还在实验中模拟了这种蚊子的生活环境,证实这一基因的变化与1996年以来的气温升高直接相关。

(1)材料一所揭示的是____________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2)试分析大气中CO2的
①对生物来说主要是在____过程中产生CO2,其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化学反应来看,煤、石油、天然气等通过______将大量CO2排放到大气中。

(3)大气中CO2的消耗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没有地球的自然温室效应,大多数的生命都不存在
B.全球工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温室效应C.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排放,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就可以保持在稳定的水平
D.森林大幅度地吸收CO2可缓解全球温室效应的危机
(5)面对温室效应,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采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清洁能源,以减少CO2的排放。

②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们首先应该停止__________,还应采取植树种草等措施以扩大植被,逐渐恢复______循环的平衡。

(6)材料二显示,气温升高可以导致______的发生,从而使生物产生不同的变异。

10.某山村妇女婚后只生女孩,不生男孩,经调查,造成该事件的重要原因是该地水质中含大量重金属元素镉,为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理,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A.用小白鼠做饮用镉污染水和饮用正常水的实验,观察后代雌雄比例
B.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检测该村居民体内镉含量
C.采集污染区男性精子,观察比较含X染色体精子和含Y染色体精子的活力D.观察污染区男性体细胞中Y染色体是否发生了结构改变
参考答案:
1.答案:(1)③①②④(2)有机物污染无机物氮、磷等的污染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3)近(4)③号化工厂物理沉降、化学分解、生物净化
(5)①号和③号将长江水引入冲洗后会造成二次污染
2.答案:(1)无机盐(或矿质元素) 光氧
(2)乙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CO2,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 下降大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O2,使水中含O2量上升
(3)蓝藻浮游动物鱼
解析:蓝藻的大量出现是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从两个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

大量的蓝藻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放出大量CO2,导致水体pH下降。

生物体可通过食物链使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最终伤害到人类自身,这就是生物富集作用。

3.答案:第二步:取N+1支试管分别编号(1~N+1) 第三步:在N+1支试管中各放入2 mL裸藻培养液第四步:2~N+1 等量的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溶液等量的自来水第五步:在其余条件均相同的适宜条件下第六步:分别制作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①该浓度范围内的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溶液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且富营养化程度随复合肥浓度的增加而加大(合理即可) ②该浓度范围内复合肥(磷酸氢二铵)溶液不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解析:4.答案: A
解析: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目前它已经在粮食增产、治理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生物科学和理论的发展,它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必将更加突出,退耕还林、防风治沙、勤俭节约等都只能解决一些眼前问题,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5.答案: D
解析:城市生态工程水资源控制的途径有增加绿地,增加蒸腾,增加人工水体,从而增加空气的含水量,限量开采地下水,保持土壤中的水分,推行一水多用,循环分级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

6.答案: A
解析:地球上的全部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环境(如温度、降水、空气中O2和CO2含量等)的重要“调节器”。

它的正常与否对整个生物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是因为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的生物量是极其巨大的。

海洋中的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它们虽然个体小,但数量极多,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的CO2用来合成有机物。

若由于环境污染导致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会使大气中的CO2增加,而加剧温室效应。

故选A。

7.答案: D
8.答案: A
解析:围湖造田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破坏生物资源。

9.答案: (1)全球气候变暖(2)①有氧呼吸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②燃烧(3)CO2+H2O光能叶绿体(CH2O)+O2
(4)C (5)①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
②对森林乱砍滥伐碳(6)基因突变
10.答案: C
解析:解:用小白鼠做饮用镉污染水和饮用正常水的实验,观察后代雌雄比例,实验周期长,且受无关变量的影响较大;故A错误.
B.居民体内的铬含量一定高于食用正常水地区的居民,但不能证明与性别比例有关;故B错误.
C.采集污染区男性精子,观察比较含X染色体精子和含Y染色体精子的活力,Y染色体的精子存活率不高;故C正确.
D.性体细胞中Y染色体结构改变导致遗传病,不能证明影响男女比例失调;故D错误.
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