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46f99b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0.png)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先民时期。
在长时间的科技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科技文化,对人类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农业科技文化在中国的古代文明中,农业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
因此,农业科技文化也是古代中国科技文化中最为发达的一个领域。
在古代,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是从口耕手种到牛耕马耕,然后到水力灌溉和风力灌溉,再到更加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古代农民的生产技术得到了不断地升级。
例如,发明铁犁改良了耕作方式,发明犁耙改善了农作物的播种方式,发明鳜鱼池改善了农田的肥沃度等等。
此外,古代中国还发明了许多农业工具和农业机械。
例如,发明聚水池使得农民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中进行水稻种植,发明日晷和漏壶,使得古代农民能够掌握时间和节气适时进行种植。
二、纺织科技文化古代中国的纺织业也是非常发达的。
在古代,纺织品是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因此,纺织科技文化的发展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发明了很多先进的纺织工具和方法,例如著名的织机、纺车以及刻纹印绢技术和丝绣工艺等等。
这些发明让中国的纺织品在质量和技术方面始终超过了其他国家。
三、建筑科技文化中国古代的建筑科技文化也是非常发达的。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建筑工具和技术,例如混凝土结构和石灰结构等等。
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建筑材料、结构和风格都充满了文化的内涵。
古代中国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如秦始皇陵的苍劲宏伟、长城的强壮雄伟、故宫的宏伟壮观等等,这些建筑充分彰显了中国建筑的文化底蕴。
四、医学科技文化中国古代的医学科技文化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医学不断从经验和理论两方面进行完善,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古代中国发明的针灸和推拿等治疗方法在现代医学中仍然被广泛应用,古代的许多著名医学家和书籍对后来的中医发展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例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等。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9dd3123883c4bb4cf7ecd18c.png)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一、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1)造纸术①发展历程:西汉前期,中国已有了纸。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改进。
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①发展历程:火药的发明始于古代炼丹术。
唐末始用于军事,宋朝在军事上广泛应用。
②影响: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堡垒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3)指南针①发展历程: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②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印刷术①发展历程:隋唐之际出现雕版印刷术(代表为《金刚经》),北宋(11世纪中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出现了彩色套印技术。
②影响: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2.数学①《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的《九章算术》,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②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算盘,后来演变为算盘。
明清时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推广(商业繁荣)。
明朝时,珠算已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地区。
3.天文历法①中国古代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记录。
②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③西汉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浑仪。
④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改造浑仪,制出简仪。
⑤历法:夏朝时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元朝郭守敬主持编订《授时历》(与现行公历基本一致,但问世早三百年)。
4.农学①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农书②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③元朝王祯的《农书》④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上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⑤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概述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b9ca7c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c.png)
初一历史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概述中国古代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瑰宝,拥有众多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发明和创新。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的成就进行概述。
一、农业技术与灌溉系统中国在古代农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利用石器制作农具,开垦土地进行耕作。
在农业方面,中国人发明了畜力耕作、耕种技术,以及创造了农业生产所需的农具、耕田等。
同时,他们还掌握了高度发达的灌溉系统,如水利工程和引水技术,为农田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二、造纸术与印刷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之一是造纸术。
公元105年,汉朝宦官蔡伦成功发明了造纸术,将纤维素纸浆浸泡在水中,并经过层层压实,使纸张逐渐形成。
这一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书写和记录的发展,也为后来的印刷术打下了基础。
印刷术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伟大的科技成就。
宋代时,活字印刷术被发明并广泛应用。
活字印刷术使得印刷更加便捷和高效,大大推动了书籍的传播与普及。
三、火药与火箭技术中国古代还有一项重要的科技成就是火药的发明与应用。
在宋代,火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这项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军事优势。
火箭技术也是中国古代的信天游技术之一。
早在13世纪,中国人就发明了火箭,并将其投入战斗中。
火箭的发明和应用,不仅增强了军队的攻击力,也为后来的飞行器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四、制瓷术与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的制瓷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从很早开始掌握了制作陶瓷的技术,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瓷器。
以汝窑、青花瓷等闻名世界,被誉为瓷器的瑰宝。
这种古代陶瓷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甚至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也被广泛交流与贸易。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交通线路。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商贸活动与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丝绸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五、科学技术与数学成就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和数学方面也有丰富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baa0a99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e.png)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中国古代是一个古文明的国家,拥有众多的科技文化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整个世界的科技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下是中国古代的一些主要科技文化成就:1.农业科技: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相对先进,农民们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和水利设施,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水稻、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并逐渐传入亚洲其他地区。
此外,中国人还独创了农田水利技术,如水车、水螺、农田排灌系统等,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印刷术:中国古代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可持续使用的印刷术,即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的印刷术,通过移动木制活字模组,可以快速复制大量文本。
这项技术的发明对于传播知识和文化有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后来的印刷术在西方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3.火药:中国是火药的发明地之一、中国古代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后发现其具有爆炸性,进而发展成为火药。
火药的出现改变了战争和军事战略,为中国古代的军事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持。
4.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
起初,指南针是用于占卜的工具,后来被航海家应用于方向导航。
指南针通过指向地球的磁北极,有助于航行者在大海上准确找到航向,对于中国古代的远洋航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5.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被认为是中国科技文化的巅峰成就。
这包括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四大发明的出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知识的普及,活字印刷术使书籍的制作和分发大大加快,火药和指南针更是对军事和航海领域的巨大提升。
6.瓷器:中国古代的瓷器手工艺术术最为著名。
中国的瓷器制造技术已有数千年历史。
以汝、官、哥、钧等窑为代表的中国瓷器具有高度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审美风格,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瑰宝,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7.雕塑艺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以石雕和玉雕为主,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的雕塑艺术在表现技巧、形象塑造和人物刻画等方面都具备较高水平。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7ec62e3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b.png)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中国古代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众多令人惊叹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对中国自身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农业和水利工程农业是中国文明的基石,中国古代人民在农业方面取得了众多重要的科技成就。
其中最著名的是水稻的种植和养殖技术,这项技术的突破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源。
同时,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许多农业工具和耕作方法,如犁、耙、蒸馏器等,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便捷。
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方面。
中国人发明了众多水利工程,如灌溉系统、渠道、水坝和水车等。
这些工程使中国的农田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造纸术和印刷术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造纸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书写和文化传承更加便捷,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造纸术的普及也极大地推动了书籍的生产和阅读,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与造纸术相伴而生的是印刷术的发明。
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和木版印刷术,并将其运用于书籍和文化传承中。
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的复制更加容易和快捷,使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得以传播。
中国的印刷术对世界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火药和指南针火药的发现和应用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突破。
中国人在古代已经发现了火药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将其运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火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也为冶炼和矿山开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指南针的发明也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
指南针的出现使航海和航行更加准确和安全。
中国的指南针不仅在国内广泛使用,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艺术和文学中国古代的艺术和文学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
中国古代的绘画和文学作品流传至今,仍然广受赞赏。
绘画作品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为主题,注重表现意境和情感,给人以深远的艺术震撼。
中国历代科技文化成就
![中国历代科技文化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6548b633482fb4daa58d4b27.png)
中国历代科技文化主要成就(一)夏商周炎黄子孙创奇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
奴隶社会夏商周,始有文化与科技。
夏朝已经有历法,人们开始用铜器。
商朝发明甲骨文,记载日食与月食。
商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造型奇。
工艺高超花纹秀,青铜铸造兴盛期。
西周织机能提花,前776(年)月食记。
(二)春秋春秋文化发达始,《诗经》最早诗歌集,全书三百零五篇,多为西周春秋诗。
道家老聃《道德经》,儒家学派孔子始;大军事家名孙武,《孙子兵法》早著世;九九乘法口诀表;慧星早欧两千余;发明创造数鲁班,攻城器械木云梯,木人木鸟木车马,后世木工尊祖师。
(三)战国战国时期数七雄,屈原《离骚》负盛名,《孙膑兵法》名著作,司南指向已发明。
神医扁鹊反迷信,望、闻、问、切诊疾病,丸、散、膏、丹汤药液,华夏中医祖师称。
《黄帝内经》经典书,病理病侯三百种。
驰名中外都江堰,设计主持秦李冰。
1 Pc view,让您也可以成为专家!三十七次日食测,鲁国三十三次证。
魏人石申楚甘德,《甘石星经》定恒星,八百恒星书中载,一百三十位测定。
天文历法利农业,春夏秋冬季分清。
思想学派各主张,墨、儒、道、法百家争。
古代文化瑰宝最,宴乐铜壶铜编钟。
(四)秦朝前221(年)秦统一,筑接燕赵城万里,统一字币度量衡,秦兵马俑世奇迹。
(五)汉朝前202(年)西汉立,两汉长达四百余,文化科技成就多,各族经济有联系。
《史记》巨著司马迁,叙史黄帝——汉武帝。
《九章算术》专书著,二百四十六个题。
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易找价便宜。
天文历法张衡精,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一千七。
“医圣”尊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医理。
华佗最早麻醉术,创造体操“五禽戏”。
王充唯物著《论衡》,自然现象日、月食。
刘邦建汉王莽败,班固《汉书》断代史。
(六)三国东汉结束三国续,魏蜀吴国三鼎立,科技文化促交流,发展生产与经济。
马钧翻车指南车,攻城输转发石机。
2 Pc view,让您也可以成为专家!钟繇精心研书法,隶书转化楷字体。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ee16bc70975f46527d3e19a.png)
一、司母戊鼎(商朝):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二、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祖冲之(南朝):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比欧洲早1 100年;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大明历》)、机械制造等方面有突出的成就。
三、华佗、张仲景、李时珍所处朝代及医学成就:1. 华佗:东汉主要医学成就:创制“麻沸散”,编制成“五禽戏”[’14益阳3题、’14湘西2题]称谓:外科鼻祖2. 张仲景:东汉主要医学成就:著有《伤寒杂病论》[’14怀化4题、’14益阳3 题、’15湘西3题]称谓:“医圣”3. 李时珍:明朝[’13益阳3题]主要医学成就:著有《本草纲目》[’13衡阳3题、’13岳阳4题、’14益阳3题]称谓:医药学家评价:《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该–书后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西方国家称它为“东方医学巨典”。
四、《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的作者及类别:1.《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朝代:北朝内容: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类别: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
2.《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朝代:明末清初内容:详尽地记述了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还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手工作坊的生产面貌。
类别: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5怀化5题]五、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1. 都江堰:修建时期:战国设计者:李冰父子作用: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2. 长城:修建时期:秦朝、明朝地点:秦: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3. 大运河:修建时期:隋朝隋炀帝,地点: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地位及作用:全长2 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作用。
历史:第十五单元 第33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历史:第十五单元 第33讲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f5c25b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3.png)
单元概览古代现代中国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新中国成立之初改革开放后内容科技:在造纸术、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科技:隋唐时期发明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宋元时期火药广泛用于科技:明清时期古代科技进入总结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在科技上提出“两弹一星”战略;在文艺工作上提出在载人航天技术、计算机应用、生物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第33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考纲要求]1。
科技成就。
2。
文学成就。
3.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一古代中国科技成就一、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发明成就影响造纸术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战国时发明“司南”,促进了远洋航行,迎1.数学错误!2.天文错误!3.历法错误!4.农学经》之作《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东汉)被誉为“万世宝典”《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轻巧识记古代中国科技可归纳为“一、三、四”一个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三个特征:重经验,轻实验;重综合,轻分析;重实用,轻理论.四大阻碍因素: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教育文化的高度专制;腐朽的封建制度。
史料一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国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史料二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
中国古代独特的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独特的科技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f03b41f55270722192ef70a.png)
1、魏晋以前中国的书法艺术基本属于自发阶段,魏晋以后,进入自觉阶段, 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行书、草书,在魏晋时代即已基本成熟,从此,中 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 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始于东汉,魏晋有定鼎之功,唐代步入盛世。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源于汉 初,成熟于东晋。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 实用价值,雅俗共赏,经东汉至东晋,发展成熟。
中国古代独特的科技文化
2、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特点是什么?
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 (1)在科技内容上, 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 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 验总结,缺少实验。 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 (3)从成就上看, 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 (4)从分布上看, 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 (5)在科技使用上, 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 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 动力意识。
炼丹引爆图
炼丹炉鼎(明代)
炼丹炉(仿汉品)
中国古代独特的科技文化 四、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战国 “司南”
北宋“指南鱼”
南宋“指南龟”
清代罗盘
今天的指南针
中国古代独特的科技文化 四、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郑子取玉,必载司南,为其不惑也。 ——[战国]鬼谷子 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怀刃者止之。 ——《三辅黄图》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 晦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3)艺术成就: ①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 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②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优秀成果,成为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而代代相传; ③形成了一大批题材和表现形式多样的优秀剧目,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举目表现 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美好品质。 启示: ①艺术要大胆创新,吸收借鉴,博采众长,才能有生命力,不能固守传统, 因循守旧。 ②民族艺术的创新还要结合实际,扎根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a77bd026c85ec3a87c2c550.png)
逐渐平民化 前期的诗歌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后期诗歌反 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通俗化)
句子长短参差,又称 “长短句”,便于更加灵 活自如地抒发感情,并可配乐演唱 散曲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变革时代,思想领域出现
“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 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 时代的恢弘气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陶渊明的田园诗 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 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与市民阶层的发展使传奇小 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 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辨析比较
中西绘画的差异ຫໍສະໝຸດ (1)功能不同:西方画重写实、重功利。中国画在魏晋以后重 写意、非功利。 (2)技巧不同:西方画注重定点透视、重视物象,着重刻画, 追求色彩的表现力。 中国画不求形似, 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 抒发,以墨代彩,表现手法灵活,以自娱自乐为绘画目的, 以自我表现为创作原则,融诗、书、画、印于一体。
模块链接
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结合必修
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必修Ⅱ中国古代的经济部分思考 我国古代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如汉赋体现了大一统的气 度,唐诗是唐朝开放与繁荣的体现,宋词与商业发展、城市 繁荣有关, 明清小说与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 经济上商业繁 荣、资本主义萌芽等因素相关联等。
为什么中国没有向西方一样产生近代科技呢?
中国(落后)
经济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 位,资本主义萌芽发 展缓慢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八股取士僵化了人们的 思想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https://img.taocdn.com/s3/m/5bbb6617b7360b4c2e3f6453.png)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1.四大发明
⑴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⑵生产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文化进步。
⑶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与不断加强。
⑷清朝之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不断,中国吸取了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
⑸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⑹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奋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精神和斗争(创新)精神。
明清中国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和西方领先的原因
中国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的原因:⑴缺乏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动力和机制。
⑵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⑶明清教育的落后。
⑷科学技术没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占主导的是科举制度。
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根本原因
西方科技在近代领先的原因:⑴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
⑵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⑶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文化,而且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⑷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a87c5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a.png)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古代中国科学技术:1.农业:古代中国是全球最早实施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中国农业在古代水利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修筑水利工程来灌溉农田和排除涝灾。
另外,中国还发明了许多农具和农业工具,如犁、耧车、水车等,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四大发明:古代中国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发明,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这些发明对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变革。
3.医学:古代中国医学精湛,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
古代医学家还发明了针灸和草药疗法,这些方法至今仍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广泛使用。
4.数学:古代中国的数学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
中国古代数学家发明了零的概念,提出了十进制计数法,并掌握了许多解方程和计算几何问题的方法。
古代中国的数学知识对于后来的代数学和几何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工艺品和手工业:古代中国有着丰富的工艺品和手工业传统。
中国的陶瓷、丝织品、漆器和金属器具等手工艺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古代中国的工匠们善于采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创造出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二、古代中国文化:1.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传统之一、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个人修养,主张以仁爱和孝顺为核心的关系。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佛教文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融合也贡献了重要的文化传统。
佛教思想强调人类的内心修养和超越世俗的追求,给中国的哲学、文学和艺术带来了新的元素。
3.文学与诗歌:古代中国文学发达,中国古代文人写作了许多传世之作。
古代诗人如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以及小说家如施耐庵和曹雪芹等都创作了许多经典之作,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绘画和书法:中国的绘画和书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的绘画与书法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表达,通常以自然风景和人物为主题。
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37992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e.png)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古代医学经典著作,历经千年传承,为后世医家 提供了宝贵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这些著作在理论上系统阐述了中医的基本原理和治疗方法。
五行脏腑理论
古代医学理论认为人体内部由五脏(肝、心、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 焦)组成,并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解释脏腑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的发生机制。这一理论为中医 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防御工事与城池设计
01
城墙与护城河
城池作为古代城市防御的核心, 其坚固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河构 成了城市的第一道防线。
防御建筑
02
03
城池布局
如瞭望台、箭楼、瓮城等防御建 筑,增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使 敌军难以攻破。
城池内部的布局也十分讲究,如 道路规划、水源安排等,这些都 关乎到城市的防御安全。
兵法与战术
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融合了山水、建 筑和园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防御建筑
中国古代的城墙、城楼、城堡等防御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结构, 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陶瓷与青铜器制作
瓷器
中国瓷器制作历史悠久,技术独步天 下。从青瓷、白瓷到彩瓷,各种类型 的瓷器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精湛 技艺。
青铜器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工艺的瑰宝,其制 作工艺复杂,造型独特,代表了中国 古代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造纸术与印刷术
造纸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时期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 展。
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又一重大发明,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术都对世界文化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
![中国古代科技](https://img.taocdn.com/s3/m/3f14417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f.png)
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科技史,从早期的农业生产工具、陶器、青铜器等到后来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水陆举重器等,中国古代创造了许多伟大而又独特的发明。
一、农业生产工具中国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科技的代表之一,在古代农业生产中,耕作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古代的农具主要有耕耘机、禾秆系列机械和水力泵等等。
其中,耕耘机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农具,其主要是用来耕作土地,方便种植作物。
禾秆系列机械则主要是为了方便农民收割禾秆而制造的。
而在古代,水力泵则主要用于灌溉水田。
这些农业生产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陶器中国的陶器技术也是古代科技的代表之一。
中国的陶器采用的是青铜器制造技术,而且有着千百年的历史。
陶器是被广泛应用于古代日常生活的日用品,其种类繁多,包括了饮食具、烹饪器皿、储物器皿等等。
同时,中国的陶器也逐渐地在宗教和古代文化方面逐渐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青铜器青铜器也是古代科技的代表,青铜器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化遗产,其造型优美、华丽瑰丽,而且种类繁多,在宗教和文化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青铜器的制造技术主要是利用熔融铜与锡锻造而成,这种制造技术既是一种考古资料,同时也是古代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
在古代,青铜器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制作礼器、器具和兵器等,在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四、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之一,是中国古代发明的重要成果。
早在汉代,中国人已经掌握了造纸的技术,这种技术对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火药火药也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发明。
火药的发明把古代的战争和生产方式都得到了改良,中国的火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
在战争中,火药可以用来制造火轮、火箭、炮兵等,但是在民用方面,火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例如放烟火、煮药材等。
六、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发明,对于中国的航海运输和测量科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d6639c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f.png)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有哪些中国古代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国家之一,其在科技和文化领域取得了众多卓越成就。
从造纸术到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些发明对人类的进步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科技和文化成就。
一、造纸术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早在东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发现了纸的存在。
到了汉武帝时期,蔡伦改进了制纸术,使得纸的制作更为完善和广泛应用。
造纸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写、记录和信息传播的发展,为后来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奠定了基础。
二、火药火药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科技发明。
最早的火药是由草木灰和硝石混合而成,用来制作焰火和军事武器。
火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战争形态,还对火炮、火箭和导弹等军事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火药的发明也在民用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如烟花爆竹等。
三、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导航和航海技术的重要突破。
南北朝时期的陆沉改进了磁罗盘,使之成为指南针。
指南针通过磁力使船只能够准确定位方向,极大地提高了航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指南针的发明对于海上贸易、探险和地理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探索和开拓新世界打开了大门。
四、印刷术中国的印刷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最重要的一项发明之一。
唐朝时期,印刷技术被发展得非常完善,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
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文化和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对于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印刷术的发明也为后来的欧洲印刷术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五、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不仅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还包括众多其他重要的发明。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四个发明对于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发明使得中国古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总结: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丰富多样,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发明为世界文明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e5ae11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7.png)
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中国古代以其伟大的科技与文化成就而闻名于世。
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民通过他们的努力以及勤奋智慧,创造了众多重要的发明和文化成就,对全球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并对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介绍。
一、农业与农具发明古代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农耕民族,他们发展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技术,创造了许多农具和农业方法来提高农业生产力。
他们发明了犁、耕牛以及灌溉系统,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生产条件,并提高了粮食产量。
此外,他们还研究出了农作物的合理种植与轮作制度,为农民提供了良好的农业管理方案。
二、造纸术与印刷术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书写材料从竹简、木简转变为了纸张,大大提高了书写和保存信息的效率。
在纸张的基础上,印刷术的发明更进一步加速了书籍的传播。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印刷术,它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火药、指南针和造船技术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火药、指南针和造船技术,这些发明也是中国科技与文化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药的发明不仅用于军事目的,还用于烟花、药品和矿业等领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指南针的发明使得航海家们能够准确导航,探索未知的海洋。
而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也非常先进,他们建造的大型木质船只在海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科学与数学发展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数学发展也非常重要。
在数学领域,古代中国人发明了十进制数制和算盘,为后来的数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科学领域,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大量的天文现象,并研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学理论。
此外,在医学、药学和冶金学等领域,中国人民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为世界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五、文化传承与教育体系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发明上,还体现在文化传承和教育体系的建立上。
中国人民非常注重家族和社会的价值观传承,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他们将科技与道德伦理相结合,培养了许多有社会责任感和忠诚精神的人才。
第十二章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第十二章中国古代科技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47eedf204a1b0717fd5dd9a.png)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 年)。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 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作者宋应星。外国学 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 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 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 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 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 ,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 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 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 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 料。
北魏人郦道元的著作《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第一 部地理学名著,他以三国人桑钦所著《水经》为纲 ,撰成《水经注》40卷。《水经注》具有“因水以 证地,而即地以存古”的特点,全书约30万字,较 《水经》原文多20倍。该书详细记录了全国1250多 条大小河流的走向和经过。该书不仅注录了河道, 而且把水道经过的山陵、城邑的地理沿革、风土人 情、建筑名胜、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都作了生 动而详细的叙述。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人刘徽,著作有《九章算术 注》和《海岛算经》等。他首创计算 圆周率的严密理论和完善方法,这就 是“割圆术” 。《九章算术注》已 经成为世界科学名著,被译为多种文 字出版,为数学界所推崇。
祖冲之(429——500), 求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 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 一位把圆周率准确值推算到 小数点后第六位的人。
课后作业
• 中国科技兴衰之思考。
再见
二 十 八 星 宿 图
《春秋》准确记录日食35次。 齐国的甘德著《天文星占》八卷, 魏
国的石申著《石氏星经》八卷,后人合为一 部《甘石星经》。记载了金、木、水、火、 土五行星的运行。
秦汉时期盖天说和浑天说
西汉时著名天文家落下闳、鲜于妄 人、耿寿昌等都努力发展浑天说,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a4d9f9e99b89680203d8254b.png)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1、造纸术:①西汉出现丝絮纸和麻纤维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②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
③造纸术于6世纪初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①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
②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③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元朝出现锡、木活字。
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⑤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3、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明“司南”。
②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①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②北宋时火药已广泛用于军事领域。
③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
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④13世纪中期,火药传入阿拉伯,后来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
●古代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1、先秦:①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
②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③战国时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①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了勾股定理的特例。
②西汉《九章算术》中许多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③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比欧洲早ll00多年。
4、隋唐:①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②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了子午线的长度。
③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的刺激下,书 坊、书肆迅速发展起来;
2020/8/24
习题演练 1、(07广东)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
的发展趋势是 ( A )
件。
指
南 针
战国时期发明,宋代 广泛应用于航海。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然后再传入欧洲。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 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 证。
唐末开始应用于战 火 争;两宋进一步发 药 展。
2020/8/24
14世纪由阿拉伯人 传入欧洲。
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 重要武器。
2020/8/24
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的科 学技术未能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3)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 说明了什么?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
2020/8/24
二、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1、起源: 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2、成熟: 商代的甲骨文;
3、统一: 秦朝,小篆为官方统一文字;
4、发展 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 脉络: 书、行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5、演变的 由繁到简,字形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总趋势: 2020/8/24
三、书法五种字体的特点
特点
发展时期 代表人物或作品
小篆
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
创始于 秦代
李斯
富于图案美
隶书
形成于 汉末,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玄秘妙碑》
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始于东汉, 西晋盛行
颜真卿《祭侄文稿》
北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
米芾、蔡襄
习题演练 1、( 09广东文基)下列“考”字,最有可能
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D )
2020/8/24
2、(09浙江)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先秦两汉 绘画艺术走向繁荣,主要是帛画和壁画
魏晋南北 朝至隋唐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2020/8/24
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1、主要分类:
①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②表现技法:工笔与写意的区别。
山水画特点: (国画中的精粹)
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气势雄壮,意境深远源自2、文人画及其特点:( B)
①《诗经》
②《离骚》
③《子虚赋》 ④《红楼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0/8/24
4、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
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
小说蓬勃兴起并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C)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已经放松
明清 小说
2020/8/24
时期 体裁或成就 代表人物
春秋 《诗经》
相传由孔 子编订
战国 楚辞
屈原
两汉 赋
司马相如 张衡等
代表作品
《关睢》等
《离骚》
《子虚赋》 《上林赋》 《二京赋》等
文学特点 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艺术感染力强; 为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奠定了基础, 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句式灵活,文采华美,感情奔放,具有浪 漫主义色彩,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 神话色彩
明清 小说 2020/8/24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曹雪芹等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等
分标章节回目、首尾完整相连;直接反 映市井小民生活。
★ 了解古代几个阶段文学繁荣的原因
宋词:宋两宋代时商期业的阶发级展矛,盾城、市民的族繁矛荣盾尖,锐市民;阶词层的的句扩子大长短; 参差,更能够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新兴工商业城镇兴起;
2020/8/24
5、下列文学体裁的繁盛,与商品经济的繁 荣、城市经济的活跃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密切
相关的是( C )
①汉赋
②唐诗
③宋词
④元曲
⑤明清小说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020/8/24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
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 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 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 梅》。……
清代底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我现在可以分 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1)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小说流派的基本特点。
(1)人情派(世情小说)。描摹人生世情和当时的社会生活(世态 炎凉、人间的悲欢离合)。
字形结构平 衡对称,整
齐安定
始于秦朝,成 熟并通行于 汉魏时代
2020/8/24
特点
发展时期
代表人物或作品
草书
楷书 真书 正书 行书
2020/8/24
笔画简约, 钩连不断, 线条流畅, 任情纵性
字形方正, 规矩严整
兼具楷书的 规矩和草书 的放纵
始于汉初, 东晋成熟
王羲之(东晋、“书圣”)
张旭,怀素《自叙帖》 (盛唐)
必修三专题二复习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020/8/24
2010年考纲要求
科技: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书画:汉字、绘画(增加)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的 基本特征。(删除基本脉络) 文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 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戏曲: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2020/8/24
4、(2007江苏)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 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 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
国统一的官方书A体?( )
2020/8/24
四、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石器时代 已开始在陶器上绘制图形 (半坡遗址人面鱼纹盆)
2020/8/24
材料二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 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徐渭《牡丹蕉石图》
(2)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 料三,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 (2)特点:通俗化,平民化。特征: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 刻艺术为一体,强调个性表现。(答“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 韵2意020/8趣/24 ”也可得分)
2020/8/24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 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中起了促进作 用。
材料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 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 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 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 拿来当饭吃”。
(2)材料二中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之一,它( A )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
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2020/8/24
3、(2008江苏)“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 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
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B )
形成过程 乾隆年间:
道光年间:
徽班进京(1790年) 正式形成(1840年)
2020/8/24
习题演练 1、(08海南)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 D)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2020/8/24
2、(2008年江苏高考)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 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 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 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 史。”阅读下列材料: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 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 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2)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2020/8/24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 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 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 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 要社会功能。(3分)
(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
(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 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 化?(2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文化现象出现的 时代背景。 (3)原因: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扩大。
2020/8/24
六、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概念: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 秦腔等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形成条件
①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打下基础。 ②北京作为政治经济中心,为形成京剧提供了舞台。 ③广大艺人的努力。 ④社会发展、人民大众文化娱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