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南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果农整体素质与发展现代林果业的要求不相适 应。受语言、宗教意识、外出务工渠道受阻等因素制 约,大部分农民束缚在自有土地上,农民流转土地的意 愿较低,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不高。在销售模 式方面,多采用中间商上门收购的模式,农民价格谈判 能力弱,经济收益不稳定,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处于被动 局面。2)新型农业经营培育滞后。林果基地建设的生产 主体85%以上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生产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行业的作用不强,特别是南疆龙头 企业发育不足,主产区林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不完善, 仓储物流及配送体系建设滞后。专业合作社小而分散, 企业化运作机制合作社少,各种土地股份、草畜联营及 设施农业、农机灌溉、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专业合作 社的实际有效运作比例低;合作社缺少延伸加工层次的 设施条件和资金,缺乏组织生产力和转化销售能力,没 有深度参与到利益链中。3)基层林果业科技推广服务力 量弱。县乡从事林果业的科技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 缺乏,缺乏林果业科技创新领军人物。 2.3 林果产品加工水平低,市场开拓能力弱
2017年,新疆农民来自林果业的收入占人均收入的 25%,南疆林果主产区已达到30%。尤其是在南疆四地
收稿日期:2019-03-31 作者简介:赛热奴·尼扎木东(1979—),女,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本科, 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E-mail: 50854774@。
州,特色林果业是贫困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产业支撑。 据统计,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市,林果业种植面 积64.52万公顷、产量270.25万吨、总产值219.2.0亿元, 分别占到南疆四地州的68.74%、54.84%和60%。 1.4 加工能力稳步提升
目前新疆果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企业515家(其中 自治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98家),年贮藏保鲜与加工 能力300万吨,较2005年翻了一番。其中:加工企业376 家(含“企业+合作社”模式),初加工产品占到95%以 上,主要为红枣、葡萄干、杏干、巴旦木、苹果、香梨、 枸杞、酸梅干等,精深加工产品仅占5%左右,主要有核 桃麻糖、杏脯、葡萄酒、红枣酒、杏汁、苹果汁、石榴 汁、沙棘汁、巴旦木乳饮、沙棘胶囊和沙棘原浆等[1]。
129
赛热奴·尼扎木东:推进南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控基础设施建设、监测预报网络建设、防灾减灾技术研 究与推广、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与技术服务等方面相对滞 后,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尤其是南疆地区,灾害天 气频发,且林果业生产保险机制尚未建立,果农抵御风 险能力不强。 2.2 林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科技支 撑能力不强
第13卷第12期 Vol.13 No.12
南方农业 South C019
推进南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赛热奴·尼扎木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 林果业是新疆农业农村的支柱产业,更是南疆农民增收致富、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当前,在深入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南疆特色林果业发展 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基于此,分析了南疆林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下一步措施建议, 为今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特色林果业;现状;问题;建议;南疆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9.12.070
2 南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南疆林果产业既存在规模小、数量少、层次 低等产业结构问题,也存在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制 约;既面临全国特色林果加工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 还面临特殊地域、特殊环境所带来的一些困难问题。 2.1 基地生产能力弱,果品质量不高
1)特色林果栽培品种结构不合理。新疆现有红枣 39.33万公顷、核桃35.33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区, 大多采取“矮密早”种植模式,红枣每667 m2至少110 株,多则达到330株以上;核桃每667 m2至少44株,多则 达到88株以上。随着树龄增大,冠幅扩大、采光不足、 枝条徒长,严重影响果品品质。2)生产方式较为粗放。 目前南疆70%以上的果园为果粮果棉间作模式,喀什、 和田、克州三地州果粮、果棉间作率超过80%,阿克苏 在55%以上,套种不科学,尤其是林粮、林棉间作矛盾 加剧,农作物产量低,果树产量和质量也受到了极大影 响。3)水肥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土地瘠薄,农民对林 果业投入不足,肥料投入特别是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 造成果品质量逐年下降。按果树正常生长,年均需投入 1 700元以上,而果农每667 m2实际投入不足500元。 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节水农业发展区域不平 衡,南疆河水灌溉保证率低,基本农田节水工程水费返 还制度还不完善。5)灾害防控体系薄弱。农业综合防
目前,新疆基本形成了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主产 区和吐哈盆地、伊犁河谷、天山北坡三个林果产业带。 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主产区以红枣、核桃、杏、香梨、苹 果、巴旦木、葡萄等为主,林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区 林果规模的83%以上;吐哈盆地优质高效林果产业带以 鲜食(酿酒)葡萄、枸杞、小浆果为主。建成了以环塔 里木盆地、吐哈盆地的7个地州市41县市为主的红枣产业 集群,以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等4个地州28个县市为 主的核桃产业集群;以巴州、阿克苏地区等2个地州9个 县市为主的香梨产业集群,以喀什、和田地区等5个地 州23个县市为主的杏产业集群;以阿克苏地区、伊犁河 谷12个县市为主的苹果产业集群,以吐哈盆地、焉耆盆 地、昌吉州等4个州9个县市为主的葡萄及酿酒葡萄产业 集群等六大产业集群。 1.3 产业地位重要
1 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
1.1 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2017年底,全疆林果种植面积146万公顷(其中地
方124万公顷、兵团22万公顷,下同),面积居全国第五 位,比2005年增加1 100万吨,果品产量1 143万吨(其 中地方748万吨、兵团395万吨),比2005年增加880万 吨。红枣、葡萄、杏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红枣面积47.62万公顷、产量347万吨,葡萄面积14.40万 公顷、产量269.55万吨,杏面积11.12万公顷、产量93.31 万吨;核桃种植面积39.08万公顷、产量83.68万吨,面积 居全国第六、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香梨面积7.33万公顷、 产量140.69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五位;苹果面积7.64万公 顷、产量153万吨;巴旦木面积6.46万公顷、产量9万吨。 林果面积的增长使新疆森林覆盖率提高了近0.8个百分 点,年生态效益价值400亿元。 1.2 产区相对集中
2017年,新疆农民来自林果业的收入占人均收入的 25%,南疆林果主产区已达到30%。尤其是在南疆四地
收稿日期:2019-03-31 作者简介:赛热奴·尼扎木东(1979—),女,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本科, 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E-mail: 50854774@。
州,特色林果业是贫困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产业支撑。 据统计,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市,林果业种植面 积64.52万公顷、产量270.25万吨、总产值219.2.0亿元, 分别占到南疆四地州的68.74%、54.84%和60%。 1.4 加工能力稳步提升
目前新疆果品贮藏、保鲜与加工企业515家(其中 自治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98家),年贮藏保鲜与加工 能力300万吨,较2005年翻了一番。其中:加工企业376 家(含“企业+合作社”模式),初加工产品占到95%以 上,主要为红枣、葡萄干、杏干、巴旦木、苹果、香梨、 枸杞、酸梅干等,精深加工产品仅占5%左右,主要有核 桃麻糖、杏脯、葡萄酒、红枣酒、杏汁、苹果汁、石榴 汁、沙棘汁、巴旦木乳饮、沙棘胶囊和沙棘原浆等[1]。
129
赛热奴·尼扎木东:推进南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控基础设施建设、监测预报网络建设、防灾减灾技术研 究与推广、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与技术服务等方面相对滞 后,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尤其是南疆地区,灾害天 气频发,且林果业生产保险机制尚未建立,果农抵御风 险能力不强。 2.2 林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科技支 撑能力不强
第13卷第12期 Vol.13 No.12
南方农业 South C019
推进南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赛热奴·尼扎木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 林果业是新疆农业农村的支柱产业,更是南疆农民增收致富、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当前,在深入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南疆特色林果业发展 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基于此,分析了南疆林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下一步措施建议, 为今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特色林果业;现状;问题;建议;南疆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9.12.070
2 南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南疆林果产业既存在规模小、数量少、层次 低等产业结构问题,也存在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制 约;既面临全国特色林果加工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 还面临特殊地域、特殊环境所带来的一些困难问题。 2.1 基地生产能力弱,果品质量不高
1)特色林果栽培品种结构不合理。新疆现有红枣 39.33万公顷、核桃35.33万公顷,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区, 大多采取“矮密早”种植模式,红枣每667 m2至少110 株,多则达到330株以上;核桃每667 m2至少44株,多则 达到88株以上。随着树龄增大,冠幅扩大、采光不足、 枝条徒长,严重影响果品品质。2)生产方式较为粗放。 目前南疆70%以上的果园为果粮果棉间作模式,喀什、 和田、克州三地州果粮、果棉间作率超过80%,阿克苏 在55%以上,套种不科学,尤其是林粮、林棉间作矛盾 加剧,农作物产量低,果树产量和质量也受到了极大影 响。3)水肥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土地瘠薄,农民对林 果业投入不足,肥料投入特别是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 造成果品质量逐年下降。按果树正常生长,年均需投入 1 700元以上,而果农每667 m2实际投入不足500元。 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节水农业发展区域不平 衡,南疆河水灌溉保证率低,基本农田节水工程水费返 还制度还不完善。5)灾害防控体系薄弱。农业综合防
目前,新疆基本形成了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主产 区和吐哈盆地、伊犁河谷、天山北坡三个林果产业带。 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主产区以红枣、核桃、杏、香梨、苹 果、巴旦木、葡萄等为主,林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区 林果规模的83%以上;吐哈盆地优质高效林果产业带以 鲜食(酿酒)葡萄、枸杞、小浆果为主。建成了以环塔 里木盆地、吐哈盆地的7个地州市41县市为主的红枣产业 集群,以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等4个地州28个县市为 主的核桃产业集群;以巴州、阿克苏地区等2个地州9个 县市为主的香梨产业集群,以喀什、和田地区等5个地 州23个县市为主的杏产业集群;以阿克苏地区、伊犁河 谷12个县市为主的苹果产业集群,以吐哈盆地、焉耆盆 地、昌吉州等4个州9个县市为主的葡萄及酿酒葡萄产业 集群等六大产业集群。 1.3 产业地位重要
1 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
1.1 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2017年底,全疆林果种植面积146万公顷(其中地
方124万公顷、兵团22万公顷,下同),面积居全国第五 位,比2005年增加1 100万吨,果品产量1 143万吨(其 中地方748万吨、兵团395万吨),比2005年增加880万 吨。红枣、葡萄、杏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红枣面积47.62万公顷、产量347万吨,葡萄面积14.40万 公顷、产量269.55万吨,杏面积11.12万公顷、产量93.31 万吨;核桃种植面积39.08万公顷、产量83.68万吨,面积 居全国第六、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香梨面积7.33万公顷、 产量140.69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五位;苹果面积7.64万公 顷、产量153万吨;巴旦木面积6.46万公顷、产量9万吨。 林果面积的增长使新疆森林覆盖率提高了近0.8个百分 点,年生态效益价值400亿元。 1.2 产区相对集中